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附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52703/0-17016902929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附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52703/0-17016902930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附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52703/0-17016902930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多份(附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与不抗病(分别由基因A、a控制)、宽叶和窄叶(分别由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该植物在繁殖过程中,存在一种或几种配子不育或合子致死(某基因纯合致死或某基因型致死)现象。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不抗病窄叶比例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若为5∶1∶1∶1,可能是基因型为Ab和aB的花粉不育
B.若为4∶2∶2∶1,可能是基因A和基因B纯合致死
C.若为5∶3∶3∶1,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花粉不育
D.若为6∶3∶3∶1,可能是基因A纯合致死
2.(2023·江西“红色十校”第一次联考)位于人的16号染色体上的α基因和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β基因都是控制人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其中α基因指导合成血红蛋白的α链,β基因指导合成血红蛋白的β链,如图表示α基因和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11号染色体和16号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B.根据β链的氨基酸序列可准确推测出β基因的碱基序列
C.若肌肉细胞内α基因均正常,则该细胞能合成正常的α链
D.α基因和β基因都参与控制合成血红蛋白,两者互为等位基因
3.(2023·江西“红色十校”第一次联考)某玉米植株甲有对玉米螟的抗性(简称抗虫,基因A/a)和褐斑病抗性(简称抗病,基因B/b)。植株甲自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抗病∶抗虫不抗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不抗病=66∶9∶9∶16(已知各种配子存活率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中抗虫抗病纯合子占1/16
B.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
C.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1中抗虫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
4.复旦大学某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并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该类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导致不育。如图为该病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Ⅰ1含有致病基因,Ⅰ2不含致病基因,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
B.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父方
D.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后代的概率为1/8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同源区段Ⅱ在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外公
6.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鸟的正常眼和疤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为A、a);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疤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其余基因型无此影响。从群体中随机选取三对组合进行杂交实验,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疤眼由Z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
B.组合一亲本疤眼雄鸟不可能含有b基因
C.组合二子代正常眼雄鸟全为杂合子
D.组合三子代疤眼雄鸟可能为纯合子
7.(2022·广东卷,16)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
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
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
8.(2023·安徽八校联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
9.(2023·河南六市第一次联考)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豆荚饱满和不饱满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某高茎豆荚饱满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杂交,F1的豌豆均为高茎豆荚饱满,将F1的豌豆植株均分为甲和乙两组,让甲组豌豆自然繁殖,乙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杂交,乙组豌豆杂交的后代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茎豆荚饱满∶高茎豆荚不饱满∶矮茎豆荚饱满∶矮茎豆荚不饱满=4∶1∶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乙组豌豆杂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分析,A/a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各自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理由是 ,这两对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2)仅考虑A/a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乙组豌豆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若F1的每株豌豆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相同,则甲豌豆自然繁殖一代,子代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所占的比例为 。
(3)请用遗传图解解析乙组豌豆杂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10.(2022·全国乙卷,32)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白色红色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子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2)已知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子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子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所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11.(2023·四川凉山州模拟)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随机交配,F2的长翅∶残翅=3∶1。
①由实验一得出,果蝇翅型性状中的长翅对残翅为 性性状。
②F1的子代同时出现长翅和残翅的现象叫做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在减数第 次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果蝇长翅基因的表达而形成小翅。
实验二:残翅雄果蝇与长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蝇中长翅∶残翅=3∶1,雄蝇中长翅∶小翅∶残翅=3∶3∶2。
①分析实验二可知,R、r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当果蝇中只含有 (填“R”或“r”)基因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长翅基因的表达而形成小翅。
②实验二的F2长翅雌果蝇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专题提升练4
一、选择题
1.D 解析 若基因型为Ab和aB的花粉不育,则AaBb的植株可产生雄配子AB∶ab=1∶1,产生雌配子AB∶ab∶Ab∶aB=1∶1∶1∶1,根据配子法可得后代出现抗病宽叶(A_B_)∶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不抗病窄叶(aabb)=5∶1∶1∶1,A项正确;若基因A和基因B纯合致死,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抗病宽叶(A_B_)∶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不抗病窄叶(aabb)=4∶2∶2∶1,B项正确;若基因型为AB的花粉不育,则AaBb的植株可产生雄配子Ab∶aB∶ab=1∶1∶1,产生雌配子AB∶ab∶Ab∶aB=1∶1∶1∶1,根据配子法可得后代出现抗病宽叶(A_B_)∶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不抗病窄叶(aabb)=5∶3∶3∶1,C项正确;若基因A纯合致死,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抗病宽叶(A_B_)∶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不抗病窄叶(aabb)=6∶3∶2∶1,D项错误。
2.A 解析 11号染色体和16号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因此两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不能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准确推测相应基因的碱基序列,B项错误;血红蛋白不在肌肉细胞内合成,即使肌肉细胞内α基因均正常,也不能合成血红蛋白的α链,C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α基因和β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α基因和β基因不是等位基因,D项错误。
3.B 解析 由F1中不抗虫不抗病个体(基因型为aabb)的占比为16/100可知,植株甲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配子占比为4/10,进而推出基因组成为AB的配子占比为4/10,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配子占比都为1/10,所以推出F1中抗虫抗病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占4/10×4/10=16/100,A项错误;植株甲自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抗病∶抗虫不抗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不抗病=66∶9∶9∶16,由此推出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B项正确;F1的性状分离比为66∶9∶9∶16,而不是9∶3∶3∶1,由此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F1中抗虫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D项错误。
4.B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该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故患者中只有女性,男性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不会患病,A项正确;Ⅱ2患病,而Ⅱ1不患病,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项错误;Ⅰ2不含致病基因,患者的致病基因(A)只能来自父亲,C项正确;Ⅰ1基因型为Aa,Ⅰ2基因型为aa,则Ⅱ3基因型为1/2Aa、1/2aa,Ⅱ4不患病,基因型为aa,两者再生一个患病后代(Aa)的概率为1/2×1/2×1/2(女性)=1/8,D项正确。
5.D 解析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Y染色体遗传,患者均为男性,A项正确;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区段Ⅱ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发生交叉互换,B项正确;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C项正确;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和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但其母亲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该男性患者的外婆,也可能来自该男性患者的外公,或同时来自该男性患者的外婆和外公,故该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外公或外婆,D项错误。
6.B 解析 由组合二可知,正常眼为显性,且结合题意可知,正常眼和疤眼与性别相关联,则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故疤眼由Z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A项正确;组合一疤眼雄鸟(ZaZa)×正常眼雌鸟(ZAW)→正常眼雄鸟(ZAZa)∶疤眼雌鸟(ZaW)=1∶1,根据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疤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但并不一定全部表现正常眼,推断亲本疤眼雄鸟可能含有b基因,遗传图解为:疤眼雄鸟(bbZaZa)×正常眼雌鸟(BBZAW)→正常眼雄鸟(BbZAZa)∶疤眼雌鸟(BbZaW)=1∶1,B项错误;组合二中,仅考虑性染色体基因,正常眼雄鸟(ZAZA)×疤眼雌鸟(ZaW)→正常眼雄鸟(ZAZa)∶正常眼雌鸟(ZAW),则组合二子代雄鸟基因型一定为ZAZa,全为杂合子,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疤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可知,子代中出现疤眼雄鸟__ZaZa,这样可以推出亲本雌鸟的基因型为bbZaW,雄鸟的基因型可能为__Z-Za或bbZaZa,子代中疤眼雄鸟的基因型可能为 BbZaZa或bbZaZa,可能出现纯合子,D项正确。
7.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相关基因,父母的基因型是Aa,女儿的表现型正常,所以女儿的基因型是1/3AA、2/3Aa,即和父母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A项正确。由于父母的基因型是Aa,所以若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致病基因(Aa或aa)的概率是3/4,B项正确。女儿的基因型是1/3AA、2/3Aa,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2/3×1/2=1/3,C项错误。基因信息是每个人的隐私,所以要受到保护,以免受到基因歧视,D项正确。
8.B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的致病原因是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A项错误;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是基因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可通过产前基因诊断来预防,B项正确;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可通过产前染色体检查预防,C项错误;白化病由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引起,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遵循 乙组豌豆杂交为测交类型,测交后代的每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型比例均为1∶1 不遵循 乙组豌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不是1∶1∶1∶1
(2)四分体(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16%(或4/25)
(3)
解析 (1)根据乙组豌豆(AaDd)和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aadd)杂交,相当于测交,F2中高茎∶矮茎=1∶1,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1∶1,说明A/a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各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乙组豌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不是1∶1∶1∶1,说明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仅考虑A/a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由于乙组豌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不是1∶1∶1∶1,说明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乙组豌豆杂交的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为乙组豌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甲豌豆(AaDd)自然繁殖一代(自交),若F1的每株豌豆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相同,则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D∶Ad∶aD∶ad=4∶1∶1∶4,则子代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aadd)所占的比例为4/10×4/10=16/100=4/25。(3)乙组豌豆杂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的遗传图解见答案。
10.答案 (1)白色∶红色∶紫色=2∶3∶3 AAbb、Aabb 1/2
(2)选用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
解析 (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子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aa__)所占比例(1/4)×1=1/4,红花植株(A_bb)所占比例(3/4)×(1/2)=3/8,紫花植株(A_Bb)所占比例(3/4)×(1/2)=3/8。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子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各占1/2。
(2)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本题要求“选用1种纯合子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若选用纯合紫花,子代均为紫花;若选用纯合白花,子代均为白花;所以应选用纯合红花(AAbb)植株与待测白花植株杂交,若子代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
11.答案 (1)①显 ②性状分离 一
(2)①X r ②4 5/6
解析 (1)①实验一结果中F1均表现为长翅,说明果蝇翅型性状中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
②F1的子代同时出现长翅和残翅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现象的出现是子一代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进而产生了两种比例均等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进而使子二代群体中出现性状分离。
(2)①实验二结果显示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说明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长翅、残翅在雌雄中都有表现,但小翅只在雄性中表现出来,说明当果蝇中只含有r基因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长翅基因的表达而形成小翅。据此可推测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BBXRXR、bbXrY,F1个体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雌蝇中3B_(XRXR、XRXr)长翅、1bb(XRXR、XRXr)残翅,雄蝇中3B_XRY长翅、3B_XrY小翅、1bbXRY残翅、1bbXrY残翅,且r基因只抑制B基因的表现。
②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二的F2长翅雌果蝇共有4种基因型,分别为1BBXRXR、1BBXRXr、2BbXRXR、2BbXRXr,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5/6。杂交组合
子代
组合一:疤眼雄鸟×正常眼雌鸟
正常眼雄鸟∶疤眼雌鸟=1∶1
组合二:正常眼雄鸟×疤眼雌鸟
全为正常眼
组合三:正常眼雄鸟×正常眼雌鸟
出现疤眼雄鸟
选项
遗传病类型
致病原因
预防措施
A
21三体综合征
患者携带致病基因
遗传咨询
B
囊性纤维病
基因发生碱基对的缺失
产前基因诊断
C
猫叫综合征
染色体数目减少
产前染色体检查
D
白化病
显性致病基因引起
孕妇血细胞检查
相关试卷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黄嘌呤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2细胞代谢A(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2细胞代谢A(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