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1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2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憔悴(cuì) 见异思迁
    B. 禁锢(gù) 热忱(zhěn) 呻吟(shēn) 惊慌失错
    C. 干涸 (hé) 缥缈(piā) 称职(chèng) 麻木不仁
    D. 绽开(dìng) 怂恿(sǒng) 慷慨(kǎi) 骇人听闻
    2.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在 的岁月中,他诗文中所透视出的文人情怀,不仅仅是自己住的茅屋被秋风掀翻时的自怨自叹,在这种 的境地中,他由自己联想到天下同命运的寒士和老百姓。大众正是被他的文人情怀所感动,才会在千百年后为他建起“杜甫草堂”来 他。
    A. 颠簸 悲惨 缅怀B. 颠簸 悲痛 怀想C. 颠沛 悲惨 缅怀D. 颠沛 悲痛 怀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讲究方法是关键。
    B. 通过这次学习讨论,使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提高了认识。
    C.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
    D. 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发生,各地交管部门纷纷出台惩罚措施。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C.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 题目“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B.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C.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世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6.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夜雨寄北》)
    (3) 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4)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5)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5)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鼓舞的句子是: ,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7.《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2)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8.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 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
    (2) “白骨夫人”先后三次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苦瓜为啥会苦
    申菁
    ①苦瓜,又名“半生瓜”。半生前,只觉苦涩,半生后,才领悟苦后尚有余甘。“苦瓜”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家常小菜,它因苦而闻名,也因苦而受人青睐,那么,苦瓜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苦这种味觉呢?
    ②首先,味觉的产生有一定的结构基础,味蕾是口腔中主要的味觉感受器,当味觉细胞受到刺激时,冲动经过面神经、舌咽神经和速走神经的轴突进入脑干、丘脑,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后反馈信息,产生不同的味觉。从味觉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基本味觉只有四种:酸、甜、苦、咸,其他千百种不同的味道,都是这四种基本味觉的混合。呈味物质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否则无法被味觉细胞感觉,当物质经唾液溶解之后,才可以显现出味感。水溶性越高,味道产生的速度越快,一般来说,酸味、甜味和咸味的物质具有较高的水溶性,而苦味物质的水溶性相对较差。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们对咸味感觉最快,苦味的感觉最慢,这就是我们对苦味后知后觉的原因。
    ③其实,我们味觉的主要功能就是帮我们分辨食物的营养价值,避免吃到有毒的东西,而很多有毒性的东西吃起来都有一定的苦味,一旦感觉到苦,可以及时地吐出来,以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④科学表明,苦瓜的苦味来自于两种物质:一种叫作瓜苦叶素,另一种叫作野黄瓜汁酶。如果两种物质同时存在,瓜果就会出现苦味。研究表明,葫芦科植物有非常相似的苦味特征,这是由于植物经过自然选择,产生了某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毒性,并且是“天然杀虫剂”,植物用它们来抵御疾病和寄生虫等不利环境。如芹菜、香菜、菌香等带有特殊味道的蔬菜,也和苦瓜一样,产生的辛香味,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
    ⑤苦瓜虽苦,却很有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解乏消暑。苦瓜中含有生物碱类物质查宁,具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热的功效,《滇南本草》载道:“苦瓜除邪热,解劳之,清心明目。”
    ⑥苦瓜可以健脾开胃,是一种好的开胃菜。苦瓜的新鲜汁液中含有一种类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苦瓜中某种活性蛋白质,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清除身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1) 下面对第⑤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引用
    (2)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家常菜的苦瓜又名“半生瓜”,半生前的味道是苦涩的,半生后的味道是苦中带甜的。
    B.从味觉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千百种不同的味道都是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混合。
    C.味觉的唯一功能就是帮我们分辨食物的营养价值,避免吃到有毒的东西,保证生命安全。
    D.苦瓜可以健脾开胃,可以降低血糖,可以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3)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以苦瓜虽苦却受人青睐这一现象,引出本文说明内容,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B.第②段中加点字“这”指的是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们对咸味感觉最慢,苦味的感觉最快。
    C.第④段中加点词“研究表明”,说明观点有据可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苦瓜会苦的原因。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子规声声映山红
    符纯荣
    ①映山红,又名红杜鹃、山石榴、唐杜鹃、照山红。这些名字别有意趣,都很好听。不过,我更喜欢前面那个名字。因为,一块山岩的红,一座山峰的红,真的可以被它们活灵活现地映照出来。
    ②老家位处山坳,屋前屋后皆是连绵山岭。春夏时节,草木郁郁葱葱,山中一浪苍翠,陡然间冒出一丛火红,让本就生机勃勃的山野变得更加热烈。越是峭立的山岩,映山红的队伍越是庞大和壮观,春风愈是狠劲地吹动,它们便愈是燃烧得旺盛。
    ③母亲说,当子规鸟开始鸣叫的时候,映山红就会盛开。那划过空际的鸣音,实在是太过于清脆悦耳,太过于扣人心弦了。 在空旷的山间谷地,子规声犹如琴音一样婉转、悠扬,且余音缭绕,经久不绝。抬眼望去,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子规鸟一来,一簇簇映山红果然就在悬崖峭壁之上斑斓开来,那么地闹腾、张扬,那么地逼人眼目。
    ④时过春分,子规鸟带来的,还有春风的和暖、春雨的温煦,世间万物经历过秋霜冬寒的身体明显活泛了许多,山坡上的春小麦、冬油菜也一天天地饱满起来。村里人开始将沉寂一冬的犁耙镰锄等农具分别取出,认真清理、擦拭和打磨一番,挂在墙上的蓑衣斗笠的残破处也被修缮完好,只等一声春雷召唤,便可逐一派上用场。
    ⑤有年春天,我和同伴贪玩逃学,顺着坝上梯田径直去村里的小学闲逛。村校就建在我家屋后山顶,由于地势原因,去村校需要经过一段漫长而陡峭的石梯路,老家罐子坪的学生娃便大多选择了路程相对平顺一点的乡中心校就读。那次逃学“游历”,我第一次见到村小学的“尊容”:四下漏风的石头房子,凹凸不平的教室地面,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一小片操场,残缺破损的黑板、课桌,学生娃被山风吹打得通红的脸庞……短暂的课间休息时,男生赶陀螺,女生踢毽子,或追逐嬉戏一下,很快又被挂在屋檐下那只破铁盆略显呆哑的敲击之声无情终结。在我眼中,如此枯燥乏味的游戏方式,竟然拥有着不被我们理解的巨大欢乐。
    ⑥除了学校破旧,更令我们惊讶的,却是离村校不远的山崖上,生长着一大片迎风怒放的映山红。那是我此生见过的阵容最为盛大、印象最为深刻的红:有着子规鸟整夜哀鸣咯血的那种红,有着一座大山深入骨髓、亮在眼眉的那种红,有着点染山岩、浸透鲜山的那种红!悬崖绝壁之上,她们迎风傲立、簇拥而歌,因人迹罕至而生长得无比丰腴而精神,也将这座筒朴村校衬托出别样的美丽。
    ⑦多年后,我沿着春草泛滥的野径,再次回去看过一眼村校。曾经的校舍、操场不知何时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几厢规整的油菜地,其中一小块种上了绿油油的葱蒜。曾经琅琅的读书声、生龙活虎的嬉闹声也无影无踪,唯有一大片映山红还像当年那样在崖畔怒放,风一吹,便呜呜呜地歌唱起来,像是对我诉说着什么。
    ⑧老家屋后,还有一个叫作松林坡的地方,据说当年有红军在此阻击过敌人,发生过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如今依稀可辨简易整壕的轮廓,以及岩石上残留的三五星弹痕。说来也怪,这里的映山红一直特别茂盛,而且多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它们把根系深深扎进瘠薄缝隙,把璀璨一面尽情展示给外界,被花朵映红的斑驳石岩,真的像某段岁月的记录和见证。
    ⑨子规声声映山红。在荒郊野岭,在房前屋后,它们红得简单如一,红得无所顾忌,在激活这个春天、扮靓这个世界的同时,活出了自己独有的精彩。
    (有删改)
    (1) 作者叙述了哪些和映山红有关的故事?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2) 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在空旷的山间谷地,子规声犹如琴音一样婉转、悠扬,且余音缭绕,经久不绝。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章以“映山红”为线索,按照总——分的结构进行记叙、描写和抒情,十分打动人心。
    B.第①段中写作者在众多的名字中更喜欢“映山红”,是因为其更好听、更加有意趣。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启示。
    C.第②段对房前屋后映山红的描写,突出其生命力旺盛、坚忍不拔、顽强刚毅的特点。
    D.第⑤段运用环境描写,“四下漏风”“凹凸不平”等词将村校的简陋鲜明地刻画了出来。
    E.文章最后一段照应标题,总结全文,还升华了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4) 请结合全文分析,映山红中承载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靥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庸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屠暴起(暴躁)
    B.缀行甚远(紧跟)
    C.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止增笑耳(只,只是)
    (2) 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复投之”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A.久之
    B.亦毙之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C.“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D.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1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此虽小事,然处事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苏轼《东坡志林》)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
    (3)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此虽小事,然处事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中不断切换,你觉得最有意思的网课是哪节,或者在上网课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请以“难忘的网课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2)条理清晰,结构完整;(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4)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号召师生积极关注社会各界组织的相关活动,收集材料以“天津读书故事”为专题发表在校刊的“读书日”专刊上。请你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读书首先要读得起书。为方便市民借阅书籍,市、区级图书馆借阅中文图书将享受免押金服务,天津成为全国首个全区域范围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免押金服务的地区。
    【材料二】不少商场里多了些书卷的墨香——“和平共享书吧”入驻滨江购物中心,滨江商厦和恒隆广场,在书架上选一本图书刊物,阅毕将书送回到任何一处“和平共享书吧”漂流点,就能再次从书架带走一本书。
    【材料三】李一凡的奶奶为他讲述了年轻时靠卖冰棍儿、出租小人书等养活儿女经历的故事。
    (1) 上面内容不适合入选校刊的一则材料是 。
    (2) 请参考例句,撰写一则鼓励阅读的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不必局限于例句)
    例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知识,充实人生。
    例2:携手共创书香世界,同心谱写和谐校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热忱”的“忱”应读作“chén”,“惊慌失错”的“错”应写作“措”;
    C.有误,“称职”的“称”应读作“chèn”;
    D.有误,“绽开”的“绽”应读作“zhàn”。
    故选:A。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C
    【解析】颠簸:上下震动;不平稳,山路不平,上下抖动,多指物体运动的上下抖动。颠沛:穷困;受挫折:~流离。由语境可知,第一个横线处用“颠沛”。
    悲惨:遭遇、处境等极为不幸。悲痛:悲伤哀痛。由语境可知,第二个横线处用“悲惨”。
    缅怀:追念;追想:~先烈。怀想:意思是怀念。由语境可知,第三个横线处用“缅怀”。
    故选:C。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3.【答案】D
    【解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否”;
    B.有误,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C.有误,语序不当,应把“讨论并阅读”改成“阅读并讨论”;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要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4.【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删去一个。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语气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加上合适的标点。
    5.【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据此可知“使人赏心悦目”不当。
    故选:C。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
    古诗词鉴赏考查内容主要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6.【答案】【小题1】温故而知新
    【小题2】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3】非宁静无以致远
    【小题4】小桥流水人家,秋风萧瑟
    【小题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1)温故而知新(注意“故”的书写)
    (2)却话巴山夜雨时(注意“巴”的书写)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小桥流水人家
    (5)秋风萧瑟
    (6)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注意“残”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小题1】A
    【小题2】阿长,藤野先生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朝花夕拾》的文章有:《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故选:A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阿长;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藤野先生。
    答案:
    (1)A
    (2)阿长 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答案】【小题1】三打白骨精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情节,可以判断出:这是三打白骨精。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少妇、老妇和老头,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变成老翁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答案:
    (1)三打白骨精
    (2)少妇、老妇、老头。
    《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分析。由第⑤段“比如”可知,此处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由“《滇南本草》载道:‘苦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可知,此处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苦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根据第③段中的“其实,我们味觉的主要功能就是帮我们分辨食物的营养价值,避免吃到有毒的东西”可知,选项中的“唯一功能”说法太过绝对。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本文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苦瓜为什么苦,第②段介绍了关于味觉的相关知识,第③段介绍了味觉的主要功能,第④段介绍了苦瓜的苦味来源,第⑤段介绍了苦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第⑥段介绍了苦瓜的营养价值,是总分结构。
    故选:D。
    答案:
    (1)D
    (2)C
    (3)D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第①段由苦瓜虽苦却受人青睐这一现象,引出说明对象:苦瓜为什么苦;第②段介绍了关于味觉的相关知识,第③段介绍了味觉的主要功能,第④段介绍了苦瓜的苦味来源,第⑤段介绍了苦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第⑥段介绍了苦瓜的营养价值。
    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10.【答案】【小题1】AB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眼望去,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子规鸟一来,一簇簇映山红果然就在悬崖峭壁之上斑斓开来,那么地闹腾、张扬,那么地逼人眼目”,概括为:映山红会在子规鸟开始鸣叫时于悬崖峭壁上盛开;结合“除了学校破旧,更令我们惊讶的,却是离村校不远的山崖上,生长着一大片迎风怒放的映山红。那是我此生见过的阵容最为盛大、印象最为深刻的红”,概括为:有年春天,“我”和同伴到村校闲逛,见到了校外山崖上怒放的映山红;结合“曾经琅琅的读书声、生龙活虎的嬉闹声也无影无踪,唯有一大片映山红还像当年那样在崖畔怒放,风一吹,便呜呜呜地歌唱起来,像是对我诉说着什么”,概括为:多年后,“我”再次回到已被拆除的村校,见到了依然在崖畔怒放的映山红;结合“说来也怪,这里的映山红一直特别茂盛,而且多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它们把根系深深扎进瘠薄缝隙,把璀璨一面尽情展示给外界,被花朵映红的斑驳石岩,真的像某段岁月的记录和见证”,概括为:松林坡的映山红一直特别茂盛,像是某段岁月的记录和见证。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作答此题,首先需要确定赏析句子的角度,根据句中“犹如”一词可知,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此可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其次,从句子本身出发分析,该句点明了子规鸣叫时声音的特点,再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由“清脆悦耳”“扣人心弦”“婉转”“悠扬”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子规叫声的喜爱和赞美,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文章以“映山红”为线索,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记叙、描写和抒情;
    B.有误,文章第①段“因为,一块山岩的红,一座山峰的红,真的可以被它们活灵活现地映照出来”表明作者更,喜欢“映山红”这个名字,是因为映山红可以将山岩和山峰的红映照出来,所以“映山红”这个名字更加生动和贴切;
    CDE.正确。
    故选:AB。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由“老家位处山坳,屋前屋后皆是连绵山……”“抬眼望去,正如母亲说的那……”“在我眼中,如此枯燥乏味的游戏方式,竟然拥有着不被我们理解的巨大欢乐”可以概括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念”;由“曾经的校舍、操场不知何时已经消失殆……像是对我诉说着什么”可以概括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由“据说当年有红军在此阻击过敌……真的像某段岁月的记录和见证”可以概括出“对红军战士的缅怀”;由“它们红得简单……”可以概括出“对映山红的喜爱与赞美”。
    答案:
    (1)映山红会在子规鸟开始鸣叫时于悬崖峭壁上盛开;有年春天,“我”和同伴到村校闲逛,见到了校外山崖上怒放的映山红;多年后,“我”再次回到已被拆除的村校,见到了依然在崖畔怒放的映山红;松林坡的映山红一直特别茂盛,像是某段岁月的记录和见证。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子规叫声婉转、悠扬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子规叫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AB
    (4)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念;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对红军战士的缅怀;对映山红的喜爱与赞美。
    本文记叙了映山红会在子规鸟开始鸣叫时于悬崖峭壁上盛开;有年春天,“我”和同伴到村校闲逛,见到了校外山崖上怒放的映山红;多年后,“我”再次回到已被拆除的村校,见到了依然在崖畔怒放的映山红;松林坡的映山红一直特别茂盛,像是某段岁月的记录和见证。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念,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对红军战士的缅怀,对映山红的喜爱与赞美。
    多选题的解题方法: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11.【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有误,句意:屠户突然跳起来。暴:突然。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复投之”中的“之”:代词。
    A.句意:过了很长时间。之:助词,补足音节;
    B.句意:把它也杀死了。之:代词。
    C.句意:但是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追赶他。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句意:禽兽的欺诈手段又有多少呢?之:助词,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故选:D。
    答案:
    (1)A
    (2)B
    (3)D
    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学习文言文要注重积累,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12.【答案】【小题1】被
    【小题2】给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被人指认说自己穿的鞋是这人的。为:被。
    ②句意:就给他了。与:给。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著,穿;履,你。句意:又有沈麟士也被邻居认出所穿的′鞋是自己的,麟士笑着说:是你的鞋吗?
    (3)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文中刘、沈二位在处理别人“认履”这件事上,都表现了一种世所罕见的高风,但是两个人的区别在于:沈麟士为人认屐时,能够“笑曰”,邻人还屐时,仍能“笑而受之”。刘凝之干脆“不肯复取”。刘凝之冷漠傲慢,不肯取回原鞋,不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对方很尴尬。沈麟士宽厚待人,坦然取回原鞋,使偶然失误而认错鞋的邻人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得出观点即可。
    答案:
    (1)①被。②给。
    (2)又有沈麟士也被邻居认出所穿的′鞋是自己的,麟士笑着说:是你的鞋吗?
    (3)示例:同意。因为沈麟士体现出宽容豁达的处事态度。
    【参考译文】
    刘凝之被人指认说自己穿的鞋是这人的,就把自己的鞋子给了他。那人后来找到了丢失的鞋子,把刘凝之的鞋子送还回来。刘凝之不肯再要了。沈麟士也被邻居指认说自己穿的鞋子是邻居的。沈麟士笑着说:“是你的鞋。”就给他了。邻居后来找到了丢失的鞋子,送回来沈麟士的鞋,沈麟士说:“不是你的鞋吗?”笑着收下了。这虽然是小事,但是处世应当像沈麟士,不应当学刘凝之。
    “而”的用法:
    ①学而不思则罔(而:表示转折关系)
    ②温故而知新(而:表示承接关系)
    杂然而前陈者(而:表示修饰关系)
    ④博学而笃志(而:表示并列关系)
    13.【答案】难忘的网课时光
    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本应该是美好的。可是今年的春天,却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这个春天变得有些灰暗。
    疫情未结束,我们还不能正常去上学,但是我们肯定要学习,停课不停学。于是,我们开始从网上学习了!班级群里,同学们每天六点多起床早读拍视频,八点二十在手机或电脑上听课。每天、每节课、每个早读、晚读都有我们最可爱的老师陪同。上完课后,老师在群里布置作业,同学们写完之后在群里上传作业。每天,班级群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着消息,让人应接不暇。
    老师们也在尽心尽力地教我们。班主任袁老师总是起早贪黑地陪着我们读书打卡,做作业。每个人写的作业,她都要过目一遍,哪怕有一丁点错误,也要纠正过来,更何况我们班有四十七名学生啊,她要看到什么时候啊!而且,老师还会不定期抽查几名同学背书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同学。
    我们的数学老师支老师是位可爱的老师,我们很喜欢他。他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很少。他回复消息很快,几乎是你刚给他发过去,他就会给你发回来了。支老师还怕我们学不会,每天会发新课视频给我们讲解。真是一位好老师!
    而我们的英语老师冯老师也和支老师一样,每天会发新课视频给我们,让我们做好笔记和习题。她每讲完一个单元,都会发出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让我们记录下来。
    屏幕那端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我,让我在这个春天充实着,忙碌着。
    这次抗击疫情行动中,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离我们最近却又最远的老师们却用另一种方式在奉献这自己,隔着屏幕的老师,你们也是最美的,你们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赞扬。我想对你们说一声:“老师辛苦了!”
    这个春天,有了家人的陪伴和老师的指导,有了无数“逆行者”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了现在安静和平的生活。我坚信,暗夜终有破晓时,春暖花开,指日可待!
    难忘那网课时光……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难忘的网课时光”。“网课”指的是疫情其间,我们居家通过网络上课。一场特殊的疫情,让我们尝试着不同于以往的学习过程。在屏幕那端,老师们克服重重困难,在辛勤忙碌,默默付出着。而我们居家在手机或电脑上聆听老师的教诲,这期间肯定有一些事情发生,你觉得最有意思的网课是哪节,或者在上网课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令人难忘的事情?你肯定也有对于网课的一些感悟和体验,把这些写出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本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写这篇文章要有议论和抒情的文字,加深文章的感染力。选材上,要做到新颖性。写法上,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比写法、侧面烘托的写法,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文章着重记叙了老师停课不停教,通过网络上课的事情,歌颂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叙事完整,详略得当。开头结尾相互照应,文末点题,总结全文。
    14.【答案】【小题1】材料三
    【小题2】
    【解析】答案:
    (1)材料三
    (2)示例: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从图书馆、商场写天津市一些与书相关的活动,切合“读书日”专刊主题;【材料三】是李一凡的奶奶的经历,跟“读书”关系不大。所以不适合入选校刊的一则材料是材料三。
    (2)本题考查撰写标语。参考示例,写出一则鼓励阅读的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言简意赅,表达清晰。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言简意赅,表达清晰,一般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有韵律。①为人认所著履
    为:
    ②即与之
    与: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0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