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1课时)
1.掌握地面高度的两种测量方法,即海拔和相对高度。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判断坡度的陡缓。 5.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一:自主阅读教材24页第一段至第二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单位是______。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
甲地的海拔-乙地的海拔。
海拔约8844.43米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8844.43-(-415)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
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甲省力。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1、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闭合的还是发散的?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有什么不同?3、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度差是否相等?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
要求:在制成的山体模型中,标出等高线(如下图)
注意:标等高线时,应按垂直距离标线。
说出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体不同部位: 、 、 、 、 。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
我们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深线。
从等深线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底的深浅。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地形剖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习题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米以上,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地形,因要跨越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相对高度1000米,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与等深线,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设色的原则,地面起伏程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