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语文试卷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 审核: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8页;答题卷1至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各种各样的比较有名的神话中,月亮总是和美丽的女神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还是由此演变的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或是中国的嫦娥与日本的辉夜姬。
    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月亮都是以女性的角色出现的。而在原始文化中,女性以月亮为代表,男性则以太阳为代表。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阴阳的观念,并形成最初的文化体系,用以认识、解释和处理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按照阴阳的文化体系,阴—月亮—女性与阳—太阳—男性是相对应的两方面。直到今日,阴阳文化体系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着作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这些观念如此根深蒂固,自然地,在人类的意识深处就很容易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尽管月亮神话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但它的主导象征却是表现“生命的繁衍与永恒”,由此而与女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女性的象征。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月亮,既是自然景观,也参与人的生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把它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以性别特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在《月亮神话》中说过:“无论在当代还是古典诗歌中,以及时代不明的神话和传说里,月亮代表的就是女人的神性、女性的原则,就像太阳以其英雄象征着男性原则一样。”阳性的太阳代表着公开的社会化的生活,是权威与力量的代表,而夜晚的月亮属于阴性,代表着隐蔽的私人化的生存形态,是神秘、感伤又富有诗意的。
    (摘编自段君、齐昕《浅谈中西月亮神话》)
    材料二:
    印度到处是毗湿奴的神庙,目前的印度教依然流传一个毗湿奴化身侏儒步天的故事。毗湿奴变成侏儒,三步就跨完天地,多具有想象力啊。那么,现实中有这样的侏儒吗?有的,就是圆圆的太阳。在中国,拟人化的太阳也是这个模样的,《山海经》里有一个太阳神名叫帝江,就是这圆溜溜的可爱模样。现在我们看到的伏羲女娲汉画像,一个拿着规,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一个拿着矩。太阳神与月亮神拿着规和矩测量天地,和印度的毗湿奴三步跨完天地,不正好巧合吗?
    印度教神庙中月亮神的名字 Chandra,汉语译成“旃陀罗”或“钱德拉”,但由于发音习惯的不同,也可以把后面的 dra 读为 jia,这就和“婵娟”十分接近了。婵娟即蟾蜍,蟾蜍是月亮的象征,所以婵娟也就指月亮了。
    中国的月蟾神话是自己形成的,因为它与汉语有关。《天问》里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的句子,其中“顾兔”之“顾”有的解释为回顾,有的解释为“蟾”,其实“顾”就是“蛙”。“蛙”与羲和的“和”同音,羲和分化之后,“和”大多代表月亮,比如嫦娥与女娲。“娲”读音与“蛙”同,正好说明月亮上有蟾蜍(蛙)的起源。既然月蟾神话起源于中国,Chandra一词即使与月蟾有关,也只能是印度受到中国的影响。
    印度没有月蟾神话,但有月兔的说法。说月亮上有兔子的,只有中国与印度。在神话研究方面,我们一般只谈印度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影响,很少说中国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其实,中国对印度的影响也是有的,并非只输入不输出。
    (摘编自吴晓东《印度日月神话的田野考察》)
    材料三:
    嫦娥奔月的故事,早在殷商易学《归藏》中就已出现,但也只是先秦诸多神话传说体系中的一个。嫦娥作为月亮人化形象的确立是在汉朝时期,唐代后月亮神话体系中又出现了“吴刚伐桂”的故事体系。中国的月亮神话发展脉络总体是根状的,但关于月亮的几大要素一直保留,如蟾蜍、玉兔、桂树等。古希腊神话从诞生之初就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神话体系,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融合发展。
    两个神话体系中古人都将月亮的人形化形象视为女性。在原始宗教时代的泛灵教时期,人们会很自然地将人类本身的特征——对立的性别关系带入有灵性的事物中,使神也有性别之分。月亮本身所具有的柔和的光线、神秘的特质与女性温柔的性格相符,同时女性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运行周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故不仅仅在中国与古希腊,在全世界的神话中,月亮神多以女性形象出现。
    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艰难,“多子”成为原始先民保证种族延续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哪个地区,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里居住着蟾蜍与玉兔,寓意多子多福,后来它们更是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希腊神话里,阿尔忒弥斯还是丰产与孕育女神,保佑妇女生产,是古老的女性生殖崇拜的延续与强化。
    中国神话中的嫦娥,本是人间英雄后羿的妻子,在服下不死药升到月亮后成为神灵;吴刚也是因为其在修仙过程中触犯禁忌而被罚到月宫砍桂树。中国的神本身多是肉体凡胎,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成为永生不死的“神”。他们获得永生后就不再干预人间事务,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更多体现了“人”的性格,能随意干涉人间事务,本质上是神的人性化。阿尔忒弥斯经常出没于人间狩猎,会参与人间纷争,能随意给予人类恩泽或惩罚。人与神之间共处一个时空,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有力量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古希腊民主平等的思想。
    (摘编自胡宇坤《试比较中国与古希腊的月亮神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阴阳观念形成的文化体系,至今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作用,让人们自然地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B.人们把月亮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女性特征,代表隐秘的生存形态。
    C.在神话研究中,我们一般只关注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月蟾神话起源研究则能看出中国对印度也是有输出的。
    D.在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极为艰难,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从而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结合各国的文化特征,探究月亮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B. 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的话,以支撑“月亮成为女性的象征”的观点。
    C. 在材料二中,作者从语言发音、语义辨析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和印度月亮神话之间存在着关联。
    D. 在材料三中,作者以“根”作比,指出了“中国月亮神话发展脉络”的总体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3.下列故事中的形象最符合材料三中有关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的一项是( ) (3分)
    A.文王拘羑里,观天象卜蓍草而推演周易。
    B.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被奉太上老君。
    C.神农氏遍尝百草,帮助老百姓识别草药。
    D.关羽殁后被尊为武财神,受到后世供奉。
    4.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认为“月亮是女性的代表”,但论述角度不同,请分别概括。(4 分)
    5.学校组织“中西方文化交流”游学活动,你计划运用以上材料中的说法向外国友人解读《 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的“月”。请结合诗句,列出发言要点。(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雨水和叶子
    卡尔维诺
    在公司各种杂七杂八的任务中,马可瓦多要负责每天早上给玄关的盆景浇水。那是通常会被摆在家里的绿色植物的一种,只是一株长得就像植物的植物而已。尽管只是一株植物,它也有它的痛苦。它缺乏光线、空气和露水。马可瓦多每天早上都会发现一些不好的征兆。有一支叶梗低下头去,另一片叶子则布满了斑点。同时,植物的茎不断长高,但枝叶不再茂盛,而是光秃秃像一根棒子。
    马可瓦多在照顾植物的简单的动作中,贯注了做其他工作所没有的关心,每次浇完水,他总是要盯着看好一会儿,①然后叹一口气,不知道是为了植物还是为了他自己。因为在那株封闭于公司墙壁间日益变黄变瘦的灌木身上,他找到了一个患难之交。
    植物(大家如此简而化之地称呼它,好像任何其他更精确的名字都无济于事,因为它在这个环境里就只代表着植物界)进入了马可瓦多的生命,主宰着他日夜的思路。当他观察乌云密布的天空时,渴盼得像一个期待旱灾结束的农民。自工作中抬起头,从逆光中察觉窗外已经下起雨来时,他便抱起植物盆子放到外面的中庭里。男人和植物就这么伫立在中庭。男人共情植物的感觉,而植物则像突然全身淋湿、陷入惊愕的人。马可瓦多品尝着雨水的滋味,那是属于树林、草皮的滋味,触发他的记忆。但是那最清晰的片段,却是每年都折磨着他的风湿病痛。下班的时间到了,马可瓦多实在不愿意再将植物关起来。为了让它淋更多的雨,马可瓦多说服主任,把植物带回去一晚。
    在倾盆大雨中,他与植物成为一体,穿越城市,回到家中——那是个有窗台的拥挤的阁楼。马可瓦多把植物放在窗台上,从房间可以看到植物映在窗台上的影子。自从他们离开那个半地下室搬来阁楼后,生活状况已经改善了不少,然而天花板漏水仍烦扰着他们。下雨的夜晚,就会听到水珠的嘀嗒声,像风湿病的预警器。②而那个晚上马可瓦多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都伸长了耳朵,那嘀嗒声成为欢乐的音符,这告诉他雨还在下,还在温柔地、不间断地滋润着植物,让叶子如帆一般张开。
    尽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早上打开窗户时他还是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植物塞满了半个窗户,叶子起码多了一倍,并且不再低垂,而是如剑一般挺立锋锐。
    他将植物贴在胸口下了楼,绑在货架上奔向公司。此后,马可瓦多便将植物留在了中庭。
    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六,工作到下午一点结束,直到星期一才上工。马可瓦多希望能把盆景再带回去,可早已经不下雨了,不知道还能找什么借口。天空其实并不晴朗,累积的乌云传达着下雨的可能。在得知主任住的那区还在下雨后,马可瓦多趁机建议:“我可以带着植物再到有雨的地方转一转。”说做就做,他马上带着植物出发了。
    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马可瓦多都是这么度过的:载着植物在小摩托车上颠簸着,观察着天空,寻找一朵他认为最有可能的乌云,在路上追赶直到遇见雨水为止。有时,他转过身来,看见植物又长高了一些,高得像计程车,像小卡车,像电车!而它的叶子也越来越宽阔。③现在它已经是一棵树了,奔驰在城市里,把交通警察、汽车驾驶和行人弄得晕头转向。同时,云跟着风的痕迹投射雨水,行人们把手伸出来,然后把伞收拢起来。沿着不同的路,马可瓦多追着他的云,带着植物沿着雨的轨道走。就好像跟在云层身后的水迹与叶片一起,全部被同一个力量拖着跑:风、云、雨、植物和轮子。
    星期一,马可瓦多空着手去见主任。他带着主任来到外面,指着一棵有两层楼高的树:“它长大了一些……”它被装在一只桶子里,再也不能被放在玄关了。生气的主任让马可瓦多将它还给苗圃,换一株大小合适的来。
    马可瓦多重新跨上座椅。④这棵树用它的绿叶填满了道路中央,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警察将他拦下来。可是,兜来兜去,马可瓦多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在这植物上他所获得的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他实在不忍心与它分开。于是,他继续穿梭在城市中。这棵草木泛滥到把他的头、肩膀和手臂部遮掩起来,直到他整个人都消失在绿叶中。所有的枝梗、树叶还有茎,无时无刻不在晃动颤抖。
    雨停了。接近傍晚时分,在路的尽头、家与家之间的空隙,出现彩虹朦朦的光。在雨水中竭尽全力猛然成长的植物开始筋疲力尽,四处奔驰的马可瓦多并没有发现他身后的叶子一片一片地由绿转黄,再转为金黄。
    已经好一段时间,由摩托车、汽车、脚踏车和小孩子组成的队伍跟在这棵穿梭于城市中的树木后面,而马可瓦多毫不知情。他们喊着:“猴面包树!猴面包树!”然后惊异地看着树叶变黄。每有一片叶子剥落飞去,便有许多只手举起捕抓它。
    刮起一阵风,一串金黄色的叶子随风扬起,四处飞舞。马可瓦多仍以为自己肩后有一棵翠绿茂盛的树,直到突然间回过头去。树不见了,只剩下一根插满了光秃秃叶梗的树干,还有枝头最后一片黄叶。在彩虹的光中仿佛其它东西都是黑的——人行道上的行人和两侧边房的立面。在这黑幕前方,半空中飘的是数以百计的金黄色的叶子,闪闪发亮,而数以百计的红色、粉红色的手在幽暗中举起争夺着叶子。风把金叶子刮向尽头的彩虹那儿,还有那些手,那些呼喊。连最后一片叶子也掉落了,由黄变为橘、红、紫、蓝、绿,重新变黄,然后消失不见。
    (有删改)
    【注】猴面包树:猴面包树生长在炎热地区,它有粗壮的树干贮藏水分,不仅维持自己的生长,还能为其他生物和行路人提供水分解渴救急,被称为“生命之树”。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小说开篇写了马可瓦多一成不变的生活,并点出故事的重要物象“植物”,介绍了它的生存环境和状态:空间狭小、环境阴暗、半死不活。
    B. 小说中植物的称呼经历了“植物(盆景)”“树”“猴面包树”的变化,象征主人公自我意识渐渐苏醒,寄寓了马可瓦多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C. 小说结尾是一场集体的狂欢,每个人包括马可瓦多就像那肆意生长的猴面包树,尽情释放生命的无穷张力,最终他挣脱了城市空间的束缚。
    D.小说以行人的变化从侧面衬托树的变化,从而突出了马可瓦多大胆追求自我的影响力,表现小说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句子①中马可瓦多的“叹气”,既是为植物,更多的为自己。他在植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他“同情、怜悯”,但又迫于现实而“无奈”。
    B. 句子②中马可瓦多内心的喜悦,源自于植物离开那个半地下室搬来了阁楼,并且他的生活状况已经改善了不少。
    C. 句子③中“晕头转向”说明城市的空间狭仄、拥挤。这样的一株“庞然大物”,只会给生活“添堵”,暗示了它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
    D. 句子④中“十字路口”“警察”代表着井然有序的理性生活和城市文明。“拦截”表明城市的天空根本容不下这样的“另类”。
    8. “植物进入了马可瓦多的生命”这个段落(第3段),写出了马可瓦多的多重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9. 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明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材料二:
    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曰:“然今我不击,归必狃。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缪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节选自《国语·晋语三》)
    材料三:
    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节选自《左传》)
    【注】①重耳,晋惠公的哥哥,有贤名。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四A年B晋C饥D乞E籴F于G秦H缪I公J问K百L里M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徒,白白地,与《屈原列传》中的“宋玉、景差之徒者”的“徒”意思不同。
    B. 质,使……做人质,用诸侯的儿子做人质,是源于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
    C. 矜,指怜悯,与《四章》中的“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不同。
    D. “置官司焉”的“官司”指的是官衙,现在是指在人民法院进行的诉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买粮食,秦缪公把粮食卖给了晋国;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卖粮食,还乘机攻打秦国。
    B. 秦晋交战,秦国将士怨恨晋国,打败了晋国军队,惠公的马车陷入泥泞中停了下来,惠公请求庆郑救他,但还是被俘虏。
    C. 秦国大臣对如何处置惠公意见不一,公子絷认为杀死惠公对秦国最有利,并建议让惠公的哥哥重耳接替惠公做晋国国君。
    D. 秦缪公权衡利弊后,为了不被诸侯嘲笑,决定放惠公回国,让惠公的儿子到秦国当人质,秦国还得到了河东郡的大片土地。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2)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
    14. 秦缪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请根据文本说说他能成为霸主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土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①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②马周:《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被旅店主人轻视,后至长安做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他代何条陈多事皆合上意,后被授监察御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本诗一、二句总写劝酒场面,客人对酒兴怀,主人举杯劝酒。寥寥数语,奠定了全诗感伤不平的基调。
    B. “主父”两句与“吾闻”两句,使用典故。前者从对面落笔,通过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羁异乡之苦,后者则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困守的狼狈。
    C. “空将”两句中的“空”,与“雪上空留马行处”之“空”不同,写出了诗人对马周那种凭借几行文字就得到皇帝恩泽的行为不屑一顾。
    D. “我有”两句一语双关,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变化。虽然灵魂无所归依却仍旧执着不改,对个人志向能够受到皇帝赏识充满希望。
    16. 李贺《致酒行》与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两首劝酒歌都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但又有所不同,请对比两诗结尾几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春江花月夜》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3)陆游《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人类的脊椎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荐椎和3~5节尾椎构成。像这样,人类的腰椎有5节,而黑猩猩的腰椎只有4节。而且,黑猩猩的骨盆是纵向的,呈现把下面2节腰椎从两侧按压下去的形状。因此, (1) 。与此相对的是,人类的骨盆纵向短,5节腰椎都可以自由活动。
    无论是人类还是黑猩猩,腰椎都呈现出从骨盆朝前向斜上方延伸的形状。如果让脊椎保持笔直,身体的姿势 (2) 。因此,直立的人必须使腰椎做向后的运动,才能使身体挺直。黑猩猩不能做出这样的动作,但是人类的腰椎却可以较自由地活动,还是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
    与黑猩猩相比,人类的腰椎能够更自由地活动, (3) 。 比如,①玩具娃娃的手臂是可以转动的东西,②所以那个部位最容易坏掉。③无论是什么东西,④能够活动的部位都是比较脆弱的。⑤因此,腰疼不太会发生在黑猩猩身上,⑥但是却会发生在人类的身上。⑦更加雪上加霜的是,⑧腰椎还要承受身体的重量。⑨越往下的脊椎承受的身体重量也越大,⑩就更容易引起腰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词语冗余,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删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里。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现实的景象消失了。他通过心灵的视觉,却看见了炊烟袅袅的双水村;看见夕阳染红的东拉河边,饮饱水的黄牛抬起头来,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的山峦……
    “唔……”他像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
    孙少平尽量使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他思量,过去战争年代,像他这样的青年,多少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呢!而现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罢了,总不会有死的威胁。想想看,比起死亡来说,此刻你安然立在这桥头,并且还准备劳动和生活,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你知道, 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是的,他现在只能和一种更艰难的生活比较,而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运的人们忘掉。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
    20.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像”和“阿……Q哥,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
    B. 但他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里。
    C. 他像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
    D. 像他这样的青年,多少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呢!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忘掉温暖、温柔、享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2.文中第三段,交替使用“他”和“你”两种人称,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作者的用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到处可以听到类似的宣言: “成为你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 “认清自己”“忠实于自己”“实现自己”……“成为你自己”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誓词。
    对此,你有何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大丰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大丰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