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训练题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河北唐山二模)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某农场经多年耕作,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近年来主要起垄(按一定宽度与间隔将土拥起成条状高台)种植大豆。某科研团队在该农场内开展农田土壤调查,选取典型样地布设采样点(下图),通过测定土壤样品发现:间距200米采样与间距100米采样的数据分析结果近似,精度可以接受;采样区域东部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较低。据此完成1~3题。
1.和间距100米相比,若在该采样区域内采用间距200米布设采样点会( A )
①提高采样速度和效率 ②降低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③节省数据的分析成本 ④减少地形对数据分析的干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采样区域东部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有机肥施用 B.农作物起垄走向
C.坡面含水量 D.坡度和土层厚度
3.在东北黑土区广泛开展农田土壤调查,有助于( C )
A.开垦荒地,扩大可耕地面积
B.摸清土地资源,遏制耕地撂荒
C.精准施肥,建设高标准农田
D.划定耕地红线,推进退耕还林
【解析】 第1题,由于间距200米采样与间距100米采样的数据分析结果近似,精度可以接受,所以在该采样区域内采用间距200米布设采样点不会降低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②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和间距100米相比,采用间距200米布设采样点,会使采样点变得更为稀疏,有利于提高采样速度与效率,①正确。同时得到的数据会减少,能够节省数据的分析成本,③正确。采用间距200米布设采样点只是使采样点减少,没有减少地形对数据分析的干扰,④错误,①③正确,选A。第2题,由于东北黑土区的某农场经多年耕作,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并且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地势东高西低,并且农作物起垄走向为东西向,因此可以判断出农作物起垄走向影响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所以采样区域东部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作物起垄走向,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与图中内容无法判断出有机肥的使用情况以及坡面含水量,A、C错误。从等高线分布情况来看,该区域整体坡度相差较小,所以坡度不是导致东部地区有机质含量较低的主要因素,D错误。第3题,在东北黑土区展开农田土壤调查,可以判断农田土壤情况,有利于精准施肥与建设高标准农田,C正确。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调查是为了掌握土壤情况,而不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以及退耕还林,A、D错误。农田土壤调查的是土壤的理化性质,对遏制耕地撂荒影响较小,B错误。
(2023·吉林长春三模)一般典型山地植被带的高差都小于1 000米,在我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北坡出现了落叶阔叶林带的垂直高差达到了2 000多米的现象,这是世界上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下图示意秦岭北坡落叶阔叶林带的垂直结构。据此完成4~6题。
4.秦岭北坡山地落叶林带形成“超级垂直带”的原因有( A )
①落叶林物种多 ②位于暖温带南界附近 ③气候垂直差异小 ④地形坡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在“超级垂直带”中形成不同亚带的主要因素是( B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坡度
6.在“超级垂直带”中,自然状况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植被带是( D )
A.栓皮栎亚带 B.锐齿槲栎亚带
C.蒙古栎亚带 D.糙皮桦亚带
【解析】 第4题,秦岭北坡山地落叶林带形成“超级垂直带”的实质是垂直分异显著且分布范围广。秦岭北坡基带位于暖温带南界,山地的海拔又足够高,导致北坡几乎包含了完整的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广大地理环境,热量条件能满足绝大多数落叶林物种的生长;且与水平分异的温带落叶林相邻,绝大多数落叶林物种的种子都能传播至此,①②正确,选A。第5题,影响“超级垂直带”这种大范围分异的因素主要是热量和水分,由于“超级垂直带”植被的分异主要是森林带的分异,说明内部水分差异不大,随着海拔升高热量变化显著,因此影响其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B正确。第6题,糙皮桦亚带位于先锋植被带,未来会被其他植被所取代,糙皮桦亚带位于落叶林带和其他植被带的交汇处,最易发生变化,D正确;栓皮栎亚带为基带,锐齿槲栎亚带、蒙古栎亚带位于典型垂直带,水热条件相对充足,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A、B、C错误。
(2023·浙江宁波二模)下图为太行山区、横断山区、黔桂喀斯特山区的耕地面积与高程关系示意图。考察发现,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完成7~8题。
7.太行山区与横断山区耕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A.人口密度 B.地形坡度
C.开发历史 D.水热条件
8.黔桂喀斯特山区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是因为该山区( C )
A.土壤肥沃 B.降水丰富
C.土层浅薄 D.光照充足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横断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高,可以到达海拔4 800米左右,而太行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低,只能到达海拔2 000米左右,主要原因是横断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依然较为充足,可以进行农田耕作;而太行山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较差,不能进行农田耕作,D正确。第8题,由题干信息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区山体陡峭,坡面水土容易流失,因此其较低海拔陡峭的山体处,地表水分不充足,土层薄,土壤较贫瘠,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针叶林耐贫瘠,则成为优势植被,C正确,A错误;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不是降水与光照起主导作用的,B、D错误。
(2023·山东济南二模)针茅为多年生禾草,有发达的须状根系,具有耐牲畜践踏的特点,能忍受大气和土壤的长期干旱。针茅春季萌发稍晚,冬季枯草保存良好,放牧利用时间较长,且再生性强。下图为天山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在天山的垂直带谱中,针茅主要集中分布在( B )
A.1 B.2
C.3 D.4
10.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针茅年净生产量(净生产量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减去消耗后的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是( C )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解析】 第9题,针茅为多年生禾草,有发达的须状根系,具有耐牲畜践踏的特点,能忍受大气和土壤的长期干旱,由此可知,针茅应位于山地草原带,结合所学可知,1为温带荒漠带;2为山地草原带;3为亚高山草甸带;4为高山草甸带。针茅在中国新疆天山北坡从海拔1 200米的丘陵到海拔2 300米的广大山地,2符合题意,B正确。第10题,由于针茅具有耐牲畜践踏的特点,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针茅的覆盖率在短期内会增加,其他草类会减少,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草原生态系统恶化,草场退化,针茅的覆盖率降低。净生产量指在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结合净生产量的概念,可知净生产量先上升后下降,C正确。
(2023·黑龙江大庆)尤通黑门山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最高峰,海拔2 452 m,地处挪威内陆,山麓地带年均降水量仅300 mm。下图示意1960年以来尤通黑门山冰川物质平衡(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据此完成11~12题。
11.气候趋于冷湿的时段是( C )
A.1968—1970年 B.1978—1980年
C.1988—1990年 D.2016—2018年
12.1960年以来,尤通黑门山冰川的进退趋势主要取决于( D )
A.冬季降水 B.冬季气温
C.夏季降水 D.夏季气温
【解析】 第11题,气候趋于冷湿利于冰川发育,冰川物质平衡(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会出现正数,图中全年冰川物质平衡曲线中,1988—1990年冰川物质平衡最大达到1.5,说明此时冰川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为正数,是气候冷湿导致冰川积累量增加、消融量减少导致的,C正确。1968—1970年全年冰川物质平衡为负数或趋向于负数,1978—1980年、2016—2018年全年冰川物质平衡为负数,说明气温上升,导致积累量减少、消融量增加,A、B、D错误。第12题,图中冬季、夏季、全年的冰川物质平衡曲线中,冬季波动不大,且多为正数;夏季多为负数,总体在减小;全年曲线波动减小,多数是负数,因此夏季对全年的冰川物质平衡影响较大,1960年以来,尤通黑门山冰川的进退趋势主要取决于夏季气温,D正确。
(2023·广东佛山二模)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重要指标,气候和土壤是其主要影响因子。某研究团队对我国某山脉东坡山麓至山顶的五种典型植被样地进行调查,得出其乔木、灌木、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变化(下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C )
A.太行山脉 B.武夷山脉
C.贺兰山脉 D.长白山脉
14.高山灌丛草甸带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山地针叶林带,主要是由于其( B )
①光照更充足 ②降水更丰富 ③微生物活动更弱 ④土壤蒸发量更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3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基带为荒漠草原,因此可以判断出该山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降水较少,基带为荒漠草原,所以该山脉最有可能是贺兰山脉,C正确。第14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高山灌丛草甸带的海拔比山地针叶林带海拔更高,由于海拔高,所以大气稀薄,光照更充足,并且高山灌丛草甸的草本层没有高大乔木挡光,而山地针叶林带的草本层植物受到针叶林的遮挡,光照较弱,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光照更充足,①正确。由于高山灌丛草甸带的海拔比山地针叶林带海拔更高,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的气温更低,因此土壤蒸发更弱,微生物活动更弱,③正确,④错误。草甸带与针叶林带相比,草甸带分布在海拔更高、更干旱的寒冷地区,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的降水更少,②错误,①③正确,选B。
(2023·浙江湖州模拟)高山灌木线是指灌丛分布的海拔边界上限,被视为全球变暖的理想“预警线”。在青藏高原上,研究发现,当夏季均温处于5~8.5 ℃时,柳属灌木线变化受温度驱动,当夏季均温高于8.5 ℃时,柳属灌木线变化受湿度限制。完成15~16题。
15.1939至2010年期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显著爬升,说明在此期间( A )
A.青藏高原冰川减少,雪线升高
B.青藏高原冰川增加,雪线升高
C.高山草甸带下限下降,面积扩大
D.山麓基带上限下降,面积缩小
16.2010年以来的近10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扩张趋缓、倾向静止状态,主要原因是( B )
A.热量亏损 B.水分亏缺
C.冻土加厚 D.风力加强
【解析】 第15题,1939至2010年期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显著爬升的主导因素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使山地同海拔的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增加,冰川减少,雪线上升,同时山麓基带上限上升,面积扩大,A正确,B、D错误;高山灌木线的海拔升高,对应使其上分布的高山草甸带分布下限的海拔上升,面积缩小,C错误。第16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灌木线变化从受温度驱动转变为受湿度限制,气温升高使水分蒸发加快,同时降水增加有限,这会引发土壤水分亏缺,由此限制灌木种群更新,导致灌木线的静止,B正确;气候变暖造成温度上升,热量不会亏损,A错误;气候变暖会造成冻土融化,因此冻土不会加厚,C错误;风力不会出现明显变化,D错误。
二、综合题(共2大题)
17.(2023·湖南郴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西北部干湿季分明,干季漫长,易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现象,湿季降水集中,多风暴,典型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也存在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等分异规律。该区域可划分出长达1 000千米的样带,使其成为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的“天然实验室”。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纬度变化带来的热量差异。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降水量分布。
(1)简述澳大利亚西北部成为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天然实验室”的条件。
(2)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热量差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推测图示区域南北向植被特征的差异。
【解析】 第(1)题,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区域可划分出长达1 000千米的样带,热带稀树草原面积广大,研究空间大;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南北方向水分条件差异大,有递变规律,内部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等分异规律明显;西北部地形平坦,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小,植被分布典型;西北部地广人稀,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植被保护完好。第(2)题,澳大利亚西北部纬度较低,地处低纬地区,总体上热量条件较好,澳大利亚西北部热量南北差异小;澳大利亚西北部自北向南离海岸线越来越远,受西北风影响逐渐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小;澳大利亚西北部是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受限,易成为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第(3)题,图示区域自北向南水分减少,逐渐变为沙漠,稀树草原的树木会减少;图示区域自北向南由草原演变为荒漠,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整体降低。
【答案】 (1)热带稀树草原面积广大,研究空间大;南北方向水分条件差异大,有递变规律;地形平坦,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小;地广人稀,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2)地处低纬地区,总体上热量条件较好,南北差异小;自北向南离海岸线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小;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受限,易成为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
(3)自北向南稀树草原的树木减少;自北向南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整体降低。
18.(2023·河南濮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地势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呈喇叭形向西敞开。伊犁河谷有机质沉积层深厚,土壤肥沃,河谷周围自然植被非常丰富,土壤有机碳含量很高,尤其是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温性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较高且十分接近,对维护土壤碳库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伊犁河谷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0~10厘米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的变化。
(1)分析伊犁河谷有机质沉积层深厚的主要原因。
(2)说明伊犁河谷周围自然植被丰富的自然原因。
(3)伊犁河谷温性针叶林、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较高,请分别说明原因。
(4)请为保障伊犁河谷土壤碳库稳定提出合理的建议。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河谷周围自然植被非常丰富”可知枯枝落叶较多;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三面径流挟带的泥沙沉积物多;位于新疆,人口密度小,人类生产活动破坏较小,沉积物常年积累多。第(2)题,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可阻挡北方寒冷空气的进入,气候温暖,植被生长快;伊犁河谷地势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呈喇叭形向西敞开,盛行西风深入,降水较多,利于植被生长;河谷地带土层深厚,有机碳丰富,土壤肥沃,利于自然植被生长;且山地垂直差异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种类丰富。第(3)题,根据植被分布海拔可知,温性针叶林分布海拔高,气温低,土壤有机碳分解作用弱,植被丰富,枯枝落叶多而厚,有机碳积累多。典型草原分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利于草类生长,所以植被覆盖率高,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第(4)题,对于畜牧业,合理控制载畜量,保护草地资源;对于林业,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对于种植业;改进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保护好表层土壤;适度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稳定有机碳含量等。
【答案】 (1)伊犁河谷地势北东南三面高而西面低,三面径流挟带的泥沙沉积物多;河谷周围植被丰富,枯枝落叶较多;人口密度小,人类生产活动破坏较小。
(2)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气候温暖;伊犁河谷开口向西,盛行西风深入,降水较多;河谷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自然植被生长;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种类丰富。
(3)温性针叶林分布海拔高,林下气温低,土壤有机碳分解较慢,且枯枝落叶多而厚;典型草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草类生长较快,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4)合理安排草甸草原载畜量,保护草地资源;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改进耕作方式,切实保护好表层土壤;适度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十一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八产业区位因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三水体运动规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