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教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 四 周 第 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2023 年 月 日
实际授课时间:2023年 月 日
专 业:
班 级:
科 目:
课 时:
2课时
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讲授
参考教材:
第 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民事关系的概念
理解并识
3.记民法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观念:
1.充分认识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民事活动中自觉遵守民法基本原则的意识。
2.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树立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民事权益的意识.
运用能力:
1.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什么是民事关系。
2.能判断身边的人是否具备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民法的调整关系及基本原则、
2.通过分析民事行为能力。 明确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地位,
3.牢记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民事行为能力。 明确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地位,
2.牢记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学情分析
民法的定义及基本原则。理解并熟记取得民事主体地位的资格,了解民事责任的基本类型与承担方式。
学会运用民法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民事活动,明确自己的民事主体地位、 掌握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最终养成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良好习惯。
感受法律的公平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及他人的民事权利且不滥用权利。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教学内容分析
1.民法是这本书 “法律”部分中的一门重要的实体法。依法参与民事活动,则是民法的重点之一。本部分内容首先分析阐明了民法的定义及基本原则, 着重介绍了民事主体的资格, 最后通过分析学习民事责任引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重要性并加以分析。民法是这本书 “法律”部分中的一门重要的实体法。依法参与民事活动,则是民法的重点之一。本部分内容首先分析阐明了民法的定义及基本原则, 着重介绍了民事主体的资格, 最后通过分析学习民事责任引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重要性并加以分析。2.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和关系,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可以确定教学内容的次序、重要性和难度等。3.知识点、要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要点和难点,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4.教学资源的选择:分析教学资源的特征、特点、来源和使用,有利于教师选择适当的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来支持教学。5.教学策略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特点,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课程的教学过程提供有效的指导。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制定出具体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使用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法,问卷调查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课 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 中
学情导入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民事活动要守法
1.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内容(二):民法保护我们的权利
1.民法保护人身权
2.民法保护财产权
内容(三):违约侵权要承担民事责任
1.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
三、随堂检测
四、布置作业
课 后
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90min)
教学
环节
内 容
活 动
技术
手段
备 注
(教学随笔)
教师
学生
课前
准备
1.教师备课
2.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查阅
资料
课中
活动
环节
内容一:新课导入
步骤一:问题探究(5min)
步骤二:提出疑问(3min)
步骤三:解决问题(5min)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多
媒
体
课中
活动
环节
(30min)
内容(一):
民事活动要守法(15min)
1.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内容(二):
民法保护我们的权利(15min)
1.民法保护人身权
2.民法保护财产权
内容(三):
违约侵权要承担民事责任(15min)
1.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
1.根据教材知识点,多媒体展示出民法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多媒体展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的与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有关的活动,一般都属于民事活动。民法是规范民事活动,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3.多媒体展示多张照片,小组讨论并回答在民事活动中,我们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合法与公序良俗: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阅读相关链接,并观看视频思考什么是民事主体的?
多媒体展示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多媒体展示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任何公民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并不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同学们阅读两则案例,分析梁某应不应当退款,某店应不应当退款?
7.结合多媒体展示点评同学们对第一个案例的答案,并讲解第二个案例:某店不应当退款,因为小李虽然17岁,但她已工作能自己养活自己,即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她可以进行独立的民事活动。所以小李买项链的行为是有效的。其父母的主张不能支持。
8.根据视频分析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以及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享有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等在内的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自然人继承权。
9.阅读材料并思考崔某主张王某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理?违反合同约定一般承担哪些责任?
10.分析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并做好记录。
11.阅读材料并思考说说为什么燕某不承担侵权责任,小组讨论并进行回答。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
根据教材知识点和多媒体展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根据教师讲解,对知识点融汇贯通理解民法的内涵,思考并讨论出民法保护我们生活中许多民事关系:早上买菜时明明给了钱,菜贩硬说没给钱(财产关系);坐车上班,司机紧急刹车,头被撞得鲜血直流,司机说责任不在他们(人身关系);自己的照片被人摆在照相馆里,照相馆负责人说不关他们的事(人身关系);给自己的手机存钱,但号码打错了,钱到了别人账户里,要求退还钱财,却遭到拒接(财产关系)
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出在民事活动中,我们要遵循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合法与公序良俗、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
跟随老师的思路,阅读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思考,与同桌进行讨论。
整理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6.观看视频,并对内容加以思考。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能力。
7.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知识点讨论出:梁某应当退款。
因为小陈才7岁,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进行的数额较大的民事活动,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进行。因小陈的父母不同意此买卖行为故买卖游戏机的行为无效。
根据多媒体课件展示,整理出并背诵
9.根据材料分析和老师讲解,整理多媒体知识点:合同,也称契约,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0.根据材料分析和老师讲解,整理多媒体知识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正当地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权利。如果侵犯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就要承担侵权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多
媒
体
总结
评价(5min)
课堂小结
1.民法的定义及基本原则,了解民事责任的基本类型与承担方式。
2.学会运用民法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民事活动,明确自己的民事主体地位、 掌握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最终养成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良好习惯。
1.学生补做笔记;
2.学生试着自己进行总结。
多
媒
体
课后
检测(5min)
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所在专业或相关职场中具体的违约行为或侵权行为,思考一下这些行为的后果怎样,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并与大家分享。
2.结合本课的学习以及自己对民法的理解,列出一个清单,看看自己的哪些行为或生活的哪些方面和民法有关、受民法调整。
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查找相关资料,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背诵知识点。
教材
笔记
教学
效果
教学
反思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优质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创境激趣,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3课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创境激趣,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3课 学会依法维权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3课 学会依法维权教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