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身份证明,号码破译,用途比拼,信息保护,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节,内容包括“身份证记载信息”、“身份证的用处”、“保护个人身份信息”三个层次,由知识层面到实践运用,从理论回归实际生活,凸显本单元教育主题: 公民意味着什么,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公民形象。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居民身份证的用途很广,学生经常会看到或听说人们使用身份证的情况。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办理身份证,对自己如何使用身份证知之甚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低下,再加上使用身份证的次数非常有限,所以对居民身份证的认知能力和保护意识比较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居民身份证,理解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了解身份证的用途,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影响,认可身份证的重要性;掌握保护居民身份证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身份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案例讨论、理性思辨,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性,养成谨慎处事的好习惯,增强保护身份证信息的意识,提高保护身份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意识,认同中国公民身份,初步树立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居民身份证,理解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
2.了解身份证的用途, 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掌握保护居民身份证的方法,树立公民意识,初步建立法治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身份证明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同窗六年,大家都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同学的身份,这是——这是——这是——没错,姓名可以证明身份,但是当我进入湖南公安服务平台上进行同名查询,输入“张强”这个姓名时,发现全省就有3628个张强。请问假如你是张强,你怎样证明你是你自己,而不是另外的张强呢?是的,可以用身份证来证明。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居民身份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证明身份:居民身份证能证明身份,这不是某个同学随便说说的,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这部法律规定的,请齐读法律条文第一条,了解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大家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说说,居民身份证的作用有——(板书:证明身份)。
结合实际,提问导入。
讲授新课
二、号码破译
1.提出问题:作用巨大的居民身份证,到底是什么样的?请打开教材25页,仔细观察身份证,说说身份证正面、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
(1)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2)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在这些项目中,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吗?(3)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所以,你的身份号码会和别人重复吗?
2.观看微课:那独一无二的身份号码是怎样编排的呢?请观看微课,了解身份号码的编码规则。
3.阅读教材:快速浏览教材25页的“相关链接”,看看身份证的有效期又是怎样规定的呢?
4.举例说明:430821197604017723
5.游戏巩固:
(1)游戏一:猜猜我是谁?
①大屏幕上的这个身份号码是我们现场当中某个人的,请根据身份号码相关信息,猜猜是谁的。
②学生汇报
(2)游戏二:我该买什么票?
①我们张家界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圣地,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要买票
进入景区游玩。大家请看门票价格公示,指名读优惠政策。这些优惠都和---年龄有关。除了这个年龄的优惠,张家界本地还有一条就是——齐读。
②请小组长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身份号码。拿到身份号码后,请用横线画出地址码,看她能不能享受张家界本地免票;用波浪线画出出生日期码,算一算她多少岁,能享受什么优惠。
③模拟找小组长买票。
④分组展示,其他学生点评。
6.教师小结:看来,身份证的确是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三、用途比拼
1.思维拓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旅游买票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身份证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26面活动园。谁来说说?除了书本上给我们介绍的以外,想一想,身份证还有那些用处?
2.学生汇报:网吧、银行、医院、交警队、学生高考、公司注册、办理社保、买卖车房等等,身份证的用途真的是太广泛了!(板书:用途广泛)
3.观看视频:
(1)观看一段高铁站的视频,你觉得这名男子这样做对吗?你知道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
小结:是的,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2)那警察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呢?请同学们自学教材27面的“知识窗”,后同桌讨论交流。
(3)我们必须配合警察出示我们的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否则就要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四、信息保护
1.情景设置:还是那个车站,还是那个男子,随意丢掉火车票,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不能随意乱扔的?(购物小票、快递单、身份证等)如果随意乱扔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是的,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2.讨论汇报:看一则新闻报道。看完新闻,你想说点什么?
小结:是的,这起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杀人的案件再一次地告诉我们我们的个人信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保护(板书:信息保护)
3.学以致用: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个人信息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7面,先标出文中提到的几种保护身份信息的好方法,再联系个人生活实际,仿照“校园防疫小贴士”制作一份“保护身份信息”的小贴士。
4.学生汇报:
(1)警语式:不乱丢、不外借、不泄露。
(2)歌谣式:快递单据莫乱丢,复印证件标用途,原件坚决不外借,万一丢失快挂失,身份信息要保护,千万莫被坏人用。
观察身份证,了解身份证上的信息。
通过观看微课,了解身份号码的编码规则。
通过游戏“猜猜我是谁”“我该买什么票”,加深学生对身份证号码意义和用途的理解。
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身份证的广泛用途。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
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学会妥善保管身份信息的方法。
课堂小结
五、课堂总结
看来同学们是真正领悟到了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正确使用居民身份证,养成谨慎处事的好习惯,提高法治意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平安、幸福!最后,送给聪明又可爱的你们一点生活小提示。(课件出示)。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六、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居民身份证,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