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宏雅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50092/0-17016002626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宏雅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50092/0-17016002626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宏雅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50092/0-17016002626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宏雅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炽热(zhì)黝黑(yǒu)意趣盎然(àng)
B.主宰(zǎi)翘首(qià)张目结舌(zhāng)
C.窒息(zhì)镌刻(juàn)坦荡如砥(dǐ)
D.滞留(zhì)锃亮(zèng)殚精竭虑(d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狼籍洗涤荡然无存永垂不朽
B.荧光牛犊眼花缭乱名服其实
C.吹嘘濒临抑扬顿挫旁逸斜出
D.私塾遏制连棉不断恹恹欲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边突然飞来一大片乌云,一场大雨骤然而作,戛然而止,来得如此粗犷,去得如此利索。
B.春天已经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希望也在每一个人心中潜滋暗长。
C.在温婉的音乐当中,舞蹈家用她轻盈的舞姿将高贵的孔雀演绎得惟妙惟肖。
D.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B.一盘红烧鸡纵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比喻)
C.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比喻)
D.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比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
B.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他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C.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D.“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背影》一文表面上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B.《白杨礼赞》一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赞扬了我们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C.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D.法国作家罗素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我为什么而活着”。
7.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8.综合性学习。(9分)
在团支部组织的“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其因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秒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与好朋友小华的交谈中,你发现他做作业总是直接用作业软件搜,从来不思考。作为他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智能机器人比较感兴趣,下面是他收集的关于智能机器人工作原理的一些资料,语段中有一些小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分)
5盘人机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这个时髦词汇飞入寻常百姓家。【A】智能机器人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具有像人那样的推理、感受、识别和判断能力。【B】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也就是它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并对自己做出相应的变化。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中有语病,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句默写。(5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的《采桑子》一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这两个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哪些理由可以说明父亲不必送“我”?而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但在南京的见闻为什么一句都没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江南雨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
②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
③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
④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断断续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竟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
⑤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
⑥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地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
二
⑦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
⑧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
⑨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
⑩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竟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老人大概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贵费用……
⑪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
⑫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
(有删改)
14.在网师园,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再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3分)
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⑩段中,描写花的画线句有两个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这篇文章的首尾是怎样照应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8.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
1.D 2.C 3.A 4.B 5.C 6.D 7.A
8.(1)示例:作业软件因为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备受众多学生青睐。
(2)示例:小华,作业软件可以呈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式,确实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对它产生依赖,不愿独立思考问题,最终“搜作业”就会变成纯粹的“抄作业”了,这样不利于我们掌握知识,所以希望你能好好协调这一点,争取下次考试成绩能有所提高,好吗?
(3)①推理、感受、识别和判断能力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②将第三个“变化”改为“调整”
9.(1)似曾相识燕归来(2)隐隐笙歌处处随(3)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4)惊起一滩鸥鹭(5)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0.父亲踌躇再三,坚持亲自送“我”到车站,并送“我”上车。
11.“甚”:很。写出父亲嘱咐茶房时认真仔细的程度。“颇”:很,相当地。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样子。这两个词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12.有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那年“我”已二十岁,是成年人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因为他爱子情深。
13.因为在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故一笔带过。
14.对下雨的抱怨,不情愿,扫兴佩服,“惊艳”不已看得呆住了(惊奇、折服、沉醉)
15.运用“浸”字,形象而生动,使抽象的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物,突出了“乡愁”在作者身上的浓和满。
16.写出花的香和美衬托出老妇人的内在美
17.开头提到雨丝,结尾再提雨丝,事物和情感前后照应。(或:开头点出乡愁,结尾再强调乡愁,使思乡感情首尾贯穿,情感得到升华)
18.略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石阡县2023年9月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7d216d876601fa4cad6d0b1b40c872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