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地理、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8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地理生物共用90分钟)
生物部分(50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涡虫——背腹扁平,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 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 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气管呼吸
D.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
【详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A错误。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B错误。
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C错误。
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关于“观察蚯蚓”实验的操作和对观察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需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B. 蚯蚓的身体没有左右、背腹之分
C. 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 蚯蚓的刚毛能像蜈蚣的足那样运动
【答案】A
【解析】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详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其身体呈圆柱形,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呈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蚯蚓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 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运动。蚯蚓体表分泌的黏液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实验时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保证蚯蚓体表湿润,A正确。
【点睛】关键是熟记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特点。
3. 你知道十二生肖吗?“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戊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在十二种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牛、马、羊B. 兔、鸡、狗
C. 虎、蛇、猴D. 龙、蛇、鸡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详解】牛、马、羊、虎、兔、狗、猴等动物尽管它们之间差别很大,但它们都具有体表被毛、体温恒定、有膈、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但体内有膈和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区别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龙是虚幻的动物、蛇和鸡都属于卵生,分别为爬行动物和鸟类。
故选D。
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其中“鱼戏莲叶”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A. 尾鳍的摆动B. 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C. 各种鳍的共同作用D.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性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详解】胸鳍和腹鳍的摆动主要是维持左右平衡,尾鳍的摆动主要是控制方向,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可见“鱼戏莲叶”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故选D。
【点睛】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5. 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可维持种族的延续。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螅通过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B. 蝗虫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
C. 鱼类生活在水中,多数进行体外受精
D. 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可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1.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常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详解】A.水螅生长到一定时期,身体上会长出芽体来繁殖新个体,可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蝗虫、青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发育类型都属于变态发育, B正确。
C.鱼类生活在水中,多数进行体外受精, C正确。
D.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可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水螅、蝗虫、青蛙、鱼类、大熊猫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6.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会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吸引小鱼前来取食,再借机将小鱼捕食”。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B. 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C. 形成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 可以使绿鹭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题干中的绿鹭的“钓鱼”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B错误。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C正确。
D.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和特点。
7. 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
B. 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C. 猴子表演骑车
D 蚯蚓走“I”迷宫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失去雏鸡的母鸡将小猫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抚,是生就有的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
B.小黑猩猩模仿父母用树枝取食白蚁,是通过“学习、模仿”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猴子表演骑车,是通过训练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蚯蚓走“T”形迷宫,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哈氏隼(一种猛禽)一般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可以捕获比自身重量大2~3倍的长耳大野兔。如图为不同数量的哈氏隼合作捕食时,每只隼每天能量的平均摄入值,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哈氏隼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
B. 群体合作有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
C. 合作捕食的隼群越大,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越少
D. 合作捕食时,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
【答案】C
【解析】
【分析】1.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 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动物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均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野牛、羚羊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详解】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哈氏隼般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因此哈氏隼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A正确。
B.哈氏隼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可以捕获比自身重量大2 ~ 3倍的长耳大野兔,故群体合作有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B正确。
C.由题干图示可知,当合作捕食的哈氏隼为2~3只时,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最少,哈氏隼为5~6只时,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达到最高,不再变化,C错误。
D.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故哈氏隼合作捕食时,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动作、声音等,D正确。
故选C。
【点睛】考查了对社会行为的特征的认识,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D.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详解】A、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所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动物虽然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但当动物数量增多时,又会危害植物,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C错误。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 宇航服能够保证宇航员在失重条件下血液能正常运输,是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功能( )
A. 乌龟B. 猫头鹰C. 萤火虫D. 长颈鹿
【答案】D
【解析】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据此作答。
【详解】乌龟的背甲薄但是强度很大,模仿其结构原理建造了薄壳建筑,A不符合题意。
科学家模仿猫头鹰的眼睛,发明了夜视仪,B不符合题意。
模仿萤火虫发光不发热的原理,开发了冷光,制造了冷光灯,C不符合题意。
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防生的原理。
11. 利用发酵技术可制作多种多样的发酵食品,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 面包B. 酸奶C. 腐乳D. 绿豆汤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制造中的应用,据此作答。
【详解】A.制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发酵,面包属于发酵食品,用到了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用到了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C.制腐乳要用到毛霉、米曲霉等微生物,其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过低会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用到了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D.绿豆汤是—道以绿豆和水作为主要食材熬制而成的汤。绿豆汤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
12.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 )
A. 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或残骸,把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B.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把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 破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A
【解析】
【详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扮演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或残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点睛: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13.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
B. 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
C.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正常细胞),从而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A正确;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病毒能使人患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还可以利用动物病毒防治农业害虫,而不是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B错误;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D正确。
故选B。
14. 20世纪50年代美国栽培的大豆患萎黄病,产量大幅下降,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一种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得益于生物的( )
A. 基因多样性B. 生物种类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美国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等特征
B. 生物分类能够体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C.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D.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分类的单位方面来分析。
【详解】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A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C错误。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和单位等级。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16. 用水族箱饲养一些小型动植物,是人们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好方法。
(1)斑马鱼、米虾和苹果螺是水族箱中常见的动物,可按照体内有无______将斑马鱼与另两种动物区分开。
(2)斑马鱼体态优美,在水族箱内游动时犹如奔驰于草原的斑马。其身体呈______型,体表有______覆盖,并有黏液,不仅保护了身体,还减少了游泳时的阻力。
(3)米虾是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______,体表有保护身体的______。苹果螺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______腹足纲。两者主要以藻类为食,可以防止水族箱中藻类数量过多,属于水族箱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_。
(4)由此可知,水族箱中的各种动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维持水族箱的生态平衡,促进该生态系统的______和能量流动。
【答案】 ①. 脊柱 ②. 流线 ③. 鳞片 ④. 分节 ⑤. 外骨骼 ⑥. 门 ⑦. 消费者 ⑧. 物质循环
【解析】
【分析】(1)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2)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斑马鱼属于鱼类,是脊椎动物;米虾属于节肢动物,苹果螺属于软体动物,米虾和苹果螺都属于属于无脊椎动物。
(2)斑马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米虾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苹果螺属于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其特征是: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米虾和苹果螺都以藻类为食,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4)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7. 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运动员在进行雪上技巧、速度比拼过程中,需要髋关节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
(1)图2是髋关节的结构模式图,髋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以及A______、B______组成,在A和B的表面覆盖着C______,这些结构对运动员顺利完成图1的动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图1动作完成的过程是:通过______系统的调节,附着在图3中髋骨与股骨上的______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产生以______为中心的髋骨和股骨的运动。
【答案】(1) ①. 关节窝 ②. 关节头 ③. 关节软骨
(2) ①. 神经 ②. 骨骼肌(肌肉) ③. 髋关节
【解析】
【分析】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窝三部分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面。图中A关节窝、B关节头、C关节软骨。据此答题。
【小问1详解】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窝三部分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面,它们的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以缓冲震动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因此,图2是髋关节的结构模式图,髋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以及A关节窝、B关节头组成,在A和B的表面覆盖着C关节软骨,这些结构对运动员顺利完成图1的动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问2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因此,图1动作完成的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附着在图3中髋骨与股骨上的骨骼肌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产生以髋关节为中心的髋骨和股骨的运动。
18. 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
(1)A与B、C、D相比较,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
(2)利用图中___(填符号)可以生产青霉素,该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
(3)发馒头时,主要是利用了图中的___(填符号)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4)A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的休眠体叫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5)上述微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___(填符号),它是由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①. C ②. 孢子繁殖 (3)D
(4)芽孢
(5) ①. E ②. 蛋白质
【解析】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曲霉,C是青霉,D是酵母菌,E是病毒。
【小问1详解】
图中的A是细菌,B是曲霉菌,C是青霉菌,D是酵母菌,A与B、C、D相比较,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C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青霉靠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
【小问3详解】
发馒头时,主要是利用了图中的D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馒头变得疏松多空。
【小问4详解】
A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的休眠体叫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小问5详解】
E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19.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___的多样性。鹤属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黑颈鹤等十余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的多样性。
(2)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3月中下旬迁徙到繁殖地,10月中旬到达越冬地。云南大包山自然保护区是其越冬地之一,科研人员在此观测了人为噪声对黑颈鹤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奠定了基础。
两类声音主要频率分布表
①黑颈鹤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其卵表面有坚韧的___(结构),能减少水分散失,有利于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②黑颈鹤迁徙距离远,飞行能力强,其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有___(多选)。
A.颈的上部呈黑色
B.前肢特化成翼
C.骨骼中空
③由上表可知,人为噪声与黑颈鹤___(填“成体”或“幼体”)的鸣叫频率高度重叠,进而影响其信息交流的过程,不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请你为大包山自然保护区提出一项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___。
【答案】19. ①. 生态系统 ②. 基因
20. ①. 卵壳 ②. bc ③. 成体 ④. 可采取限流参观、提示游客降低交谈声音、提升观测设施隐蔽度及消声效果、控制重点区域车流量等措施。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小问1详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小问2详解】
①黑颈鹤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其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水分散失,有利于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②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骨骼中空等,这些特点都利于鸟类飞行。因此,b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③由上表可知,人为噪声与黑颈鹤成体的鸣叫频率高度重叠,进而影响其信息交流的过程,不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可采取限流参观、提示游客降低交谈声音、提升观测设施隐蔽度及消声效果、控制重点区域车流量等措施。
20. 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物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是否具有分解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_(填“接种”、“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
(2)实验方案中的横线位置应填___。
(3)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___,该实验中设置乙组是为了起___作用。
(4)如果将实验方案中“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改为“两种树的等量落叶”,你认为科学吗?___,原因是不符合___原则。
(5)该实验中如果不进行灭菌处理,___(填“能”“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6)落叶中含有细菌生活所必须的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及丰富的___,为细菌的生活和大量繁殖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答案】20. 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21. 不接种 22. ①. 细菌 ②. 对照
23. ①. 不科学 ②. 单一变量
24. 不能 25. 有机物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小问1详解】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可知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具有分解作用吗?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
【小问2详解】
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根据做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细菌,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所以实验方案中的横线位置应填不接种。
【小问3详解】
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根据做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一般来说, 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由题干知: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因此乙组起对照作用。
【小问4详解】
使用同一种树叶可以保证探究环境尽量相同,控制变量,使结果准确。所以改为两种树的等量落叶不科学,原因是不符合变量单一原则。
【小问5详解】
实验中进行灭菌处理的目的是防止杂菌的干扰,如果不进行灭菌处理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小问6详解】
细菌生活需要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及丰富的有机物。声音类型
频率范围/Hz
人为噪声
(如机动车声、相机快门声、口哨声、交谈声)
470~2000
黑颈鹤鸣叫
(如通信鸣叫、起飞鸣叫、报警鸣叫、保卫鸣叫)
成体:108.3~2124.6
幼体:2229.2~5266.7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共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片区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片区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