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测评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050258/0-17016021885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测评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050258/0-17016021885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测评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050258/0-17016021885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章末测评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测评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9章测评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0章测评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评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评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测评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测评含答案,共8页。
第16章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 B.蚯蚓走迷宫、猫抓老鼠C.大山雀喝牛奶、萤火虫发光 D.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2.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社群行为 ④繁殖行为A.① B.④ C.①④ D.②③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B.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争斗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D.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4.在繁殖季节,亲鸟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5.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A.是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D.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6.(2021·山东潍坊中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对繁殖季节雎鸠鸣叫场景的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B.从获得的途径判断,雎鸠的鸣叫是后天学习行为C.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雎鸠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D.雎鸠的鸣叫行为根本上受遗传因素决定7.下列动物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C.蝗虫啃食玉米的叶片 D.榛睡鼠可贮存大量的果实8.某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C.比较法 D.调查法9.一种萤火虫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来吸引雄虫,那么该萤火虫的行为可能是( )。A.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B.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C.诱骗不同种雄虫然后以它为食 D.对不同种雄虫表示友好10.下列不属于“求偶”现象的是( )。A.星夜萤火 B.鹦鹉模仿人语C.孔雀开屏 D.夏日蝉鸣11.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A.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C.季节变化的结果 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12.有些鱼类具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13.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14.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16-1A.在一次实验中,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在A、B、C 3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15.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C.黑猩猩把几个箱子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16.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动物行为作了下列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B.大雁南飞是取食行为,因为南方气候适宜,食物丰富C.白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1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图16-2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16-2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乙与其他三者不同B.与丙相比,丁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C.甲中猩猩在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群行为D.只有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18.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世界,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蝴蝶飞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虫鸣鸟唱、雄鹰捕兔、亲鸟育雏等动物的行为。动物的习性各异,行为复杂。据此资料完成19和20题。19.下面的例子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猫静伏于老鼠出没的洞口 B.变色龙由褐色变成绿色C.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色和白色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2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动物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B.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 (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 (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后, 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 行为的昆虫。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 法。 22.(15分)小王从朋友那儿要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花猫。如何让小花猫到指定的地方去排便,成了小王难以解决的问题。他的同学听说后,给他提供了如下两种办法:①找一只训练有素的猫与小花猫做伴,经过一段时期,让小花猫学会到指定的地方排便;②定期领小花猫到指定地点排便,久而久之,小花猫也能学会到指定的地方排便。结果小王用第一种办法就达到了目的。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办法②是否可行? 。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分析,小花猫到指定的地方排便是 行为,理由是 。 这种类型的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3.(15分)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蚕。由于某些地区桑树较少,部分同学就用榆树叶代替桑树叶喂养家蚕。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家蚕喜欢吃桑树叶还是喜欢吃榆树叶,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①在一个长方形纸盒的一侧放一片桑树叶,另一侧放一片大小基本相同的榆树叶;②取10只家蚕放在盒子中央;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每片树叶上取食的家蚕数目。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除了选取的两片树叶要大小基本一致外,还必须保证家蚕到两片树叶的距离 。 (2)实验中选取桑树叶和榆树叶两种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形成 实验。 (3)步骤②中选择的家蚕数量是10只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 (4)若观察到取食桑树叶的家蚕数量明显多于取食榆树叶的家蚕数量,且重复实验多次结果均如此,则本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一、选择题1.A2.C 母鸡的孵卵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繁殖行为。3.B4.A 在繁殖季节,亲鸟捉到毛虫,将虫带回巢,其目的是喂养幼鸟,因此这是一种繁殖行为。5.C 动物行为是动物产生的活动表现,表现为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等,这些活动表现是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生来就具有的,有些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6.B 雎鸠的鸣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7.C 8.A9.C 不同种个体之间不能交尾。因此,这一行为的主要作用是诱骗不同种雄虫,以达到捕食它的目的。10.B 11.A12.A 动物的趋光性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是一种先天性行为。13.B 白居易的诗描写的是燕子的育雏情景,育雏属于鸟类繁殖的过程,所以题干描述的是母燕的繁殖行为。14.D15.C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而获得的行为。A、B、D三项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16.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白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17.D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18.C 19.C 20.B二、非选择题21.答案 (1)先天性行为 先天具有,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2)少数 社群 (3)观察22.答案 (1)可行 (2)后天学习 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而获得的行为 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后代23.答案 (1)相等 (2)对照 (3)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家蚕喜欢吃桑树叶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
第16章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 B.蚯蚓走迷宫、猫抓老鼠C.大山雀喝牛奶、萤火虫发光 D.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2.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社群行为 ④繁殖行为A.① B.④ C.①④ D.②③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B.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争斗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D.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4.在繁殖季节,亲鸟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5.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A.是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D.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6.(2021·山东潍坊中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对繁殖季节雎鸠鸣叫场景的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繁殖季节,雎鸠的鸣叫属于求偶行为B.从获得的途径判断,雎鸠的鸣叫是后天学习行为C.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雎鸠必不可少的繁殖行为D.雎鸠的鸣叫行为根本上受遗传因素决定7.下列动物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C.蝗虫啃食玉米的叶片 D.榛睡鼠可贮存大量的果实8.某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C.比较法 D.调查法9.一种萤火虫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来吸引雄虫,那么该萤火虫的行为可能是( )。A.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B.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C.诱骗不同种雄虫然后以它为食 D.对不同种雄虫表示友好10.下列不属于“求偶”现象的是( )。A.星夜萤火 B.鹦鹉模仿人语C.孔雀开屏 D.夏日蝉鸣11.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A.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C.季节变化的结果 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12.有些鱼类具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13.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14.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16-1A.在一次实验中,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在A、B、C 3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15.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C.黑猩猩把几个箱子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16.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动物行为作了下列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B.大雁南飞是取食行为,因为南方气候适宜,食物丰富C.白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1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图16-2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16-2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乙与其他三者不同B.与丙相比,丁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C.甲中猩猩在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群行为D.只有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18.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世界,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蝴蝶飞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虫鸣鸟唱、雄鹰捕兔、亲鸟育雏等动物的行为。动物的习性各异,行为复杂。据此资料完成19和20题。19.下面的例子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猫静伏于老鼠出没的洞口 B.变色龙由褐色变成绿色C.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色和白色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2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动物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B.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 (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 (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后, 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 行为的昆虫。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 法。 22.(15分)小王从朋友那儿要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花猫。如何让小花猫到指定的地方去排便,成了小王难以解决的问题。他的同学听说后,给他提供了如下两种办法:①找一只训练有素的猫与小花猫做伴,经过一段时期,让小花猫学会到指定的地方排便;②定期领小花猫到指定地点排便,久而久之,小花猫也能学会到指定的地方排便。结果小王用第一种办法就达到了目的。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办法②是否可行? 。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分析,小花猫到指定的地方排便是 行为,理由是 。 这种类型的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3.(15分)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蚕。由于某些地区桑树较少,部分同学就用榆树叶代替桑树叶喂养家蚕。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家蚕喜欢吃桑树叶还是喜欢吃榆树叶,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①在一个长方形纸盒的一侧放一片桑树叶,另一侧放一片大小基本相同的榆树叶;②取10只家蚕放在盒子中央;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每片树叶上取食的家蚕数目。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除了选取的两片树叶要大小基本一致外,还必须保证家蚕到两片树叶的距离 。 (2)实验中选取桑树叶和榆树叶两种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形成 实验。 (3)步骤②中选择的家蚕数量是10只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 (4)若观察到取食桑树叶的家蚕数量明显多于取食榆树叶的家蚕数量,且重复实验多次结果均如此,则本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一、选择题1.A2.C 母鸡的孵卵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繁殖行为。3.B4.A 在繁殖季节,亲鸟捉到毛虫,将虫带回巢,其目的是喂养幼鸟,因此这是一种繁殖行为。5.C 动物行为是动物产生的活动表现,表现为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等,这些活动表现是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生来就具有的,有些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6.B 雎鸠的鸣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7.C 8.A9.C 不同种个体之间不能交尾。因此,这一行为的主要作用是诱骗不同种雄虫,以达到捕食它的目的。10.B 11.A12.A 动物的趋光性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是一种先天性行为。13.B 白居易的诗描写的是燕子的育雏情景,育雏属于鸟类繁殖的过程,所以题干描述的是母燕的繁殖行为。14.D15.C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而获得的行为。A、B、D三项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16.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白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17.D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18.C 19.C 20.B二、非选择题21.答案 (1)先天性行为 先天具有,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2)少数 社群 (3)观察22.答案 (1)可行 (2)后天学习 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而获得的行为 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后代23.答案 (1)相等 (2)对照 (3)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家蚕喜欢吃桑树叶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