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简单机械(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72326/1-17022517307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讲 简单机械(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72326/1-17022517307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讲 简单机械(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72326/1-17022517308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讲 简单机械(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72326/0-17022517226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讲 简单机械(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72326/0-17022517226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讲 简单机械(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072326/0-17022517227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
第10讲 简单机械-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10讲 简单机械-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文件包含第10讲简单机械原卷版docx、第10讲简单机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趋势
1.杠杆类型的判断主要在选择题中考查,个别地市会在填空题中涉及.试题有时以纯文字的形式进行考查,有时以四幅图的形式进行考查;命题时多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独轮车、镊子等)的应用为背景进行.
2.杠杆平衡条件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有时也会在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及计算题中涉及. 在计算题中考查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或力臂.常结合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命题;
3.滑轮、斜面特点的理解和相关计算一般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考查,个别地市会在填空题中涉及.命题时主要结合滑轮或者斜面考查其特点或功、功率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
4.机械效率是中考的难点.计算时要特别注意绳子的段数与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速度)的关系.命题时大多结合滑轮(组)或斜面一起出现,在填空题和计算题中经常结合功或功率的知识综合考查.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中均有出现;
知识重构
知识点一、杠杆
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表示。
阻力:阻碍杆转动的力,用“F”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表示。
力臂的画法: (1)首先在杠杆上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根据需要,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沿长。
(3)在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
线表示,并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或l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4)总结成一句话: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杠杆的平衡条件:(1)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2)Fl=Fl
杠杆的分类:
身体上的杠杆:(1)人的头颅:等臂杠杆
(2)人的手臂:费力杠杆
踮起脚尖:省力杠杆
知识点二、滑轮
定滑轮:(1)定义:使用时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一个等臂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就是滑轮的半径。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F=G(不计摩擦),s=h
动滑轮:(1)定义:动滑轮是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一个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可以省一半力。
特点:可以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省了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F=G(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s=2h
F=(G+G)(不考虑摩擦)
滑轮组: (1)定义:滑轮组是由多个定滑轮、动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特点:①使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滑轮组省力多少由绳子的股数决定。
②绳子的股数:数绳子的股数,我们要看绕着动滑轮总共有几股绳子,则n就等于几。
组装原则:先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组装。
绳子股数 n=2时, F=(G+G)(不考虑摩擦若不计动滑轮重,则G=0)s=2h 以此类推·····
(2)吊篮(吊篮比较容易错)
A B
①情况A:计算拉力时,我们在正常数绳子股数的时候,要再加上1,因为人在吊篮的内部,人拉绳子
的同时绳子也在拉人。所以A中计算拉力时绳子股数n=4。在计算绳子移动距离时则不需要多加1,n=3。
②情况B:按正常情况计算。
知识点三、斜面
定义: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必须多移动距离。
原理:Fs=Gh(不考虑摩擦),Fs=Gh+f s(考虑斜面的摩擦)。F—沿斜面的拉力;s—斜面长;G—物 体的重力;h—斜面高;f—斜面摩擦力。
斜面倾角越小,斜面越长,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知识点四、机械效率
有用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要做的功叫有用功,用W表示。
额外功:不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或无用功,用W表示。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做总功,用W表示。即W=W+W
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表示。
公式:η=。
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η越高机械性能越好,η总小于1。
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精炼
一、杠杆原理及应用
1.(2020九上·椒江期中)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悬点O适当左移,秤的量程会增大 B. 秤的刻度值分布不均匀
C. 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减小 D. 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质量相同
【答案】 A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得到:(G桶+G液体)×OA=GM×OB;
(G桶+ρ液体gV)×OA=GM×OB; ρ液体=GM×OB−G桶×OAgV=GMgV×OB−G桶×OAgV;
其中GM、G桶、OA和V都是常量,因此液体的密度与动力臂OB成正比,因此刻度是均匀的,故B错误;
根据公式ρ液体=GMgV×OB−G桶×OAgV可知,悬点O左移,那么OA减小,OB增大,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从而增大量程,故A正确;
根据公式ρ液体=GMgV×OB−G桶×OAgV可知,根据增大M的质量,可以使液体密度增大,即增大量程,故C错误;
根据公式m=ρV可知,当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液体的质量越大,因此注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才能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得出液体质量的大小,从而判断液体密度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2.(2020九上·兰溪期中)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线连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长方体木块C,C的密度为0.8×103kg/m3 , B端正下方放一盛满水的溢水杯。现将木块C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浸入水中一半时,从溢水口处溢出0.5N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质量为300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s的时间系在A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忽略细线的重力,g取10N/kg)( )
A.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 B. 木块C受到细线的拉力为0.3N
C. 小球刚放在B端时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2.2N D. 小球的运动速度为0.2m/s
【答案】 D
【解析】A.溢水杯内盛满水,当物体放入后,溢出0.5N的水,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排=0.5N,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0.5N1.0×103kg/m3×10N/kg=5×10−5m3 ; 因为一半浸入水中,
所以物体的体积:V物=2V排=2×5×10-5m3=1×10-4m3;
物体的重力:G=mg=ρ物V物g=0.8×103kg/m3×1×10-4m3×10N/kg=0.8N,
则B端木块C所受的拉力:FB=G-F浮=0.8N-0.5N=0.3N,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球的重力为:G球=m球g=0.3kg×10N/kg=3N,
小球刚放在B端时,B端受到的力为FB=3N+0.3N=3.3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关系式:FA×OA=FB×OB;
FA×0.6m=3.3N×0.4m;
解得:FA=2.2N,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当A端的拉力为0时,杠杆再次平衡,此时小球到O点距离:
s′=s-OB=vt-OB=v×4s-0.4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G球×s′=FB×OB,
即:3N×(v×4s-0.4m)=0.3N×0.4m,
解得:v=0.11m/s,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0·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甲图上有两个体积不同的铁球,乙图上有两个体积相同的铝球和铁球,如果把他们都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发生的变化是( )
A. 仍保持平衡 B. 都失去平衡 C. 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D. 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答案】 C
【解析】在甲图中:
原来杠杆是平衡的,那么得到:G左×L1=G右×L2 ①;
当两球浸没在水中时,它们都会受到浮力,
那么杠杆左边: (G左-F左)×L1=(G左-ρ水gV左)×L1=(G左-ρ水g×G左ρ铁g)×L1=1−ρ水ρ铁G左L1;
杠杆右边: (G右-F右)×L1=(G右-ρ水gV右)×L2=(G左-ρ水g×G右ρ铁g)×L2=1−ρ水ρ铁G右L2;
根据①式可知,杠杆左右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那么甲仍然平衡。
在乙图中: 在甲图中: 原来杠杆是平衡的,那么得到:G铝×L1=G铁×L2 ①;
当两球浸没在水中时,它们都会受到浮力,
那么杠杆左边:
(G铝-F铝)×L1=(G铝-ρ水gV)×L1=G铝×L1-ρ水gV×L1 ②;
那么杠杆右边:
(G铁-F铁)×L2=(G铁-ρ水gV)×L2=G铁×L2-ρ水gV×L2 ②;
根据乙图可知,L1>L2;
所以杠杆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
则杠杆向右下沉,即杠杆失去平衡。故选C
4.(2020九上·杭州月考)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 :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水桶向后倾,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B. 乙图中水桶向后倾,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C.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答案】 C
【解析】根据乙图可知,右边的水桶下沉,此时需要减小右边水桶的力臂,即缩小右边水桶到肩膀的距离,要么肩膀向右边移动一点,要么右边水桶向前移动一些,故A、B错误;
丙图中,小和尚要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即减小瘦和尚受到的压力,需要增大水桶到他的距离,即瘦和尚向前移动一些,故C正确;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即减小瘦和尚受到的压力,需要增大水桶到他的距离,即可以将水桶往后移动一点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5.(2021·海曙模拟)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杠杆OAB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O为杠杆的支点,OB=20A,竖直细杆a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相连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杠杆的A点,竖直细杆b的两端分别与杠杆的B点和物体M固定,水箱的质量为0.8kg,底面积为200cm2 , 不计杠杆、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a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水的质量变化的图像,则( )
A. 物体M的密度为0.6×103kg/m3 B. 当传感器示数为0N时,加水质量为1.4kg
C. 当加水质量为1.8kg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D. 加水质量为2kg时,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力为31N
【答案】 C
【解析】A.由图乙可知,水箱中没有水时(m=0),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0=6N(即细杆a的上端受到的拉力为6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0×OA=GM×OB;
6N×OA=GM×2OA;
解得:GM=3N。
由图乙可知,当M完全浸没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24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24N×OA=FB×2OA;
解得:FB=12N。
对M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杆的作用力,
则此时M受到的浮力:F浮=GM+FB=3N+12N=15N,
那么M的体积为:V=V排=F浮力gρ水=15N10N/kg×103kg/m3=0.0015m3;
则M的密度ρM=GMgVM=3N10N/kg×0.0015m3=0.2×103kg/m3
故A错误;
B.设M的底面积为S,压力传感器示数为0时M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 , M的高度为h,
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零时,M受到的浮力等于M的重力3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水gV排可得:ρ水gSh1=3N ①;
由图乙可知,当M完全浸没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24N,
则此时M受到的浮力:F浮=1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水gSh=15N ②
由①和②得:h=5h1 ,
由图乙可知,加水1kg时水面达到M的下表面(此时浮力为0),加水2kg时M刚好浸没(此时浮力为15N),该过程中增加水的质量为1kg,浮力增大了15N,
所以,每加0.1kg水,物体M受到的浮力增加1.5N,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1.2kg的水时,受到的浮力为3N,此时传感器的示数为0N,故B错误;
C.由选项B可知,每加0.1kg水,物体M受到的浮力增加1.5N,加水1kg时水面达到M的下表面,加水质量为1.8kg时,浮力为12N,
物体M受到细杆b向下的压力:FB′=F浮′-GM=12N-3N=9N,
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力:F=(m水箱+m水)g+GM+FB′=(0.8kg+1.8kg)×10N/kg+3N+9N=38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38N200×10−4m2=1900Pa , 故C正确;
D.加水质量为2kg时,M刚好完全浸没,
由选项B可知此时M受到的浮力是1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是15N,
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力:F压=G水+G排=m水g+G排=2kg×10N/kg+15N=35N,故D错误。 故选C。
6.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现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棒的长度L=1.6m
B. 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x1=0.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1.5N
C. 当x2=1.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5N
D. 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为0.6m
【答案】 C
【解析】由于拉力始终竖直向上,而杠杆的重力竖直向下,二者相互平行,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不变。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杠杆的重力不变,那么拉力不变。
根据图乙可知,当拉起高度为1.2m后,拉力增大了,
那么此时A端肯定刚离地,
即金属棒长1.2米,故A错误;
由图乙可知,金属棒B端从0~1.2m时,拉力保持不变;
因此当x1=0.6m时,拉力F1=W1ℎ1= , 故B错误;
根据乙图可知,当x2=1.2~1.6m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
金属棒的重力G=△W△ℎ=5.6J−−1.2m=5N ,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即F2=G=5N,故C正确;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重心到A端的距离:d=3N×1.2m5N=0.72m , 故D错误。 故选C。
7.(2020·宁波)现有一根形变不计、长为L的铁条AB和两根横截面积相同、长度分别为La、Lb的铝条a、b。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La , 如图所示。取下铝条a后,将铝条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铁条AB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为L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L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3讲 电能-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文件包含第13讲电能原卷版docx、第13讲电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讲 电与磁-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文件包含第12讲电与磁原卷版docx、第12讲电与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8讲 浮力-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文件包含第8讲浮力原卷版docx、第8讲浮力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