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拓展提高类知识要点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拓展提高类知识要点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拓展提高类知识要点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拓展提高类知识要点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拓展提高类知识要点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拓展提高类知识要点,共13页。


    1.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2.南仁东(1945—2017),天文学家,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
    3.建造更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追求的梦想。因为更大径的望远镜具有更强的信号收集能力,能帮助科学家们探测到更遥远、更早期的宇宙。
    4.从落成至2018年9月,“中国天眼”FAST已经成功探测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2018年9月29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以我国天文学家、“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名字命名。
    5.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觉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6.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
    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心突出的弧度有关,和镜片大小无关。
    8.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9.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
    10.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11.放大镜镜片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心突出的弧度有关,和镜片大小无关。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大,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
    12.研讨
    问题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放大镜的镜片是由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玻璃制作而成。
    问题2: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放大倍数越高的镜片,中间越厚;放大倍数越低的镜片,中间越薄。
    问题3: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放大镜是运用了凸透镜的原理,放大倍数和镜片中心突出的弧度有关,中心厚度越大,其放大倍数越大;中心厚度越小,其放大倍数越小。
    13.制作一个放大镜
    制作材料:塑料杯子、热熔胶枪、注射器、水等等。
    制作方法:
    ①从塑料杯壁上裁剪两片凹陷的塑料片。
    ②用热熔胶枪将两片塑料片粘在一起,使之呈现中间凸起、四周扁平的形状。
    ③然后用注射器往里面灌满水,再密封,一个简易的放大镜就制作成功了。
    2.怎样放得更大
    1.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
    2.放大镜镜片的放大倍与镜片中心突出的弧度有关,中心厚度越大,其放大倍数越大;中心厚度越小,其放大倍数越小。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而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4.保持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当移进第2个凸透镜时,看到的图像非常清晰,并且很大,当移出第2个凸透镜时,我们看到的图像比较小,并且不够清晰。
    5.使用组合凸透镜,观察身边的其他物体,也能把看到的图像放得更大。组合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
    (一般情况两块镜片相距5厘米)
    6.显微镜的制作原理: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7.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约200万倍。
    8.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9.研讨
    问题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
    将两面凸透镜上下相互平行摆放,固定在纸筒中,并且使两面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处在一个固定值中。
    问题2: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看看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目镜,作用:放大物像
    (2)镜筒,作用:连接目镜与物镜
    (3)转换器,作用:物镜的连接处,用来转换物镜
    (4)物镜,放大物像
    (5)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上面还有压片夹
    (6)通光孔,通过光线
    (7)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8)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9)粗准焦螺旋,调焦距,用低倍镜观看的时候用,高倍镜不能使用
    (10)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现在显微镜一般都没有这个结构了,都是有电源的,比较方便)
    (11)细准焦螺旋,调焦距,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时候使用
    (12)镜臂:连接镜座与镜身的,提握镜身,使用时一般右手握镜臂
    (13)镜柱,支持镜身
    问题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
    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我们身边有许多微小的物体,这些物体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但是可以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2.比较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器官的结果。
    3.用肉眼观察不到昆虫器官的细节,用放大镜可以看到昆虫器官的全部,但看的并不是很清楚,细节仍然看不清楚。用显微镜观察,看上去很大很清楚,能够看清楚细节,但是看不到昆虫器官的全部只能看见很小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图像。用显微镜观察显然可以看的更清晰,能够看清细节。
    4.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片树叶,图像的大小以及看到的范围大小有什么不同?
    肉眼观察下的树叶,看到的范围最大,但不清晰,看不清树叶的叶脉。
    放大镜下的树叶范围较小,但是看得比较清楚,可以看清楚部分叶脉。
    显微镜下的树叶范围最小,看得最清楚,可以很清晰的看清楚每一根叶脉。
    5.使用显微镜看到的范围最小,不过看到的图像很大,很清楚,可以看清楚整个细节。所以我们想要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可以选择使用显微镜。
    6.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特点:体积小、易携带。
    7.研讨
    问题1: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问题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有什么不一样?
    用肉眼观察物体,图像最小,观察的范围最大。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图像最大,观察的范围最小。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无论是图像的大小和视野都处在两者之间。
    8.人类受到昆虫的什么启发?有哪些发明创造?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更微小的物体,观察细胞需要使用显微镜。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3.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所需材料: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滴管、纱布、洋葱、镊子、水等等。
    制作洋葱玻片标本的方法及步骤:
    ①找一块干净的小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用准备好的滴管在载玻片上滴1-2滴清水。
    ③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块表皮,大约一厘米左右就可以。
    ⑤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或者小镊子将其展开。
    ④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然后将一边慢慢放入水滴中,在水中放平,然后慢慢放下另外一边,使盖玻片完全进入水滴中不要有气泡。
    注意事项: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两片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玻璃划伤皮肤。
    ②制作标本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③不要用摸过洋葱的手来揉眼睛。
    4.研讨
    问题1:展示我们的记录,描述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是怎样的。
    洋葱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几部分组成。
    洋葱表皮细胞看上去扁平的,细胞与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细胞的外侧往往还形成具有防水性的角质层。
    问题2: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尽管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因为观察方法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洋葱表皮的细胞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几个部分。
    问题3:我们现在用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跟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细胞的形状基本能够清楚的看出来。
    不同之处: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细节不是太清楚,不能够看到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而我们现在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能够清楚的看到细胞的整个结构。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洋葱的其他部分以及其他生物系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同一种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大小也有差异。
    3.各种生物体的细胞是不一样的,首先是细胞形态不一样,然后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一样,比如人的红细胞里特有血红蛋白,而其他的细胞则没有。细胞的多样性是因为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只有分化,才能执行它所特定的功能,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细胞发生了定向的改变,所以同一个生物体内的细胞也是不一样的。
    4.人体血液红细胞,是由科学家简·施旺麦丹发现的。
    5.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了病毒之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6.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
    7.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对光——上片——调焦——观察记录。
    9.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样子及特点。
    10.研讨
    问题1: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新发现?
    我们观察了叶肉细胞、植物的根尖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叶表皮上的细胞等等。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所观察的生物标本都具有细胞结构,但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如此,同一种植物或动物,其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器官的细胞,不同的组织其形态功能也会不同,比如一片叶子上的叶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形状差别就很大。
    问题2:关于细胞,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细胞是如何分裂的?
    细胞是如何吸取养分的?
    细胞是如何工作的?
    细胞里面究竟有什么?
    不同形态的细胞,都有什么作用?
    细胞会运动吗?
    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组成吗?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生物。
    2.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后来许多科学家发现,在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生活着微生物,他们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不过蘑菇、木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3.蘑菇、木耳等都是微生物。蘑菇、木耳等虽然很大,但是那不是一个细胞,而是很多细胞共同组成的子实体,几乎每一个单独的细胞在适应的条件下都可以逐渐发育成为一个新的子实体。是否是微生物不仅是从大小来区分。从生物学分类说,所有真菌都属于微生物。
    4.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活动材料:滴管、烧杯、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水等等。
    活动方法: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①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
    ②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水样,水量尽量少些,滴在载玻片上;
    ③为了避免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跑来跑去不便于观察,用手捏几根脱脂棉纤维,散开交叉放置在载玻片水滴上,一定不要太多。
    ④盖上盖玻片。
    ⑤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活动的作用。
    5.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它会在水中运动,如果微生物运动过于迅速,不便于观察该怎么办?
    在显微镜下看到在水滴中运动着的就是微小的生物。如果这些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上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这些生物的运动速度。
    6.研讨
    问题1:我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水蚤、钟形虫、草履虫、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
    水中微生物的样子参考“水中微生物的名称以及外形特点”表格。
    问题2:我们根据什么辨认出他们是生物的?
    判断生物的依据:一是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二是具有新陈代谢特征,三是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四是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五是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六是一方面要适应环境,一方面还要影响环境。生活在水中的微小生物有繁殖、遗传等生命特征,具备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可以判断他们是生物。
    7.微生物与健康
    1.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3.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了细菌、病毒和生物细菌等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们能够发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一些很小的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走进了微观世界,探索更广阔的领域。
    5.人类发现了微生物的意义
    医药方面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发现了微生物。
    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1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疫苗是指以死亡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牛豆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发明了世界上第1支疫苗。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于是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了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工业
    生活中,我们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了微生物生产很多食品。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以直接食用。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酸菜、面包、馒头、腊肉等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我们的食品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微生物污染。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期,因此,就出现了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食物变质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保持干燥低温就可以防霉。
    7.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
    肉眼:可以看清楚比较大的物体。
    放大镜:看清楚较小的物体的样子。
    光学显微镜:可以看清楚微小世界的微小生物。
    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楚组成物体更小单位的原子和原子核。
    8.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之间有关系吗?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观察工具越先进,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越清晰。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放大镜的镜片
    中央厚,边缘薄
    都是由玻璃制成,都是透明的。
    玻璃片
    中央和边缘一样厚薄
    近视眼镜的镜片
    中央薄,边缘厚
    昆虫头上
    的触角
    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研制岀“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将它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有空气泄漏时能立即发出警报。还可以安装在煤矿的矿井里,监视瓦斯的浓度,当瓦斯的浓度超标时,它就会报警,以便及时排除险情。
    苍蝇复眼
    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
    用来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蝴蝶的
    彩色翅膀
    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这些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
    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
    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个大难题。

    相关学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这是一份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共1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知识点: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知识点,共9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共1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