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7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8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8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92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94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97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599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5071259/0-170219699601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秋季主题班会PPT课件
- 10月11日重阳节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11月28日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课件 课件 21 次下载
- 12月25日 圣诞节主题班会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1月1日 元旦节 课件1 课件 1 次下载
- 1月1日 元旦节 课件2 课件 1 次下载
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尊老爱老敬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节日起源,历史演变,民间习俗,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文学记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赋予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登高、晒秋、赏菊等活动; 在流传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登高望远爱老敬老》九九重阳节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节日起源,登高避忌踏青的传承,历史演变,魏晋时期,民间习俗,文学记述,重阳登高的故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第八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重阳节(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阳节介绍,求寿说,中国孝亲敬老传统,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九重阳敬老爱老主题班会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阳节的来源,重阳节的传说,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的地位,重阳习俗,插茱萸,茱萸果,菊花酒,茱萸花,重阳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