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利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利用(教案),共7页。
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教材分析】本设计取自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本节书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是本节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正文简短的两行字只引导出地形图的名称和简单功能,主要内容通过图像和活动展示出来。本内容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提前给材料和学案给学生,完成任务,学生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学习法(根据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情况,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测验(利用未名云课堂与学生平板电脑,进行当堂测验)【教学设计】课前任务:观看微课,完成学案。学案如下:班别: 姓名: 组别: 【导学目标】1、能说出等高线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重点)2、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体部位及其应用。(重、难点)【自主学习】第一部分:观看微课,总结什么是等高线?1.在地图上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2.画出右图中的等高线。3.总结出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有什么规律?( )②每一条等高线都是( )状态。③等高距——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A、相等 ; B、不等 )。④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 表格来自百度文库第二部分:认识山体部位,观看微课,参考课本3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第三部分:分组讨论,小组按照内容完成任务,上课时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第一小组】材料:2009年7月11日,一支由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组织的自助旅游团队,穿越潭獐峡下游未开发、未开放的大峡谷,14时左右开始下雨,16时游客们在重庆市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的峡谷地带时,35名队员遭山洪袭击大部分被洪水卷走。1.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本次事故的原因。 。2.如果你是潭獐峡景区的导游,你会对游客们提出哪些警示: 。【第二小组】1.你们班正在计划周末进行一次野外考察,观看右图,请在在右图的ABCDE中选一处地方作为扎营地点,并且阐述你们小组的理由: 。2.河流EF的流向大致为: 。【第三小组】1.观察下图左,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简述理由 。2.观察下图右,近几年,很多风景区都采用了玻璃栈道的观赏方式,请分析下图虚线的路线中,哪一段最适合修建玻璃栈道( )A.① B.② C.③ D.④H【第四小组】1.某政府计划在该区域修建一个水库储水,请你们小组为他们提供建议,水坝修建的位置应该为: (填字母)。简单阐述理由: 。第四部分:畅谈收获与疑问。 课堂教学设计:课前检查学生的学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质量,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一部分:等高线的概念(5分钟)共同观看动画演示等高线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在观看动过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绘制的等高线的形状,注意观看不同坡度的地方,绘制出来的等高线疏密是否相同。2.请学生回答学案上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答对的小组加一分,答错不加分。(1)在地图上把 高度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2)总结出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有什么规律?(同一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②每一条等高线都是( 闭合 )状态。③等高距——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A、相等 ; B、不等 )。④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缓 )。第二部分:认识山体部位(5分钟)课件展示山地,请学生说出各字母多代表的山体部位。教师展示自制山体模型,按相同高度水平切割4块,请学生分别沿4块模型底部的截面绘出与模型相一致的等高线在黑板上,在每条等高线标出海拔,单位为米。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山体部位,等高线有何特点?A(1)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山体部位是(山顶)。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的山体部位是(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的山体部位是(山谷)。上图右图中A字母的位置,两边高,中间低,为(鞍部)右图位置④,等高线重合,为(陡崖)第三部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学习成果(20分钟,每个小组5分钟),学生展示后,教师总结。【第一小组】①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本次事故的原因山谷比两边低,容易汇集洪水,速度快。②如果你是潭獐峡景区的导游,你会对游客们提出哪些警示:游览路线沿山脊进行,山脊地势比两边高,不容易汇集洪水 。【第二小组】1.(1)扎营地点最好选择在D点,D点位于半山腰,为山脊,等高线较为稀疏,安全性较高。(2) A点位于鞍部,地势较两边低,视线较狭。B点位于陡崖,坡度陡。C位于山顶,海拔高,雷雨天气时安全性不高。E位于山谷,容易汇集洪水。2.河流EF的流向大致为西北向东南。【第三小组】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爬坡比较容易。玻璃栈道需要沿着等高线修建,①所在的虚线海拔较低,观赏价值不高;④所在的虚线沿着等高线,而且海拔较高,观赏价值较高。H【第四小组】水坝应该修建在H所在地,如红色圆圈圈出来的地方,地势较低,为盆地地形,且有河流经过,修建水库可节省工程量,水坝修建在山谷狭窄处。第四部分:课堂检测,利用未名云课堂与学生平板,学生做练习题,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好知识点,查漏补缺。(8分钟)测验题如下: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N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 )A.1000米 B.10千米 C.250米 D.20千米2.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读右侧湖南省某村等高线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最高海拔在500至600米之间 B.若要上山顶B,从②处比④处上更省力C.李村位于山顶A 的东北方向 D.若要进行攀岩运动,选择①处最合适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最适宜种植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人参第五部分:教师总结(2分钟)掌握山体不同部位(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的等高线特征根据山体部位不同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