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七(附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48562/0-17015753318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七(附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48562/0-17015753318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七(附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48562/0-1701575331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七(附解析)
展开A.青矾矿石主要成分是CuSO4·5H2O
B.烧之赤色,是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Cu2O的缘故
C.青矾应密封保存,主要目的是防止风化
D.熏人的“厂气”是SO2、SO3
2.(2023·北京东城区二模)风暴瓶(如图)又称“天气瓶”。瓶中装有由樟脑(C10H16O)、硝酸钾、氯化铵、蒸馏水和乙醇组成的溶液。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樟脑结晶析出,其晶体形态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樟脑是有机化合物
B.樟脑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C.樟脑在体系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天气瓶”不能准确预示天气变化
3.(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用αHe)粒子轰击X可得到一个中子和一种放射性核素Y,即HeXYn。已知基态X原子中s能级电子总数是p能级电子总数的4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13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
D.单质的沸点:X>Y
4.(2023·广东大湾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利用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氯气的制备和性质探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KClO3与浓盐酸反应,HCl只体现还原性
B.浸有淀粉KI溶液的脱脂棉变蓝,说明氧化性Cl2>I2
C.新鲜花瓣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
D.浸有NaOH溶液的脱脂棉可吸收过量氯气
5.(2023·湖南雅礼中学三模)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6.(2023·湖南怀化三模)羟基茜草素具有止血、化瘀、通经络等功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羟基茜草素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苯环上的氢原子被4个氯原子取代的结构有5种
D.1 ml羟基茜草素最多能与8 ml H2发生加成反应
7.(2023·广东汕头二模)某实验小组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下列有关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a→d→e→b→c→f→g
B.a→b→c→d→e→f→g
C.a→c→b→d→e→g→f
D.a→f→g→c→b→d→e
8.(2023·河北秦皇岛二模)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对CO2具有超高吸附能力,并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和sp3杂化
B.物质a为醚类有机物,与环氧乙烷互为同系物
C.1 ml b最多可与2 ml NaOH反应
D.a转化为b发生取代反应,并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9.(2022·重庆卷)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14 g N2生成NH3分子数为2NA
B.消耗1 ml H2,生成N—H键数为2NA
C.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NH3,电子转移数为2NA
D.氧化1 ml NH3生成NO,需O2分子数为2NA
10.(2023·山东临沂三模)下列各组实验,所选实验玻璃仪器和试剂(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均符合题意的是( )
11.(2023·河北名校联盟4月联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0,Y的单质存在于火山喷口处,它的一种单质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R位于第四周期且其d能级上的电子数比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
C.Y2Z2分子中每个原子价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
D.常温下,单质R与单质Y反应的产物为RY
12.(2023·广东深圳二模)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少量正丁烷,可同时发生以下反应:
反应1:(g)(g)+H2(g) ΔH1
反应2:(g)(g)+H2(g) ΔH2
反应3:(g)(g) ΔH3
已知:ln K=-+C,其中R、C均为常数。反应1和反应2的ln K随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0,ΔH2<0
B.稳定性:反-2-丁烯>顺-2-丁烯
C.a为反应3中ln K随的变化曲线
D.再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Ar,反应3的平衡常数增大
13.(2023·湖北大学附中二模)Cd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m的坐标参数为(),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Se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4p4
B.晶胞中n的坐标参数为()
C.与Cd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d原子有6个
D.Cd原子与Se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pm
14.(2023·河南名校联盟联考)已知常温下HF酸性强于HCN,分别向1 L 1 ml·L-1的HF和HCN溶液中加NaOH固体调节pH(忽略温度和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lg(X表示F或者CN)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线Ⅰ对应的是lg
B.Ⅰ中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c点溶液中:c(Na+)>c(X-)=c(HX)>c(OH-)>c(H+)
D.b点溶液和d点溶液相比:cb(Na+)
已知:Li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iOH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B.操作Ⅰ为过滤,除去P、Si等形成的难溶物
C.操作Ⅱ得到LiOH晶体应采用降温结晶
D.操作Ⅲ为趁热过滤,分离含N、S的可溶性杂质
选择题专项练(七)
1.D 青矾矿石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说明“青矾”的颜色为绿色,其主要成分应为FeSO4·7H2O,A错误;“烧之赤色”说明经煅烧后,分解成颗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Fe2O3,同时生成SO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B错误;青矾含Fe2+易被氧化,故需密封保存防氧化,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熏人的“厂气”是SO2、SO3,D正确。
2.B 樟脑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是有机化合物,A正确;构成樟脑晶体的微粒是分子,微粒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属于分子晶体,B错误;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樟脑结晶析出,故樟脑在体系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正确;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樟脑结晶析出,其晶体形态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只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其他天气问题无法预测,D正确。
3.C 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4倍,则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1,则X为B元素;由2+5=c,则Y的质子数为7,Y为N元素;X和Y分别为B和N,则a=5,由质量守恒4+2×5=b+1,解得b=13,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B
4.A KCl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KCl、水,HCl体现还原性和酸性,A错误。
5.B 氯化铵溶液可用于除锈是因为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的氢离子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A错误;往苯酚悬浊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变澄清说明苯酚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证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B正确;过氧化氢常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C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和水,D错误。
6.A 羟基茜草素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是sp2杂化,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苯环上有五个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苯环上的H原子被4个Cl原子取代和被1个Cl原子取代的结构数目相同,均为5种,C正确;一定条件下,苯环和羰基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l羟基茜草素最多能与8mlH2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7.A 制备NaHCO3的具体过程为先制备CO2,再除去杂质HCl,然后将纯净的CO2通入饱和氨盐水中制得NaHCO3,最后用NaOH溶液处理多余的CO2,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e→b→c→f→g。
8.D b分子中存在单键碳,采用sp3杂化,羰基中的C原子采用sp2杂化,A正确;物质a为醚类有机物,与环氧乙烷结构相似,且组成上相差1个CH2,两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1mlb中等同于含有2ml酯基,最多可消耗2mlNaOH,C正确;a转化为b发生加成反应,由断键过程可知该转化过程中只形成了极性键,D错误。
9.B 消耗1mlN2同时生成2mlNH3,则14gN2为0.5ml,消耗0.5ml氮气生成氨气的分子数为×2×NAml-1=NA,A错误;消耗1ml氢气生成N—H键数为1ml××3×NAml-1=2NA,B正确;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反应电子转移数为×3×NAml-1=3NA,C错误;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1ml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需氧气分子数为1ml××NAml-1=1.25NA,D错误。
10.D 检验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有机化合物,氯元素一般为氯原子,故无法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直接检验,A错误;取一支干净的试管,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注入口服液少许,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含有Fe3+,若溶液不变红,则证明不含有Fe3+,但无法证明里面的铁元素的价态情况,溶液可能既含有Fe2+又含有Fe3+,B错误;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浓度,酚酞做指示剂,所需的玻璃仪器为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盐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胶头滴管等,C错误;乙酰水杨酸不含有酚羟基,水杨酸含有酚羟基,将乙酰水杨酸粉末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振荡摇匀后,加入1~2滴FeCl3溶液,若变紫色,证明有水杨酸,D正确。
11.C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0,则X为C或者Si,Y的单质存在于火山喷口处,它的一种单质分子的结构如题图所示,则Y为S,则Z为Cl,R位于第四周期且其d能级上的电子数比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多3,则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R为29号元素Cu。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Cl的非金属性大于S的,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X为C或者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为碳酸和H2SiO3都是弱酸,B错误;Y2Z2分子为S2Cl2,其结构式为
Cl—S—S—Cl,每个原子价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C正确;常温下,Cu和S不反应,加热生成硫化亚铜,D错误。
12.B 由图示信息可知,反应1和反应2的lnK随增大而减小,故ΔH1>0,ΔH2>0,A错误;相同时,反应2的lnK更大,则有ΔH1>ΔH2,反应3为反应2-反应1得到,则ΔH3=ΔH2-ΔH1小于0,即顺-2-丁烯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2-丁烯,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稳定性:反-2-丁烯>顺-2-丁烯,B正确;由B项分析可知ΔH3<0,则lnK随的增大而增大,故a不为反应3中lnK随的变化曲线,C错误;平衡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再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Ar,反应3的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13.B Se为主族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应为4s24p4,A错误;根据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及坐标,可得出n点坐标为(),B正确;晶胞中Cd位于顶点和面心,故晶胞中与Cd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d原子应有12个,C错误;Cd原子与Se原子之间最短距离是体对角线的,即apm,D错误。
14.D 纵坐标为0时即=1,此时Ka==c(H+),因此直线Ⅰ对应的Ka=10-3.2,直线Ⅱ对应的Ka=10-9.2。由于HF酸性强于HCN,则直线Ⅰ对应lg,A正确;a点到b点的过程中HF浓度逐渐减小,NaF浓度逐渐增大,则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B正确;Ka(HCN)=10-9.2,NaCN的水解常数Kh(NaCN)=10-4.8>Ka(HCN),因此等浓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中c(CN-)
15.C 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LiOH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A正确;由于冷溶过程中LiOH能够溶解,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Ⅰ为过滤,可除去P、Si等形成的难溶物,B正确;由于LiOH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故操作Ⅱ得到LiOH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C错误;蒸发结晶析出LiOH晶体后,由于LiNO3、Li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则操作Ⅲ为趁热过滤,分离含N、S的可溶性杂质,D正确。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NH4Cl溶液可用于除锈
NH4Cl易溶于水
B
往苯酚悬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溶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HC
C
H2O2常用于杀菌消毒
H2O2受热易分解
D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乙醇可发生取代反应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玻璃仪器
选择试剂
A
检验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有机化合物
胶头滴管、试管
涂改液、浓硝酸、AgNO3溶液
B
检验某补铁口服液中铁元素的价态
胶头滴管、试管
某补铁口服液、KSCN溶液
C
测定盐酸浓度
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胶头滴管
标准NaOH溶液、待测盐酸、酚酞试剂
D
检验乙酰水杨酸粉末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试管、胶头滴管
乙酰水杨酸粉末、蒸馏水、FeCl3溶液
t/℃
0
20
40
60
80
100
12.7
12.8
13
13.8
15.3
17.5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五(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五(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装置或现象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九(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九(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表示正确的是,关于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四(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四(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符号或表征错误的是,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