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58942/0-1701837795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58942/0-17018377955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58942/0-17018377955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诗歌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计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 niànɡ) 窠巢( kē ) 黄晕( yūn ) 发髻 ( jì )
B.水藻( zǎ ) 看护( kān ) 花苞( bā ) 棱镜( líng )
C.静谧( mì ) 高邈( miǎ ) 莅临( lì ) 吝啬( sè )
D.应和( hé ) 粗犷(ɡuǎnɡ) 草垛( duò ) 菜畦 ( qí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朗润 嘹亮 抖擞 干躁 B.贮蓄 喉咙 睫毛 响晴
C.化妆 宽敞 干涩 澄清 D.屋檐 凄冷 淅沥 蟋蟀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路上,溪水边,游人们呼朋引伴,玩得好不热闹。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D.他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话咄咄逼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
A.谦虚 勤俭 坚强 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劳 坚韧
5.对下列语句修辞手法判断及赏析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赏析:本句运用了排比、夸张手法,“朗润、涨、脸红“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新气象,表达了作者越来越欢喜的情绪。
B.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这一句。
赏析:这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以及降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C.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赏析: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复苏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D.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赏析:本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的写出山
腰薄雪在夕阳下的颜色特点,表达出作者对薄雪下小山的喜爱之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字盂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 出塞》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二、诗歌文阅读( 共计20 分 )
(一)默写填空。(6分)
7. ,洪波涌起。(曹操的《观沧海 》)
8.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9.“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 ,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二)读《次北固山下》,回答10-11 小题。(5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 这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五言律诗,首联 和 两个词点明漂泊羁旅之情。
1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分)
(三)阅读《咏雪》一文,完成 12-13小题。(共计9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
(1)俄而雪骤 骤:
(2)差可拟 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2分)
(2)未若柳絮因风起。(2分)
14.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5.《朝花夕拾》是 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原名《 》。(2分)
16.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你更喜欢或讨厌哪一位人物,请结合这一人物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3分)
喜欢(或讨厌)人物:
理由说明: 。
四、现代文阅读(共计 23分)
(一)阅读《初春》完成17——20小题,共11分。
初春
丁立梅
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是冬天的模样,一切却又开始苏醒。
我喜欢杉树。裸露着铁锈红的筋骨,腰杆挺得笔直笔直的,像铮铮铁骨的汉子。
穿行在一片杉树林中,风吹落一片一片的阳光,像吹落一瓣一瓣的梨花,在铺着铁锈红的落叶上,跳跃、闪亮。林子也是透亮着的。杉树们沐着光,静默地微笑,总叫人心里觉得柔软。我喜欢池塘和小河。水刚刚睡醒,很清澈,眉眼儿盈盈。
我站在一条河边,亦是长久地站着。我喜欢水里面的倒影,芦苇的,树的,还有茅草们的。去年开过花的美人蕉和再力花,还有远处的一座小拱桥,它们倒映在水里面的样子,比在岸边的样子要动人,水波温柔地抚摩着它们,它们有着说不出的温婉和妩媚。
我喜欢岸边暗生的苔花。嫩黄的,柔软的,又是毛绒绒的。我很想挖一点带回来长。想想,又作罢了。它们还是在它们的广阔天地里好,呼吸自由的空气,白天晒太阳,晚上看星辰。
我喜欢柳枝儿。上面爬满淡黄的乳芽,活像一群活泼的小虫子。“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真是霸气得不得了。柔中带刚。
我喜欢含苞的花木。梅树、海棠、樱花、桃树、杏树、梨树、红叶李。它们的身上,爬满了花骨朵儿,如一个个音符,等着春风的手去轻弹。都是人生初相见的模样啊,纯洁,羞涩,懵懂。
我喜欢刚钻出土的小草。它们小模小样,披着一身淡黄的新绿,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遥看如一抹绿烟轻起。
我喜欢鸟的鸣唱。分别了一个冬天,它们回来了。是久别重逢。彼此间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于是,都扯着嗓子唱啊说啊,啾啾唧唧地没完没了,又愉悦又欢欣。我一听就是小半天,听得心里面长出温柔的水草来。
我喜欢风。这个时候的风,可以称作春风了。它们也作势般,呼呼地扑过来,但你不要怕,它们纯粹是吓唬人的。它们少了凌厉和尖削,多了温柔和好意,我闻见风里面的清香和清新。哪处的花开了吗?哪处的小草和新叶长出来了吗?
我跟着风走,一边走一边找。我找到结香了。好几大棵。上面的花苞苞,有的已撑不住开了。我低头闻闻,香得很。我还找到了一些野荠菜,绿汪汪的。真好啊,在城里的绿化带里,居然有从乡下跑来的野荠菜。
我喜欢稚童。白天,太阳好的时候,他们可以不用戴着厚厚的小绒帽了,也不用穿得那么臃肿了。他们追着一朵阳光,蹒跚着向前奔去,一个博大的世界,在等着他们。
17. 赏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它们小模小样,披着一身淡黄的新绿,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18.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做评价。任选角度,给下面的句子作批注。(2分)
我喜欢柳枝儿。上面爬满淡黄的乳芽,活像一群活泼的小虫子。“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真是霸气得不得了。柔中带刚。
19.在行文过程中,作者是从哪四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4分)
20. 文章重点描写了初春的各种美丽景物,为什么结尾以写孩子结束全文?(3分)
(二)阅读《老舍的脚步声》,完成21~22题。(共12分)
老舍的脚步声
徐立新
①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盲人,一共近40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富余,连正常人养家糊口都很不易,也就难得有能力去接济盲人们,因此盲人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
②每次一经过盲人庙,他的心便感到隐隐地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帮这些可怜的人。但他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简单的几次接济根本解决不了盲人们的根本生存问题,必须得给他们做到一份足以谋生的活计。
③于是,他不顾外人的反对,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开始每天往返于家中与盲人庙之间,把盲人们都组织了起来,并自掏腰包,买了多件乐器,将其中那些会拉唱弹奏的,组成了一个乐团,进行集中培训,给予合奏配合上的种种指导。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熬夜为乐团写歌,编排适合他们演奏表演的曲目。
④等这一切完成后,他又忙着联系演出单位和场所,并说服对方给予一定的演出报酬……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的盲人,他则通过各种关系,不惜低下身份到处求爹爹拜奶奶,最终靠着自己的“面子”和关系,把他们一个个安排进周边的橡胶厂、皮革厂、印刷厂和服装厂里。为此,他都跑烂了好几双布鞋。
⑤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盲人庙里几乎每个盲人都有了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了,因为有了稳定收入,很多盲人的生活状况都有了巨变,都先后搬出了原先那破旧的庙宇,住进街上条件更好的房子里,盲人庙也从此被废弃。他的心情欣慰了许多。
⑥这之后,每天,当他很晚下班从街上路过时,住在街上的盲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点亮屋内的灯,然后站到各自的大门口前,只为跟他打招呼,问声好,为他照亮门前的那段路,如同迎接自己的亲人归来一般,而这几乎成了那条街道上的一道不变的温馨风景线,一直持续到他终老的那一天,从未错过一次,盲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们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⑦他便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盲人们听出的那一声脚步声名叫“大善”。 (选自《读者》杂志)
21. 文中盲人们的处境触动了老舍的情感,他决定有所作为,他的确也改变了盲人们的处境。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22. 第⑥段加点词语“不约而同”的内容有哪些?目的是什么?(2分)
“不约而同”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约而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那一声脚步声名叫‘大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心中的那道“温馨风景线”。(4分)
五、写作
25.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有许许多多的事,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你的心扉,给予你精神力量,指引你前进的方向。生活告诉了你:做人要诚实,面对困难要乐观,荣誉不仅仅属于自己,要关爱别人……
以“这件事告诉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要求:字迹工整,书写格式规范;不少于500字。
二中2020-2021年初一上学期月考测试语文试卷 (10.10)
一、积累与运用(共计 12 分)
1. C 2. A 3. B 4. D 5. B 6. C
二、诗歌文阅读( 共计20 分 )
(一)默写填空。(6分)
7. (1分)秋风萧瑟(1分)
8. (1分)杨花落尽子规啼
9.(4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读《次北固山下》,回答10-11 小题。(5分)
10.(2分)客路、行舟
11.( 3分)
示例一:江水浩森,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
示例二:春潮涨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多么壮阔;好风相送,一帆高挂,缓行江上,多么心旷神怡。
(三)阅读《咏雪》一文,完成 12-13小题。(共计9分)
12. (2分) 骤:急 拟:相比
13. (4分)
(1)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 (2分)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2分)
14. (3分)雪景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美好的家庭氛围让谢太傅愉悦;
谢太傅是个儒雅脱俗又不失爽朗率性的人。
三、名著阅读(5分)
15.(2分) 鲁迅, 《旧事重提》
16.(3分) 略
四、现代文阅读(共计23分)
(一)阅读《初春》完成17——20小题,11分
17. 动词“披”和“打量”将小草人格化,准确细致地描写出春草萌发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小草顽强生命力以及活泼可爱姿态的赞美。
18.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引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柳枝儿刚刚抽芽时柔中带刚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柳枝儿的喜爱之情。
19. 作者是从外形、颜色、质地、声音的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20. 孩子处于人生的春天,作者在描写、赞美初春美景的同时写到可爱的孩子们,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童年的赞美。
(二)阅读《老舍的脚步声》,完成21~22题。(共12分)
21.(4分)
①常艰难,挨饿受冻 ②组织盲人们训练和表演
③进了周边的工厂工作 ④感到欣慰
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
22. (2分)
“不约而同”的内容:放下手中的活,点亮屋内的灯,然后站到各自的大门口前。
“不约而同”的目的:跟他打招呼,问声好,为他照亮门前的那段路。
评分标准:共2分。“不约而同”的内容答全1分:“不约而同”的目的答全1分。
23. (2分)
示例一:老舍以自己的脚步奔走,从根本上解决了盲人们的生存问题,不求回报。
示例二:老舍以自己的脚步奔波,对弱者同情、关爱、帮助。
评分标准:共2分。“脚步声”的含义1分:“大善”的含义1分。
24. (4分)
示例一:在文中,老舍为素不相识的盲人们付出了大爱,盲人们对老舍心存感激,彼此真挚的情感在每天夜晚的街道汇成了动人的风景。在生活中,每年的教师节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也是一组温馨的画面,它凝聚着我们回报老师辛苦付出的感恩之情。我认为:真心可以换真情。
示例二:在文中,盲人们在夜晚不约而同的恭候老舍的路过构成了一道感恩的风景线。在生活中,中秋或除夕,儿女们历尽艰辛赶回来与父母团聚,慰藉父母的心灵,也是一道温馨的风景。我认为: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结合原文”1分;“联系实际”1分;描绘心中的“温馨”或“风景”1分;语言表达1分,表述清楚合理,字数符合要求。)
五、写作(40分)
25.(略)
盲人们的处境
老舍的感受或作为
隐隐作痛
获得了一定报酬
通过关系给盲人们安排工作
生活状况都有了巨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武城县大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