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南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1.(1分)“海带炖排骨,玉米炒松仁,蕨菜干炒腊肉”是我们舌尖上的美食( )
A.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
2.(1分)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蝙蝠和大山雀的前肢特化为翼,它们都是体温恒定的鸟类
B.鲨鱼和扬子鳄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蛔虫的身体分节,这与它运动灵活的特点相适应
D.蜘蛛和蝴蝶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1分)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酵母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微生物全部死亡所致
4.(1分)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
A.Ⅰ真菌、Ⅱ酵母菌、Ⅲ霉菌
B.Ⅰ脊椎动物、Ⅱ鱼类、Ⅲ节肢动物
C.Ⅰ无脊椎动物、Ⅱ节肢动物、Ⅲ螃蟹
D.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5.(1分)下列关于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B.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
C.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D.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6.(1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在新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古老、低等的生物化石
7.(1分)根据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B.猎豹和羚羊的奔跑速度都非常快,这是他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桦尺蛾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体色产生了深色变异
D.青霉素的滥用,使很多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导致了超级细菌的产生
8.(1分)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可知正确的是( )
A.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B.②代表的动物类群都用肺呼吸
C.进化树中有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界
D.珙桐与③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远
9.(1分)古语“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和“狡兔三窟”分别体现了动物的什么行为( )
A.觅食行为、迁徙行为B.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觅食行为D.生殖行为、防御行为
10.(1分)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同生活的动物群体都有社会行为,如蝗虫、麻雀等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物质有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多选)11.(1分)钓鱼岛上植被繁茂、海鸟飞掠、蛇虫匍行、鱼虾群集……共同构成了海岛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钓鱼岛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在藻类→虾→鱼→鸟→蛇这条食物链中,只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如果钓鱼岛海域受到日本核泄漏污染,在藻类→虾→鱼→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蛇体内积累的污染物最多
12.(1分)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C.草固定的太阳能等于兔、狼的能量之和
D.能量的传递是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3分)微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联。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丙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
(2)图甲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和结构名称)、与图乙中的 (填写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丙中的②均含有遗传物质。
(3)甲区别于乙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甲图中在最外层起保护作用的是 (填写图中字母和结构名称)。
(4)甲乙两图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用乙图中的序号表示)。
14.(3分)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 生物,其中能用来发面的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 。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其依据是它们的细胞中都具有 ,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有无 结构。
(3)B类生物中的小麦、大豆依靠种子进行生殖,而葫芦藓依靠 进行生殖。
(4)C类生物中等级最高的生物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
15.(3分)如图是屈肘、伸肘动作示意图及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入数字)
(1)脊椎动物运动系统主要由骨、 、骨骼肌组成。
(2)图甲中的动作会使[③] 处于收缩状态。运动中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再通过细胞的 (填写生理活动)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
(3)图乙中的关节在运动中既灵活又牢固,与其灵活性有关的是[⑩] 及关节腔中的滑液。
(4)如图丙所示,一块骨骼肌可通过[ ] 附着于不同的骨上。
16.(3分)资料一:在国庆假期,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了实践作业《调查公园中的各种生物》,某班同学通过交流了解到了长白岛森林公园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松树、银杏、丁香树、葫芦藓、蕨菜等植物,猴子、羊驼、鸵鸟、梅花鹿等动物,还采集培养了树干、土壤等处的微生物,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资料二: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度达到98.8%,其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几乎没有区别。
(1)资料一中划线部分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资料中提到的本次实践活动对同学们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资料一中的各种动物大都被关在了笼子里便于参观,这种做法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哪种措施? 。
(3)资料二体现了人和猿的亲缘关系很近,人、猿共同的祖先是 ,人类进化过程中 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
17.(3分)如图为某同学精心绘制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包含 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物在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 营养级。
(3)绿色植物通过 (填写图中序号及生理过程)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4)乙图中的AB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其中B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 。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图中的生态系统 能力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18.(3分)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中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1)在竹筒两端分别滴加糖水和清水的目的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
(5)完成本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南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1分)“海带炖排骨,玉米炒松仁,蕨菜干炒腊肉”是我们舌尖上的美食( )
A.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松仁属于裸子植物、茎、叶的分化,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故选:A。
2.(1分)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蝙蝠和大山雀的前肢特化为翼,它们都是体温恒定的鸟类
B.鲨鱼和扬子鳄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蛔虫的身体分节,这与它运动灵活的特点相适应
D.蜘蛛和蝴蝶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答案】D
【分析】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蝗虫、蜜蜂、蝴蝶、虾、蜈蚣、蜘蛛。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如鲫鱼、鲨鱼、带鱼、鲳鱼、鲤鱼。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如蜥蜴、龟、鳖、蛇、鳄。
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如家鸽、金雕、丹顶鹤、大山雀、啄木鸟。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如兔、猕猴、野马、非洲象、鲸。
【解答】解:A.大山雀的前肢特化为翼,但蝙蝠是体温恒定的哺乳动物;
B.鲨鱼生活在水中;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错误;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错误;
D.蜘蛛,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
故选:D。
3.(1分)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酵母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微生物全部死亡所致
【答案】B
【分析】(1)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2)菌落由单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3)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解答】解:A、蘑菇由大量的菌丝构成、没有叶绿体,不是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痢疾杆菌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痢疾杆菌在生长发育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正确。
C、菌落由单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错误,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错误。
故选:B。
4.(1分)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
A.Ⅰ真菌、Ⅱ酵母菌、Ⅲ霉菌
B.Ⅰ脊椎动物、Ⅱ鱼类、Ⅲ节肢动物
C.Ⅰ无脊椎动物、Ⅱ节肢动物、Ⅲ螃蟹
D.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答案】A
【分析】图中Ⅰ包含Ⅱ和Ⅲ,Ⅱ和Ⅲ是并列关系。
【解答】解:A、真菌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大型的蘑菇;
B、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C、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D、植物根据是否产生种子,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故选:A。
5.(1分)下列关于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B.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
C.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D.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各不同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解答】解:A、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A正确。
B、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进行分类的。
C、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C错误。
D、种是食物分类单位中,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故选:C。
6.(1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在新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古老、低等的生物化石
【答案】B
【分析】1、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A、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也就是说,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分类地位越低等,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分类地位越高等,B正确;
C、1953年,合成了多种氨基酸。C错误;
D、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因此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
故选:B。
7.(1分)根据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B.猎豹和羚羊的奔跑速度都非常快,这是他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桦尺蛾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体色产生了深色变异
D.青霉素的滥用,使很多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导致了超级细菌的产生
【答案】B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猎豹和羚羊的奔跑速度都非常快,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B正确。
C、桦尺蛾群体中存在着体色深色和体色浅的变异。C错误。
D、细菌群体中存在抗药性的变异,导致了超级细菌的产生。
故选:B。
8.(1分)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可知正确的是( )
A.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B.②代表的动物类群都用肺呼吸
C.进化树中有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界
D.珙桐与③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远
【答案】C
【分析】(1)图中的①节肢动物、②两栖动物、③裸子植物。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A错误。
B、②代表的两栖动物,而成体用肺呼吸,B错误。
C、在分类上,C正确。
D、珙桐属于杯子植物;而海带是孢子植物,D错误。
故选:C。
9.(1分)古语“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和“狡兔三窟”分别体现了动物的什么行为( )
A.觅食行为、迁徙行为B.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觅食行为D.生殖行为、防御行为
【答案】D
【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生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解答】解:生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求偶、繁殖后代或产卵、以及鸟类的孵卵。“须臾十来往,属于生殖行为,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D正确。
故选:D。
10.(1分)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同生活的动物群体都有社会行为,如蝗虫、麻雀等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物质有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答案】A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解:A、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生活的动物群体不一定都有社会行为、麻雀没有组织和分工。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因此学习行为虽然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B正确。
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学习能力越强,C正确。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适应基本环境,D正确。
故选:A。
(多选)11.(1分)钓鱼岛上植被繁茂、海鸟飞掠、蛇虫匍行、鱼虾群集……共同构成了海岛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钓鱼岛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在藻类→虾→鱼→鸟→蛇这条食物链中,只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如果钓鱼岛海域受到日本核泄漏污染,在藻类→虾→鱼→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蛇体内积累的污染物最多
【答案】BD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3、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空气、水、土壤(泥沙)等、消费者。A错误;
B、钓鱼岛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B正确;
C、在藻类→虾→鱼→鸟→蛇这条食物链中,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蛇的营养级别最高。D正确。
故选:BD。
12.(1分)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C.草固定的太阳能等于兔、狼的能量之和
D.能量的传递是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答案】C
【分析】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解答】解:AB、在生态系统中。所以,A、B正确。
C、由于呼吸作用散失能量、狼的能量之和。
D、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不是循环的,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3分)微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联。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丙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活细胞 内。
(2)图甲中的 F、DNA集中区域 (填写图中字母和结构名称)、与图乙中的 ⑥细胞核 (填写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丙中的②均含有遗传物质。
(3)甲区别于乙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甲图中在最外层起保护作用的是 A荚膜 (填写图中字母和结构名称)。
(4)甲乙两图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④⑤⑦ (用乙图中的序号表示)。
【答案】(1)活细胞。
(2)F、DNA集中区域;⑥细胞核。
(3)成形的细胞核;A荚膜。
(4)④⑤⑦。
【分析】甲是细菌,其中A荚膜、B细胞壁、C细胞膜、D细胞质、E鞭毛、FDNA集中区域;乙是酵母菌,其中④细胞壁、⑤细胞膜、⑥细胞核、⑦细胞质、⑧液泡;丙是病毒,其中①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
【解答】解:(1)图丙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存活。
(2)图甲中的F是DNA集中区域、与图乙中的⑥是细胞核,它们均含有遗传物质。
(3)图中甲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中乙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甲图中A是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4)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结构是④细胞壁、⑤细胞膜。
故答案为:
(1)活细胞。
(2)F、DNA集中区域。
(3)成形的细胞核;A荚膜。
(4)④⑤⑦。
14.(3分)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 单细胞 生物,其中能用来发面的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 异养 。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其依据是它们的细胞中都具有 叶绿体 ,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有无 细胞 结构。
(3)B类生物中的小麦、大豆依靠种子进行生殖,而葫芦藓依靠 孢子 进行生殖。
(4)C类生物中等级最高的生物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胎生哺乳 。
【答案】(1)单细胞;异养。
(2)叶绿体;细胞。
(3)孢子。
(4)胎生哺乳。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界。
【解答】解:(1)单细胞生物的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因此、酵母菌、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其营养方式是异养。
(2)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它们都具有叶绿体。除病毒外,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衣藻、葫芦藓都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大豆都结种子,属于种子植物。
(4)C类生物中等级最高的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
故答案为:
(1)单细胞;异养。
(2)叶绿体;细胞。
(3)孢子。
(4)胎生哺乳。
15.(3分)如图是屈肘、伸肘动作示意图及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入数字)
(1)脊椎动物运动系统主要由骨、 关节 、骨骼肌组成。
(2)图甲中的动作会使[③] 肱二头肌 处于收缩状态。运动中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再通过细胞的 呼吸作用 (填写生理活动)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
(3)图乙中的关节在运动中既灵活又牢固,与其灵活性有关的是[⑩] 关节软骨 及关节腔中的滑液。
(4)如图丙所示,一块骨骼肌可通过[ ② ] 肌腱 附着于不同的骨上。
【答案】(1)关节
(2)肱二头肌;呼吸作用
(3)关节软骨
(4)②肌腱
【分析】图中:①肌腹,②肌腱,③肱二头肌,④骨,⑤肘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⑪肱三头肌。
【解答】解:(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因此动系统主要由骨、骨骼肌组成。
(2)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在伸肘状态下,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再通过细胞中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来。
(3)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了关节的关节面,两者的接触面上覆盖着⑩关节软骨,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一块骨骼肌的两端②肌腱应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故答案为:
(1)关节
(2)肱二头肌;呼吸作用
(3)关节软骨
(4)②肌腱
16.(3分)资料一:在国庆假期,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了实践作业《调查公园中的各种生物》,某班同学通过交流了解到了长白岛森林公园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松树、银杏、丁香树、葫芦藓、蕨菜等植物,猴子、羊驼、鸵鸟、梅花鹿等动物,还采集培养了树干、土壤等处的微生物,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资料二: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度达到98.8%,其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几乎没有区别。
(1)资料一中划线部分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生物种类(物种) 多样性,资料中提到的本次实践活动对同学们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 价值。
(2)资料一中的各种动物大都被关在了笼子里便于参观,这种做法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哪种措施? 迁地保护 。
(3)资料二体现了人和猿的亲缘关系很近,人、猿共同的祖先是 森林古猿 ,人类进化过程中 脑容量 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答案】(1)生物种类(物种);直接
(2)迁地保护
(3)森林古猿;脑容量
(4)自然选择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解答】解:(1)划线部分内容各种植物、动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丰富了理论知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各种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
(3)由于环境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进化为人,故人。人的脑容量大约是黑猩猩三倍。
(4)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这样。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物种);直接
(2)迁地保护
(3)森林古猿;脑容量
(4)自然选择。
17.(3分)如图为某同学精心绘制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包含 4 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鹰 ,该生物在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 三、四 营养级。
(3)绿色植物通过 ①光合作用 (填写图中序号及生理过程)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4)乙图中的AB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其中B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 鼠 。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图中的生态系统 自动调节 能力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答案】(1)4
(2)鹰;三、四
(3)①光合作用
(4)鼠
(5)自动调节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6)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图中,①不是光合作用、②不是呼吸作用。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图一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 绿色植物→鼠→鹰)中;在食物链(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释放出与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
(4)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乙图中的AB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与图甲中的食物链 ,因此。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自动调节能力越差,图中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营养结构简单。
故答案为:
(1)4
(2)鹰;三、四
(3)①光合作用
(4)鼠
(5)自动调节
18.(3分)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中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1)在竹筒两端分别滴加糖水和清水的目的是 形成对照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糖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蚂蚁不喜欢甜食 。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蚂蚁喜欢甜食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 。
(5)完成本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 把蚂蚁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
【答案】(1)形成对照;
(2)糖;
(3)①蚂蚁不喜欢甜食;
②蚂蚁喜欢甜食;
(4)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
(5)把蚂蚁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在竹筒两端分别滴加糖水和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蚂蚁不喜欢甜食,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蚂蚁喜欢甜食。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只用了一只蚂蚁。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
故答案为:
(1)形成对照;
(2)糖;
(3)①蚂蚁不喜欢甜食;
②蚂蚁喜欢甜食;
(4)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
(5)把蚂蚁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
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
异养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页。
辽宁省沈阳市南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限时性作业(月考):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南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限时性作业(月考),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