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
展开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3.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 具】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人物)
实验依据
结论或假说
19世纪末
欧文顿
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膜式由 脂质 组成的
20世纪初
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1925年
荷兰科学家
从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 连续的两层
1959年
罗伯特森
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所有的生物膜都有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结构构成,是 静态 的统一结构
1970年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 流动性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
提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流动镶嵌模型
探究1.水能和酒精互溶,却不和脂质相溶,这体现了什么原理?这一原理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有没有体现?
探究2.尝试举例说明罗伯特森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统一结构有什么不足之处?
典例: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体的 作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江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破裂
(3)再用 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4)1985年,科学家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通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5)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 组成,如果单层磷脂分子的面积为S,则该细胞表面积为 。
注意:糖蛋白分布:细胞膜的外表
功能:保护、润滑和识别
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
(1)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2)变形虫的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
(3)白细胞吞噬细菌 (4)胞吞、胞吐 (5)细胞融合
探究4.尝试从生物膜的成分角度思考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这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什么特点?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课堂小结: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的分布: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些外侧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被);大多数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3.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二次备课】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共5页。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设问导入,问题探讨,体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