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4.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链接】
曹操、袁绍、孙权
【基础感知】
(一)
(二)三国鼎立
(三)三国发展
曹魏重视农业发展,大力兴修 ;孙吴 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 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蜀汉在 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后期, 实力增强, 魏灭蜀。
【合作探究】
1.假如你是曹操,官渡之战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如下:
(1)记者甲:首先恭喜您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时间、交战双方、力量对比、结果以及影响)
(2)记者乙:恭喜您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绍,请您分析一下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2.假如你是诸葛亮,赤壁之战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双方胜败的原因及赤壁之战之后的局势。
3.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不是历史的常态?
【课堂检测】
1.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 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__________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城濮之战
2.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官渡之战——刘备 ②赤壁之战——曹操 ③官渡之战——袁绍 ④赤壁之战——孙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今日襄阳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昔日襄阳因历史悠久,才会有人杰地灵。襄阳的古隆中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曹操 B.刘秀 C.孙权 D.诸葛亮
4.《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6.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吴国 B.辽代C.北宋 D.元朝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这是什么时期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课下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题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作用
特点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基础感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总结归纳,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自学反馈,独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直击中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