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白鹭》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066390/0-17020151525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白鹭》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066390/0-17020151525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白鹭》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066390/0-17020151526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落花生》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桂花雨》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4《珍珠鸟》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感受“精巧”,朗读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能给画面起名并总结方法,体会白鹭的诗意之美,发现白鹭特点与诗意美之间的关联。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欣赏和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难点
发现白鹭的外形美和活动美与诗意之美——“精巧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之间的关联。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识记。“鹭”是一种鸟,文中有“白鹭”“朱鹭”“苍鹭”;“匣”是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具,有盖子。“鹭”“匣”这两个字可以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识记。“嵌”是把东西卡在空隙里,借助文中句子或联系生活如“戒指上嵌着钻石”来理解和识记。“嗜”是“特别爱好”的意思,通过组词“嗜好”“嗜学”等来识记。“嫌”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如“谦”“歉”“赚”等。另外,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如“嗜”是翘舌音,“嵌”是前鼻音。
书写“匣”时,注意笔顺:先写横,再写“甲”字,最后为竖折。“鹤、嫌、框、哨、韵”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鹤、韵”要写得宽窄相当,其他字则左窄右宽。
文中“铿锵、蓑毛、嗜好、镜匣、清澄、长喙”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用结合图片、查字典、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悠然”拓展“~然”类的词语,初步体会其表达“……的样子”的语义。
朗读指导
课文语言朴实流畅,清新如画,优美如诗。适合通过朗读感受白鹭精巧而优雅的外形美,感悟清丽且悠远的意境美。
第1~4自然段要注意语气及重音,用讲述的语气娓娓道来,要重读“白鹭”“精巧的诗”“色素”“身段”“一切”“适宜”等词语,“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要读出否定的语气。第5自然段要读好停顿,这段是个长句子,由八个并列分句组成。前四句读得紧凑些,后四句是对前面的概括说明,总体概括了白鹭形象,可较前面的内容读得舒缓一些,前后连贯而有气势,突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第6~8自然段要读出画面感,总体要读得轻柔缓慢,符合课文描述的意境,边读边想象画面。根据时间、地点及描写白鹭情态的词语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感。第9~11自然段两次否定一次肯定,要注意语气变化,最后一段读出强调、肯定的语气,情感要强烈一些,突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阅读理解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字里行间饱含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课文有诗一样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意境:一是形美,美在适宜——身段匀称、色素和谐;二是意美,美在文中有画、画中有诗;三是情美,美在借物抒情、融通自然。
感受白鹭的形美,在与“朱鹭”和“苍鹭”的图片对比中,感知白鹭的身段美(身段匀称);关注“雪白、铁色、青色”等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鹭的色彩美(色素和谐),从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品味白鹭的意美,感受白鹭钓鱼时的闲适、闲立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空灵,白鹭的活动充满着活力和神韵,就像韵在骨子里那般,白鹭如诗如画的美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从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白鹭钓鱼、栖息、飞翔的场景语言流畅优美,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给每幅画取名,发现白鹭的外形及活动特征与诗意之美的关联,品味“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体会作者对白鹭之美的独特感受。
找出能够概括白鹭形象的句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明确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体会白鹭如诗般的韵味和作者对白鹭的无比喜爱之情。
积累运用
熟读成诵,体会作者对白鹭满满的喜爱,把有新鲜感的词语、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还可以拓展诵读其他写白鹭的诗,丰富感受。
结合白鹭的名片,从别名、种类、外形特点等几方面,向别人介绍一下白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
2.搜集白鹭、朱鹭、苍鹭的图片。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白鹭”的资料,了解其外形和生活习性等特点。对白鹭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给它制作名片。
2.搜集几首写“白鹭”的古诗词。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朱、框、哨、恩、韵”8个字。理解“精巧、配合、适宜、寻常”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3.学习对比、化用的写法,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活动1交流白鹭的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鹭的资料。
预设:
(1)出示白鹭图片,用语言给白鹭画像。直观感受白鹭的外形美和色彩美。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对白鹭有初步的认识:白鹭浑身雪白,体形较小。经常在水边活动,喜欢捉鱼吃,在树上、灌木丛或者地面上居住。
(3)展示学生制作的白鹭名片(加工后的图文结合的资料)。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白鹭的诗词。
预设:
课件出示 (1)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李白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4)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欧阳修
活动2交流感受,导入新课
1.全班交流:刚才我们看了这些图片,读了这些古诗词,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1)白鹭浑身雪白,体形匀称,像一个优雅的君子。
(2)白鹭离不开山水,它在青山绿水间时仿佛一幅画,让人觉得很有美感。
(3)我想象白鹭在青山绿水中飞翔的样子,一定很清新脱俗。
(4)俗话说,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清。但是,山水间如果没有白鹭,山水就少了许多灵气,少了许多生动。
2.导入:是啊,同学们的感受都很独到,我们通过图文资料以及诗人笔下的白鹭,感受到了它独特的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的《白鹭》,看看他笔下的白鹭有一种怎样的美。(师板书“1.白鹭”)
设计意图 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上交流运用资料,既培养了学生资料的搜集及运用意识,也体现了语文学科课内外知识的联系。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过渡:(板书“白鹭”后)同学们,你知道“鹭”是哪类动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一种鸟,鹭是形声字,从形旁猜到的。)文中有哪些带“鹭”字的词语?(白鹭、苍鹭、朱鹭)本课的六个会认字都是形声字,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本文的生字和生词。
1.出示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标注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组内展示朗读,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朗读展示,师生点评。
(2)汇报重点认读的词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白鹤 生硬 寻常 忘却 镜匣 清晨 孤独
悠然 黄昏 恩惠 蓑毛 长喙 铿锵 清澄 嗜好 嵌在 嫌弃 白鹭 粉黛
玻璃框 美中不足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或利用图片了解“黛、朱、苍、青”分别是指什么颜色,结合图片、近义词、生活实际或查字典了解“嗜好、清澄、孤独、悠然”的意思。
预设:
(1)“黛”指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因此,“粉黛”借指妇女。“朱”指大红色。“苍”指青色;草色,深绿色;灰白色。“青”指蓝色或绿色,有时也指黑色。
课件出示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因此,“粉黛”借指妇女。
[朱]大红色。
[苍]青色;草色,深绿色;灰白色。
[青]蓝色或绿色,有时也指黑色。
(2)“蓑毛”“长喙”可以结合白鹭的图片来理解。能指出相应的部位即可。“蓑毛”指白鹭背部的羽毛。“长喙”指白鹭的长嘴。“镜匣”也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它是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其中装有可支起来的镜子。
“寻常”和“忘却”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理解。“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忘却”是“忘记”的意思。
“精巧”“适宜”“清澄”可以通过拆字组词来理解。“精巧”是“精细巧妙”的意思。“适宜”是“合适;相宜”的意思。“清澄”的意思是“清明、澄澈”。
其他词语可以通过查词典来理解。“孤独”是“独自一个;孤单”的意思。“嗜好”的意思是“特殊的爱好”。“悠然”是“悠闲的样子”的意思。“恩惠”的意思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课件出示 理解词语的方法
①结合图片理解“蓑毛”“长喙”“镜匣”。
②找近义词理解“寻常”“忘却”。
③通过拆字组词来理解“精巧”“适宜”“清澄”。
④查词典理解“孤独”“嗜好”“悠然”“恩惠”“铿锵”。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点拨:
(1)“鹤”左边是秃宝盖和“隹”字,“隹”字的“丿”要穿过秃宝盖,右边“鸟”字的最后一笔是横。
(2)“嫌”的女字旁的撇点出头要少,避让“兼”的“丿”。
活动2再读课文,提取关键句感知内容
1.提问:白鹭给读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理解“精巧”“韵”的含义。
3.提问:这两句话分别在文章的哪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发现了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2)作者把白鹭比喻成“一首精巧的诗”,表达了他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识字学词在遵循构字规律和词语特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关联已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方法上的归类指导。要充分体现在课堂上学语言,在生活中用语言的大语文教学观。另外,能体现汉字文化、汉语文化的内容,一定要尽量体现(如“粉黛”)。
“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四年级下册“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已学的语文要素的迁移运用。
板块三 品读课文,感受“精巧”
活动1抓住关键句,初步把握文章结构
1.提问:课文开篇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呢?
预设: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我是从这句外形描写中感受到的。
(2)第6自然段写白鹭在清水田里站着钓鱼,我想象出一幅白鹭悠然垂钓的画面,想到了“独钓寒江雪”,从中我体会到了诗情画意。
(3)第8自然段写白鹭在空中飞,我仿佛看到了白衣仙子翩翩起舞,真是如诗如画啊。
2.提问:第2~8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第2~5自然段描写了白鹭的外形之美,第6~8自然段写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活动2学习对比和化用,感受“外形美”,体会作者情感
1.提问:请快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预设:
(1)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写了白鹭的外形“一切都很适宜”。
(2)这四个自然段写白鹭的外形美,是从身段匀称和色素和谐两方面来写的。
2.提问: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身段的大小适宜?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色素的配合适宜?默读课文,在表现白鹭“适宜”的语句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1)交流第3自然段,提问:作者想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
课件出示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白鹤、朱鹭、苍鹭、白鹭图片)
预设: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凸现其“不适宜”,以此来衬托白鹭“一切都很适宜”,表达对白鹭的偏爱。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特别喜爱。
指导:第3自然段要读出与第1、2自然段(赞美)不同的情感,“太大而嫌生硬”“太不寻常”要读出否定的语气。
总结:通过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在身段大小、寻常与否的对比,不仅突出白鹭柔和、小巧、不突兀的精巧之美和诗意之美,还把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无痕迹地融入描写之中。
(3)交流第5自然段,体会色素搭配和谐。
课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①请学生圈画第5自然段中描写颜色和形态的词语,想象白鹭的样子,并说说自己对白鹭外形的感受。
预设:我从“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感受到了白鹭素雅的美。
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增之一分则嫌长……则嫌黑”一句的理解。
预设:
A.这句话是说:再长一点就太长了,再短一点就太短了,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黑一点就太黑了,白鹭的一切都是刚刚好,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照应了上文“一切都很适宜”。
B.我知道“素”的意思是“白”,“黛”的意思是“黑”,“一忽”的意思是极小的分别。
③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特点,学习化用、对应性表达。
提问:第5自然段的后四个分句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前四个分句和后四个分句各用了什么写法?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
A.后四个分句读起来和其他语句不一样,之乎者也的,像文言文。
B.前四个分句,用“那……”领起,是一个排比句。从整体到部分写出白鹭的体形小巧,色素和谐。
C.后四个分句不仅用了排比,还是化用,化用了《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句式表达。
课件出示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提问:读一读,看看课文第5自然段的后四个分句化用了哪句的表达,说说你有哪些体会。
预设:化用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表达,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
总结:作者借用写绝代佳人的句式写白鹭,在作者眼里,白鹭超凡脱俗,恍若白衣仙子,我们能感受到他十分喜爱白鹭。
④前四个分句和后四个分句是一一对应的。“增之……”是说“蓑毛”;“减之……”对应体形结构;“素之……”对应“铁色”;“黛之……”对应“青色”。
活动3指导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1.教师出示关键词,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练习背诵。
白鹭是( )。
色素的( ),身段的( ),一切都很( )。
白鹤( ),即使如( )朱鹭或( )苍鹭,也觉得( ),而且( )。
然而白鹭却因为( ),而被人( )。
那( )蓑毛,那全身的( )结构,那( )长喙,那( )脚,增之一分( ),减之一分( ),素之一忽( ),黛之一忽( )。
2.同桌互相背诵。全班背诵。
设计意图 通过写法的学习,从课文的语言中,领略到诗意的语言之美,感受到白鹭的“精巧”与“适宜”,也体会到了作者借白鹭抒发的情感。
板块四 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抄写你认为优美的句段。
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读熟并尝试背诵课文第6~11自然段。
3.结合白鹭的名片,从别名、种类、外形特点等几方面,向别人介绍一下白鹭。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生字“嵌”“匣”,理解“孤独、悠然、恩惠、清澄”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11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拟人的写法,能想象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并给画面起名。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白鹭动态场景与诗意之美的关联,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诗意的赞美之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活动1复习词语,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指名读,检查识记情况。
课件出示 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白鹤 生硬 寻常 忘却 镜匣 清晨 孤独
悠然 黄昏 恩惠 蓑毛 长喙 铿锵 清澄 嗜好 嵌在 嫌弃 白鹭 粉黛 玻璃框 美中不足
2.全班背诵第1~5自然段。
活动2学习第6~8自然段,布置学习任务
1.学生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看到了白鹭哪些生活画面。
2.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注意提醒学生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3.各小组总结意见,选代表,准备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注意提醒学生要尊重不同的见解。
板块二 想象画面,感受“韵味”
活动1复习巩固,导入学习
1.提问:同学们,四年级学习《乡下人家》时,咱们给课文配画起名了,读读这段文字,想一想:当时起的是什么名字?
课件出示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预设:鸭子戏水、鸭子觅食。
2.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根据内容想象画面,给画面起名的方法。
活动2学习第6自然段,展开想象,学习给画面起名的方法
课件出示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提问:读第6自然段,想象画面,请你给这个画面起个名,说说起名的理由。
预设:
(1)我们组起的名是“白鹭垂钓”。我由“白鹭站着钓鱼”想到白鹭静静地站在水田里,不慌不忙地等鱼儿过来,它像个经验丰富的渔翁,悠然地“垂钓”。
(2)我们组用“水田钓鱼”为这幅图命名。因为课文插图中有一只白鹭把长喙伸进水田里,它的长喙像钓线一样,它正在水田里钓鱼呢。
引导发现:读读“白鹭垂钓”“水田钓鱼”这两个名字,从词语结构角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白鹭垂钓”是“谁做什么”的形式,“水田钓鱼”是“在哪里做什么”的形式。
总结:这是两种不同的起名方法,“白鹭垂钓”采用“谁做什么”的形式起名,而“水田钓鱼”采用“在哪里做什么”的形式起名。
2.提问:“清水田”“玻璃框”“镜匣”是什么关系?这幅画的主角是谁?根据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
(1)“清水田”成了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而这幅风景画是白鹭的“镜匣”。清水田成了白鹭的梳妆镜了。
(2)这幅画的主角是白鹭,它在“钓”鱼,这种拟人的写法,把白鹭觅食时的悠然自得表现出来,这与清水田的宁静浑然一体,展现出恬静之美。
点拨:清澄明镜的水田是一幅青山绿水的画,而其中的白鹭,或翩然低飞,或悠然垂钓,或超然伫立……与画面浑然一体,韵味十足,使这幅画富有灵性,充溢着浓浓的诗意。可见,白鹭的活动有一种诗意之美。
3.提问:“镜匣”是女士用的梳妆镜,联系第5自然段的描写,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作者用写佳人的句式写白鹭,用女士的用品写白鹭,或许在作者看来,白鹭成了白衣仙女,在我的眼里,白鹭真的和仙女一样美啊!
4.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重音,读出画面感。
朗读时,要重读“清水田”“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嵌”“画”“田的大小”“镜匣”这些关键词语。
5.指导写字。
(1)“嵌”的“山”要写得窄小些,避免头重脚轻。“甘”的首横要向左探出去,“欠”的第三笔撇收缩,捺舒展,向右伸出去,以求整个字稳定。
(2)“匣”的笔顺:先写横,再写“甲”字,最后写竖折。
活动3迁移运用方法,学习第7自然段
课件出示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请用刚刚学过的方法给第7自然段起名,并说明理由。
预设:
(1)我们起的名是“白鹭瞭望”,因为……
(2)我们组用“树顶独立”“树顶望哨”命名,因为……
(3)我们组起的名是“孤独瞭望”“悠然望哨”,因为……
总结:第三组同学的命名方法很特别,“悠然望哨”采用的是“怎样做什么”的形式。现在我们用到了三种命名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哪个名更贴切?
点拨:图名中的这些词语实际上反映的是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对白鹭的描写中。在品味中要注意体会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
点拨:
(1)“悠然”的意思是“悠闲的样子”。“嗜”是“喜爱,特别爱好”的意思,“嗜好”指特殊的爱好。
课件出示 根据“嗜”和“悠然”的意思,读一读,连一连。
嗜戏如命的人书虫悠闲的样子欣然
嗜书如命的人戏迷失意的样子翩然
嗜棋如命的人棋迷愉快的样子悠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茫然
(2)白鹭站在树顶,给人“孤独”之感也好,“悠然”之态也罢,作者真正想说的是白鹭特别有气质,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感受,这是别的鸟没有的。
总结:白鹭总是“站立于小树的绝顶”,显出一副悠闲的样子。枝头独立是白鹭独特的嗜好,凸现了高雅脱俗之美,这也是别的鸟无法表现的。
4.提问:你看到白鹭站在树顶上瞭望,会想到什么?和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去感受、联想、欣赏白鹭望哨的美。
活动4学习第8自然段
课件出示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请用学过的方法命名,说说为什么起那个名。
预设:
(1)我们组起的名是“黄昏低飞图”,因为……
(2)我们用“空中低飞图”命名,因为……
(3)我们组起的名是“白鹭起舞图”,因为……
总结:同学们,我们可以用四种方法来给图画起名。方法1:谁做什么(谁+动作)“白鹭垂钓”“白鹭望哨”“白鹭低飞”;方法2:在哪儿做什么(地点+动作)“水田钓鱼”“绝顶望哨”“空中低飞”;方法3:怎样做什么(形容词+动作)“悠闲垂钓”“孤独望哨”“翩然起舞”;方法4: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动作)“清晨瞭望”“黄昏起舞”。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
(1)理解“清澄”的含义。“清澄”会让你想到哪些事物呢?(冰、雪、水)这就是“清澄”的形象化。作者见到黄昏中低飞的白鹭,觉得那也是“清澄”的形象化了,这翩然若仙的白鹭给娴静的乡居生活增添了几分生趣、几分诗意。(生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学生想象:夕阳西下,青山绿水间,一两只白鹭悠然飞过,时而掠过头顶,时而滑过水面,令人倍感心旷神怡。这种境界,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人间仙境。
(3)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恩惠”的理解,再引导学生体会白鹭赐予了乡居生活一种美的感受,这正是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总结:“白鹭低飞”这幅清纯美丽的画面,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示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一种享受,因此作者说“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3.整体朗读第6~8自然段,读出心中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 采用“教—扶—放”的教学设计,按照“学方法”“用方法”“总结方法”的流程,旨在突出给画面起名方法的学习、实践与总结。不贪大求全,只求“一课一得”。
板块三 整体回顾,升华感情
活动1首尾兼顾,概括总结内容
1.讨论交流第9、10、11自然段。
预设:
(1)小组问题:
①“铿锵(的歌)”与“精巧的诗”有什么不同?
②探究: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探究1:白鹭的外形美和诗的哪方面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
探究2:白鹭在各种场景中的动态美和诗的哪方面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③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合全文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小组解答:
①引导学生体会“铿锵(的歌)”与“精巧的诗”的不同:“铿锵”给人的感觉是太喧嚣、太热烈;而白鹭的形象是恬淡的、悠闲的,所以更像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
②白鹭的外形美如诗的结构一样精巧,白鹭的动态美如诗的意境一样韵味无穷。
③这两段话语意递进。白鹭外在表现出来的诗意,是因为它骨子里有诗的意韵。内在有诗的神韵,外在才能表现出诗的韵味,白鹭是从内到外的散文诗。
2.点拨:作者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结尾再次强调白鹭是诗,有两方面用意,一是照应开头“精巧的诗”;二是深化了“诗意”的表达,升华感情。
3.总结:诗的美在于美得精致、有韵味。作者一再把白鹭比作诗,是因为在作者的心里,白鹭的外形之美如诗的结构一样精巧,白鹭的动态之美如诗的意境一样韵味无穷,作者借对白鹭的诗意的描写,抒发了喜爱和赞美之情。白鹭以其外形和活动,所展现出来的富含诗词意境、诗词意蕴的诗意之美,使它成为古今文人公认的诗词意象的典型。
活动2朗读和背诵课文,再次感受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1.播放配乐,让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
2.分段朗读,体会每一个段落描写和赞美白鹭的不同角度。
3.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课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学生可以自主朗读感受白鹭的诗意之美,体会文章所描写的画面美和情感美。
板块四 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活动1拓展阅读,学会发现
1.古往今来,白鹭是备受文人喜爱,经常入诗入画的动物。(出示写白鹭的诗,生诵读。)
(1)课件出示与“白鹭”有关的诗词。
课件出示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③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唐]李白《白鹭鹚》
④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唐]刘禹锡《白鹭儿》
(2)课件出示描写白鹭的美文。
课件出示
白 鹭
黄昏的窗外仍飘着雨。
一只白鹭从远远的雨空掠过,横飞到更遥远的云雨去。仿佛一道光明划过混沌,你像灵性的火花,在这天雨浑茫的黄昏,以横飞的流线美和澄澈的光白抒怀着诗意。而你原本是诗化的灵物,雨空掠翔就是一首灵韵的诗。
你横飞到更遥远的云雨去了,你的蓑羽载了云雨,载了我的窗,穿越了雨空,在山外的落日飞翔。
落日里,你蓑羽上的云雨和窗,云蒸霞蔚为满天的红光,而你在红光里抒写你生命的诗韵。
2.总结:读着这些诗词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如诗一般美好的白鹭就在我们身边。正如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衷心地希望同学们多多亲近生活、感受生活,用你的一双慧眼,发现那寻常事物中触动你心灵的美的东西,并写下你自己的独特感受。
活动2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有新鲜感的词语,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上面的短文《白鹭》回答问题:
(1)读一读,给短文描写的画面起两个不同的名字。
(2)对照课文,看看短文和课文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设计意图 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让学生留心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活动建议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找找文中描写白鹭的句子,摘抄几句能让你读出白鹭韵味的句子,再用关键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同桌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根据同学的意见补充自己所填的内容。
3.集体交流的时候要大声说出自己填写的内容。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白 鹭
用 时
5~7分钟
活动内容
在作者的眼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读读课文,想想哪些语句让你读出了这种韵味。摘抄下来,并写写感受。
句子摘录
感受
课 题
白 鹭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把音节补充完整。
l____ ____ián ____ài ____ì
鹭 嫌 黛 嗜
2.工整地抄写下面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或借用工具书理解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恩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铿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中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
本文通过对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较,衬托出________的形体“适宜”及自然美的特点。
资料搜集
1.搜集郭沫若的资料。
2.搜集白鹭的相关信息。
阅读质疑
1.例: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揭题,初识白鹭,初读课文,走近白鹭,研读课文,感受白鹭之美,仿写练习,引导质疑,升华白鹭之美,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白鹭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介绍资料,扫清障碍,初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成果,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白鹭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