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一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民主革命的洗礼,奋起猛烈还击,新旧思潮激烈交锋。1915年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陈独秀(1879~1942)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李大钊(1889~1927) 河北乐亭人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山阴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兼容并包”,延揽许多有思想的学者来学校讲学或任教。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旧道德: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民国初期,袁世凯为其帝制活动制造理论根据和舆论环境,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以尊孔、祀孔为表现形式的复辟逆流。尊孔祭天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预演。
1914年袁世凯身穿祭祀服在天坛祭天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你对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
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要实现民主政治就必须否定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的什么呢?
(德先生) (赛先生)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
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②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民报》的创刊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2.请看右图,此刊物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和科学 B.自强和求富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 )①《每周评论》 ②《新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湘江评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ppt课件,共25页。
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兴起标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合作探究,Democracy,Scienc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复习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洋务运动,福州船政局,三民主义,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陈独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