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58367/0-17018327322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58367/0-1701832732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展开课题
第一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书册
人教八年级
教具
橡皮筋、音叉、乒乓球、水、烧杯、多媒体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引导学生学会用物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
教法选择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学法指导
理解记忆、做中学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修改
一、新课引入(2分钟)
多媒体播放音乐: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组织学生静静地聆听,并说说自己能从美妙的音乐中听到哪些声音?
师:潺潺的流水声、悠扬的琴声、美妙的歌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声现象,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模仿秀 表演时间30秒 (1分钟)
师:请每组成员派一名代表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模仿发声前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其他同学认真欣赏,同时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同学们模仿了这么多美妙的声音,那么在体验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放在喉头的手指有什么感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师:同学们总结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个实验。
实验二:将橡皮筋套在文具盒上,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听到橡皮筋发出声音,停止拨动时,发声也停止,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1分钟)
如图:
实验三: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看到水面 ,发声的音叉,触及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乒乓球 。(2分钟)
思考:在本实验中,乒乓球起到了什么作用?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结论:由这些现象可以得出,发声的音叉在 。
总结:1.声音是由 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3.当振动停止时,发声也 。
想一想:(1分钟)
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
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
“黄河在咆哮”是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师:平时,同学们在交谈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是从对方的嘴里经过什么地方到达你的耳朵里的呢?
师:大家观察的都很仔细,这说明了空气这种物质能够传播声音,我们把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音的介质,既然空气能传播声音,假如某天早上起来,我们的周围没有了空气,我们还能不能和自己的家人正常的交流呢?为什么?请认真观察实验?(4分钟)
结论:当空气越来越少,我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消失,但此时闹钟却依然在工作。这说明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除了我们演示的实验,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呢?
师:除了空气,还有哪些介质能够传播声音呢?(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固体,液体也能传声。
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液体和 都能传播声音,而 不能传播声音。
说一说:(1分钟)
师:声音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它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我们知道在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小石子,发现水面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并且不断向远处传播。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与这个过程相似,相类似还有击鼓的例子,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2分钟)
师: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一张口,立马就能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为什么?
师:在春夏交接的季节,我们常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现在请大家好好想一下,当时你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对着远处的山崖呐喊,能马上听到回声吗?(1分钟)
自主学习:利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29-30页。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5分钟)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具有一定的速度。那么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我们的记时员要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的时间,应该怎么记时?
师:现在请大家看课本中的表格,注意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6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1.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课堂练习:课本3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4、5题(5分钟)
三、科学世界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基本结构,知道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即声音的两种传播过程:空气传导和骨传导。(2分钟)
四、课堂小结(2分钟)
谈一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回答
学生表演,思考。
回答:喉头的部位在振动
注意观察演示实验
知道实验现象
做好笔记
快速反应
思考
回答:空气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后回答
快速反映
认真听讲
回答:不需要
先看到闪电,不能。
运用速度公式计算s=vt
讨论
做好笔记
阅读并分析表中数据
快速完成
自由发言
创造情景,让学生平复心情,为新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引入新课
引发学生思考,设置疑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明白看什么,做什么。
介绍第一种实验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进物理。
形象生动,实验现象较明显
学会总结,体现重点知识。
巩固练习
学会联想生活中的事例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释在教室不能听到回声的原因
请判断以下声音的传播依靠哪种介质:
(1)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声音
(2)隔墙有耳
(3)路人借问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学会比较,分析总结,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巩固练习
梳理知识
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学习》12页:同类变式;13页第1-8题
2.预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并完成14页《预习导航》
板书
设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产生的原因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一切正在 的物体都在振动;
3. 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传播声音的媒介—固体、液体、气体
1.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中不能传播声音。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四、声速
1.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 有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回声:t=0.1s,s=vt
教学
反思
课前反思:本节内容为声现象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内容,因此,计划多利用实验和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前布置任务:制作土电话,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中反思:
三、课后反思:
领导检查备课情况记录
检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5 奇妙的透镜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5 奇妙的透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