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如图描述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②、⑦、⑧依次可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
C.④不能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
D.炎热时机体维持体温不需要过程⑤的参与
2、昆虫的嗅觉系统可以识别环境中特定的化学气味分子。气味分子与气味结合蛋白(OBP)相结合,形成气味分子-OBP复合体,复合体再与感受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入昆虫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昆虫的行为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细胞的细胞膜上可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转换
B.该复合体发挥作用后不被降解会导致神经细胞持续兴奋
C.昆虫可能因气味分子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行为反应
D.感受细胞接受复合体信号后细胞膜外侧的电位由负变正
3、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示意图。有髓神经纤维轴突外包有一层较厚的髓鞘,而构成髓鞘主要成分的脂质膜是不允许带电离子通过的。只有在髓鞘中断的郎飞氏结处,离子才能跨膜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髓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有髓纤维膜外局部电流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氏结之间
C.同等条件下,有髓纤维兴奋的传导比无髓纤维更慢
D.兴奋在两种纤维上传出相同距离,有髓纤维上跨膜移动的离子数多于无髓纤维
4、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K+通道蛋白数目增加
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的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
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5、“冰桶挑战赛”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该参与者可以邀请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挑战者被浇冰水时,机体生理功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冰水刺激挑战者皮肤产生的兴奋,可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挑战者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
C.挑战者大声尖叫、心率加快等生理变化,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D.冰水刺激后,挑战者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6、尿崩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尿崩症根据致病机理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肾源性尿崩症(肾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正常人在无渴感的情况下,刻意饮水造成的尿量大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于尿崩症的范畴。如图为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B.对于尿崩症患者,通过补充外源的抗利尿激素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C.P蛋白和靶蛋白相当于受体蛋白,G蛋白相当于细胞内的信号分子
D.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它们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7、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先进行阳性选择,再进行阴性选择。不能与吞噬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结合的T细胞会发生凋亡,称为阳性选择,存活下来的T细胞若能与自身抗原结合,会发生凋亡,称为阴性选择,最终存活下来的T细胞为成熟T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T细胞主要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B.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C.T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在骨髓中,阳性选择发生在胸腺中
D.若T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错误,可能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8、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和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处理和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的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可用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
9、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10、目前,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尚无定论。最能被接受的是Khan和Waters提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
B.第3和6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K和ABA都是无关变量
C.据第5、6、7、8组可知,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若GA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
D.综合8组实验结果,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CK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
11、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 )
A.图1、2所示为种群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Ⅰ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曲线I和Ⅱ之间阴影部分代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
D.图3曲线的i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12、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逆行演替则与进展演替相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过程属于进展演替
B.进展演替中群落有机物总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
C.逆行演替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与气候条件无关
D.进展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而逆行演替逐渐降低
13、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14、某果园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政府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集中进行资源化处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后再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为桃树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和能量
C.为持续维持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额外增加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D.用废弃枝条等制成的有机肥中的化学能来源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5、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由于过度放牧等导致当地天然草地退化,并引发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地沙漠化。2005年起,政府主导实施了生态工程建设,种植抗旱抗风沙的植被,科学确定载畜量。下表记录了海南州生态工程实施前后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耕地、草地和林地的面积
B.当地居民适当减少食物中肉类所占的比例,有助于减少生态足迹
C.治理草地沙化和制定合理载畜量的措施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
D.总生态承载力与总生态足迹的差值较之前增加,生态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诱虫器来采集土壤中小动物主要是利用了其趋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
B.基于预实验基础的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D.制作小生态缸时,应选择有较强生活力、数量适宜的动植物,密封处理后置于直射光条件下
二、多选题
17、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
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
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
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
18、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19、光敏色素和向光素是植物具有的能接受特定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向光素是一种白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白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白磷酸化有关
C.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能催化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D.向光素是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质
20、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①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②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
B.自疏现象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
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
三、读图填空题
21、单独培养大鼠神经元时其轴突侧支会返回细胞体形成自突触(如下图1所示)。电刺激这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的细胞体能引起兴奋,测定细胞体上某点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2中曲线①②所示。其中大部分神经元电位变化为曲线①,少部分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为曲线②。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上述所有神经元的自突触后,再进行相同刺激,测定电位变化结果均为曲线③所示。
(1)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比较曲线①②③,曲线①中a峰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曲线②虽然也有电流的改变,但峰值明显低于曲线①;曲线③处于抑制状态。由此说明自突触后膜上___________(填“有”或“无”)谷氨酸受体。
(3)渐冻症、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与谷氨酸的过度释放有关。当谷氨酸在突触间隙中积累过多时,突触后膜上会发生___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的过度内流,直接导致___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涨破,神经元因此受到损伤。
2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分泌过多,排卵功能障碍为临床主要表现,并伴有慢性炎症介导的胰岛素抵抗症状。研究发现雄烯二酮是雄激素的前体物质,下图为卵巢中雄烯二酮的部分代谢过程。
(1)雄烯二酮在卵巢中可合成雌激素,该过程受分级调节系统调控,由此可推测激素LH和FSH是由___________分泌的,PCOS患者体内LH含量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PCOS患者卵巢发育会出现障碍,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多囊卵巢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___________正常值。正常人血糖范围是___________,胰岛B细胞能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所以表面除了有葡萄糖受体,还有___________受体。(答出一点即可)
23、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见图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若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见图2。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___________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1中,生长素在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拟南芥横放后,由于___________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
(4)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___________。(只写实验思路)
材料:培养7天的正常拟南芥和PIN缺少突变体若干、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培养基左上侧含水量明显低于右下侧)、遮光罩
24、如图甲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图乙是科学工作者连续20年对该草原的某种鸟类种群数量的调查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在___________之间。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3)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___________。
(4)图乙中该鸟类种群数量第___________年最少,第8至第1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型。
四、填空题
25、作为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向国际社会做出坚定承诺:绿色办奥。北京冬奥会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力争碳排放全部中和,打造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奥运会。冬奥核心区绿化造林成活率达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
(1)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这是因为植物能___________。冬奥核心区造林的树种以本地树种为主,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实现森林树种的多样化。选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到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一届奥运会的举办,通常会产生近万吨的废弃物。北京冬奥会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应投入___________(颜色)垃圾回收箱中,否则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___________逐级积累,最后可能进入人体;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不在内环境,A错误;
B、②为神经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⑦为内分泌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⑧为免疫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故②、⑦、⑧依次可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B正确;
C、④为内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C错误;
D、炎热时机体维持体温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根据题干,感受细胞能产生神经冲动,当这个冲动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时,会释放神经递质,故会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转换,A正确;
B、气味分子-OBP复合体与感受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会产生神经冲动,若不被降解,则感受细胞会持续产生兴奋,B正确;
C、不同的气味分子与细胞上的受体形成不同的复合物,产生不同的神经冲动,昆虫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C正确;
D、感受细胞接受复合体信号后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特点是外负内正,静息电位由K+外流形成,特点是外正内负,故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错误。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只有在髓鞘中断的郎飞氏结处,离子才能跨膜移动”,所以有髓纤维膜外局部电流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氏结之间,B正确;
CD、由于有髓纤维膜外局部电流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氏结之间,而无髓纤维可以发生在膜外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所以兴奋在两种纤维上传出相问距离,有酷纤维上跨膜移动的离子数少于无髓纤维,同时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更快,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比较正常状态和抑郁状态的神经胶质细胞可知,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K+通道蛋白数目增加,引起K+外流增加,同时N、T通道蛋白打开,使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增强,A正确;由图可知,神经元细胞外K+浓度下降,细胞内的K+外流增加,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蛋白开放,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所以“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C正确;由图可知,抑郁状态时,N、T通道蛋白打开,根据题目信息,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所以N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D错误。
5、答案:C
解析:大脑皮层有感觉中枢,冰水刺激挑战者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传导致大脑皮层产生冷觉,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挑战者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通过神经支配引起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B正确;挑战者大声尖叫、心率加快等生理变化是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冰水刺激后,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挑战者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6、答案:B
解析:在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正确;由题干可知尿崩症包括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源性尿崩症,前者可通过补充外源的抗利尿激素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后者的致病原因并不是缺乏抗利尿激素,而是缺乏相应的受体,因此,对于肾源性尿崩症患者则无法通过补充抗利尿激素达到治疗的目的,B错误;由题图可知,抗利尿激素和G蛋白相当于传递信息的分子,即信号分子,而P蛋白和靶蛋白分别是抗利尿激素和G蛋白的受体,C正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它们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正确。
7、答案:C
解析:A、成熟T细胞主要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正确;B、HIV主要侵染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造成人体的免疫力下降,B正确;C、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都发生在胸腺中,C错误;D、若T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错误,则T细胞能与自身的抗原结合,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和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A正确;
B、树突状细胞是吞噬细胞,其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B正确;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是浆细胞,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膜上有该受体,C错误;
D、由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图乙是用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D 正确。
故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10、答案:D
解析:A、据图示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
B、据图示实验结果可知,第3和6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K和ABA都是本组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
C、据第5、6、7、8组可知,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若GA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C正确;
D、根据3、4组对比来看,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由1、2、4组与5、6、7、8组对比来看,GA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D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种群存活率越高种群的增长越快,图3所示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最快,达到K时增长最慢,符合图1曲线II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A错误;
B、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B错误;
C、曲线Ⅰ表示J型增长,曲线Ⅱ表示S型增长,曲线I和Ⅱ之间阴影部分代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C正确;
D、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斗争越激烈,图3曲线的i点并没有达到最大种群数量,种内斗争不是最激烈的,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过程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逐渐变复杂,属于进展演替,但进展演替到一定阶段之后会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有机物总量逐渐达到稳定,AB正确; C、逆行演替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但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也可能导致逆行演替,C错误; D、由题干可知,进展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组分变多,营养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而逆行演替生态系统组分变少,营养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故抵抗力稳定性逐渐降低,D正确。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并且由于主要食虫的鸟类的食物是虫,所以图示中三种鸟类不能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B、根据植食性鸟类的特点,并不是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B错误;
C、在领域面积相同的时候,植食性鸟类体重大,可能是因为植食性鸟类的营养级低,能量损失少,不是因为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C错误;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D正确。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A正确;
B、有机肥可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形成无机盐和CO2,为果树的生长提供了无机盐和CO2,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但有机肥不能为桃树生长提供能量,B错误;
C、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以及每年收获的桃子带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因此为持续维持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额外增加物质和能量的投入,C正确;
D、用废弃枝条等制成的有机肥中的化学能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D正确。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A、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A错误。
16、答案:B
解析:A、土壤小动物的特点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避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根据其特性可以利用诱虫器采集,A错误;
B、预实验主要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从而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用蒸馏水做空白对照,从而得出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正式实验时只需在预实验得出的最适浓度范围内设置一定的浓度梯度即可,因此基于预实验基础的探究NAA促进播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B正确;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时间前后对照,C错误;
D、制作小生态缸时,应选择有较强生活力、数量适宜的动植物,密封处理后,放在散射光条件下,D错误。
故选B。
17、答案:ABD
解析:A、甲组的环境比乙组的环境复杂,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因此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A正确;
B、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B正确;
C、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说明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
D、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ABD。
18、答案:ABC
解析:A、人体的皮肤、黏膜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故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A正确;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排异反应,B正确;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C正确;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是细胞免疫,而抗体识别抗原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故选ABC。
19、答案:AB
解析:A、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的表达,环境因素(如光照等)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组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基因组的表达,A正确;
B、向光素是一种白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白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B正确;
C、光敏色素受不能起到催化作用,只是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C错误;
D、向光素是一种白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白磷酸化,说明向光素是接受蓝光刺激的受体蛋白,D错误。
故选AB。
20、答案:ABD
解析: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A错误;
B、自疏现象时种内斗争激烈,导致死亡率增大,不会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现象,B错误;
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C正确;
D、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D错误。
故选:ABD。
21、答案:(1)K+外流引起
(2)由于刺激产生的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即曲线①中a峰;有
(3)阳;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
解析:(1)图中-68mV电位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是K+外流引起的。
(2)胞体受刺激后,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此时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后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即曲线①中a峰;曲线③处于抑制状态。由此说明自突触后膜上“有”谷氨酸受体,因为被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后无法其作用,因而没有产生兴奋。
(3)渐冻症、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与谷氨酸的过度释放有关。谷氨酸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谷氨酸在突触间隙中积累过多时,突触后膜上会发生阳离子的过度内流,直接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使突触后神经元涨破,神经元因此受到损伤。
22、答案:(1)垂体;升高
(2)PCOS患者雄激素的合成增多,导致机体中雄烯二酮合成的雌激素减少,从而导致卵巢发育障碍
(3)高于;3.9-6.1mml/L;神经递质
解析:(1)雄烯二酮在卵巢中可合成雌激素,该过程受分级调节系统调控,即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由此可推测激素LH和FSH是由垂体分泌的,PCOS患者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说明雌激素含量下降,对垂体的反馈抑制减弱,根据性激素分级调节机制可推测,LH含量会升高。
(2)PCOS患者雄激素的合成增多,导致机体中雄烯二酮合成的雌激素减少,从而导致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刺激卵巢引起卵巢发育障碍。
(3)据题干信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分泌过多,排卵功能障碍为临床主要表现,并伴有慢性炎症介导的胰岛素抵抗症状”,多囊卵巢患者组织细胞表现出对胰岛素不敏感,则说明多囊卵巢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高于正常值。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是3.9-6.1mml/L。胰岛B细胞能直接接受血糖浓度的信号,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含有葡萄糖受体,可感知血糖升高的变化;胰岛B细胞还受神经系统的调控,所以细胞膜上还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3、答案:(1)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生长素是信息分子,作用后即被灭活
(2)因为细胞内的生长素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而PIN蛋白只位于细胞的一侧
(3)淀粉体沿着重力方向沉降,使位于细胞膜上的PIN蛋白的分布发生了变化,生长素通过PIN蛋白向根的近地侧运输
(4)将已培养7天的等量正常拟南芥和PIN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分别移栽到两个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中,用遮光罩遮住根部,向水性培养一段时间,每天观察记录根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解析:(1)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生长素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所以植物体需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满足调节生命活动的需求。
(2)由题可知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所以要不断的穿过构成中柱的细胞才能到达根尖。题中指出“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说明在该题中我们不需要考虑生长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总之,能进入),“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说明生长素运出时需要载体PIN蛋白。生长素通过中柱向根尖运输,生长素就必须出细胞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细胞,所以推测将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位于细胞靠近根尖的一侧,而其他部位没有该载体分布。
(3)据图分析,拟南芥横放后,由于淀粉体沿着重力方向沉降,使位于细胞膜上的PIN蛋白的分布发生了变化,生长素通过PIN蛋白向根的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
(4)要证明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则无论是正常拟南芥和PIN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响水性,也就是说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所以设计实验思路为:将已培养7天的等量正常拟南芥和PIN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分别移栽到两个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中,用遮光罩遮住根部,向水性培养一段时间,每天观察记录根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24、答案:(1)K2~K3
(2)偏高
(3)次生演替
(4)10;衰退
解析:(1)当天敌进入后,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达到环境容纳量,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种群数量在K2~K3之间波动,说明环境容纳量将在K2~K3之间。
(2)y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该种群数量的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较实际偏少,使得调查结果偏高。
(3)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是在保留土壤条件和植物的基础上上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
(4)已知λ=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分析图乙可知,在4~10年,λ<1,说明该鸟类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该鸟类种群数量在第10年最少,第8至第1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25、答案:(1)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O2;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协调
(2)分解者;红色;食物链(网);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解析:(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因此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如果选择外地物种,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选择本地物种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外来物种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环境,成活率低。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因此“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到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2)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把有机物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属于分解者。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应投入红色垃圾回收箱中。根据生物富集可知,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链(网)逐级积累。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年份
总的生态足迹(×104hm2)
总的生态承线力(×104hm2)
2005年
165.5
178.7
2017年
243.7
260.1
选项
正误
原因
A
×
甲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B
√
乙是赤霉素,可通过某些微生物发酵获得
C
×
丙是生长素,在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减弱
D
×
丁是脱落酸,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8%,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