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检测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既属于放热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氧化钙与水反应
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D.晶体与晶体反应
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①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⑥密闭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不变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
A.①②⑤⑦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⑤⑦D.全部
3.同在室温下,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生成氢气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0.1 ml/L的盐酸30mLB.0.5 ml/L的硫酸溶液5mL
C.0.2 ml/L的盐酸12mLD.18 ml/L的浓硫酸10mL
4.已知:
则反应的为( )
A.B.C.D.
5.对于反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B.
C.D.
6.一种NO催化氧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需要吸收能量
B.过程Ⅱ表示NO和生成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上述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一定温度下,的溶液发生分解反应:。不同时刻测得生成的体积,换算成对应时刻的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B.1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10~20min放出的体积为0.336L(标准状况)
D.8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8.根据下图所得判断正确的是( )
已知:
A.图1反应为吸热反应
B.图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图2中若的状态为固态,则能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①
D.断裂和中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大于断裂中化学键需要的能量
9.CO甲烷化反应为:。如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物质省略),其中步骤②反应速率最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
B.步骤②速率最慢的原因可能是其活化能最高
C.步骤③需要吸收热量
D.使用该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10.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D.按照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大
11.KI能加速分解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KI的作用是:;。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
B.加入KI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C.是放热反应
D.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
1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实验(c)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则测定结果偏高
13.肼()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l N-H所需的能量(kJ)是( )
A.391B.194C.516D.658
14.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25。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和,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的转化率等于60%
B.平衡时,丙中的转化率是40%
C.平衡时,丙中是甲中的2倍,是0.008m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等于甲中的反应速率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15.(8分)已知:①
②
③
(1)上述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吸收热量的是______。
(2)反应①热量变化为57.2KJ,转化的质量是______g。
(3)反应②完全反应生成硫单质时,______kJ/ml。
(4)反应③和1ml CO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90.8KJ(填“>”或“<”或“=”)
16.(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空。
(1)已知数据如图: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0.5ml甲烷与0.5m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和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气态HCl和是放热反应,当反应中转移1ml电子时释放145kJ的热量,写出这个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______kJ/ml(用含、式子表示)。
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7.(8分)优化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以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1)表中,a=______,b=______。
(2)对比实验Ⅱ和Ⅲ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实验测定,实验Ⅲ中20s后不再产生S沉淀,则0-20s内______。
18.(10分)加粉末于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在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mL。
(3)反应进行4、3、2、1分钟分别对应曲线上A、B、C、D四点,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该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12分)工业上利用和反应生成甲醇,也是减少的一种方法。在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达到平衡的时刻是______min(填“3”或“10”)。在前10min内,用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ml/(L•min)。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不变
c.d.
(3)达平衡后,的转化率是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工业上也可用CO和合成甲醇
已知:①
②
③
则反应 ______kJ/ml
20.(10分)某小组研究了铜片与反应的速率,实现现象记录如下表。
为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监测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得曲线如图。
实验Ⅱ:②-④试管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相同体积。结果显示:、NO对Cu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Ⅲ:在试管中加入铜片和,当产生气泡较快时,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
(1)根据表格中的现象,描述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的结论:温度升高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测:该反应由于生成某中间产物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请结合实验Ⅱ、Ⅲ,在下图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微粒符号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以补全催化机理。
首师附中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检测
高二化学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15.(8分)
(1)①③② 各1分(2)0.4 2分
(3)+45.2 2分(4)< 2分
16.(10分)每空2分
(1)
(2)
(3)
(4)①②不变
17.(8分)每空2分
(1)2011(2)温度
(3)
18.(10分)每空2分
(1)(2)60
(3)D C B A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几率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4)0.11 ml/L
19.(12分)每空2分
(1)100.075(2)AB
(3)75%5.3(4)-574.4
20.(10分)每空2分
(1)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2)不是
(3)探究、NO、对Cu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4)①②
t/min
0
10
20
30
…
80
90
1.40
0.96
0.66
0.45
…
0.11
0.11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0.010
0.020
0.020
0.010
0.010
0.020
实验序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温度/℃
浓度/(ml/L)
体积/mL
浓度/(ml/L)
体积/mL
体积/mL
Ⅰ
0.1
1.5
0.1
1.5
12
20
Ⅱ
0.1
2.5
0.1
1.5
11
a
Ⅲ
0.1
2.5
0.1
1.5
b
30
实验
时间段
现象
0~15min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15~25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浅的蓝色
25~30min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30~50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A
B
B
D
B
C
D
C
D
A
C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L,转移电子数目约为,4%;,6g,6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练习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练习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各项正确的是,无水常用作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