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九)——生物与环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九)——生物与环境第1页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九)——生物与环境第2页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九)——生物与环境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九)——生物与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九)——生物与环境,共12页。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0 山东淄博二模)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它与种群的特征有关。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某一地域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
    B.某一草原,野兔迁入和迁出直接决定其种群数量
    C.研究某种鸟的年龄结构能够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在某一地域大量释放绝育后的雄蚊,是通过控制性别比例控制其种群数量
    2
    .(2020 山东济宁一模)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
    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B.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C.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D.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与灯高有关
    3
    .(2020 山东济宁一模)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
    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甲、乙两种群均为“J”形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乙种群在 t 时刻的数量不一定最大
    D.0~t 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4
    .(2020 山东聊城模拟)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一篇论文透露长江白鲟已灭绝,这意味着中
    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消失。之后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
    告,宣布从 2020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鲟灭绝与其长期遭受过度捕捞及人类拦河筑坝等行为导致种群规模减小、繁殖困难有关

    B.十年禁渔不是全水域禁渔,对某些水生生物保护区可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以促进幼鱼生长发育
    C.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其数量长期呈“J”形曲线增长
    D.除加强禁渔期执法检查外,还应积极对濒危鱼类进行人工繁育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
    .(2020 山东泰安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
    和行距,一般常呈均匀分布
    B.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树林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迁入率均大于 0
    C.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样本地块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估测该区域
    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D.池塘中不同种类的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
    .(2020 山东滨州三模)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群落中各种群的分布以及演变情
    况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B.物种丰富度大的森林不易暴发病虫害
    C.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
    D.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更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
    .(2020 山东日照一模)生态护坡能保障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人
    员选取了四段某新建高速公路边坡,分别移栽不同植被(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 年后四段边坡的检
    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移栽类 植被覆盖率物

    土壤有机质
    %




    (g·kg-1)

    37
    28



    草本
    灌木
    草本+
    灌木

    93
    65
    260 19.8
    158 15.2


    99
    8
    62
    9
    580 28.9
    28
    11.9
    A.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是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的
    B.与其他三段护坡相比,丁段边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与单独移栽相比,同时移栽草本和灌木更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D.随时间的延长,四段边坡的群落演替最终都能够演替到森林阶段
    8
    .(2021 年 1 月辽宁适应性测试)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优势牧草,前些年由于受到人为开垦的
    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演替
    C.开展退耕还草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发生变化
    D.开展退耕还草后,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9
    .(2020 山东潍坊一模)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生物成分,A、
    B、C、D、E、F 代表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 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B.A 流入甲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
    C.C/B 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D.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
    1
    0.(2020 山东青岛模拟)食性研究(确定动物的食性)是进行种群科学管理的前提。研究者通过食性研
    究了解白菜地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为农田管理提供依据。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白菜地中甲、乙两种昆
    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短时间内,乙数量增加对提高白菜产量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根据“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会选择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D.该生态系统达到稳态时,不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维持在 10%
    1
    1.(2020 山东青岛二模)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据有利的地
    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他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他地方迁移,从而
    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行为调节学说,种群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B.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等的侵害
    ( )
    C.“行为调节”能更好地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不利地段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
    1
    2.(2020 山东威海模拟)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总目标,威海市把生态
    文明建设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抓手,已形成以山体为背景、以海岸为纽带、以公园
    绿地为节点、以社区绿化为衬托的生态园林城市。下列关于这一规划的分析评价错误的是( )
    A.城市的自净能力显著提高
    B.生物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
    C.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升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高
    1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结构,在其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B.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C.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高
    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1
    4.(2020 山东济南一模)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湿
    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
    C.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1
    5.几百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
    蚕,蚕粪养鱼,鱼类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适于在我国各省市地区推广发展
    C.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不需要人的干预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6.(2020 山东泰安四模)取相同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同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相同的容
    器中,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观察并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
    出的结论是( )
    A.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是种群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单独培养时,这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都呈“J”形增长
    C.从实验结果来看,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D.混合培养 14 d 后大草履虫全部死亡,说明双小核草履虫分泌毒素杀死大草履虫
    1
    7.(2020 山东济宁一模)为探究适宜环境下,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研究者进
    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滴于盖玻片边缘的多余的培养液要用滤纸吸掉,否则引起计数结果偏大
    B.生长旺盛期的培养液下层比上层酵母菌数量多
    C.涂布平板法计数可用接种等量无菌水组做对照
    D.涂布平板法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会比实际值略大

    1
    8.(2020 山东德州模拟)布氏田鼠是内蒙古某草原的主要鼠种,主要啃食牧草,在牧草短缺时,会挖掘牧
    草的根来弥补食物的匮乏。鹰、隼等布氏田鼠的天敌偏向捕食体重较大的田鼠。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
    A.能量和信息沿“牧草→布氏田鼠→鹰”食物链单向传递
    B.布氏田鼠和牲畜对牧草的取食加快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鹰、隼对布氏田鼠的捕食偏好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
    D.过度放牧时,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能加速草原的风沙化
    1
    9.(2020 山东淄博一模)某林区发生火灾后,植被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灾过后,该区域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
    B.群落③比群落①对光的利用更充分的原因是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
    C.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人工种树、种草,可以迅速增加物种多样性,加快群落演替的进程
    2
    0.(2020 山东青岛一模)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
    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植被类型不同。如图为甲、乙两个群
    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B.第 5 年至 25 年的变化说明群落乙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
    C.30 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大量物种替代的特点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2
    1.(13 分)(2020 山东临沂一模)野兔繁育力强,啃食牧草,还会打洞破坏水源,对草场的破坏性很大。为
    了控制野兔数量,科学家对某草场的野兔数量做了调查,其某年度的年龄组成如下表。回答下列问
    题。

    0
    + 1+ 2+ 3+ 4+ 5+ 6+ 7+ 8≥


    体 19118091 68 56 60 65 50 151

    (上表中 n≤n+
    (1)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原因
    是 。该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偏大的可能因素有
    (不考虑种群数量变化)。
    (2)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判断依据是


    (3)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野兔的死亡率 出生率,要降低野兔种群的 K 值,可采取的措施有

    (4)野兔在食物链中处于第 营养级。植物的“气味”为其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 信息。
    2
    2.(13 分)(2020 山东济宁一模)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
    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
    响,科研人员对当地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 过程中散失,一部
    分可用于 。
    (2)红耳龟的 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
    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 模型。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红耳



    中华花 中华 蛇鳄





    数目/

    1
    48 20
    8
    4
    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 。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
    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 。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的
    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
    结果如图所示。


    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 ,判断依据是
    红耳龟入侵后,得以迅速繁殖,原因可能是




    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
    种 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
    3.(11 分)(2020 山东青岛一模)生态学家曾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情况。黄河口
    2
    湿地是我国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演化及发展规律的最佳场所。近些年随着黄河
    口生态“大补”,生物种类大量增加,曾经濒临灭绝的黄河刀鱼也大面积出现。下表为被调查区域三个
    时期动植物的物种数量及黄河刀鱼的同化量在不同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相对值。请回答下列问
    题。













    物种


    的能量 耗的能量 耗的能量





    17
    18
    65
    18
    60
    17
    65
    22
    18
    49
    80
    46
    (1)在调查描述、解释黄河刀鱼种群数量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 模型。若要
    预测黄河刀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则需调查黄河刀鱼种群的 。
    (2)根据上表分析,进行生态修复的时期是 期,判断的理由是

    黄河刀鱼喜食麦穗鱼,麦穗鱼分布广泛,但在云贵高原地区却为外来物种,是滇池等湖泊土著物种灭绝
    的元凶之一。为防治麦穗鱼的危害,结合表中的能量分配模型,请提出最合理的建议:

    (3)该湿地在某个时期由于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说明ꢀ。
    污染物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区域的水流经芦苇田后,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
    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2
    4.(8 分)图 1 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
    级,m 、m 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 2 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 a~g
    1
    2
    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2 中,若 A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B 表示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C 表示

    若图 1 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的字母以表达式表示)。
    (2)若图 1 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 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
    为 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 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 kJ。

    (3)除图 1 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
    的正常进行。
    2
    5.(10 分)(2020 山东聊城模拟)全球瞩目的澳大利亚大火从 2019 年烧到 2020 年。在这场火灾中有数
    亿只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包括 8 000 多只考拉)丧生,花草树木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有科学
    家预测大火可能也会影响部分区域的气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生态系统遭遇轻微污染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大火破坏程度超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使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2)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大火前的森林具有
    (至少答两点)的作用。
    (3)由森林到一片焦土,若干年后还可再形成新的森林,则该过程属于 演替。森林火灾中丧生
    的考拉数量可通过 法统计。数亿只动物丧生,会使群落 大大降低。
    单元质检卷九 生物与环境
    1
    .D 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故调查某地域鼠的种群密度
    可用标记重捕法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可直接决定某种群的种群数量;
    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一般而言,幼年个体占的比例大,种群数量将增加,反
    之则减少);释放绝育后的雄蚊,此区域内此蚊的性别比例没有发生变化,这种方式可以通
    过降低有效的交配来控制出生率,进而控制其种群密度。
    2
    .B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
    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从图中获知,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
    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高有关,不能获取与灯的密度无关的信息。
    3
    .C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乙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乙种群为“S”形增长,
    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甲、乙两种群为种间竞争,乙种群在 t 时刻的数量不一定最大,还有
    可能增长;0~t 时间范围内,甲种群的数量先低于乙种群的数量,而后二者的数量相等,种群
    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不考虑迁入和迁出情况)共同决定,无法根据种群数量的大小判
    断两种群出生率的大小。
    4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白鲟可能由于长期的捕捞以及人类对长江自然环境的干扰和
    破坏,导致其栖息地被破坏,繁殖困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对
    某些水生生物可以有计划地捕捞以便促进幼鱼的生长发育;禁渔可以缓解一定的环境阻
    力,但不能消除环境阻力,不能使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保护濒危物种还可以人工繁育增
    加出生率,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其生存环境。
    5
    .B 根据分析可知,种群的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
    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般常呈均匀分布;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
    析,树林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样本地块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估
    测该区域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池塘中不同种类的鱼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的不同而分布
    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
    .A 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
    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数量增长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物种的多样性,即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复
    杂,自我调节能力强,不易暴发病虫害;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
    息场所;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更替是自然选择的结
    果。
    7
    .C 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可通过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
    与其他三段护坡相比,丁段边坡虽然没有移栽类别,但具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
    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单独移栽相比,同时移栽草本和灌
    木增加了物种多样性,更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随时间的延长,由于环境、人类活动
    等因素,四段边坡的群落演替最终不一定会演替到森林阶段。
    8
    .B 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
    型,A 项错误;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B 项正确;开展退耕还草后,
    生物种类增多,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也发生变化,C 项错误;开展退耕还草后,环境条件改
    善,故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D 项错误。
    9
    .C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 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主要是绿色
    植物,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三营养级丙同化
    的能量为 C,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B+F),故 C/(B+F)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
    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图中甲为第一营养级,乙为第二营养级,由于数量金字塔可
    能存在倒置的现象,因此在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如森林生态系统发生虫
    灾时。
    1
    0.A 物质循环发生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A 项错误;由图可知,乙捕食甲,故乙
    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白菜的摄食量,对提高白菜产量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 项
    正确;根据“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会选择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C 项正确;该生态系统
    达到稳态时,不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维持在 10%,D 项正确。
    1
    1.C 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密度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可以利用增大死亡率和迁出
    率、降低出生率的方法降低种群密度,维持种群密度的稳定,即种群密度过高时降低种群
    密度,进行负反馈调节;生活在不利地段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等的侵害,造成死亡率上
    升、出生率下降;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维持在 10%到 20%之间,不会因
    为种群密度保持稳定而提高;不利地段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了种群
    数量的增长,导致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
    1
    2.C 题干信息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绿化程度,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高,自我调节
    能力稳定性增强,因此城市的自净能力提高;生态系统丰富度提高,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
    结构和水平结构)更加复杂;由于物种丰富度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群落生物多样性提高,其间接价值提高。

    1
    3.C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且在其中的生物之间会进行信息
    交流;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保护
    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人类对环境的过度使用;生态系统
    中物种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但恢复力稳
    定性越弱;生态系统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人类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则
    生态系统稳定性必定会遭到破坏,因此,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我们对其进行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1
    4.D 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人类活动可
    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和演替的方向;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
    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
    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1
    5.A 桑基鱼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和对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系统是
    生态农业的雏形,需要因地制宜,不一定适于在我国各省市地区推广发展;生态系统物质
    可以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
    1
    6.BD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单独培养时由于空间资源有
    限,所以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呈“S”形增长;两种草履虫食性相似,属于种间竞争关系,另外
    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获胜;混合培养 14 d 后大草履虫全部死亡,但不能确定双小核草
    履虫是否分泌毒素。
    1
    7.BD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滴于盖玻片边缘的多余的培养液要用滤纸吸掉,否则
    引起计数结果偏大;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生长旺盛期的培养液上层比下层
    酵母菌数量多;涂布平板法计数可用接种等量无菌水组做对照;由于酵母菌会相互重叠,
    因此涂布平板法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会比实际值略小。
    1
    8.AC 能量单向传递,但信息并非单向传递;布氏田鼠和牲畜对牧草的取食加快了草原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体重较大的田鼠一般为老年个体,所以鹰、隼对布氏田鼠的捕食偏
    好会影响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过度放牧会导致牧草短缺,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能加速
    草原的风沙化。
    1
    9.ABCD 林区火灾后发生的演替是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③中
    有高大的乔木,而群落①以草本和灌木为主,所以群落③比群落①对光的利用更充分的原
    因是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随着演替的不断进行,群落中的动植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
    更加复杂,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人工种树、种草,可以迅速增加物种多
    样性,增加物种丰富度,加快群落演替的进程。
    2
    0.ACD 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不同群落间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属于水平
    结构特征;第 5 年至 25 年间,乙的物种丰富度先出现明显下降,说明群落乙的抵抗力稳定
    性比甲弱;30 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即所含物种数目最多,并非现存各种群密
    度达到最大;在演替过程中不一定存在大量物种替代,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物种取代另
    一个物种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完全替代。

    2
    1.答案:(1)标记重捕法ꢀ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被标记个体因受到惊吓而不
    易被捕获;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等 (2)增长 幼年野兔数量大于老年野兔数量 (3)
    等于ꢀ人为捕杀、增加天敌、投放毒饵等 (4)二 化学
    解析:(1)野兔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为标记重
    捕法;该方法中被标记个体因受到惊吓而不易被捕获、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或标记
    物影响生物的生存等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2)根据图中对年龄段的划分,可以看出
    0
    +和 1+属于幼年,2+到 6+属于成年,7+及以后属于老年,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幼年个体
    多、老年个体少,所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3)种群数量达到 K 值以后,种群
    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维持稳定;一般 K 值取决于环境,可以从食物、空间、
    天敌等角度入手,比如人为捕杀、增加天敌、投放毒饵等。(4)野兔属于植食性动物,在
    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植物的“气味”属于通过化学分子在空气中传播的信息,属于化
    学信息。
    2
    2.答案:(1)呼吸作用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学 (3)红耳
    龟 演替 (4)①种间竞争 红耳龟和中华花龟均可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为食 ②
    当地物种中缺少天敌的制约,食物和生存空间较充足 ③丰富度(种类) 自我调节
    解析:(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过程中
    散失,一部分可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红耳龟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
    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
    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龟鳖类红耳
    龟种群数量最大,故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红耳龟,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
    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演替。(4)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
    种间竞争。判断依据是红耳龟和中华花龟均可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为食。②红耳
    龟入侵后,得以迅速繁殖,原因可能是当地物种中缺少天敌的制约,食物和生存空间较充
    足。③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
    时会使当地的物种丰富度(种类)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
    3.答案:(1)数学 年龄结构 (2)Ⅲ 物种丰富度低,竞争消耗的能量多,而繁殖后代消耗
    的能量很少,说明生存环境受到干扰,空间和食物受到限制ꢀ引入麦穗鱼的天敌,使麦穗
    鱼的能量分配向Ⅱ时期的能量流向模型转变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
    有限 芦苇和藻类竞争光照,同时吸收大量含 N、P 等的无机盐(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
    生杀藻物质)
    解析:(1)调查描述、解释黄河刀鱼种群数量变化规律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年龄结构能预
    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据表分析,Ⅲ时期物种丰富度低,竞争消耗的能量多,而繁殖
    后代消耗的能量很少,说明生存环境受到干扰,空间和食物受到限制,因此可得出Ⅲ时期
    处于生态修复期。麦穗鱼属于外来物种,缺少天敌,繁殖速度快,因此为防治麦穗鱼的危
    害,应该引入麦穗鱼的天敌,使麦穗鱼的能量分配向Ⅱ时期的能量流向模型转变。(3)该
    湿地受污染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芦苇和藻类
    竞争光照,同时吸收大量含 N、P 等的无机盐,以及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均
    可以使藻类数量大大减少。

    2
    4.答案:(1)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或(d+e)/y〕×100%ꢀ
    (2)25A/(1+4x) (3)分解者
    解析:(1)B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除去 d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剩
    余的 C 为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用
    营养级Ⅱ的同化量比营养级Ⅰ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 b/y×100%或(d+e)/y×100%。(2)计
    算时应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 20%计算,A=甲×20%×(1-x)×20%+甲×20%×x,解得甲
    =
    25A/(1+4x)。(3)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即它们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要
    想保证其物质循环正常进行还应有分解者。
    5.答案:(1)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
    2
    对稳定的能力 (2)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次生 样方 丰富

    解析:(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遭遇轻微污染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稳
    定;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
    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大火前的森林具
    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3)由森林到一片焦土,若干年后
    还可再形成新的森林,由分析可知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运动能力
    较弱的动物,森林火灾中丧生的考拉数量可通过样方法统计。数亿只动物丧生,会使群落
    丰富度大大降低。

    相关试卷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十)——生物技术与工程: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十)——生物技术与工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三)_——细胞的代谢: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三)_——细胞的代谢,共13页。

    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三)_——细胞的代谢: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生物单元质检卷(三)_——细胞的代谢,共13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