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资料(附解析)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1旅游地理(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核心考点练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核心考点练2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核心考点练1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核心考点练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流域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生态防护林带的最主要用途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数量B.土地资源数量
C.人口数量D.市场需求
2.针对“西水东运”带来的生态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A.实施跨流域调水
B.调整农业结构
C.输入高耗水农产品
D.提高农产品价格
下图为某一流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分布和生产坝(淤地坝)示意图,其中生产坝由坝体、溢洪道、泄水道三部分组成。读图,完成3~5题。
3.该流域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4.下列关于该地水利工程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蓄水发电,缓解能源不足
B.有利于蓄水,缓解农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C.淤地造田,增加了耕种面积
D.拦泥保土,有效地减少了流入河流的泥沙量
5.下列关于生产坝泄水道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洪水期间排泄洪水
B.排泄日常流水或雨后清水
C.加快排沙,减少泥沙淤积
D.防止洪水对坝体的损毁
(2023·福建泉州二模)黄土高原北部某小流域内自然植被破坏殆尽,开垦程度高,土地利用以坡耕地、坝地、草地、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壤容重反映土壤结构特征,是指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土壤烘干后的质量或重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大小次序为草地、坝地、林地、坡耕地;土壤水分含量多少次序为坝地、草地、坡耕地、林地。据此完成6~8题。
6.与草地相比,坡耕地土壤容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疏松多孔
B.有机质比重大
C.水分含量较高
D.矿物质颗粒小
7.位于谷底的坝地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挡光照,蒸发较弱
B.枯枝落叶多,利于截留降水
C.地处沟谷地带,接纳水分多
D.作物根系较深,涵养水源多
8.从长远看,该小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效果最显著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
C.打坝淤地D.退耕还草
(2023·山东潍坊二模)2022年6月2日,我国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86座光伏电站替代了原有的柴油发电站,散布在公路沿线生态防护林带中(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生态防护林带的最主要用途是( )
A.缓解视觉疲劳B.调节当地气候
C.保护沿线公路D.改善环境质量
10.该公路沿线生态防护林带内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沿途路灯供电
B.为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C.为周边居民供电
D.为防护林带灌溉供电
(2023·广东梅州一模)土壤盐碱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土壤盐碱化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土地资源无法可持续利用。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蒸发量高、黄土呈碱性等特征,使得该地区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的农业种植区。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的农业种植区中最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的地区是( )
A.坡耕地B.坝地
C.黄土塬D.黄土墚
12.针对上述区域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可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是( )
A.加强沟道排水B.修建水平梯田
C.加强土地平整D.减少灌溉用水
近年来,环渤海的滨海低海拔盐碱化地区在积极探索“滨海草带”的建设。“滨海草带”是指通过在滨海盐碱地上培育优质适宜的牧草和生态草,在改善土壤的同时亦为养殖业提供饲草料的一种创新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3~15题。
13.适合环渤海“滨海草带”的草类除具有耐盐碱的特点外,还应重点考虑( )
A.耐旱B.耐涝
C.耐高温D.耐寒
14.环渤海“滨海草带”在改善盐碱化土壤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地下水位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减少盐分表聚 ④增加水分蒸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气候趋向暖湿B.土地资源丰富
C.市场需求变化D.科技水平提升
16.(2023·湖南岳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半干旱草原系统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长期放牧的双重影响,使得灌木植物在草原分布的密度增加,形成草原灌丛化现象,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在半干旱草原中,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湿度和小气候,在灌丛附近堆积着比周围地表更肥沃的土壤。这种灌木植物聚集土壤养分的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灌丛化草原和“沃岛效应”的发展,引发了部分草原向沙漠演替的现象,加剧了草原的沙漠化。
(1)试分析草原灌丛化现象过程中灌丛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
(2)试解释灌丛植物引起“沃岛效应”的原因。
(3)说明“沃岛效应”与促进草原荒漠化的关系。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崩岗侵蚀是指山坡土体受到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发生崩塌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抗蚀性弱、疏松、深厚、透水性强的以花岗岩风化壳为母质的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具有爆发力强和侵蚀量大等特点,是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侵蚀强度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侵蚀类型,被称为“生态溃疡”。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是一个崩岗侵蚀大县,也是崩岗治理的“发源地”,2016年底,赣州市列入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当地采用“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等模式对崩岗进行治理,把荒废的崩岗侵蚀劣地变成绿色“聚宝盆”。图1为崩岗侵蚀地貌景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崩岗治理模式图。
图1
图2
(1)描述崩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崩岗治理模式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原理。
(3)简述崩岗治理模式如何体现“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专题突破练十
1~2.1.D 2.B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新疆水资源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生产出中国10%以上的商用棉、90%的工业西红柿、60%的甜菜,虚拟水总量为650亿立方米以上,但实际供本区消费的农产品虚拟水仅约310亿立方米,其余则通过农产品贸易被大量输出疆外,说明新疆贸易水循环大部分是通过农产品输往全国各地,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D对。第2题,新疆水资源短缺,“西水东运”会加剧新疆水资源短缺,从而发生土地荒漠化现象,针对土地荒漠化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培育良种等进行缓解,B对。输入高耗水农产品会加剧水资源紧张,从而导致荒漠化加剧,C错。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于荒漠化没有影响,D错。新疆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跨流域调水线路长,投资大,工期长,短时间对缓解荒漠化问题效果不明显,A错。
3~5.3.A 4.A 5.D 解析 第3题,生产坝(淤地坝)作用是拦泥蓄水,减少水土流失,选项中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因此该工程一般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A正确;云贵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石漠化,流水中泥沙含量较小,一般不建设淤地坝,B错误;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干旱、沙尘暴和盐碱化严重,水土流失不及黄土高原严重,C、D错误。第4题,生产坝(淤地坝)作用是拦泥蓄水,减少水土流失,不是为了蓄水发电,缓解能源不足,A符合题意。生产坝(淤地坝)、蓄水坝、滞洪坝等都可以蓄水,缓解农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可以拦泥保土,有效地减少了流入河流的泥沙量,同时淤地造田,增加了耕种面积,B、C、D不符合题意。第5题,洪水时先是滞洪坝滞留洪水,A错误;之后洪水经过蓄水坝,使得水体和部分淤泥静置分离一段时间,溢洪道排泄日常流水或雨后清水,B、C错误;最后水到达生产坝泄水道下泄洪水,从而放低库内水位,防止洪水对坝体的损毁,D正确。
6~8.6.A 7.C 8.D 解析 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开垦程度较高,坡耕地为耕地,经过较长时间的耕作,导致土壤孔隙度较高,土壤疏松多孔,土壤容重较小;开垦强度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坡耕地水分含量较低;材料未涉及矿物质颗粒的相关信息,且区域成土母质基本一致,矿物质颗粒应该相差不大。第7题,谷底地带地势较低,利于汇水,接纳水分较多,土壤含水量较高;谷底坝地并不一定被地形阻挡光照;谷底坝地的枯枝落叶量低于草地和林地;坝地一般为耕地,与林地相比,作物根系较浅,涵养水源少。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草地的土壤容重最大,且土壤含水量较高,退耕还草的生态修复综合效果最显著;林地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较低;开垦梯田会加大垦殖强度,不利于生态修复;打坝淤地是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主要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不是为了修复生态。
9~10.9.C 10.D 解析 第9题,如图所示,生态防护林带主要布局在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沿线,主要是为了防止风沙掩埋公路;生态防护林带可以缓解开车时驾驶员视觉疲劳,调节当地局地小气候,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用途。第10题,根据材料显示,86座光伏电站替代了原有的柴油发电站,散布在公路沿线生态防护林带中,防护林的灌溉需要动力维持,当地太阳能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为防护林带灌溉供电。
11~12.11.B 12.A 解析 第11题,坡耕地坡度大,排水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不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坝地内积水导致地下水位高,又因蒸发旺盛,易发生土壤盐碱化;黄土塬和黄土墚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不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第12题,坝地加强排水,控制地下水位,可以有效应对土壤盐碱化。修建水平梯田不能有效应对土壤盐碱化,加强土地平整是应对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灌溉用水可能无法保证农业生产。
13~15.13.B 14.B 15.D 解析 第13题,环渤海滨海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易发生涝渍,所以草类除耐盐碱的特点外,还需要考虑耐涝,B正确。环渤海滨海地区并不干旱,受海洋的调节影响,高温天气和酷寒天气相对较少,A、C、D不是重点考虑的因素。第14题,提高地下水位,更容易发生盐碱化,①错。牧草和生态草的枯枝落叶会增加土壤肥力,改良盐碱地,②正确。牧草和生态草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利于降低地温,减少土壤蒸发。同时,植被覆盖率提高,增加了水分下渗,促使盐分向土壤深层迁移,减少了盐分向表层集聚,③正确。增加水分蒸腾并不利于改善土壤盐碱化,④错。故选B。第15题,注意材料“一种创新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由此可知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提升,D正确。
16.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导致根系分布较浅的植被(尤其是草本植被)竞争能力下降,灌木侵入扩大;过度放牧可以减少植被覆盖率而增强表面蒸发,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土地利用变化(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地下水位下降,根深植被占优势;放牧牲畜的选择性采食使得部分灌木具有竞争优势。
(2)灌木植物根系吸收深层土壤中的养分,促进其生长;较为高大的树冠捕捉大气尘埃中的养分,随降水滴入树冠下的土壤;灌木植物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它们的排泄物增加土壤肥力。
(3)加速土壤中水肥的消耗,加速土壤退化;干扰了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减少了生物多样性,草原进一步演化为沙漠。
解析 第(1)题,半干旱草原的主要植被是草本和灌丛,在草原灌丛化现象中,灌丛获得竞争优势,说明草本植被出现退化。由所学知识可知,半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草本植被根系较浅,灌丛植被根系较深。由材料可知,草原灌丛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变化和长期放牧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导致根系分布较浅的植被(尤其是草本植被)竞争能力下降,灌木侵入扩大并逐渐获得优势;过度放牧可以减少植被覆盖率而增强表面蒸发,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影响根系分布较浅的草本植被生长,灌木生长受影响小并逐渐获得优势;土地利用变化(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地下水位下降,根深植被占优势;因灌木叶片较硬,放牧牲畜选择性采食草本植物,使得草本植物数量减少,部分灌木具有竞争优势。第(2)题,由材料可知,“沃岛效应”主要指的是灌木植物聚集土壤养分。灌木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深层土壤中的养分,并促进自身的生长;灌木植物生长后,较为高大的树冠可以捕捉大气尘埃中的养分,即通过滞尘作用将尘埃吸附在树冠和叶片中,随降水滴入树冠下的土壤;灌木植物较为高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多,可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第(3)题,“沃岛效应”促进草原荒漠化,即引发了部分草原向沙漠演替的现象,可由所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水分、土壤肥力变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角度进行分析。“沃岛效应”中,灌木植物增多,会加速土壤中水肥的消耗,加剧土壤退化;由于草本植物减少,灌木植物增多,干扰了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减少了生物多样性,草原进一步演化成沙漠。
17.答案 (1)上方汇水区汇聚雨水,渗入土层,使土体增重,稳定性变差,造成土体崩塌,形成崩壁及崩积体;流水对崩壁及崩积体进一步侵蚀,由沟道流出,形成洪积锥。
(2)上截:通过水土保持林、截水沟,减少上方坡面径流、泥沙的汇入,防止崩岗的进一步发育。中间削:通过修建崩壁小台阶削坡整地,对崩积体进行土地整理,恢复植被,立体种植,防止进一步崩塌,提高抗侵蚀能力。下堵:通过修筑石谷坊、拦沙坝减少泥沙外流,阻止泥沙扩散。
(3)通过崩岗治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修复了山体;通过植树种草,恢复了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崩岗侵蚀是指山坡土体受到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发生崩塌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抗蚀性弱、疏松、深厚、透水性强的以花岗岩风化壳为母质的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具有爆发力强和侵蚀量大等特点,因此崩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地质息息相关。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区,夏季降水较多,地形起伏大。因此崩岗地貌形成过程由图可知,山坡上方形成汇水区,大量水分顺着疏松、透水性强的土壤不断渗入,使土壤不断变重,在重力作用下,土体从山坡崩塌,形成了崩壁和崩积体,而后在大量流水作用下,崩积体随着流水经过沟道到山脚形成洪积锥。第(2)题,“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等模式,在山坡上方汇水区建设水土保持林和截水沟,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少地表径流和泥沙汇集;在坡面上修建小台阶,对坡面土地进行平整,减小坡面的坡度,同时种植经济果林、乔木、灌木等提高抗侵蚀能力,也可削弱坡面径流;在山坡脚下修建拦沙坝,同时发展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果林,阻止泥沙扩散。第(3)题,在崩岗治理模式中,对整个山坡实施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不仅使山体得到了修复,同时植树种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影响,也保护了农田,体现了“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核心考点练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地防控风沙流的关键高度是,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核心考点练2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宽扎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宽扎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可能,根据材料判断,该河段大致流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素养升级练专题10资源开发与区域整治核心考点练1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储存热能的干热岩最可能是,日本独有“另类稀土资源”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