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微小世界-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
展开一、填空题
1.(2023六上·东城期末)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放大倍数越高,视野 。
2.(2023六上·东城期末)如果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 10×,物镜上标有 16×,那么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 倍。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 (选填:多滴,吸掉)一些水,可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3.(2021六上·大兴期末)下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1”转换成“视野2”,我们需要 。若看到的图像不清晰,我们需要 。
4.(2023六上·大兴期末)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
5.(2023六上·房山期末)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等都是能够 或 的食用菌,它们都属于 。
二、判断题
6.(2023六上·大兴期中)放大镜的镜片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
7.(2023六上·中宁期中)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的放大倍数可以是无限。( )
8.(2022六上·平谷区期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景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
9.(2023六上·延庆区)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后,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会改变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
10.(2023六上·丰台区期末)所有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
11.(2023六上·昌平期中)在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碘酒的作用是染色。( )
12.(2022六上·顺义区期中)人体内有形态不同有细胞,这些细胞的功能都是一样的。( )
13.(2023六上·顺义区期中)所有微生物都不能用肉眼看到。( )
14.(2023六上·丰台考)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15.(2022六上·门头沟期中)制作馒头需要发面,发面时需要加入酵母粉,并且水温越高越好。( )
三、单选题
16.(2023六上·通州区山期中)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是( )。
A.乙肝病毒
B.番茄花叶病毒
C.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
17.(2022六上·密云区期中)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菌能使人致病,所以细菌百害而无一利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C.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看到细菌的细胞核
18.(2023六上·西城区期中)根据( )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A.形态特征
B.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
C.病毒结构
19.(2023六上·东城区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C.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细胞的,要观察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20.(2022六上·房山期中)教室里三位同学在交流,你赞同( )的观点
A.“我在放大镜下看到蟋蟀的耳朵长在头部的外侧”
B.“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细胞"
C.“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是因为它们都长着形状相同的触角”
21.(2022六上·修水期中)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A.病毒B.细茵C.草甩虫
22.(2023六上·东城期末)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盖玻片的方法正确的是( )。
A.B.C.
23.(2023六上·房山区期末)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 )
A.将不同的生物分隔开
B.为微小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
C.控制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
24.(2022六上·修水期中)笑笑想做一个简易显微镜,以下组合中视野最大的是( )
A.5×,3×B.10×,3×C.10×,5×
25.(2023六上·石景山区期中)用下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片是( )。
A.B.C.
四、简答题
26.(2022六上·石景山区期中)举例说说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27.(2023六上·朝阳期末)请你设计实验,说明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五、解答题
28.(2020六上·通州期中)王刚在放学路上,口渴得厉害,就在路边的水沟里捧了一些水喝,如果让你来劝他,你会怎么说?
六、实验探究题
29.(2023六上顺义区期中)实验探究
小明觉得湿度和温度是影响馒头发霉的两个主要因素。他根据这两个因素的不同状况,发现可以设置4个条件组合来研究。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将条件组合和对应的操作方法连线。
(2)小明将两块馒头依据条件组合①和②做对比实验,这个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是 ,实验持续一周后,通过这组实验可发现条件组合 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3)小明选择条件组台①和③进行实验,通过这组对比实验可发现条件组合 中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 的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焦距;小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 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小与它的焦距和物距有关.同样条件的话,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答案】160;吸掉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如果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16x,那么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160倍。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为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可以吸掉一些水或者放一些棉花纤维减慢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3.【答案】向左下方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读图可以看出,视野1中阴影区(物像)偏向左下方,视野2中的阴影区(物像)位于中央位置。因为载物台上的载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若要使图中视野1转换成视野2,则应向左下方移动标本才能实现,物像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若看到的图像不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
4.【答案】多细胞;单细胞生物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5.【答案】药用;食用;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真菌
【解析】【分析】我们的世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香菇、猴头菇、银耳等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食用菌,它们都属于真菌,是微生物的集合体。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题目说法错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的放大倍数也是有限的。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视野范围变小,细胞变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答案】正确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将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然后固定就是简易显微镜了,所以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后,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会改变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非常细小的,比如蘑菇、灵芝等。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洋葱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用碘酒对它进行染色,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酒,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完成染色,染色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人的身体中大约有200余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形态各异,功能不同。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部分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到,蘑菇属于菌类,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题目说法错误。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垃圾和污水,某些细菌具有吸食降解特定的污染物的作用。固体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里应用很广,具体操作方法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等等。所以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制作馒头需要发面,发面时需要加入酵母粉,酵母菌发面时的最佳温度是30~45℃左右。
16.【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简单生物。病毒只有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有植物病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是乙肝病毒,所以A符合题意。
17.【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能够引发人的疾病,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一种生物,细菌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获取营养物质生活,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又是对人类有益的生物。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并不是没有细胞核,只是还没有形成核膜,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广泛。所以选项C正确。
18.【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
19.【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A、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正确。
B、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正确。
C、绝大多数细胞形体微小,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但鸡蛋是一种特殊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细胞。错误。
20.【答案】B
【知识点】昆虫;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A甲同学说:“我在放大镜下看到蟋蟀的耳朵长在头部的外侧。”蟋蟀是昆虫,蟋蟀长有“耳朵”——听器,可分辨同伴发出的声音,但“耳朵”不长在头上,而是长在大前脚的胫节小腿上,上面有薄膜,可感觉声音的振动。
B乙同学说:“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细胞’。”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于1665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汇。
C丙同学说:“昆虫的 ‘嗅觉' 很灵敏,是因为它们都长着形状相同的触角。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但是每个昆虫的触角都是不相同的。
21.【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 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故A符合题意;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B不符合题意;
草履虫属于动物,所有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22.【答案】B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 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23.【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目的是使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减慢。故选C。
2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减少。 笑笑想做一个简易显微镜,要想视野最大,则需要放大倍数最小,选项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选项。
25.【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故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故选A。
26.【答案】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①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治疗疾病。②克隆生物。③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④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 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方面等。(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5)杂交水稻培育成功;(6)改良和净化土壤。
27.【答案】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假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的保鲜柜里,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的保鲜柜里。
实验记录:温暖潮湿的环境馒头先出现了霉点,放在冰箱里的潮湿的馒头还是上了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食物更容易上霉,冰箱里也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寒冷干燥的地方不容易上霉。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馒头发霉是因为霉菌的快速繁殖形成的,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更加容易繁殖,所以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发霉。
28.【答案】水沟里的水里含有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如:草履虫、水蚤、鼓藻等,它们会使我们的身体生病,所以不能直接喝水沟里的水。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水沟里的水里含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不能直接喝的。
29.【答案】(1)
(2)湿度;①;温暖
(3)①;潮湿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1)①潮湿+温暖是把装有湿馒头的黑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②潮湿+寒冷是把装有湿馒头的黑塑
料袋放在冰箱里。③干燥+温暖是把装有干馒头的黑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④干燥+寒冷是把装有干馒头的黑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2)小红将两块馒头依据条件组合①和②做了处理,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温度不同,相同条件是湿
湿度相同。实验持续一周后,通过这组对比实验可以观察到温度因素对馒头发霉快慢的影响。
(3)小刚选择条件组合①和③做对比实验,这个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是温度相同,不同条件是湿度
度不同。 通过这组对比实验可发现条件组①的馒头先发霉,说明在潮湿环境下馒头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宇宙的中心,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光-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光-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声音-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声音-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振动产生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