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1—16题,每题2分,17题每空1分,共5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ì)污涩(sè)差事(chāi)
B.抽噎(yē)怅然(chuàng)蹿得很高(cuàn)
C.坍塌(tā)嗔怪(zhěn)呻吟(yín)
D.酬劳(chóu)雏凫(fú)脸色煞白(shà)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xùn)鄙薄(bó)狭隘(ài)拈轻怕重(zhān)
B.干涸(gù)坍塌(tā)突兀(wù)扶摇直上(yá)
C.恍惚(huǎng)抽噎(yē)淫慢(yín)参差不齐(cēn)
D.灼人(zhuó)晕眩(xuàn)附和(hè)哄堂大笑(hòng)
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 凌乱 消耗 一缕酸辛B.慷慨 惩诫 清晰 畏罪潜逃
C.帐蓬 温驯 安祥 气喘吁吁D.废墟 晕眩 脚链 刨跟问底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妄下断语 神采奕奕 恋恋不舍 迫不急待
B.不露痕迹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班斓多资
C.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步履蹒跚 张牙舞爪
D.无所顾忌 一本正经 全身贯注 毫无生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万维网的推动下,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相继出现。
B.时尚的目的不是用服装来展现痛苦与不幸,而是让人们感到舒适、自信。
C.我们不得不否认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以最好的表演征服了现场裁判和观众。
D.为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政府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休闲书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是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展示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的许多经典诗词。
C.网络直播作为新生的媒介传播方式,具有融合性、跨区域及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因此需要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参与管理。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
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9.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
B.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C.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D.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C.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的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是云遮月,则来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就会下雪。
B.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如诸葛亮的《诫子书》。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四书”。
D.“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知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12.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
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C.“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
1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组是( )
①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②当王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王老师,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③当好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没钱买票,如果你愿意慷慨解囊,我就在此先行谢过!”
④当晚上爸爸叫你早点睡觉时,你说:“你只有欺负我!妈还在打游戏,你咋不说?”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14.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种枸杞多好啊!__________。种枸杞多好!种一季枸杞,四季都有希望,四季都有相思陪伴,四季都不会寂寞。
①现在,相思果一样的枸杞成熟了。娇滴滴,红艳艳,漫山遍野,染透秋光。
②夏天,去看枸杞花儿吧。紫色的小花,密密匝匝,像星子落满山岗。
③在春风中唱着歌儿去采枸杞尖,嫩绿的枸杞芽儿,可焯水凉拌,可文火素炒。
④不久,我们就可以去收枸杞根。纠缠不清的相思都凉了,干了,枯了。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②④⑥③①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⑥③④①②⑤D.⑥④②⑤③①
16.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和诗歌的内容没有关系。
17.(15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7)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关切、思念和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书将伴随我们终身,诸葛亮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探讨了学习、立志与成才的关系。
二、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18.(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
(3)非学无以广才( )(4)险躁则不能治性( )
19.(2分)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夫君子之行D.下车引之
20.(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2分)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请结合【甲】【乙】文,谈谈你对“志”与“学”关系的理解。
(二)阅读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13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美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及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4分)翻译下列加点字
(1)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
(3)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
23.(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乃悟前狼假寐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久之,目似瞑
24.(4分)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5.(3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B.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房名,“志”是记述,“异”指离奇故事。
C.文中“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等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屠户的勇敢、机智。
D.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按照“遇狼——惧狼——御狼——劈狼”的情节展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十月学生学业水平阶段反馈语文试题,共42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五六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