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39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课一练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被巨大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防灾减灾手段
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加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2.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起到减灾作用的是( )
A.改变地表环境,提高灾害强度
B.控制灾害与人口的直接相遇
C.改变水循环,提高抗灾能力
D.消除旱灾灾情
3.能改变地表环境,减轻灾害强度的措施是( )
A.加固房屋 B.修建防洪大堤
C.植树造林 D.挖掘机井
知识点2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2023·山东临沂期末]2021年10月7日21时41分。在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35.5°N,140.15°E)沿海发生了6.1级地震,震源深度80km。据此完成4~5题。
4.该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B.山洪
C.泥石流D.火山喷发
5.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①在室内,躲到大房间内 ②在室内,用棉被护住头部 ③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 ④在室外,尽量躲到大树上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知识点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洪水中互救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7.被巨大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在巨石边躲避洪水
C.通过游泳上岸
D.利用大树逃生
知识点4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与互救
读图,完成8~9题。
8.从地形要素看,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9.图b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行进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易错练
易错点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分析错误
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威胁逐步解除。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原堰塞体水面以上新增塌方体,金沙江再次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紧密相关的因素是( )
A.河流水量大B.滑坡体量大
C.河谷宽而深D.两侧山体较陡峭
11.为了排除险情,下列处置措施中最为恰当的有( )
①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 ②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③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 ④加固堰塞体防止溃坝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题区]
能力练
某地遭遇暴雨导致部分道路被淹,无法通行,小李一家被困。通过查找资料,小李发现附近5千米范围内有四个应急避难场所(民众躲避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如图为“小李所在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哪个标识代表小李所查找的应急避难场所( )
2.为安全逃生,小李一家应该前往的最近应急避难场所是( )
A.市民广场B.第一中学
C.奥体中心D.森林公园
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泸州市提前6秒预警,重庆市提前31秒预警,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为抗震救灾争取了时间。下图示意手机用户收到的预警信息截屏。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地震预警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提示地震来临的时间和安全避险措施
B.提前预知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和地震发生时间
C.可以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D.可利用遥感系统实现精准预警
4.为进一步减轻本次地震危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减少出行 ②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教育 ③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 ④停止一切日常生产活动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如图示意2019~2020年度福建省部分地区冬春救灾物资需求数量。据此完成5~7题。
5.福建省部分地区对冬春救灾物资需求数量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
C.人口D.交通
6.关于福建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地丘陵广布导致内涝多发
B.冬春降水多导致泥石流多发
C.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
D.位于低纬地区不受寒潮影响
7.福建省避灾、防灾的合理措施包括( )
A.加大实物储备,减小生产能力储备
B.强化政府统一储备,禁止企业自行储备
C.加强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建设
D.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出台应急采购预案
2019年7月21日下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吕阳洞山区局部暴雨导致山洪暴发,由于出门前未做好相应的准备,突如其来的山洪使283名户外徒步“驴友”遇险受困。经过近17个小时的搜寻救援,279名“驴友”脱离险境,4人失踪。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A.没关注天气预报,不该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9.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答题区]
10.[2023·湖北鄂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18日2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气压995百帕,25日下午至26日凌晨在浙江舟山到玉环一带登陆。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烟花”移动路径图。
(1)根据材料并在台风剖面图中画出①②③处的气流运动方向。
(2)受此次台风“烟花”影响,指出浙江沿海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3)从个人角度,列举防御台风灾害的措施。
第三节 防灾减灾
基础练
1~3.答案:1.A 2.C 3.C
解析:第1题,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范畴。第2题,修建水库可以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用水,提高抗灾能力。第3题,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能力,减轻灾害强度。
4~5.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该地震发生在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故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位于地震带上,多断裂构造,因此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滑坡。第5题,发生地震时,在室内应躲到墙角或者卫生间,这些地方容易撑起一个求生空间,大房间面积较大,不利于躲避坍塌的建筑物,①符合题意;在室内尽量用棉被护住头部,可以减轻建筑物坍塌时的伤害,②不符合题意;在空旷的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防止坍塌造成的伤害,③不符合题意;在室外,地震容易导致大树断裂倒塌,不适合当成躲避场所,④符合题意。
6~7.答案:6.D 7.D
解析:第6题,发生洪水时,应及时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员。第7题,抱紧电杆易触电;可在巨石上躲避洪水,在巨石边无法躲避洪水;巨大洪水,难以游泳上岸;可利用大树逃生。
8~9.答案:8.B 9.B
解析:第8题,泥石流多发在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岩石破碎、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方。从地形要素分析,乙地位于山谷,易发育河流,且等高线较密集,最容易发生泥石流;丙地、丁地地势虽陡,但不易有河流存在;甲地地势平缓。第9题,因泥石流从上向下流,所以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
易错练
10~11.答案:10.B 11.A
解析:第10题,滑坡是形成金沙江堰塞湖的最重要条件,且只有滑坡体量大,才能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第11题,堰塞湖是自然堆积的松散坝体,容易决口,突然下泄的河水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因此可以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使湖内水量下泄;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可以防范洪峰,①②正确。上游干流截流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加固堰塞体难度很大,且不利于河流发展,③④错误。
能力练
1~2.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常识可知,A表示卫生间,错误;B表示应急避难场所,正确;C表示安全出口,错误;D表示停车场,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小李家被困处通往第一中学和市民广场的道路都有积水,不能前往,通往奥体中心和森林公园的道路无积水,但奥体中心距离最近。
3~4.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地震预警系统提示地震来临的时间和安全避险措施,A项正确。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地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不能够提前预知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和地震发生时间,B项错误。不能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C项错误。预警系统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地震探测仪)、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组成,不包括遥感系统,D项错误。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进一步减轻地震危害,发布预警,提醒市民迅速撤离到空旷安全地带,如果不能迅速撤出,要注意避险,而不是提醒市民减少出行,①错误。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达到避险和自救,②正确。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③正确。停止一切日常生产生活不现实,会加重社会恐慌,④错误。
5~7.答案:5.A 6.C 7.C
解析:第5题,根据2019~2020年度福建省部分地区冬春救灾物资需求种类进行判断,福建省三明市、泉州市、南平市等地区冬春救灾物资以棉大衣、毛毯和取暖器为主,棉大衣、毛毯和取暖器主要是为了应对低温、寒冷等灾害天气而准备的,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第6题,福建省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坡度大,排水较快,不易导致内涝多发,A错误;福建为季风气候,冬春季降水少,不易导致泥石流多发,B错误;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C正确;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寒潮影响,福建也会受到寒潮影响,D错误。第7题,具体而言,在实物储备的基础上,增加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A错误;一方面强化政府统一储备,同时应该鼓励企业自行储备,以备不时之需,B错误;在避灾和防灾上,加强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建设,以至于在灾害发生时,保障各层次的体系都能运转高效、管理规范,及时达到减灾的目的,C正确;自然灾害发生前出台预案,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预案推进各方面的工作,保障减灾工作正常进行,D错误。
8~9.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没有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没有关注到7月21日前后的暴雨天气情况;应该想到雨季时山区经常会暴发山洪,去山区旅游探险应该避开雨季这个季节。第9题,山洪来临时,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够快速地避开山洪,进行自救。
10.答案:(1)作图:
(2)风暴潮;洪涝;暴雨和大风等。
(3)及时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实时动态;减少外出;加固门窗等。
解析:(1)台风本质属于低压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绘制。(2)台风多伴随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等灾害,受台风的影响,浙江沿海地区可能发生暴雨、大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同时,暴雨还可能诱发洪涝灾害。(3)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应及时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实时动态,提高对台风的关注度;其次,应加固门窗,尽量减少外出,以免发生危险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地震预警15秒后
地震波即将到达重庆长寿区
预估烈度3.2 预警震级 震中
震感强烈5.9四川泸县
信息来源:成都防震减灾研究所/大陆地震预警中心
安全提示
1.沉着冷静,迅速避险
2.避开悬挂物
3.不乘电梯
4.躲在卫生间等安全空间
5.注意保护头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可以,该游客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雨涝救灾物资基地应选择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