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评课ppt课件
展开区域内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外差异性。
区域有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内相似和连续,区域间有差异。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定义definitin
特点characteristic
改革开放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革命老区、民族、边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
探究一归纳四大地区差异及原因
注:表内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2017 年)
西部地区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以高原、山地和内陆盆地地形为主。
其他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西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其他地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中西部地区能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东北地区能源丰富;东部地区矿产资源较少。
中国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
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
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中西部地区能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低
高
归纳四大地区差异及原因
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
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
距海较远,交通不便,封闭状态时间长。
临海,开放性,海运便利。
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东部地区
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热量、水分充足,雨热同期,生物、水资源丰富。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
矿产资源不足,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有70%的国境线,潜在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环境优良。
劣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西部地区
措施: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加强内外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雨热同期;能源、有色金属水能丰富。人口众多,开发较早。
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
改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
协调东西、南北,培育优势产业集聚和城市群,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东北地区
优势:平原面积广阔,人均产出粮食多;工农业基础雄厚;劳动力充足。
推动政府和国企改革,大力繁荣民营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改进工艺,节能减排。
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
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哪一个地区?其发展有哪些优势 , 又有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发展,1999 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陆地面积 68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 71.6%;2016 年人口 3.7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7.1%;同年地区生产总值 15.68 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1%。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突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西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
(1) 为什么说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与东、中部和东北是不同的,不能以东部 的标准来衡量西部的发展,而应结合西部实际有的放矢?(2)议一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理背景主要有哪些?
缩小西部与其它地区的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与东中东北不同,不能以东部的标准来衡量西部的发展而应结合西部实际有的放矢。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西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指重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线运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示意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九省二市东、中、西三大区域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走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威胁,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时期的围湖造田、填湖造陆,使得长江中游地区的湖泊面积由1950年的17198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不足6600平方千米。尽管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请回答(1)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2)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3)解决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的措施有哪些?
0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气温:绝大部分地区暖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生物量多,产出快,生物资源丰富。河流无结冰期,四季通航,利于河运发展。
降水:降水丰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河流水量大,利于河运发展。但雨季长,降水的变率大,伏旱、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是本流域的不利因素。
东中部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西部高原山地,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地形的复杂也给交通造成不便。
湖北的铁、贵州的煤,四川的天然气、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的有色金属非常丰富,为本流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长三角矿产资源不足。
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污染严重。
长江流域河运发达河港城市众多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运里程长。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河运廉价。
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气候资源优越,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表水、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产出快。
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方式齐全。
长江内河航运货运量全球之首;南北铁路干线交织;高速公路、高铁完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
工农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
工业部门齐全,产业结构合理,东、中、西合作协调发展。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居民收入高,消费市场需求大。
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条件复杂。
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台风灾害多发。
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水污染严重。
围湖造田、填湖造陆,湖泊萎缩,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解决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的措施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优势产业的综合利用。
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河长制,治理水污染。
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改造提升,关停并转。
协调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航道通航能力。
03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发展格局
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分布示意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西部山区、中东部平原区和长江下游地区存在问题及具体措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一等奖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我国三大工业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备课课件ppt,共52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优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优质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同步课件新湘教版必修第二册pptx、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学设计新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时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导入视频一带一路宣传片mp4、教学视频你好长三角mp4、教学视频冉冉兴起的京津冀城市群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