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浙科版 (2019)第三章 生态系统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浙科版 (2019)第三章 生态系统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生产的有机物质量叫作总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剩余的这部分有机物质量叫作净初级生产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同理,初级消费者合成的有机物质量为次级生产量。下列与生产量和生物量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初级生产量一定大于次级生产量B.生物量金字塔一定不能倒置
C.越低的营养级,净生产量一般越高D.生产量、生物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2、下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1~E2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A1-B1
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图中E2能量中的一部分
C.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可以用D2表示,D1>D2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100%
3、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4、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
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
C.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
5、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D.研究能量流动,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6、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具有明显的特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能量流动特点的是(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C.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D. 热能可以被生产者转化为化学能
7、下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图中的C和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正常情况下D/C的值大于10%
D.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8、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
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
9、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103J/(m2·a)],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总量为1.1×105kJ/(m2·a)
B.植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其同化的总能量为1.4×104kJ/(m2·a)
C.生产者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5%
D.按照图中的能量流动规律,植食性动物体重要增加1kg,则需要消耗生产者约6.88kg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描绘了稻田中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稻田群落的特征。河南某村庄在插秧不久的稻田中,放养了草鱼和青蛙,形成了“稻—鱼—蛙”立体农业种养模式(如图所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农业模式能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与普通稻田相比,“稻—鱼—蛙”立体农业不容易发生病虫害
C.该立体农业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为增大产出可向稻田中投入大量的草鱼
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Ⅰ→Ⅱ→Ⅲ
B.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D.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为5.45×107kJ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E1是流入生产者的总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营养级留给分解者的能量有E4和E7
B.E2中的能量主要以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C.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E6÷E1×100%
D.E7可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13、下表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甲~戊分别代表各营养级生物,乙为生产者(能量单位:×102kJ·m-2·a-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中所有的成分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为1371.3×102kJ·m-2·a-1
C.丁和戊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4、如图甲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是B1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三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B.图乙中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种间竞争,种群②的数量会无限增加
C.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①②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A中生物的数量增加
D.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为y,则x与y的关系式应为y=100x
二、读图填空题
15、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图中数据的单位为kJ/(m2·a)。
(1)该示意图未标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N是第________营养级。
(2)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________。
(3)图中M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kJ/(m2·a),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kJ/(m2·a)。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于自养生物呼吸散失的能量不能再被利用,自养生物同化量中只有部分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用于合成有机物,所以初级生产量一定大于次级生产量,A正确;营养级生物量是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出现倒置现象,如海洋里面,浮游植物个体小,生活史短,所以某时刻的生物量可能小于浮游动物,B错误;高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来自低营养级生物的净生产量,所以越低的营养级,净生产量一般越高,C正确;由于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是变动的,所以生产量、生物量不是一成不变的,D正确。
2、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B1、B2均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1、C2均表示未利用的能量,D1、D2均表示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E1、E2均表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A1-B1,A正确;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即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那部分能量E1,B错误;C、D1可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D2可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D1>D2,C正确;D、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1,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D1,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100%,D正确。故选B。
3、答案:D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指该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A错误,C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同化量占较低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的百分比,D错误。
5、答案:D
解析: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且逐级递减,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A正确;B、分解者属于异养型生物,其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正确;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且逐级递减,C正确;D、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D。
6、答案:D
解析:AB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且该过程通常是沿着食物链和事务网进行的,ABC正确;
D、热能散失后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D错误。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是图中的A,A正确; B、总光合作用A分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和净光合作用C两部分,图中的C和B1+C1+D1分别是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B错误; C、由图可知,D=A1+B1+C1+D1,图中D即表示被蚕同化的能量,因此桑树到蚕能量的传递效率为D/A。该传递效率应为10%~20%,故D/C的值应大于10%,C正确; D、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金字塔的相关知识。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能量单位、生物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这些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可称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A项正确,D项错误;
由于一种生物通常以多种生物为食物,因此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不一定属于同一食物链,B项错误;
数量金字塔中可能出现倒置的情况,如一棵大树上的蚂蚁很多,C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设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固定的太阳能)=X、“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Y、“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Z,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Z+5×103=(0.05+2.1+5.1+0.25)×103,解得Z=2.5×103kJ/(m2·a);Y+2×103=(0.5+4+9)×103+Z,解得Y=1.4×104kJ/(m2·a);X=(3+70+23)×103+Y,解得X=1.1×105kJ/(m2·a)。流经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X)+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110+2+5)×103=1.17×105kJ/(m2·a),A错误。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二是有机物输入,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Y+2×103=1.6×104kJ/(m2·a),B错误。生产者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Y/X×100%≈12.7%,C错误。植食性动物体重增加1kg,需要消耗生产者的量=1÷(Y+2×103)×Y÷Y/X≈6.88kg,D正确。
10、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青蛙捕食害虫,草鱼、青蛙的粪便被分解后可为水稻提供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所以该农业模式能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正确;与普通稻田相比,“稻—鱼—蛙”立体农业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强,不容易发生病虫害,B正确;该立体农业利用草鱼除杂草、青蛙治虫,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考虑到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能向稻田中投入大量的草鱼,D错误。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等有关知识。根据题图中三个种群同化的能量数值及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Ⅱ→Ⅰ→Ⅲ,A错误;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是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的,而捕食获取的是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B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比值,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15.0×100%=20%,C错误;由于种群Ⅱ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种群Ⅰ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故种群Ⅱ全部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种群Ⅱ同化的能量-被种群Ⅰ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111.0-15.0-41.5)×106kJ=54.5×106kJ=5.45×107kJ,D错误。
12、答案:D
解析: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E4+E7,A正确;E1、E2、E6中的能量是储存在有机物中的,主要以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B正确;据图分析,E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而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E6,因此,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E6÷E1×100%,C正确;E7是粪便中的能量,不能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自光能,D错误。
13、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表中甲~戊分别代表各营养级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即乙同化固定的能量(870.7×102kJ·m-2·a-1),B错误;丁和戊同化量相近,都是第二营养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只有种间竞争,没有捕食,C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
14、答案:A
解析:群落是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图甲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故A、B、C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A正确。对图乙分析可知,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增长,随后②种群数量继续增加至保持稳定,而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种间竞争,由于受到气候、食物和天敌等因素的限制,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B错误。B2是B1的天敌,故B2中动物的食性会影响种群①和种群②的数量变化,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B1中生物的数量会增加,进而导致A中生物的数量减少,C错误。按照最低能量传递效率来计算,需要A固定的太阳能的量最多,因为B2的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2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的能量),因此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消耗A固定的能量=B2的同化量÷10%÷10%=100×B2的同化量。因此,x与y的关系式应为y>100x,D错误。
15、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三
(2)太阳能
(3)6107;2488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该示意图中存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图中食物链为生产者→M→N,所以N属于第三营养级。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故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图中M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遗体残骸,为3281+2826=6107[kJ/(m2·a)],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107-3619=2488[kJ/(m2·a)]。
同化固定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15.9
13.1
乙
870.7
501.3
丙
0.3
0.6
丁
148.0
79.1
戊
150.5
8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态系统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中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