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及反思
展开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文章至背诵。
3.正确译文能根据大意给内容分类。
4.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内容。
5.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语录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桌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埠),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学术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作品简介
《论语》是语言的论篡,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事方法。宋朝宰相赵普曾称赞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范读:学生听朗读,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yuè)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ĭng)吾身学而不思则罔(wă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一箪(dān)食曲肱(gōng)而枕之博学而笃(dǔ)志
2.解释加点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2)不亦君子乎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5)不逾矩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6)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7)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8)人不堪其忧堪,忍受。
(9)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以……为乐趣。
(10)曲肱而枕之曲肱:弯曲胳膊;而:承接连词。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泛指多个,几个;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12)子在川上曰川上:河流上,河边。
(13)逝者如斯夫逝:流逝;斯:这,指河水。
(14)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15)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
(16)切问而近思切问:恳切地提问;近思:多考虑当前的事。
3.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试着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通课文。
注意下面句子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赏析课文一章一章进行赏析(分四步完成)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说:同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之;知:了解;愠:发怒、生气;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②翻译课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③理解:这章文字所讲述内容是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愿怨他人,提高修养,修身之乐。
④朗读、背诵,
以下方法同上,赏析其他五章。(这里就给出第三步骤内容)
第二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本章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
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在此,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5岁到40岁是个学习领会的阶段。50岁到60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70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拓展知识: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第四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讲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这章还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③这一章,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既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此章孔子回环曲折,一说两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
归纳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论语前六章的学习,了解了语录体行文极其简洁的特点,并从中学习到一些学习方法治学态度和个人修养,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真正理解,把学习和做人结合起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内容
1.学生默写《论语》第一至第六者,同桌互批互查,查漏补缺
2.小组讨论提问词语含义,互帮互助。
二、接下来赏析课文后六则
(一)赏析课文(步骤方法如上节)
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儿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去努力。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第八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于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第九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十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孔子在河流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③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法侵犯。作为个人,他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③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考。
三、分类整理课文
1.成语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博学笃志。
2.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的?
a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习态度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个人修养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四、归纳总结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他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今天,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时,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成为最畅销的来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板书设计
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预习作业,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设计亮点,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