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训练地理、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具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如图),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吞入,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海葵属于( )
A. 线形动物B. 扁形动物C. 腔肠动物D. 环节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
(2)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详解】海葵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腔肠动物。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在我国南方地区,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容易感染血吸虫。下列不属于血吸虫特点的是( )
A. 身体呈两侧对称B. 有口无肛门C. 背腹扁平D. 能自由生活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详解】A身体呈两侧对称、B有口无肛门、C背腹扁平,都是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血吸虫营寄生生活,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3. 珍珠是人们装饰品,形成珍珠的结构是珍珠蚌的( )
A. 鳃B. 外套膜C. 贝壳D. 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蛤、蚌类等软体动物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
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 蝉蜕是蝉蜕下的“皮”,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镇静、镇痉的功效,它是蝉的( )
A. 表膜B. 角质层C. 体壁D. 外骨骼
【答案】D
【解析】
【分析】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要想长大,必须脱去外骨骼。
【详解】蝉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蝉蜕”实际上是蝉的“外骨骼”。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 生物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从众多动物标本中寻找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来观察它们的结构特征。甲同学找来了蝴蝶,乙同学找来了蜘蛛,丙同学找来了蚂蚁,丁同学找来了蝗虫。其中有一个同学找错了.请你判断这个带错了的同学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头部长有触角、复眼、单眼或眼点以及根据饮食而改变的口器;胸部生有3对足、2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题中的蝗虫、蚂蚁、蝴蝶都符合昆虫的特征,都属于昆虫。而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两部分,有四对足,不符合昆虫的特征,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6. 鱼类大家族内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失窃事件,于是鲨鱼、带鱼、鲍鱼、比目鱼等一起来开会,讨论谁是混进家族的“内奸”,你认为是( )
A. 鲨鱼B. 带鱼C. 鲍鱼D. 比目鱼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详解】鲨鱼、带鱼、比目鱼都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鲍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属于软体动物,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漓江发源地猫儿山有一种珍惜的大型两栖动物——大鲵,它属于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 终生生活在水中,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
B.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登上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登上陆地生活,在陆地上产卵
D. 在陆地生活,在水中产卵又能在水里游泳
【答案】B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两栖动物只能在水中产卵,A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属于两栖动物,B正确。
C.爬行动物在水中游泳,又能登上陆地生活,在陆地上产卵,C错误。
D.大鲵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D错误。
故选B。
8. 海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下列关于海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身体覆盖角质的甲B. 用肺呼吸
C. 属于爬行动物D.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海龟属于爬行动物。
【详解】A.海龟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A正确。
BC.海龟体表覆盖甲,肺发达,完全用肺呼吸,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BC正确。
D.海龟属于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生,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防止水分的蒸发,受精卵不需在水中发育,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D错误。
故选D。
9. “天高任鸟飞”,鸟有独特的气囊。有关鸟的气囊描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重量B. 能进行气体交换C. 辅助肺呼吸D. 增加肺的表面积
【答案】C
【解析】
【分析】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有重要的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点,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提高母体的繁殖率B. 减轻母体的孕育负担
C. 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 提高后代适应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详解】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与诗中动物的主要特征不相符的描述是( )
A. 体表被毛B. 骨骼轻C. 有喙无齿D. 恒温动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身体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所以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有喙无齿,骨骼轻、薄、坚固,体表覆羽都属于鸟类的特征,且鸟类属于恒温动物。羽毛不能算是真正的毛,哺乳动物身上的叫毛,而鸟身上的叫羽,统称“羽毛”。可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其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鸟类还有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据此答题。
【详解】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早莺、新燕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正确。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属于取食行为,错误。
C.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属于取食行为,错误。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错误。
故选A。
13. 松鼠常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面下,这些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此现象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 帮助植物传粉B.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维持生态平衡D. 取食植物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是,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详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
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传播种子,选B。
14. 以下有关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学习行为
B. 动物的行为使动物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D. 产卵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性行为,A正确。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B正确。
C.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如蜜蜂通过舞蹈交流,C正确。
D.产卵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看属于繁殖行为,从动物行为的来源看,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D错误。
故选D。
15. 下图为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投篮时骨骼肌起支点作用
B. 完成投篮动作至少有两组肌肉参与
C 图中肱三头肌先收缩再舒张
D. 投篮动作仅需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投篮时骨骼肌提供动力,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正确。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投篮动作中,状态是从屈肘变为伸肘状态,此时,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先舒张再收缩,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无脊椎动物是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 以上,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下是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形态方面看:甲的身体无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体型呈______对称;其它三种动物的身体都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体型呈两侧对称。
(2)甲能靠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_____辅助捕食、防御敌害,乙可利用能伸出口外的______捕获食物。
(3)在图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丁”),它的运动依靠肌肉和_______的配合来完成。
(4)丁是人体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它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之一是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_______,能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答案】(1)辐射 (2) ①. 刺细胞 ②. 咽
(3) ①. 丙 ②. 刚毛
(4)角质层
【解析】
【分析】图甲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图乙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图丙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图丁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小问1详解】
甲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腔肠动物。乙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丙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丁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都呈两侧对称。
【小问2详解】
从生理方面看:上述动物都能较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完成运动、防御、摄食、感觉等基本的生命活动。
甲水螅可利用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刺细胞保护自己、辅助捕食;乙涡虫可利用能伸出口外的咽捕获食物。
【小问3详解】
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在图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丙蚯蚓,它的运动依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来完成。
【小问4详解】
丁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17. 下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都能用______呼吸,但A还需要______辅助呼吸。
(2)C和D的共同特点是身体_______,体内无脊柱;D依靠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
(3)E是常见的海洋生物,它的结构简单,属于_______动物。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句,体现了“雨”和“A”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_________。
【答案】(1) ①. 肺 ②. 皮肤
(2) ①. 分节 ②. 湿润的皮肤
(3)腔肠 (4)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均水中进行
【解析】
【分析】题干中: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乌龟属于爬行动物,C蜜蜂属于节肢动物,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E水母属于腔肠动物。
【小问1详解】
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二者都能用肺呼吸,但A青蛙的肺不发达,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小问2详解】
C蜜蜂属于节肢动物,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二者的身体都分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
【小问3详解】
E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靠体壁排泄体内废物,体表有刺细胞,刺细胞是它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其触手处尤其多。
【小问4详解】
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雨”和“蛙”的内在联系有: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幼体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上述两个过程均在水中进行。
18. 下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是玉林周边多见的一种鱼类,它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游泳的______。
(2)鲫鱼是近视眼,它在水中依靠身体上的_____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3)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其内密布大量的_____,所以适于在此处进行______。
(4)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它靠______掌握前进的方向。
(5)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
A. 青鱼 草鱼 鲤鱼 鳙鱼B. 青鱼 草鱼 鲤鱼 鲫鱼
C. 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D. 青鱼 鲢鱼 鲤鱼 鳙鱼
【答案】(1)阻力 (2)侧线
(3) ①. 毛细血管 ②. 气体交换 (4)尾鳍 (5)C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图中①背鳍,②鳃盖,③尾鳍,④臀鳍,⑤胸鳍,⑥腹鳍,⑦侧线。
【小问1详解】
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结构特点: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
【小问2详解】
⑦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所以鲫鱼能用来在水中感知水流的速度与方向的器官是侧线。
【小问3详解】
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实现了气体交换。
【小问4详解】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小问5详解】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故选C
19. 下图是人体关节(甲)和上肢肌肉(乙)的协作示意图,请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______两部分,它具有收缩的特性。
(2)甲是关节示意图,其中结构2_____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3)关节(甲)表现出的灵活性除了跟滑液有关,还与_______有关。
(4)乙表示人的屈肘动作。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从而牵引骨绕着_____活动。
(5)在我们的运动中,甲所示结构起到了_____的作用,它让我们的运动牢固又灵活。假如有时运动过激,关节头会从_____中滑脱出来,这就是常说的“脱臼”。
【答案】(1)肌腹 (2)关节囊
(3)关节软骨 (4)关节##骨连结
(5) ①. 支点 ②. 关节窝
【解析】
【分析】题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所以一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它具有收缩的特性。
【小问2详解】
甲图是关节示意图,其中结构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小问3详解】
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关节表现出的灵活性跟5关节软骨和2关节囊分泌的滑液有关。
【小问4详解】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所以,乙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②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屈肘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从而牵引骨绕着(肘)关节活动。
【小问5详解】
运动时,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所以甲关节起到支点作用。脱臼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情况。
20. 试根据下面报道回答以下问题:
印度曾经有过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里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房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的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齿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_____;母狼哺乳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______决定的。
(2)狼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3)狼是肉食性动物,它的______发达,适于撕咬食物,与它们的食性是相适应的。
(4)“狼孩”的表现说明:正常人的许多行为是通过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答案】20. ①. 实验法 ②. 先天性 ③. 遗传物质 21. 等级 22. 犬齿
23. 生活经验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
【小问1详解】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动物对后代的哺乳属于繁殖行为,母狼哺乳婴儿长大的行为是一种繁殖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获得途径来看是先天性行为。
【小问2详解】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狼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小问3详解】
哺乳动物牙齿分化,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狼是肉食性动物,它的犬齿发达,适于撕咬食物,与它们的食性是相适应的。
【小问4详解】
后天性行为是指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狼孩”的种种表现表明:正常人的许多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36,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36,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3页。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启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启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玉林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训练地理、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训练地理、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