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67702/0-17020377009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67702/0-17020377010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67702/0-17020377010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题
展开1.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2.[2023·江西上饶高二统考期末]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包括( )
A.丰富度和空间结构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物种组成和生态位 D.互利共生和捕食
3.下列有关群落和优势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外貌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B.区别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物种丰富度
C.群落中的优势种会一直占据优势地位
D.过度放牧会影响羊草的优势地位,不利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
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B.群落中数量最多的物种一定占据优势
C.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群落中所有生物的总数量称为物种丰富度
5.[2023·山西高二统考期末]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以上信息说明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是( )
A.原始合作 B.寄生
C.种间竞争 D.捕食
6.[2023·四川成都高二校联考期末]下列生物之间为寄生关系的是( )
A.小狗与其身上的跳蚤
B.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
C.大豆根与根瘤菌
D.以老鼠为食的老鹰和蛇
7.[2023·湖北十堰高二统考期末]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关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
B.图乙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种间关系
C.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可能相同
D.自然条件下图丙的①、③种群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
8.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群落水平结构的形成往往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因素有关
D.引起森林群落中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光照
9.[2023·浙江杭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足球场中低矮的草坪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一片竹林的竹子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C.多边界、岛屿化等特征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结构表现为物种的均匀分布
10.[2023·青海西宁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盐碱度等条件的差异会导致群落中的生物呈现镶嵌分布
B.在垂直方向上,有的生物可以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
C.森林中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D.同一座山上不同海拔植物种类不同属于垂直结构
11.[2023·广东湛江统考二模]寒来暑往,四季更迭,群落往往存在季节性变化。下列关于群落季节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动物的迁徙行为与群落季节性改变密切相关
②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
③植物生命周期的季节性是影响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的因素之一
④蝙蝠习惯夜晚活动,蜜蜂习惯白天活动,这是群落季节性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减少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则种间竞争加剧
13.[2023·湖北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生态位表示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同一群落中一般不存在两个物种长时间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
B.生态位重叠导致两物种之间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其中一个物种灭亡
C.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越宽,在和其他物种竞争过程中,其适应性越强
D.如果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某种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也会随之改变
14.[2023·辽宁丹东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是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15.[2023·浙江舟山高二统考开学考试]如图为干漏斗分离装置,常用于开展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分离
B.土壤动物收集瓶中加入95%的酒精用来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C.将图中的热光源加个灯罩或换成相同亮度的LED灯效果更佳
D.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不同,可反映其物种丰富度不同
1.[2023·湖北武汉洪山高级中学校考]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珍稀鸟类5大类型234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湖景区内所有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群落
B.东湖景区水域内引入水葫芦能净化水体,增加物种丰富度
C.东湖景区多样的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
D.从湖心到岸边不同深度分布着多种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与“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相同种间关系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一山不容二虎
3.[2023·广东高二校联考期末]广东某滨海地区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壤退化并演化成碱斑地,其中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在碱斑地形成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水平结构变得复杂
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小
C.碱蓬的优势种群地位不变
D.碱蓬的生态位没有发生变化
4.[2023·云南大理一模]“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降低
D.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5.[2023·广东揭阳高二统考期末]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也有分层现象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
6.[2023·河南驻马店校考]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分布有鱼类、水鸟、水草、藻类、芦苇等动植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会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但不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不同位置能有效地减少种间竞争
C.某种鱼类的幼体、成体食性不同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构成该鱼的物种丰富度
7.[2023·河北邢台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B.用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统计小动物的相对数量
C.随机扫取土壤表层土样,收集小动物并放入塑料袋
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
8.[2023·云南昆明模拟预测]下列对群落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群落中某物种的数量称为物种丰富度
B.有的动物在冬季进入冬眠、有的则在夏季进入夏眠,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C.通过研究栖息地、食物、天敌及种间关系等可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
D.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称为种间竞争
9.下列与群落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是不同物种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B.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空间位置和作用
C.群落的镶嵌分布与地形、光照无关,与物种、个体体积有关
D.在群落中优势物种可能会逐渐丧失优势地位,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10.科研人员对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环境土壤动物的分布(Ⅰ:0~5 cm;Ⅱ:5~10 cm;Ⅲ:10~15 cm)
A.土壤动物类群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B.三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
C.常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是因为其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
D.取样器取样法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某些种群的密度
11.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群雀鸟总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筑巢,血雉和棕尾雉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请分析回答: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煤山雀和黄腰柳莺的生活环境相同,是_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之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主要生活在________中。
(3)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________(选择以下字母填写)。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 D.种群的海拔结构
12.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________结构,表明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_______种类往往有所差别。
(2)________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最丰富。该生物群落中植物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层次,这种群落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的______________称为物种丰富度。
13.[2023·广东汕头聿怀中学校考期末]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在同一群落中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因为自然界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________,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________占有。
(2)在自然界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持久性重叠的事件是很罕见的。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之间,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如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
(3)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C
解析:海洋中的全部鱼为多个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A错误;一片草地上的跳蝻和蝗虫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一个池塘里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生物群落,C正确;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属于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2.答案:B
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包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位、范围和边界、群落演替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答案:D
解析:群落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区别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错误;群落中的优势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错误;如果过度放牧,牧草就会明显减少,群落中的一些植物种类可能会消失,草原生产力严重降低,不利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D正确。
4.答案:C
解析: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A错误;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是群落中的优势种,故群落中数量最多的物种不一定占据优势,B错误;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D错误。
5.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分开后也能独立生活,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6.答案:A
解析:小狗与其身上的跳蚤为寄生关系,因为跳蚤需要从小狗身上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进而影响小狗的生长、发育,A正确;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表现为互利共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B错误;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所以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以老鼠为食的老鹰和蛇之间有共同的食物,因而表现为种间竞争,D错误。
7.答案:D
解析:图甲表示种间竞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故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A正确;图乙表示种间竞争,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种间关系,B正确;根据A、B选项的解析可知,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均为种间竞争,C正确;图丙表示捕食,①先增先降,②和③依次随①的变化而变化(后增后降),自然条件下,①和②,①和③,②和③之间均有可能是捕食关系,D错误。
8.答案:D
解析: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不同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A、B正确,D错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它们通常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9.答案:C
解析:足球场中低矮的草坪是一个生物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分层现象是指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竹子只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分层现象,B错误;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多边界、岛屿化等特征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C正确;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常呈镶嵌分布,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盐碱度等条件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形成的原因,镶嵌分布是水平结构的特征,所以盐碱度等条件的差异会导致群落中的生物呈现镶嵌分布,A正确;有些生物的食物分布在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垂直方向上,有的生物可以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B正确;森林中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接受的光照等,故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同一座山上不同海拔可能会有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等因素导致植物种类不同,所以同一座山上不同海拔植物种类不同属于水平结构,D错误。
11.答案:A
解析:群落季节性使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改变,动物的迁徙行为与群落季节性改变密切相关,①正确;不同季节光照强度不同,使植物的光合强度不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②正确;不同季节的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使植物表现出生命周期的季节性,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植物生命周期的季节性是影响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的因素之一,③正确;蝙蝠习惯夜晚活动,蜜蜂习惯白天活动,这是昼夜更替节律的体现,④错误,B、C、D错误,A正确。
12.答案:B
解析: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错误;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正确;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则种间竞争加剧,D正确。
13.答案:B
解析:在同一群落中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种间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物种所占有,A正确;生态位重叠导致两物种之间竞争,竞争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一种占优势,一种占劣势甚至灭亡;情况二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B错误;生态位是指某种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越宽,在和其他物种竞争过程中,此生物的适应性越强,C正确;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某种生物的食物资源、天敌或生存空间发生变化,该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会随之改变,D正确。
14.答案:D
解析:土壤小动物是该地区生物群落的一部分,具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季节性,因此不同地点的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A正确;调查过程中,可利用小动物的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B正确;土壤小动物具有体型较小、活动能力较强的特点,调查其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D错误。
15.答案:D
解析:该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分离,A错误;土壤动物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用来杀死和保存小动物,B错误;小动物具有避高温、避热的特点,图中的热光源灯效果更佳,C错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不同,可反映其物种丰富度不同,D正确。
能力素养综合练
1.答案:C
解析: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错误;引入水葫芦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减少,B错误;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C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种生物生活在垂直高度上的不同空间,从湖心到岸边不同深度分布着多种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2.答案:A
解析: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二者之间属于捕食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捕食的种间关系,A正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种间竞争的关系,B错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体现了寄生的种间关系,C错误;一山不容二虎,体现了种内竞争的关系,D错误。
3.答案:B
解析: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壤退化并演化成碱斑地,所以群落的水平结构变得简单,A错误;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小,B正确;滨海地区原先优势种群不一定是碱蓬,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新的演替又会进行,碱蓬不可能一直是优势种,C错误;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碱蓬的生态位会发生变化,D错误。
4.答案:A
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越高,说明利用的资源与占据的空间等越相似,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降低,C正确;如果环境发生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某种生物的食物资源、天敌或生存空间等可能会发生变化,故该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也会随之变化,D正确。
5.答案:A
解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表现为高低错落有致,所属范围为种群,而垂直结构属于群落范畴,A错误;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而植物的分层现象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也有分层现象,B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食性有关,不同水层的食物导致各种鱼类分布在相应的水层,C正确;在水平方向上,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导致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
6.答案:B
解析:光照强度不仅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也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树林中同一位置的食物有限,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会因争夺食物发生种间竞争,因此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少种间竞争,B正确;同种生物的分布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构成了该鱼的种群密度,而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但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A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正确;表层土中生存的小动物很少,大多数小动物生存在土壤中下层,因此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随机扫取表层土样进行取样会导致结果偏小;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错误;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物种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D错误。
8.答案:A
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A错误;某些动物(旱獭、仓鼠)在冬季会冬眠,有些动物则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夏眠,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B正确;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种间关系等,C正确;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称为种间竞争,D正确。
9.答案:C
解析: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是不同物种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A正确;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空间位置和作用,这就是该物种的生态位,B正确;群落的镶嵌分布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C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群落中优势物种可能会逐渐丧失优势地位,甚至从群落中消失,D正确。
10.答案:B
解析: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类群数逐渐减少,说明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动物群落出现分层分布,具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A正确;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题表中数据只能看出阔叶林中土壤动物种类最少,不能说明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B错误;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正确;取样器取样法既可以统计种类,也可以统计某些种群的密度,D正确。
11.答案: (1)捕食 种间竞争 (2)细菌、真菌 土壤 (3)A
解析:(1)由题干“血雉和棕尾雉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可知血雉和昆虫之间是捕食关系,煤山雀和黄腰柳莺总是在森林中层筑巢,它们生活环境相同,是种间竞争关系。(2)在森林中,除了各种动物和植物之外,还生活着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常营寄生生活,多属于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主要生活在土壤中。(3)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12.答案:(1)水平 地形 阳光 水分(湿度) 植物 (2)热带雨林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垂直 (3)物种组成 物种数目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水平方向植被分布,所以表示该群落的水平结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本题中不同地段的植物种类往往有所差别。(2)热带雨林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最丰富。该生物群落中植物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这种群落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3)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13.答案:(1)不存在 种间竞争 优势种群 (2)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取食不同 栖息场所不同 (3)种间竞争
解析:(1)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重叠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竞争排除原理。该原理决定了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种间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物种所占有。(2)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取食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栖息场所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3)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由题意可知森莺和柳莺竞争生存空间,故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1
群落的概念
知识点2
群落的物种组成
知识点3
种间关系
知识点4
群落的空间结构
知识点5
群落的季节性
知识点6
生态位
知识点7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能力素养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高中第3节 群落的演替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3节 群落的演替精练,共1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