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教案(表格式)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74658/0-17022930589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教案(表格式)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074658/0-1702293058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秋天的怀念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秋天的怀念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语,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合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秋天的怀念》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内容
分析
第二单元以“亲情”为主题。
《秋天的怀念》是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歌颂“浓浓的亲情”,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体会深切母爱的第一切要的文章。
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以“看花”为线索,通过回忆三十年前的往事:母亲忍受着病痛和我的坏脾气、第一次提出看花被我拒绝、第二次提出看花我同意后的欣喜、母亲病故,全文以朴实的语言和传神的外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爱的深处厚重,也对生命和生存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本课充分诠释了单元主题,加深了学生对亲情的感悟。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双向细目表
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事实性知识:
1.识记字音: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
√
2.识记作家史铁生及其作品。
√
√
方法性知识:
1.通过诵读,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白人物的情感变化及其缘故,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
√
√
2.精读课文,读后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
√
√
3.能仿写借景抒情片段。
√
√
价值性知识:
1.理解“秋天的怀念”的内涵,引导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探询母亲遗嘱中“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深长意味。
√
课标
分析
1.独立识字,规范写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6.搜集资料,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等展示学习成果。
学情
分析
七年级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本文涉及的母爱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自主阅读,能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能够感悟母亲坚强的人生态度、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以及对儿子的影响。但是,课文的字里行间是怎样表现母亲的坚强、母爱的深厚?母亲带给了儿子怎样的影响?课题“秋天的怀念”又有着怎样的内涵?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并感受。同时,第一单元的写景散文对于学生从语句、语段体会情感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训练,这篇文章的学习仍是让学生体会情感蕴含的的多个方面。
学习
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的读、写出本课的生字词,。
2.同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通过诵读,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白人物的情感变化及其缘故。
学习重
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白人物的情感变化及其缘故。
课前
准备
搜集史铁生相关资料
教学环节及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评价活动
对应目标
补救措施
一、导入语:
请大家欣赏图片(千手观音)你们觉得美吗?很好看,衣着华丽、舞姿曼妙,是美;如果老师再告诉你们,这是一群听不见声音、无法言语的聋哑人完成的,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具有这样高洁人性的,还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史铁生。
展示史铁生的生平事迹
二、朗读课文:理顺文本,夯实基础
过渡:那么是谁让史铁生从厄运的谷底走向人生的坦途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屏显)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音、义)
三、默读课文: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帮助出现学习障碍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和学习效果。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经历了苦难之后最初变成了什么样子?(用短语概括)后文还有怎样的心情变化或生活态度?(在文中划出,并简要概括)
2、作者产生这几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项阐释)
3、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针对任务三题目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答案分条、写要点,作好记录。
五、合作展示
小组内由老师指定的同学起来展示,注意说的规范:
1.发言大声,吐字清晰
2.举止大方,仪态端庄
3.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一、学生观看PPT,思考问题。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用“?”标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根据课下注解和屏幕提示做好标记。
对照答案修改自己的作业,错字写大字。
三、
1.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针对题目进行标注。
2.用横线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用尽量少的字来归纳。
有疑问向老师求助
四、
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好讨论任务。要注意发言大声,讨论轻声,倾听无声。代表展示,班内点评。
五、
教师点拨:
1、暴怒无常 绝望沉郁 重燃希望
2、因为得病 对生活失去信心 母亲的鼓励(注意分析两处景物描写)
3、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一、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情况
二、师生评价学生字词学习情况
PPT抽查、接力查、DE层复述
三、学生答题,教师评价。
四、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补充答案。
五、
每组展示的代表要充分体现本组的智慧结晶,结合记录进行解释,注意面向全体同学。
目标1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3
目标3
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瘫痪、憔悴、翻来覆去的字形
即时点拨同桌互助
学生复述,教师点拨强化。
学生互评,学生小组内复述,教师点拨强化。
学生互评,学生班内复述,教师点拨强化。
作业布置
A:1.练习册积累运用部分。2.阅读《合欢树》。
B:1.练习册积累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共情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导入很关键。另外,朗读一定要贯穿课堂始终,尤其是对母亲的描写要反复朗读,细细品读。品读那些细节,体味那些对母亲动作的描写要带着学生或轻声或重读的对比朗读,让学生去体会把握这种情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读思考,读懂儿子的忏悔,感受坚韧,读懂人生的磨难,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