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设计
展开一、课程标准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交往都有重要影响,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必备的知识,本节内容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指导以及在整个地理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②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过程与方法
①全班同学分3大组竞赛。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中国省级行政区》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②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出生地和现在所在地以及到那里旅游等经验和学生的见闻,学习本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重难点
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分布。
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在图上的位置。
本节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而且记忆量大,学生感觉枯燥,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因此应想办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记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灯。基于这些考虑,本节主要是提供多样的活动方式,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知识点,突破重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如何记住这些知识点。我们的学校里,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父母祖籍不是福建的,再加上,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好,一些孩子有到各地旅游的经历,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了解。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现在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非常方便,但是整理资料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引导,让学生课后目的明确地再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五、教学策略与选择
1.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2.以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思想上尊重学生、语言上赞赏学生,凸显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化学习动机。
3.小组合作学习,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内化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疑问的提出来,全班一起解决。增强学生的胜任感、自主感和归属感。
4.对比法: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地理学习方法。比如湖南和湖北;山西和山东;广东和广西等,对比学习记忆有利用知识点的落实和巩固。
5.图解法: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分布,因涉及的知识点多,分布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具有较大的难度。利用图表辅助记忆,利用游戏强化记忆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媒体选择与设计
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巩固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
八、板书设计:
中国的行政区划
1.北部边疆(1): 内蒙古
2.东北地区(3): 黑 吉 辽
3.黄河中下游地区(6):晋 豫 冀 鲁 京 津
4.西北地区(5):新 甘或陇 青 宁 陕或秦
5.长江中下游地区(7):鄂 湘 皖 赣 苏 浙 沪或申
6.南部沿海地区(7): 闽 台 粤 桂 港 澳 琼
7.西南地区(5):藏 川或蜀 云或滇 贵或黔 渝
九、教学后记:
本节知识容量大,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通过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演示拼图,引导学生看图、填图,使“死”图变“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感知,然后组织学生拼图竞赛,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习,实现愉快教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基本上记住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布。阅读和使用中国地图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成功的方面是:在课堂插入了一些游戏活动,对于学生的兴趣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知道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该堂课要记的知识点太多,所以应该反复读图、拼图、填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知识点。通过这种启发式和游戏法的教学,学生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也感兴趣。但对于初中地理在中学的地位,也有极小部分同学对地理的认识不够,一堂课下来很难记住。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参入一些与学生有兴趣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比如:分组讨论、做游戏、竞赛等等方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方面的提高。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学习情境,开启“竞赛模式”
图片导入:播放第31届奥运会经典图片。刚过去的暑假是一个让我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暑假,因为在暑假里,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圆满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我国的运动员都使出了“洪荒之力”,取得了世界第二的好成绩。同学们,我们也开个我们八年级(7)班的奥运会吧,让我们使出“洪荒之力”来参加《省级行政区》知识竞赛吧,让我们以游戏的方式开始吧。我们的游戏共分3个大组进行比赛。每个大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有6位学生。
做好积极“参赛”的思想准备
联系时下非常流行的奥运会模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赛前”热身
规则:
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时,所派代表不能重复,除非本组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那就第二轮开始选派代表。纪律较吵每次-1分。
作为专业的“运动”选手,我们赛前热身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在批改同学们的“导学案”时,发现大家对于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掌握的不好,我们现在利用“方位记忆法”复习一遍,边指图,边师生共同回答。
回想和加强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理解和记忆。
加强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理解和记忆。
环节三:
“拼图”比赛
每组先小组拼图,然后每个大组派2名代表参赛。
规则:
每组派2名代表到前面参加《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根据完成拼图的时间长短分别+10、+8和+6分。
每个学生自己有幅拼图,完成《中国省级行政区》的拼图,熟悉各省的名称和位置。
熟悉各省的轮廓和位置。
环节四:各得其所
规则:
每组的任务不一样,圆满完成任务,
+5分;有错误看情况适当扣分。
第一题:
指图说出省级行政区中自治区的名称。
第二题
指图说出,成语简称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第三题:
指图说出省级行政区中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大组派代表指图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把问题相应的写在“校本作业”上。
通过分解任务难度,让学生有信心掌握所学知识点。
环节五:车牌——地理
规则:
派代表指图说出发放车牌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行政中心。
独立思考,派代表指图说出。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环节六:补全表格
规则:
请把表格里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补充完整,每组最多3空,答对一空 +1分,答错一空-1分。
大组派代表填表格。其他同学把问题相应的写在“校本作业”上。
通过分解任务难度,让学生有信心掌握所学知识点。
环节七:游戏继续
规则:写全称,可以不写“省”
(3)读图,找出含有“东、西、南、北”文字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在图上填出其名称。
规则:
每组轮流排代表上场,每次最多只能写3个,写对一个+1分,写错一个-1分。
大组派代表填图。其他同学把问题相应的写在“校本作业”上。
通过填图,让学生熟悉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环节八:脑中有图
规则:
按方位写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写对一个+1分,写错一个-1分。
大组派代表完成板书,若有两个简称,两个都写对可以+2。其他同学把笔记做在书上相应的位置。
现在总和复习,让学生对这节内容有整体认识。
环节九:课后作业
规则:
每小组以某个省级行政区为
主题,出一份手抄报。
每个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完成份手抄报
对喜欢的省级行政区的深入了解。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共3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