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1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2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共10页。

    1.[2023·新疆巴音郭楞高二校联考期末]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化能合成作用 ④燃烧作用 ⑤分解作用 ⑥蒸腾作用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⑤⑥
    2.[2023·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校考期末]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被乙地的生产者利用
    B.碳进入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方式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近年来碳循环平衡的打破很可能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
    3.[2023·浙江1月]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D.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4.[2023·河南洛宁一中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的
    D.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
    5.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3·广东佛山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富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元素都会出现生物富集现象
    B.铅与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不同
    C.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生物富集现象越明显
    D.人类活动可能改变物质的循环与分布,引发生物富集现象
    7.DDT曾作为一种高效农药广泛用于防治害虫,而现在被禁止使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食物链的延长,生物体内的DDT含量下降
    B.DDT性质稳定,不易失效
    C.DDT污染环境,危害多种生物
    D.DDT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至其他地区
    8.[2023·吉林一中校考期末]以下是某水域DDT的污染状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
    B.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體的营养级最高
    C.DDT在生物群落各营养级间循环往复
    D.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D.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是循环往复的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相依相伴进行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粪便作为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循环利用
    B.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2.下列关于“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A.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为自然状态
    B.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C.实验组土壤灭菌的方法为100 ℃恒温加热1 h
    D.实验时间为几天甚至几周,因此要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
    13.下列有关“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落叶分解的时间
    B.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处理
    C.具有分解作用的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类型
    D.探究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需提前制备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
    14.[2023·吉林一中校考期末]下列有关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
    B.自变量是对土壤的灭菌方式,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
    C.对实验组土壤的处理要尽可能地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D.实验组中落叶的腐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15.关于“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课题,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处理等量淀粉糊
    B.实验应分别对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高温消毒后再处理淀粉糊
    C.应在20 ℃左右处理7天后,再进行相关检测
    D.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量

    1.[2023·吉林长春市第五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2.[2023·湖北十堰高二统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以CO2的形式通过丙的自养代谢进入生物群落
    B.碳在丙→乙→甲这条食物链间的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C.图中的乙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①②③均包括呼吸作用将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的过程
    3.[2023·河南新乡高二校联考期末]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为碳循环的示意图,a、b、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⑤是相关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主要发生在a、b、c之间
    B.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C.碳元素能通过c的分解作用⑤进入大气
    D.碳在a、b、c中的流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4.[2023·河南安阳一中校考开学考试]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体现了全球“碳共同体”中的中国担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碳共同体”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全球性
    B.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C.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往返利用
    D.低碳生活、使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都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生物环境中的氮元素无法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可以循环往复
    C.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循环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树造林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7.下列关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动力
    B.仅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渠道
    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8.[2023·四川德阳高二统考期末]生物富集的效率可以用生物富集系数(BCF)进行量化,计算公式为:BCF=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环境中同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富集的过程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B.生物富集效率会受到生物特性、有害物质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C.BCF数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容易在生物体内分解
    D.污染物沿着营养级传递过程中,其浓度在较高营养级中一般较高
    9.[2023·四川凉山高二统考期末]下图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生物群落,箭头代表循环过程。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图中缺少的箭头。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输入生物圈的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X是指________,其被A吸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4)B、C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含量过多造成温室效应,请列举两条“低碳”、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验证“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时,将取自某农田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进行如下实验:
    注:“/”表示不加
    (1)步骤①A和B烧杯均加入10 mL淀粉糊是为了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变量。
    (2)步骤③中的“X”处应填________,B烧杯作为实验设计的________组。
    (3)步聚④中的试剂“Y”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①③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机物,从而使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①③正确;②动植物通过细胞呼吸将自身的有机物分解,其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②错误;④通过燃烧作用,可以将化石燃料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④错误;⑤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残骸等中的有机物分解,其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⑤错误;⑥蒸腾作用是指水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⑥错误。
    2.答案:B
    解析: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甲地生物呼吸产生的CO2能作为乙地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A正确;碳元素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固定为含碳有机物,碳进入非生物环境的方式除了呼吸作用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B错误;近年来碳循环平衡的打破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C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
    3.答案:A
    解析: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A符合题意;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利于实现碳中和,B、C、D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也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A正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而不是化合物,B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不断进入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非生物环境的过程,C正确;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循环往复运动等特点,D正确。
    5.答案:D
    解析: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非生物环境,因此应是分解者→非生物环境,A错误;消费者能将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不能将无机物转变形成有机物,应该是消费者→非生物环境,B错误;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应是生产者→消费者,C错误;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非生物环境中的碳元素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重新返回非生物环境,D正确。
    6.答案:A
    解析:生物富集通常是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或重金属元素等,A错误;铅属于重金属,不易分解,故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生物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富集的铅越多,与碳循环过程不同,B正确;生物富集会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聚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生物富集现象越明显,C正确;人类活动可能改变物质的循环与分布,引发生物富集现象,如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可能导致生物富集现象,D正确。
    7.答案:A
    解析:DDT不易被分解,因而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即随着食物链的延长,生物体内的DDT含量逐渐上升,A错误;由于DDT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因而药效长久,表现为不易失效,B正确;DDT虽然能杀死农药害虫,但污染环境,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能危害多种生物,C正确;由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且DDT不易被分解,因此,DDT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至其他地区,D正确。
    8.答案:C
    解析: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富集现象,A正确;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DDT含量最多,故其营养级最高,B正确;DDT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不能在营养级间循环往复,C错误;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D正确。
    9.答案:D
    解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A正确;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正确;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正确;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讲,物质循环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能量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D错误。
    10.答案:C
    解析: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循环出现,反复利用的;在能量流动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A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B正确;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两者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正确。
    11.答案:A
    解析: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植物利用,A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B正确;物质循环具有循环性,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正确;生态系统的功能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正确。
    12.答案:C
    解析: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应不做处理,处于自然状态,实验组为了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应对土壤进行处理,A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放入土壤中的落叶的种类和数量都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B正确;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实验组的处理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可以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处理1h,C错误;实验时间为几天甚至几周,因此要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D正确。
    13.答案:B
    解析:气候、温度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落叶的分解时间,如在温暖的环境中,落叶分解较快,A正确;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自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量,因此实验组土壤要灭菌处理,B错误;具有分解作用的土壤微生物主要营腐生生活,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类型,C正确;探究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需提前制备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微生物,D正确。
    14.答案:C
    解析:该实验采取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A错误;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B错误;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尽可能地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C正确;实验组由于缺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其落叶的腐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D错误。
    1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此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淀粉糊,而实验组用土壤浸出液处理淀粉糊,A正确;对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高温消毒后,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被杀死,无法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需要时间,实验中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20℃左右处理7天后,再进行相关检测,C正确;土壤微生物可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实验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量,D正确。
    能力素养综合练
    1.答案:A
    解析:消费者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参与碳循环的过程,A错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将非生物环境中的无机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重要途径,因此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正确;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释放到非生物环境中,是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重要过程,C正确;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正确。
    2.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丙与大气中的CO2双向循环,丙属于生产者,故碳以CO2的形式通过丙的自养代谢进入生物群落,A正确;甲是分解者,丙→乙→甲不能构成食物链,B错误;乙是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三者均有呼吸作用,可以将碳返回非生物环境,D正确。
    3.答案:A
    解析:碳循环主要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A错误;碳元素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正确;c为分解者,碳元素能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进入大气,C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D正确。
    4.答案:C
    解析:将全球看作碳的共同体,是因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A正确;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B正确;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元素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C错误;低碳生活、使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都可以减少碳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
    5.答案:D
    解析:在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所以非生物环境中的氮元素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A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而不是各种化合物,B错误;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错误;控制温室效应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树造林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
    6.答案:A
    解析: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A错误;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B正确;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庄稼根的呼吸,进而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不断输出农产品,因此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
    7.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动力,A正确;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均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食物链和食物网也是生物富集的渠道,C正确;物质是可循环的,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D正确。
    8.答案:C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因此生物富集的过程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A正确;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可知,生物富集效率会受到生物特性、有害物质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B正确;生物富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环境中同种物质的浓度,生物富集系数数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难在生物体内分解,从而不断富集,C错误;环境污染物沿着营养级传递过程中,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比在低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高,D正确。
    9.答案:(1)见解析
    (2)生产者(A)固定的太阳能
    (3)CO2 不需要
    (4)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
    (5)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解析:(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使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中。图中缺少从生产者A到大气的箭头,缺少B和C消费者到大气的箭头,如图所示: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输入生物圈的能量是指生产者(A)固定的太阳能。(3)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以CO2的形式存在,通过气孔被吸收,在该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4)B和C是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5)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加剧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如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这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而缓解温室效应。
    10.答案:(1)无关 (2)30mL 对照 (3)碘液 (4)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将淀粉分解
    解析:(1)淀粉糊体积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相同,故A和B烧杯均加入10mL淀粉糊。(2)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应在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故步骤③中的“X”处应填30mL;B烧杯中无土壤微生物,作为实验设计的对照组。(3)为检测淀粉的存在与否,步聚④中的试剂“Y”应是碘液,可与淀粉反应呈蓝色。(4)观察实验现象可知,有土壤浸出液(土壤微生物)的A组不变蓝色,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将淀粉分解。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1
    碳循环
    知识点2
    生物富集
    不同成分

    底泥
    水生
    植物
    浮游
    动物
    底栖
    动物
    鲫鱼
    乌鳢
    DDT含量
    (μg/kg)
    0.1
    0.7
    6.3
    21.0
    37.9
    19.4
    124.4
    知识点3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知识点4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能力素养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编号步骤
    A
    B
    ①加淀粉糊
    10 mL
    10 mL
    ②加土壤浸出液
    30 mL
    /
    ③加蒸馏水
    /
    X
    ④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加适量的试剂Y摇匀
    ⑤观察实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色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训练题,共10页。

    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56,91×105,88×1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碳生活越来越被认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