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
.古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地区合作关系,即朝贡贸易制度,它以中国为中心,涵盖周
边国家与地区。这一制度的实施( )
A.使中国外贸渐趋萎缩
C.不利于海外各国联系
B.意在获取经济效益
D.有助于宣扬中国国威
2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要素……私人金
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 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 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
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材料表明( )
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
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
C.宋代契约关系已经具有普遍性
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发展
3
.16、17 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
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
当时( )
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4
.1531 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
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反映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D.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
5
.16—18 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 世纪,欧洲在
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
C.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
B.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
D.亚非拉地区的衰落
6
.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
命。”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D.提倡“新经济”模式
7
.20 世纪 90 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
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 )
A.国际投资的发展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深入 D.便利的交通
8
.1995 年,运行了 47 年的关贸总协定结束了其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使命,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这反映了( )
A.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
B.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需要
C.多边贸易秩序的强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深化
二、非选择题
9
.从大航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贸易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发生
背景
相关
行业
时期
相关举措
贸易战结果
2
3
0 世纪 大萧条前 众多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税率
并没有阻止大萧条的来临
0 年代
期
行业
石油危机 农产
带来经济 品、钢
2
7
0 世纪
0 年代
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下通过“反倾销法”与“反补贴 第三方市场受损,双方贸易状
税”等“合法”途径来变相提高进口关税税率
况改善,财政赤字明显上升
“
滞胀”
铁
2
9
2
0 世纪 美欧多国 公共采 规定商品自产比例限制及自产商品的采购优先权,
0 年代 经济下行 购领域 丰富了贸易战的策略
美国损失显著低于欧共体
1 世
全球钢铁
产能过剩
根据国内贸易法条款进行调查后制裁、提高关税 欧盟、亚洲钢铁行业受损显
税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向 WTO 申诉等 著,美国钢铁业受益
钢铁
纪初
—
—摘编自秦国翘、胥学明
《
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
请根据材料,谈谈对贸易战的基本认识,并选取其中任意一次贸易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明确两点
认识,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答案与解析
课时规范练 38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
.D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其目的在于宣扬国
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故选 D 项。
.D 材料中的“票据”“手续费”“兑换成现钞”“政府担保的纸币”等词汇属于信用金融的
2
范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出现信用金融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故选 D
项。
3
.B 根据材料“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7
世纪经过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故选 B 项;材料无
法体现亚洲经济地位的高低、西欧与东欧的矛盾是否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成
为主流,排除 A、C、D 三项。
4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伦敦都是大西洋沿岸的城市,材料反
映的是大西洋沿岸商业贸易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大西洋沿岸逐渐取代
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
心,故 D 项正确。
5
.B 16—18 世纪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欧洲主要是进口生活消费品,随着 19 世纪工业
革命的开展,欧洲需要大量原料,故选 B 项;材料中反映的是欧洲进口商品的变化,不是世
界市场规模的扩大,排除 A 项;材料主要强调欧洲进口商品的变化,不是全球殖民国家的
发展,排除 C 项;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导致亚非拉落后,D 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6
.B 罗斯福是在美国处于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上任的,面对经济危机,他采取国家干预经
济的措施,故选 B 项。
.B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推动了电子商业兴起,人们利用互联
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故选 B 项。
.C 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都是促进贸易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是临时
7
8
性多边贸易体系,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多边贸易秩
序相对强化,故选 C 项。
9
.参考答案 示例
认识:贸易战一般是在经济遇到危机的状况下发生的,国家通过建立关税壁垒等措
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
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论述:以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为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
供需矛盾尖锐,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转嫁危机,纷纷高筑
关税壁垒,同时实行货币贬值,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但最终贸易战并没有使欧美逃脱经济
大萧条的冲击,相反全球贸易大幅度衰退。同时贸易战也使各国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第二
次世界大战爆发。
总结:贸易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会加剧经济困境。因此保护自由贸
易,维护贸易的正常秩序,才能实现互利双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课时练32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和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18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时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