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03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实验04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实验06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实验07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实验08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
展开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
1. 实验原理
(1)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注意】
(1)此实验对实验药品的要求: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
(2)实验开始时,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吸收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3)倒吸进集气瓶的水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的原因: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且不溶于水。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实验误差分析
(1)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2)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
①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
②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3. 实验改进
(1)改进原因:
①实验时在容器外点燃红磷,燃烧产物会污染环境,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因此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②集气瓶的刻度读数较粗略,且会有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改进思路:
①点燃方式的改进: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保持密闭,如图①、②所示。
②测量方式的改进:利用量筒或注射器等测量仪器,减小实验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加精确,如图③所示。
图① 图② 图③
【典例01】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大于五分之一
【答案】D
【详解】A、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不符合题意;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不符合题意;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读数,否则易导致测定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D、若红磷不足,使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符合题意。
故选:D。
【典例02】下图所列实验装置不能够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水面上升,可以完成氧气的测定,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水会倒流进集气瓶,可以完成氧气测定,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几乎不变,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偏小,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最终活塞向左移动,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典例0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燃烧消耗氧气B.最终量筒内液面上升到40 mL处
C.该实验反应迅速,现象明显D.此实验铁丝绒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答案】B
【详解】A、铁丝绒在量筒中没有燃烧,利用的是铁丝缓慢氧化消耗氧气,A错误;
B、量筒共50mL,内有空气约50mL,消耗五分之一的氧气,约10mL,考虑量筒50mL刻度以上的有部分空气,消耗的氧气约十几毫升,液面上升十几毫升,约到量筒刻度三十几到四十,B正确;
C、铁丝绒与氧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变快,能较快看到铁丝生锈和液面上升的现象,但不是迅速,C错误;
D、过量的铁丝绒能完全消耗量筒内氧气,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错误。
故选:B。
【典例04】资料显示,红磷和白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室分别用红磷(曲线ab)和白磷(曲线ac)燃烧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燃烧停止后,容器中剩下的气体都主要是氮气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大于白磷
D.该图示说明选用红磷燃烧没有用白磷燃烧实验效果好
【答案】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则会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B、红磷、白磷能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不与氮气反应,氧气浓度为8.3%、5.1%时容器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正确。
C、根据图像分析,红磷、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熄灭后,红磷剩余氧气的浓度8.3%大于白磷剩余的5.1%,说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小于白磷,错误。
D、分析图像,白磷消耗氧气最终剩余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为5.1%,红磷消耗氧气最终剩余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为8.3%,白磷消耗氧气更多,用白磷的效果比红磷好,正确。
故选:C。
1.(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木炭、硫或铁丝代替红磷,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B.红磷要适量,若红磷过量,则测得的结果偏大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燃烧停止后白烟慢慢消失
D.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答案】C
【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铁不能空气中燃烧,都不能测定氧气含量,故选项A错误;
B、红磷应该足量或过量,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实验结果更准确,故选项B错误;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燃烧停止后白烟慢慢消失,是因为白烟是五氧化二磷,能够溶解在水中,故选项C正确;
D、该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不是总质量)的五分之一,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2.(2023·河北邯郸·校考二模)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B.点燃红磷前必须事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D.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答案】C
【详解】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这样才能充分消耗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否则装置漏气会影响氧气含量测定,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红磷燃烧放热会导致气压变大影响氧气含量测定,选项说法不正确;
D、空气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红磷燃烧消耗完瓶内的氧气,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3·江苏徐州·校考二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铜丝能够引燃白磷,主要利用了铜丝良好的导热性
B.通过注射器内水体积的变化,得出试管内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C.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等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时所用白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答案】C
【详解】A、加热铜丝能够引燃白磷,主要利用了铜丝良好的导热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注射器会自动流入试管中,流入的水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通过注射器内水体积的变化,得出试管内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等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 ,此时试管内的气压偏大,进入的水体积偏小,测量结果不准确,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实验时所用白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三模)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
B.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冷却后升至刻度1
C.该装置环保,所得结果更准确
D.该装置还能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
【答案】D
【详解】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引燃红磷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左管内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左管内液面上升,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冷却后升至刻度1,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比较环保,且避免了盛有点燃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的受热膨胀逸出,误差小,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是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无法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药品时,取少量的红磷
B.点燃酒精灯后,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应处于最左端
D.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弹簧夹始终打开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D
【详解】A、加入药品时,取足量的红磷,耗尽氧气,故A错误;
B、点燃酒精灯后,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错误;
C、实验结束,红磷消耗了氧气,试管内压强减小,注射器的活塞会向左移动,移动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不能处于最左端,故C错误;
D、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弹簧夹始终打开,红磷消耗的是整个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所以试管内的氧气忽略不计,故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6.(2023·山东德州·统考二模)下图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惰性电热板”通电发热后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左右有隔板,隔板间距离为20cm。关于该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电热板上的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B.若装置气密性不好,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偏大
C.反应结束后切断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左右隔板间距离约为16cm
D.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B
【详解】A、接通电源一段时间,温度升高至红磷的着火点后,电热板上的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实验结束后冷却过程中,空气进入,使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左右隔板距离为20cm,氧气的体积为20cm×1/5=4cm。实验结束切断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左右隔板距离约为20cm-4cm=16cm,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反应后剩余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发生反应。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先点燃过量的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钟罩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再使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点燃镁带,镁带继续燃烧,水面继续上升到约7/10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
A.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目的是使镁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B.该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
D.金属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C
【详解】A、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使镁温度升高,温度达到着火点,镁燃烧,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因此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能准确测定出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C、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发生反应,氮气能支持镁燃烧,符合题意;
D、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发生反应,故金属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给硬质玻璃管中的铜粉(足量)持续加热并不断来回推拉注射器活塞直到反应完全,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用木炭代替铜粉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答案】B
【详解】A、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气体体积减少了1/5,所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选项正确;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了新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选项错误;
C、实验前先组装实验仪器,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免装置漏气导致结果错误,选项正确;
D、空气中主要存在氮气和氧气,氧气被消耗,则剩余的气体主要为氮气,选项正确。
故选:B。
9.(2023·四川德阳·统考一模)燃烧法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监测燃烧时装置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比较蜡烛与白磷的优劣,所取蜡烛和白磷均足量,氧气传感器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图2,足量的蜡烛和白磷均能完全耗尽氧气
B.若利用这两种物质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结果均偏高
C.纵坐标的数据减小后,又增大的原因是容器中氧气的量又增加了
D.若采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用白磷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答案】D
【详解】A、观察图2可知,氧气的体积分数都没有变为零,所以足量的蜡烛和白磷均不能完全耗尽氧气,故A错误;
B、利用这两种物质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都没有耗尽,测定结果均偏低,故B错误;
C、纵坐标的数据减小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又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发生改变,氧气的量并没有改变,故C错误;
D、若采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用白磷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因为它反应消耗氧气较彻底,故D正确。
故选:D。
10.(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足量的红磷或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冷却至室温后结束实验),测定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图2曲线①数据表明,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低于起始压强,原因是 。
(2)某同学根据图2曲线②推断: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其实验依据是 。
【答案】(1)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气体质量减小,压强也减小
(2)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气体,容器内气压几乎不变,没有产生压强差
【详解】(1)图2曲线①数据表明,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低于起始压强,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气体质量减小,压强也减小;
(2)某同学根据图2曲线②推断: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其实验依据是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气体,容器内气压几乎不变,没有产生压强差。
1.(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铁丝B.木炭C.红磷D.硫粉
【答案】C
【详解】A.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燃烧,故A错误;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
C.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集气瓶中的液面会上升五分之一,故C正确;
D.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C
2.(2022·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答案】D
【详解】A、经实验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说法正确;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否则会产生误差使得体积分数计算偏大,说法正确;
C、将左侧空气体积划分为5等份,其中氧气约占1等份,理论上实验成功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实验完毕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剧烈燃烧,有白烟生成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详解】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有白烟生成;实验完毕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导致集气瓶内外压强差偏小,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气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温度较高时打开止水夹,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
5.(2022·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小科查阅资料发现P2O5有毒,在教材实验(如图1)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 。
(2)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打开弹簧夹K的最佳时机是 。
(3)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 (填“铜粉”或“空气”);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 。
(4)室温下,图2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①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图2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答案】(1)气密性
(2)冒白烟,放热 火焰熄灭并冷却后
(3)铜粉 氧气/O2
(4)13.5 19.3%
(5)装置始终密闭,实验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详解】(1)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需密闭,则图1、图2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为冒白烟,放热,为使实验结果正确,应在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K。
(3)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铜粉,确保将空气中氧气消耗尽;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4)①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20.0mL-6.5mL=13.5mL。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
(5)图1中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需在瓶外点燃红磷,图2用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装置始终密闭,实验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2.通过观看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并能加以改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实验仪器】
大集气瓶、酒精灯、燃烧匙、烧杯、弹簧夹、橡皮塞和导管
【实验试剂】
红磷、蒸馏水
【实验步骤】
(1)按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
(3)夹紧弹簧夹,取过量(或足量)红磷于燃烧匙中;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
(5)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一部分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瓶内液面上升约1/5。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 mL
20.0mL
6.5 mL
人教版 初中化学 专题0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讲义 docx: 这是一份人教版 初中化学 专题0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讲义 docx,共3页。
0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中考化学必考实验专练: 这是一份0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中考化学必考实验专练,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