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自读课文,理解文意,调动五觉,想象画面,人物对比,感受“知音”,回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利用双气泡图整理对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透过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感受艺术之美。
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双气泡图整理对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透过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 同学们,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修身的必备技能。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代只叫作琴,近代区别于其他乐器,才习惯叫作古琴或七弦琴。孔子所教授的课程“六艺”中的“乐”就有弹琴咏唱诗歌的项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琴”有关的文章——《伯牙鼓琴》。
二、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1.指名检测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
2.分组读、合作读检测课文朗读。
3.说说两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调动五觉,想象画面
1.《伯牙鼓琴》这篇课文中,伯牙弹的琴曲是什么样的?课文中是如何描写伯牙弹琴的?
2.锺子期的语言让你想象到了什么?
3.调动“五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分别说一说“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让你想象到了什么?
4.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用上“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尝到了……触到了……”将自己的想象描述出来。
四、人物对比,感受“知音”
1.快速阅读资料袋,说说什么是知音?
2.思考,为什么伯牙和锺子期二人会成为知音呢?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找出课文中进行对比的两个人物。
(2)逐句分析,将提取到的信息分别填入相应人物的气泡上。
(3)将相同点填在中间的气泡,不同点填在两边的气泡中。
师总结:伯牙弹琴,锺子期听琴;伯牙用将高山流水的情志寄托在琴声之中,锺子期能用语言描述出;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他们二人不愧是彼此的“知音”!这种图表叫做双气泡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点。关于伯牙和子期,你肯定还想了解更多,下面让我们阅读补充资料,完善双气泡图。
3.小组合作,练习巩固。
(1)四人一组,快速阅读补充资料。
(2)提取人物相关信息,完善双气泡图。
提示:提炼主要信息,看哪组找的准确、快速、全面。
4.小汇报交流,说说“知音”的故事哪里让你感动。
五、回顾总结
1.利用双气泡图回顾课文内容。
2.阅读诗句,品味“知音”。
附:任务单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背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引出课题,感受“知音”情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伯牙鼓琴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伯牙鼓琴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