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
    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1~2题。
    1.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 )
    A.氧气、氮气和干洁空气
    B.二氧化碳、水汽和杂质
    C.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D.氮气、水汽和干洁空气
    2.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①臭氧的大量减少 ②变暖越来越严重 ③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④森林大肆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对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a—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b—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D.b—氮气,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6.下列关于大气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
    B.氮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C.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Ⅰ层 B.Ⅱ层
    C.Ⅱ层上部 D.Ⅲ层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小,有利于飞机航行和无线电短波通信
    B.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大,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以平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下而上降低
    D.以对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上而下降低
    10.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部
    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部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如图示意某气象局工程师在放飞探空氢气球。氢气球携带探测仪以自由升空的方式,获取地面到40千米高空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等气象数据。在40千米高空附近,氢气球将自行爆裂,结束自己的探测使命。据此完成11~13题。
    11.氢气球爆裂时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外太空
    12.在氢气球爆裂高度,下列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污染严重 B.天气变化剧烈
    C.大气电离高度 D.臭氧含量较大
    13.在氢气球上升过程中,探测仪气温读数变化的一般趋势为(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答题区]
    14.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____,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B是________层,其上层中的________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3)C层的空气密度________(填“大”或“小”),能够反射________电波。
    (4)适合航空飞行的是________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层;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是在________层运行(请填图中字母)。
    能力提升课后练
    2022年12月29日晚,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飞船升空过程中穿过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层下部有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
    B.低纬度地区①层所达高度更高
    C.②层中杂质含量少,水汽含量多
    D.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②层
    2.飞船升空经过了②层,影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二氧化碳 B.地面辐射
    C.臭氧 D.太阳辐射
    下图示意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四幅图中最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图中纵坐标的数值范围为0~10千米,则该大气层( )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有臭氧层分布
    C.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D.有电离层分布
    5.若图④中纵坐标的数值范围为0~50千米,则图中甲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 ℃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6~8题。
    6.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逸散层
    7.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
    A.水汽 B.低温环境
    C.凝结核 D.低压环境
    8.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
    当卫星、航天飞船等空间飞行器以很快的速度返回大气层时,在一定高度区域,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会中断,这个中断联络的区域就是黑障区。黑障区一般出现在高层大气底部、平流层顶部的大气层间。下图示意宇宙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最可能出现黑障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飞船返回地面过程中( )
    A.①处温度可达1 000 ℃
    B.②处有臭氧层存在
    C.③处能经历云雨现象
    D.④处气温高于近地面
    超强的火山爆发会将大量的火山灰等物质抛射到大气当中,并伴随着大气环流扩散至全球,在大气层中形成持续飘荡的微粒和气溶胶,对全球的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下图为火山爆发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火山爆发产生的岩浆来自(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12.停留在平流层的微粒和气溶胶( )
    A.减弱了平流层的对流运动
    B.加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C.减弱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加强了太阳风对地球影响
    13.超强火山爆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A.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C.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D.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2月
    15.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大气降水增多月份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示意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
    16.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C.随纬度增高而递增
    D.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17.臭氧总量减少可能导致( )
    A.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B.平流层气温升高
    C.对流层云雨现象增多
    D.电离层高度增加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B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接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机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将飞机迫降在成都,挽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完成18~19题。
    18.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
    19.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 ②机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太阳辐射强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题区]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自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各大气层特点不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对流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出现时,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
    (1)分析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的原因。
    (2)简述平流层的大气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3)说明高层大气远离地面,但对人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
    21.读对流层和平流层臭氧浓度随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臭氧浓度随海拔变化的特点。
    (2)指出平流层和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并从大气成分角度分析其原因。
    (3)近年来,臭氧层中臭氧含量有所降低,说明其带来的主要危害。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基础知识随堂练
    1~2.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低层大气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与固体杂质。干洁空气中包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A错误。氩和氖是稀有气体,不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物质,B错误。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虽然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C正确。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及大面积的植被破坏,③④正确。臭氧的大量减少不会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①错误。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的结果,②错误。故选D。
    4.答案:D
    解析:臭氧总量的减少,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不利于林木生长,③④正确、②错误。大气对流层逆温现象的产生,不是臭氧总量减少导致的,①错误。故选D。
    5~6.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干洁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氩、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体积分数占比约为78%,氧气占比约为21%,其他气体占比约为1%,因此图中a为氮气,b为氧气,因此A、D错误;氮是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氮气不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B错误;氧气是生物呼吸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氧气是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C正确。故选C。第6题,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可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氮气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而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的是二氧化碳,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物质条件,没有它们不可能成云致雨,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7~8.答案:7.B 8.B
    解析:第7题,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的不同大气垂直方向上共分为三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Ⅰ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近地面温度大约为20摄氏度;Ⅱ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平流层顶部气温约为0摄氏度。Ⅲ层是高层大气层,该层气温先降后升,综上所述,②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图中Ⅰ层是对流层,此层大气随着高度增加,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天气复杂多变,不利于高空飞行,A错误;图中Ⅱ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B正确;Ⅱ层上部及Ⅲ层大气稀薄,缺乏臭氧层的保护,紫外线强烈,不利于人类活动,因此不利于高空飞行,C、D错误。故选B。
    9~10.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层为对流层,温度上下变化较大,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利于飞机的航行,B正确,A错;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下而上降低,C、D错。故选B。第10题,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该层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A错;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平流层的中上部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B错;对流层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其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而不是太阳辐射,C正确,D错。故选C。
    11~13.答案:11.B 12.D 13.C
    解析:第11题,大气的垂直分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对流层高度平均厚度是12千米,低纬度地区最厚,为17~18千米。本题中氢气球爆裂时的高度为40千米左右。此高度应位于平流层,B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第12题,根据上题,我们可知氢气球爆裂的位置应位于平流层。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近地面,故靠近近地面的对流层更为严重,A错误。对流层盛行对流运动,天气变化剧烈,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变化较为稳定,B错误。电离层处在50千米至几千千米高度间,在平流层以外,C错误。平流层臭氧含量相对较高,D正确,故选D。第13题,对流层的气温变化是随海拔升高,气温不断降低;平流层的气温变化是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上升。故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先经过对流层,气温不断降低,再经过平流层气温上升,总趋势为先降后升,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
    14.答案:(1)对流 地面(辐射) 降低
    (2)平流 臭氧
    (3)小 无线
    (4)B A C
    解析:第(1)题,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三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据图可知,A为离地面最近的大气层,为对流层;地面是对流层直接热源,因此,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第(2)题,B位于12~50千米,为平流层,其上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而使大气增温,使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第(3)题,C层在50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层,该层大气的密度非常小,且在该层中存在电离层,它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第(4)题,B层为平流层,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高,适合航空飞行;A层为对流层,该层对流运动强烈,且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因此,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在C层,C层在50千米以上是高层大气层。
    能力提升课后练
    1~2.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层为对流层,②层为平流层,③层为高层大气。①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低纬度地区对流层所达高度更高,B正确;②平流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利于航班的高空飞行,A、C错误;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③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B。第2题,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②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远离地面,受地面影响小,受上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影响较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所以神舟飞船升空经过了②层,影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臭氧,C正确。二氧化碳等干洁空气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地面辐射也主要影响对流层;平流层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在平流层垂直方向变化不大,A、B、D错误。故选C。
    3~5.答案:3.A 4.A 5.B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①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说明对流运动强烈,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②③④图均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故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第4题,若图示高度为0~10千米,说明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故A正确;若图示高度为0~10千米,说明是对流层,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故B错误;若图示高度为0~10千米,说明是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飞机适合在平流层飞行,故C错误;若图示高度为0~10千米,说明是对流层,电离层主要分布在高层大气,故D错误。所以选A。第5题,若图示高度为0~50千米,说明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故甲是平流层,乙是对流层,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6~8.答案:6.B 7.C 8.B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洞云是云层的一种,云层分布在对流层,故本题选B。第7题,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若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如果这个时候放入一点结晶核,那么会立即凝结。因此判断该区域空气中缺少凝结核,故本题选C。过冷液滴本身就是一种水汽的聚集,A错误;过冷液滴形成于温度低于0℃的低温环境,B错误;过冷液滴形成于高空,高空气压低,D错误。第8题,雨幡洞云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说明距离热量来源较远,故判断距离地面较远,B正确;太阳不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A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雨幡洞云发生于对流层,C、D错误。故本题选B。
    9~10.答案:9.C 10.A
    解析:第9题,黑障区一般出现在高层大气底部、平流层顶部的大气层间。平流层顶部约50km,黑障区也应该出现在这个位置附近,结合图中①②③④高度可知,③是最可能出现黑障的位置,C正确。故答案为C选项。第10题,高层大气上部300km处,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气温可达1000℃以上,A正确;臭氧层出现在平流层,B错误;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C错误;对流层的气温低于近地面的气温,D错误。故答案为A选项。
    11~13.答案:11.B 12.B 13.C
    解析:第1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第12题,平流层的微粒和气溶胶会加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B对;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微粒和气溶胶对该层对流运动影响小,A错;平流层的微粒和气溶胶加强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C错;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一种,来自于太阳大气层,停留在平流层的微粒和气溶胶不会影响太阳风,D错。故选B。第13题,火山灰喷发至高空,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排除B、D;火山灰可以成为凝结核,增加降水,A错,C对。故选C。
    14~15.答案:14.C 15.B
    解析:第14题,由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说明对流层顶的气压越低,对流层层顶高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7月气压值越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层顶高度越高,C正确;2月、5月、12月的气压较高,对流层顶高度较低,A、B、D错误。所以选C。第15题,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春季气压下降,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层顶高度上升,原因是春季太阳辐射增加,青藏高原气温回升,对流加剧,导致对流层层顶高度上升,B正确;春季冷空气实力减弱,A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和大气降水增多月份不是导致对流层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C、D错误。所以选B。
    16~17.答案:16.B 17.A
    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整体减少,D错误;最大值所在位置向更低的南纬方向移动,即北移,A错误;随纬度增高而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在高纬地区曲线下降快,即递减明显,B正确。故选B。第17题,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总量减少可能导致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A正确;平流层因吸收紫外线减少,气温降低,B错误;臭氧与对流层云雨现象无关,C错误;臭氧减少与电离层高度无关,D错误。故选A。
    18~19.答案:18.A 19.A
    解析:第18题,读材料可知,“接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而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因此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9题,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读材料可知,飞机在接近万米高空,飞机内气压高,高空气压低,风从气压高处吹向气压低处,飞机风挡玻璃朝外脱落,不会往内砸伤机长,故①错误。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此时飞机位于9800m高空,温度极低,故②正确。风挡玻璃破裂后,进入机舱的湍急气流会使飞机产生剧烈颠簸,故③正确。太阳辐射强对飞机迫降的影响较小,故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答案:(1)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时,由于气温上高下低,对流运动受阻,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多集中在地表附近,不利于人们在室外锻炼。
    (2)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运动弱,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平流层存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
    (3)高层大气是人造卫星、航天器的运行场所;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够阻挡过多的宇宙粒子和射线,保护地球生命安全;高层大气的极光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解析:第(1)题,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100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逆温现象出现时,上层大气温度较高,下层空气难以受热上升,对流运动受阻,大气结构稳定,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污染物难以扩散,集中在地表,若在室外锻炼,污染物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第(2)题,平流层下半部温度随高度变化很小,而上半部,由于臭氧密度大,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转化为分子运动动能,使大气温度随髙度显著增加,这种逆温层结,使平流层大气稳定,垂直对流很弱,多为平流运动,并且尺度很大。平流层中水汽尘埃很少,没有对流层中的云和天气现象,大气透明度好,对飞行有利;臭氧吸收了大量紫外线,防止了过量紫外线危害生物安全,保护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第(3)题,高层大气中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反射电磁波,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重要保障,同时电离层能够对宇宙粒子和射线起阻挡作用,保护地球生命安全;由图可知,人造卫星、航天器等运行在高层大气,同时流星和极光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极光形成重要的旅游资源。
    21.答案:(1)15千米以下,臭氧浓度整体较低;15~23千米,臭氧浓度急剧增加;在23千米左右臭氧浓度达到最大值;23~35千米臭氧浓度急剧减少。
    (2)气温变化特点: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原因:对流层水汽、杂质等含量较高,吸收地面辐射较多,使近地面气温较高,较高海拔处气温较低;平流层水汽、杂质等含量较低,但臭氧含量高,多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3)臭氧含量降低,吸收紫外线减少,到达地表的紫外线增强,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过强紫外线危害生物健康,影响生物多样性;过强的紫外线会加速人工材料老化,如建筑物、道路等缩短使用寿命等。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中对流层在15千米以下,臭氧浓度整体较低;15~35千米都位于平流层,其中15~23千米,臭氧浓度急剧增加;在23千米左右臭氧浓度达到最大值;23~35千米臭氧浓度急剧减少,减少到比对流层浓度稍高水平。第(2)题,据所学可知,对流层、平流层气温变化特点表现为: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原因分析: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水汽、二氧化碳、杂质等含量较高,这些气体和物质基本不吸收以短波辐射为主的太阳辐射,但是却大量吸收属于长波辐射的地面辐射,使近地面吸收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高,较高海拔处气温较低;平流层水汽、杂质等含量较低,但臭氧含量高,臭氧多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平流层高处吸收紫外线升温更显著,因此使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第(3)题,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命免受过量太阳辐射的危害,起到了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作用,因此,臭氧含量降低,大气吸收紫外线减少,到达地表的紫外线增强,首先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其次过强紫外线危害生物健康,影响生物多样性;另外过强的紫外线会加速人工材料老化,如使建筑物、道路等使用寿命缩短等,影响人类生活。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下列图中,未出现逆温现象的是,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同步测试题,共7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