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反应速率 同步练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74471/0-17022896826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化学反应速率 同步练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74471/0-17022896827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化学反应速率 同步练习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74471/0-17022896827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化学反应速率同步练习题,1ml/L HCl和0,18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危机,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
B.将煤气化,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而且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C.食品放入冰箱中,因为温度低,变质速率慢,所以食品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D.可以通过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夏天打开啤酒盖,喷出大量泡沫的现象
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3.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ml/L HCl和0.1ml/L H2SO4分别与0.2m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ml/L HCl和0.2m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4.溶液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的速率方程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一定温度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A.实验1中,
B.适当增大醋酸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C.根据1和2组数据分析,可知m=4
D.实验3中,
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A.0.04B.0.04)C.0.08D.0.04ml / L
6.将相同质量的锌放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中,下列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25℃、锌片B.50℃、锌片C.25℃、锌粉D.50℃、锌粉
7.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向酸化的溶液中同时加入KI溶液、维生素C和淀粉溶液,发现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查阅资料可知体系中存在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维生素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反应ⅰ<反应ⅱ
B.可得氧化性强弱:
C.溶液的pH始终保持不变
D.溶液最终变蓝,说明所加
8.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这种方法是处理的“储存还原技术法”,简称,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富氧氛围下喷入少量燃油可以生成、等还原性尾气
B.系统中的只有一种催化剂
C.存储阶段,氮元素被氧化,以的形式被存储起来
D.还原阶段,每生成,转移电子
9.某反应由两步反应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B.三种物质所含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B、C
C.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整个反应的
10.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应速率判断,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2 ml·L-1·min-1B.v(N2)=0.2 ml·L-1·min-1
C.v(NH3)=0.3 ml·L-1·min-1D.v(H2)=0.005 ml·L-1·s-1
11.对于A(g)+3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最慢的是
A.v(A)=0.10ml·L-1·s-1B.v(B)=0.6ml·L-1·s-1
C.v(C)=0.4ml·L-1·s-1D.v(D)=0.15ml·L-1·s-1
12.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一种特殊催化剂作用下,水可促进、高选择性的直接合成,其中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氧化合成甲醇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与结合形成
B.
C.在催化剂表面,比更容易被吸附
D.该过程的决速步反应方程式为:
13.在容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B各4ml,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并达到平衡,以B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则B的平衡浓度的表示式正确的是(式中S指对应区域的面积)
A.4-S(ab)B.2-S(ab)C.4-S(abd)D.2-S(bd)
14.一定温度下,将和充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的浓度减少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5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18ml
C.该可逆反应未达限度前,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
D.达到平衡后,向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正反应速率增大
15.已知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而且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使用催化剂,反应结束后会产生更多质量的气体
B.t2时刻的速率大于t1时刻的速率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
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D.t2时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
16.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______ (至少回答两种)
17.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
①v(CO)=1.5 ml·L-1·min-1
②v(NO2)=0.01 ml·L-1·s-1
③v(N2)=0.4 ml·L-1·min-1
④v(CO2)=1.1 ml·L-1·min-1
请比较上述4种情况反应的快慢:___________(由大到小的顺序)。
18.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A(g)+B(g) 3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l·L-1,n(A)∶n(B)=3∶5.求:
(1)5 min 末C的浓度是多少_______?
(2)这5 min 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_______?
(3)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___?
19.Ⅰ.将与混合在一起放入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混合物成糊状。
Ⅱ.中和热的测定: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仪器a的名称为_____,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5)取50mL0.50ml/L NaOH溶液和30mL0.50ml/L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①近似认为0.50ml/L NaOH溶液和0.50ml/L稀硫酸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为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D.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Ⅲ.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C2O4溶液,当溶液中的KMnO4耗尽后,溶液紫色将褪去。为确保能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 _____。
(7)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表格中,x=_____,除通过测定紫色褪去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溶液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Ac溶液,对比现象
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D
检验火柴头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将火柴头直接浸入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
实验编号
V/mL
收集1mL所需时间/s
溶液
溶液
醋酸
水
1
4.0
4.0
8.0
334
2
8.0
4.0
4.0
4.0
83
3
8.0
2.0
4.0
6.0
x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稀硫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H2O
V/mL
c/ml·L-1
V/mL
c/ml·L-1
V/mL
①
25
8.0
0.20
5.0
0.010
0
②
25
6.0
0.20
5.0
0.010
x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A.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危机,利用太阳能,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避免了电能的大量损耗,使用氢气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实现节能环保,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将煤气化不会提供更多的能量,B错误;
C.其它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食品放入冰箱中,由于温度的降低使变质速率减慢,使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C正确;
D.啤酒中存在平衡CO2(aq)⇌CO2(g),打开啤酒盖,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喷出大量泡沫,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正确;
答案选B。
2.A
解析:A.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只要继续滴加沉淀剂,观察是否还有沉淀生成即可,上述操作科学无误,A符合题意;
B.醋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弱电解质醋酸,现象不明显,没有可观测性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
C.酸碱中和滴定没有较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多,不能用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C不符合题意;
D.火柴头中含有KClO3,检验氯元素,应把还原为Cl-,再进行氯离子的相关检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A.等体积0.1ml/L和0.1ml/L 中不同,与0.2ml/L NaOH溶液反应速率不同,A错误;
B.锌粒和锌粉接触面积不同,与等量盐酸反应速率不同,B错误;
C.等体积等浓度和 中相同,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速率相同,C正确;
D.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是微溶物,覆盖在碳酸钙表面,反应速率比盐酸中的反应慢,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A.该实验变量为浓度,其他条件应相同,应使三组实验的总体积保持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故A正确;
B.适当增大醋酸的浓度,可增大氢离子浓度,由速率方程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v增大,故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中的浓度是实验1的2倍,速率是实验1的4倍,则m=2,故C错误;
D.由速率方程可知的浓度与速率成正比,实验2中的浓度是实验3的2倍,则实验2的反应速率是实验3的二倍,实验3的时间是实验2的二倍,即,故D正确;
故选:C。
5.B
解析:20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为△c=1.0ml/L-0.2ml/L=0.8ml/L,所以20s内该物质的反应速率为 =0.04,故选:B。
6.D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将相同质量的锌放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中,50℃、锌粉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7.C
解析:A.发现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说明开始碘单质的生成速率小于消耗速率,故反应速率:反应ⅰ<反应ⅱ,A正确;
B.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由反应ⅰ可知,氧化性,由反应ⅱ可知,,故氧化性强弱:,B正确;
C.根据A分析可知,2个反应的速率不同,故在反应过程中氢离子的消耗和生成速率不同,溶液的pH会发生改变,C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恰好反应时,溶液最终变蓝,说明反应后碘单质过量,所加,D正确;
故选C。
8.C
解析:A.在富氧氛围下,氧气充足,喷入少量燃油可以生成、等,而不是生成还原性尾气,A错误;
B.系统中的催化剂有Pt、Ba,不是一种,B错误;
C.由图可知,存储阶段,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以的形式被存储起来,C正确;
D.还原阶段氮元素化合价由+5变为0发生还原反应,氢气、一氧化碳句发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为,每生成,转移电子,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A.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三种物质所含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B、A、C,故B错误;
C.AB为吸热反应,BC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整个反应的,故D正确;
故选D。
10.B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
解析:A.0.067;
B.v(N2)=0.2 ;
C.=0.15;
D.v(H2)=0.005 =0.3 ,=0.1 ;
故答案为:B。
11.D
解析:根据相同时间内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把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用同一物质表示,再比较大小。比如本题如果都用v(B)表示,则选项A可换算为:v(B)=3v(A)=0.30ml·L-1·s-1,选项C可换算为:v(B)=v(C)=0.6ml·L-1·s-1,选项D可换算为:v(B)=v(D)=0.225ml·L-1·s-1,四个选项相比较,选项D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选D。
12.B
解析:A.从该部分反应机理可看出,水在催化剂表面离解出直接与结合形成,故A正确;
B.图中未说明未吸附在催化剂上的CH4的能量,无法计算的反应热,故B错误;
C.从相对能量看,水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能量更低,更加稳定,则在催化剂表面,比更容易被吸附,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为该过程的决速步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3.B
【分析】由v=可知,v正与t的乘积为浓度的减小量,v逆与t的乘积为浓度的增加量。
解析:Sabd表示B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而Sbd则表示B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所以,S(ab)=Sabd-Sbd,表示B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而B的初始浓度为2ml/L,所以B的平衡浓度表达式为2-S(ab);
故选B。
14.B
解析:A.0~5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错误;
B.5min时,氧气减少,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总的物质的量增加,则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ml+0.18ml=5.18ml,B正确;
C.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该可逆反应未达限度前,恒容密闭容器中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大,C错误;
D.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向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不影响各物质浓度,正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B。
15.C
【分析】反应放出热量,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是随着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A.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生成物的量,A错误;
B.t1时刻反应刚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故t2时刻的速率大于t1时刻的速率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B错误;
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C正确;
D.t2时反应速率不为零,故反应仍继续进行,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 EF AC 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或降低温度
解析:(1)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改变,结合图象可知EF段内单位时间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最多,反应速率最快,故答案为:EF;
(2)A.蒸馏水使盐酸的浓度被稀释,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故A选;
B.氯化钠固体对反应物的浓度无影响,自身不参与反应,对速率无影响,故B不选;
C.氯化钠溶液,等同于加水,稀释反应物浓度,速率减慢,故C选;
D.加浓盐酸增大了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答案为:AC;
(3)减缓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降低温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减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等措施实现,故答案为: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或降低温度。
17.③①②④
解析:略
18.(1)0.75 ml·L-1
(2)0.05 ml·L-1·min-1
(3)3 ml
解析:(1)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得, ,故c(C)= ;
(2)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得, ,故,这5 min 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设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有 , ,解得x=1.5ml/L,故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的物质的量
。
19.(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
(2)
(3)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4) 玻璃搅拌器(环形玻璃搅拌棒) 量筒
(5) −53.5kJ∙ml−1 D
(6)≥2.5
(7) 2.0 生成相同体积的CO2所需的时间
解析: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中和热的测得实验装置,结合表格数据的有效性和中和热的概念分析解答;根据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1)本实验中,将20g Ba(OH)2•8H2O晶体与10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故答案为: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
(2)氯化铵属于铵盐,能和强碱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水、以及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故答案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降低能让水结冰,导致烧杯和玻璃片粘在一起,同时生成的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答案为: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4)仪器a是玻璃搅拌器(环形玻璃搅拌棒);实验中需要量取一定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玻璃搅拌器(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
(5)①第1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4.0℃;第2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6.1℃;第3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9℃;第4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4.1℃,第二次数值误差大,舍去,三次实验所得到的温度平均值为℃=4.0℃;50mL 0.5ml/LNaOH溶液和30mL 0.5ml/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的质量和为m=80mL×1g/cm3=80g,根据H2SO4+2NaOH=Na2SO4+H2O知,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0.025ml,根据Q=cm△T,生成0.025m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80g×4.0℃=1.3376kJ,即生成0.025ml的水放出热量为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3.5kJ/ml,故答案为:-53.5kJ/ml;
②上述实验数值结果比57.3 kJ•ml-1小,说明反应中测得的放出的热量偏少。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使热量散失,反应放出热量偏小,中和热偏小,故A不选;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的多,反应放出热量偏小,中和热偏小,故B不选;C.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导致部分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热量散失,温度差偏小,中和热偏小,故C不选;D.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碱的物质的量偏大,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大,中和热偏大,故D选;故答案为:D;
(6)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为了观察到溶液的紫色褪去,KMnO4溶液不能剩余,所以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 n(H2C2O4)∶n(KMnO4)≥=2.5,故答案为:≥2.5;
(7)实验①②是探究草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溶液的总体积要保持相等、均为13.0mL,则实验②中加入水的体积为13.0mL-46.0mL-5.0mL=2.0mL;实验中有二氧化碳生成,除通过测定紫色褪去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生成相同体积的CO2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2.0;生成相同体积的CO2所需的时间。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巩固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同步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化学反应速率 课时作业,33 s,3 kJ·ml-1,若将含0,89kJ·ml-1,6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化学反应速率 同步练习,04mlS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