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 专题1.7平面图形的认识13大必考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典例剖析+变式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1 有理数的运算大题专练训练(培优强化5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3 以数轴、绝对值为背景的综合问题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5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4 有理数新定义问题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5 第2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培优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2.2 有理数的实际问题大题专练练(培优强化3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2.2 有理数的实际问题大题专练练(培优强化3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22有理数的实际问题大题专练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2有理数的实际问题大题专练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解答题
1.(2022·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某人用400元购买了8套儿童服装,准备以一定价格出售.他以每套55元的价格为标准,将超出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3,+2,+1,-2,-1,0,-2(单位:元).他卖完这8套儿童服装后是盈利还是亏损?他盈利(或亏损)了多少钱?
【答案】37元
【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来表示,利用“正”和“负”的相对性即可求解.
【详解】解:2+−3+2+1+−2+−1+0+−2=−3(元),
55−400÷8×8+−3=37(元),
答:他盈利了37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是解题的关键.
2.(2021·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网购的盛行,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天快递员小李骑车从快递公司出发,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来回送件,规定在快递公司东边记为正,快递公司西边记为负,小李一天所走的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4,-3,+5,-2.5,2.5,-3,-2.8,+1.5,+1.5,-1.2.
(1)该快递员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快递公司的哪个方向?距快递公司多远?
(2)该快递员在这次送件过程中,共走了多少千米?
【答案】(1)东边,2千米;(2)27千米
【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
(2)将题目中的数据的绝对值相加,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解:(1)4+(-3)+5+(-2.5)+2.5+(-3)+(-2.8)+1.5+1.5+(-1.2)=2(千米),
答:该快递员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快递公司的东边,距快递公司2千米;
(2)4+|-3|+5+|-2.5|+2.5+|-3|+|-2.8|+1.5+1.5+|-1.2|=27(千米),
答:该快递员在这次送件过程中,共走了27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负数在题目中的实际意义.
3.(2019·江苏·灌云县四队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灌云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5,﹣6,+8,﹣14,﹣4,+10,﹣4,﹣7,+6,+14
(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 边,距出发点 千米.
(2)养护过程中,最远处离出发点有多少千米?
(3)若汽车耗油量为0.5L/km,则这次养护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 北 18 18 44
【详解】试题分析:(1)把给定数据求和.
(2)分步计算,比较大小,最大值,就是离出发点最远点.
(3)取每个数的绝对值,求和,乘以耗油量.
试题解析:解:(1)15﹣6+8﹣14﹣4+10﹣4﹣7+6+14=18,
∴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北边,距出发点18千米,
故答案为北,18;
(2)由题意可得,
15﹣6=9,9+8=17,17﹣14=3,3﹣4=﹣1,﹣1+10=9,9﹣5=5,5﹣7=﹣2,﹣2+6=4,4+14=18,
故养护过程中,最远处离出发点有18千米,
故答案为18;
(3)由题意可得,
0.5×(15+6+8+14+4+10+4+7+6+14)
=0.5×88
=44(升),
故答案为44.
点睛: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 “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4.(2019·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为了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警察巡逻车在学校旁边的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执行治安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从出发点开始所走的路程(单位:千米)为:+2,−3,+4,−1,−5,+3,−6,+2
(1)此时,这辆巡逻车司机在出发点什么方向?离出发点多远?
(2)已知每千米耗油a升,如果警务处命令其巡逻车马上返回出发点,这次巡逻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这辆巡逻车司机在出发点西边,离出发点4千米;(2)这次巡逻共耗油30a升
【分析】(1)所有有理数求和,即可解答;
(2)对每个有理数求绝对值,然后再求和,再求耗油即可.
【详解】解:(1)+2+−3+4+−1+−5+3+−6+2=-4,所以这辆巡逻车司机在出发点西边,离出发点4千米;
(2)+2+−3+4+−1+−5+3+−6+2+|−4|·a
=(2+3+4+1+5+3+6+2+4)a
=30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实际应用,解答的关键在理解离出发点的距离和所走路程的区别.
5.(2022·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某个体儿童服装店老板以每件32元的价格购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0元为标准价,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则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在销售过程中①最低售价为每件 元.②最高获利为每件 元
(2)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多少钱?
【答案】(1)①34,②13;(2)229元
【分析】(1)根据正数、负数的意义,求出结果,
(2)分别求出按照不同价格售出的利润,再求和即可.
【详解】解:(1)`①40-6=34元,②40+5-32=13元,
故答案为:34,13.
(2)5×4+2×9+1×3﹣2×5﹣3×4﹣6×5+(40﹣32)×30=229元,
答: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229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和利润问题,读懂题意,理解正负数的实际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6.(2020·江苏·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的士司机李师傅从上午9:00~10:15在东西方向的九洲大道上营运,共连续运载八批乘客.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李师傅营运八批乘客里程如下:(单位:千米)+2,-3,+3,-4,+5,+4,-7,-2.
(1)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李师傅位于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离出发地多少千米?
(2)若的士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10元(不超过2.5千米),超过2.5千米,超过部分每千米2.6元.则李师傅在上午9:00~10:15一共收入多少元?(精确到1元)
【答案】(1)李师傅距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西面,距离出发地2千米;(2)李师傅上午9:00~10:15一共收入约109元
【分析】(1)把记录的数字相加即可得到结果,结果为正则在东面,结果为负则在西面;
(2)先计算起步费总额,再将超过2.5千米的路程相加,所得的和乘以2.6,将起步费加上超过3千米的费用总额,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1)(+2)+(-3)+(+3)+(-4)+(+5)+(+4)+(-7)+(-2)
= -2
答:李师傅距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西面,距离出发地2千米.
(2)(3-2.5)+(3-2.5)+(4-2.5)+(5-2.5)+(4-2.5)+(7-2.5)=11(千米)
10+10+(10×6+11×2.6)=108.6≈109(元)
答:李师傅上午9:00~10:15一共收入约109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明确正负数的含义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2021·江苏盐城·七年级阶段练习)某摩托车厂本周内计划每日生产30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车辆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为负数)
(1)本周三生产了多少辆摩托车?
(2)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
(3)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多少辆?
【答案】(1)本周三生产了297辆摩托车;(2)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减少了21辆;(3)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35辆;
【分析】(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用300减去3计算即可得解;
(2)把增减情况相加,再根据正负数的意义解答.
(3)观察图表可知星期五产量最大,星期七产量最少,然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1)300-3=297(辆),
答:本周三生产了297辆摩托车;
(2)-5+7-3+4+10-9-25,
=-5-3-9-25+7+4+10,
=-42+21,
=-21(辆),
答: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减少了21辆.
(3)产量最多的是星期五:300+10=310(辆),
产量最少的是星期七:300-25=275(辆);
310-275=35(辆)
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35辆;
【点睛】此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8.(2019·江苏盐城·七年级期中)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路检修,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 A 地出发到收工的行走记录(单位:km):+15,﹣2,+5,﹣1,+10,﹣3,﹣2,+12,+4,﹣5,+6,求:
(1)问收工时检修小组在 A 地的哪一边,距 A 地多远?
(2)若每千米汽车耗油 3 升,开工时储存 170 升汽油,回到收工时中途是否需要加油,若加油最少加多少升?若不需要加油到收工时,还剩多少升汽油?
【答案】(1)收工时在A地的正东方向,距A地39km处;(2)收工时中途需要加油,加油量为25升.
【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向东走为“+”,向西走为“-”;
则收工时距离等于(+15)+(-2)+(+5)+(-1)+(+10)+(-3)+(-2)+(+12)+(+4)+(-5)+(+6)=+39.
故收工时在A地的正东方向,距A地39km处.
(2)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
汽车共走了|+15|+|-2|+|+5|+|-1|+|+10|+|-3|+|-2|+|+12|+|+4|+|-5|+|+6|=65(km);
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耗油量为65×3=195(升).
故到收工时中途需要加油,加油量为195-170=25(升).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9.(2019·江苏无锡·七年级期中)某电路检修小组在东西方向的一道路上检修用电线路,检修车辆从该道路P处出发,如果规定检修车辆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某一天施工过程中七次车辆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问检修小组收工时在P的哪个方位?距P处多远?
(2)在第 次记录时距P处最远.
(3)若检修车辆每千米耗油0.2升,每升汽油需6.2元,问这一天检修车辆所需汽油费多少元?
【答案】(1)检修小组收工时在P的正东方向,距P地2km;(2)五;(3)这一天检修车辆所需汽油费为52.08元.
【分析】(1)将所有行驶记录相加,若为正则向东行驶,若为负,则向西行驶;得出的数值即为距离;
(2)要求距离P处最远,即为行驶记录相加最大;
(3)首先求出这一天检修汽车所行驶的距离,然后即可得解.
【详解】(1)﹣3+8﹣9+10+4﹣6﹣2=2(km)
∴检修小组收工时在P的正东方向,距P地2km;
(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前五个数据相加和最大,在第五次记录时距P处最远,
故答案为五;
(3)(3+8+9+10+4+6+2)×0.2×6.2
=42×0.2×6.2
=52.08(元)
∴这一天检修车辆所需汽油费为52.08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10.(2020·江苏·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大米加工厂从生产的大米中抽出20袋检查质量,以每袋50kg为标准,将超过标准的质量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检查结果如下表.
(1)这2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kg?
(2)这2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多少kg?
【答案】(1)这20袋大米共超重0.4kg;(2)这2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1000.4kg.
【分析】(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表格,可以算出这20袋大米实际质量与标准质量的偏差之和与0比较,可得是否超重或不足.
(2)根据第一问中的超重还是不足,再根据标准质量,可以算出这20袋大米的实际质量,从而算出20袋大米的总质量.
【详解】(1)由题意得:
−0.7×1+−0.5×3+−0.2×4 +0×5+0.4×3+0.5×3+0.7×1
=−0.7+−1.5+−0.8+ 0+1.2+1.5+0.7
=−0.7+0.7+−1.5+1.5 +−0.8+1.2
=0.4kg
答:这20袋大米共超重0.4kg
(2)50×20+0.4
=1000+0.4
=1000.4kg
答:这2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1000.4kg.
【点睛】此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数据的处理,尤其是袋数要注意.
11.(2021·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取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
若每袋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
【答案】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9024克.
【分析】由每袋标准质量为450克,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20×450+(-5×1-2×4+0×3+1×4+3×5+6×3)
=9000+24
=9024(克)
答: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9024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阶段练习)某出租车一天下午以车站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营运,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行车里程(单位: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3,−5,+4,−8,+6,−3,−6,−4,+10.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出租车离车站出发点多远?在车站的什么方向?
(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离车站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3)出租车按物价部门规定,起步价(不超过3千米)为8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的价格为1.5元,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少?
【答案】(1)出租车离车站出发点0km,出租车在车站;(2)10km;(3)122元.
【分析】(1)直接把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论;
(2)分步求出记录的数字的结果,比较绝对值的大小即可求解;
(3)把各数的绝对值相加即可得出出租车行驶的距离,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1)+9−3−5+4−8+6−3−6−4+10=0
故出租车离车站出发点0km,出租车在车站;
(2)+9−3=6,6−5=1,1+4=5,5−8=−3,−3+6=3,3−3=0,0−6=−6,−6−4=−10,−10+10=0.
故离车站最远的距离是10km;
(3)+9+−3+−5++4+−8++6+−3+−6+−4++10−3×10 ×1.5+8×10=42+80=122(元).
故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122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数和负数,熟知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是互相依存的两个量,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都是数量.
13.(2019·江苏·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十、一”黄金周期间,无锡锡惠公园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已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2万人:
(1)10月2日的游客人数是 万人.
(2)请判断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请说明理由.
(3)若门票每人10元.问黄金周期间,无锡锡惠公园门票收入是多少万元?
【答案】(1)4.4;(2)见解析;(3)272万元.
【分析】(1)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2万人,10月1日的游客人数是(2+1.6万),10月2日的游客人数是(2+1.6+0.8)万人.
(2)计算出每天的游客人数,然后比较得到那天的游客人数最多.
(3)每天人数求和,先计算出游客总数,再计算黄金周无锡锡惠公园门票收入.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
10月2号的人数为:2+1.6+0.8=4.4,
即10月2日的游客有4.4万人,
故答案为4.4;
(2)10月3号游客人数最多,
理由:由题意可得,
10月1号的人数为:2+1.6=3.6,
10月2号的人数为:2+1.6+0.8=4.4,
10月3号的人数为:2+2.4+0.4=4.8,
10月4号的人数为:2+2.8﹣0.4=4.4,
10月5号的人数为:2+2.4﹣0.8=3.6,
10月6号的人数为:2+1.6+0.2=3.8,
10月7号的人数为:2+1.8﹣1.2=2.6,
故10月3号游客人数最多;
(3)10×[(2+1.6)+(2+2.4)+(2+2.8)+(2+2.4)+(2+1.6)+(2+1.8)+(2+0.6)]×10000
=10×27.2×10000
=2720000(元)
=272(万元),
即黄金周期间人民公园门票收入是272万元.
【点睛】此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14.(2021·江苏·高港实验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体育课上,七年级某班男同学进行了100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梦想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5秒.
问:(1)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
(2)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
【答案】(1)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是75%;(2)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4.8秒.
【分析】(1)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
(2)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
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68×100%=75%,
答: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是75%;
(2)由题意可得,
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5+(−0.8)+1+(−1.2)+0+(−0.7)+0.6+(−0.4)+(−0.1)8=14.8(秒),
答: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4.8秒.
【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数和负数在题目中的实际意义.
15.(2018·江苏淮安·七年级期中)夫子庙派出所巡警骑摩托车在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当天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1,−9,7,−14,+8,−13,+4.
(1)该巡警巡逻时离岗亭最远是多少千米.
(2)若摩托车每行1千米耗油0.06升,那么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最远是11千米;(2)3.96升
【分析】(1)求出各个位置离出发点的距离,比较即可;
(2)求出各数据绝对值之和,乘以0.05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1)∵+11千米,11-9=2千米,2+7=9千米,9-14=-5千米,-5+8=3千米,3-13=-10千米,-10+4=-6千米,
∴每次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11千米, 2千米, 9千米,5千米, 3千米, 10千米, 6千米,
∴最远是11千米;
(2)该巡警巡逻时,共行驶了11+9+7+14+8+13+4=66千米,
若摩托车每行1千米耗油0.06升,那么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66×0.06=3.96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与负数,以及绝对值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6.(2019·江苏盐城·七年级阶段练习)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处出发,晚上到达B处,记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当天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4,-9,+8,-7,13,-6,+10,-5
(1)B在A何处?
(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9升,问途中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3)冲锋舟距离处A最远是多少千米?
【答案】(1)B在A的东18km;(2)7;(3)23.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可得答案;
(2)根据行车就耗油,可得耗油量,再根据耗油量与原有油量的差,可得答案.
(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得每次的距离,再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得答案;
【详解】(1)14+(−9)+8+(−7)+13+(−6)+10+(−5)=18(千米),
答:B地在A地东18米处.
(2)耗油量:(14+9+8+7+13+6+10+5)×0.5=36(升),36−29=7(升);
答:求途中还需补充7升油.
(3)第一次14,第二次14+(−9)=5,第三次5+8=13,第四次13+(−7)=6,第五次6+13=19,第六次19+(−6)=13,第七次13+10=23,第八次23+(−5)=18,
23>19>18>14>13>6>5,
答:最远处离出发点A有23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7.(2019·江苏盐城·七年级阶段练习)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当天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0,﹣9,+7,﹣15,+6,﹣14,+7,一2
(1)A在岗亭何方?距岗亭多远?
(2)若摩托车行驶1km耗油0.05L,这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A在岗亭西方,距岗亭10千米;(2)3.5升
【分析】(1)可让记录的数相加,看得到是什么数,正数就在岗亭东边,负数在岗亭西边,绝对值为距离岗亭的距离;
(2)所有的路程都需耗油,所以应用绝对值算出所走的路程之和.
【详解】(1)+10−9+7−15+6−14+7−2=−10,由此可得A在岗亭西方,距岗亭10千米;
(2)|+10|+|−9|+|−7|+|−15|+|+6|+|−14|+|+7|+|−2|=10+9+7+15+6+14+7+2=70.
∴70×0.05=3.5.
答:这一天共耗油3.5升
【点睛】此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在于运用正数、负数结合实践问题求解.
18.(2019·江苏镇江·七年级阶段练习)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
(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多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8元,则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答案】(1)5.5;(2)超过8kg;(3)1422.4元.
【分析】(1)求出最重的一筐的重量和最轻的一筐的重量,相减即可得出答案;
(2)将20筐白菜的重量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3)将总重量乘以价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
最重的一筐重:25+2.5=27.5(千克)
最轻的一筐重:25-3=22(千克)
∴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27.5-22=5.5(千克);
(2)1×(-3)+4×(-2)+2×(-1.5)+3×0+2×1+8×2.5=8
答: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8千克;
(3)2.8×(25×20+8)=1422.4(元)
答: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1422.4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
19.(2019·江苏·江阴市祝塘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2017年9月第18号台风“泰利”给某地造成严重影响.蓝天救援队驾着冲锋舟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河流营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最后到达B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航行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4,﹣9,18,﹣7,13,﹣6,10,﹣5
问:(1)B地在A地的东面,还是西面?与A地相距多少千米?
(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30升,求途中至少需要补充多少升油?
【答案】(1)B地在A地的东面,与A地相28千米;(2)途中至少需要补充11升油.
【分析】(1)将题目中的数据相加,看最终的结果,即可得到B地在A地的那个方向,与A地的距离是多少;
(2)将题目中的数据都取绝对值然后相加与0.5相乘再与30作差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解:(1)∵14+(﹣9)+18+(﹣7)+13+(﹣6)+10+(﹣5)=28
∴B地在A地的东面,与A地相28千米;
(2)(14+9+18+7+13+6+10+5)×0.5﹣30=82×0.5﹣30=41﹣30=11(升).
答:途中至少需要补充11升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数和负数在题目中表示的实际含义,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20.(2019·江苏·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检修车沿铁路检修,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小组的出发地记为0,某天检修完毕时,行走记录(单位:千米)如下:
+10,-2,+3,-1,+9,-3,-2,+11,+3,-4.
(1)问收工时,检修小组距出发地有多远?在东侧还是西侧?
(2)若检修车油箱中原来有200升油,每千米耗油2.8升,求检修完毕时油箱中还剩油多少升?
【答案】(1)24千米,东侧;(2)65.6升
【分析】(1)求得记录的数的和,根据结果即可确定所处的位置;
(2)求得记录的数的绝对值的和,乘以2.8即可求解.
【详解】(1)10-2+3-1+9-3-2+11+3-4=+24,
则距出发地东侧24米.
(2)耗油:(10+2+3+1+9+3+2+11+3+4)×2.8=134.4(升).
剩油200-134.4=65.6(L).
【点睛】考查了正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21.(2019·江苏泰州·七年级阶段练习)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线出发,向前记作正数,返回记作负数, 他的记录如下:(单位:米)+6,﹣3,+11,﹣9,﹣7,+12,﹣10.
(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
(2)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在第几次运动后离开球门线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米?
(3)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1)回到;(2)第3次最远,最远14米;(3)58米.
【分析】(1)由于守门员从球门线出发练习折返跑,问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只需将所有数加起来,看其和是否为0即可;
(2)计算每一次跑后的数据,绝对值最大的即为所求;
(3)求出所有数的绝对值的和即可.
【详解】(1)(+6)+(−3)+(+11)+(−9)+(−7)+(+12)+(−10)=(6+11+12)−(3+9+7+10)=29−29=0,
答:守门员最后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
(2)由观察可知:6−3+11=14
答: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离开球门线最远距离是14米.
(3)|+6|+|−3|+|+11|+|−9|+|−7|+|+12|+|−10|=6+3+11+9+7+12+10=58米.
答: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58米.
【点睛】此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实际运用正数与负数的运算.
22.(2019·江苏·南通市八一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检修车沿铁路检修,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该小组的出发地记为A,某天检修完毕时,行走记录(单位.千米)如下.
+10,-2,+3,-1,+5,-3,-2,+11,+3,-4,+6.
(1)问收工时,检修小组距出发地有多远?在东侧还是西侧?
(2)距离A最近的一次是哪一次?距离多远?
(3)若检修车每千米耗油2.8升,求从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26米,在东侧;(2)第三次,距离8米;(3)140升.
【分析】(1)先求出各组数据的和,再根据结果的正负性即可求解;
(2)分别求出每一次距出发地的路程,再比较即可;
(3)求出各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然后乘以2.8即可求得.
【详解】解:(1)+10−2+3−1+5−3−2+11+3−4+6=26 (米),
答. 收工时,检修小组距出发地26米,在东侧;
(2)第一次.+10(米); 第二次.+10-2=8(米); 第三次.8+3=11(米)
第四次.11-1=10(米); 第五次.10+5=15(米); 第六次.15-3=12(米)
第七次.12-2=10(米); 第八次.10+11=21(米);第九次21+3=24(米)
第十次.24-4=20(米) ;第十一次.20+6=26(米)
答.距离A最近的一次是第三次,距离8米;
(3)(10+2+3+1+5+3+2+11+3+4+6)×2.8=140(升).
故答案为(1)26米,在东侧;(2)第三次,距离8米;(3)140升.
【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3.(2019·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千米):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2升,每升汽油需8元,问检修小组工作一天最后回到A地共需汽油费多少元?
【答案】(1)2千米;(2)五;(3)70.4元.
【分析】收工时距离A的位置只需要把记录的数都加起来就可以了,离A最远则需要算出每次记录点离A的距离,再比较,求油费需要算出行驶的总路程,再乘以每千米的油耗和汽油的单价.
【详解】(1) 根据题意列式:-3+8-9+10+4-6-2=2千米,
(2) 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3|=3(千米);
第二次距A地-3+8=5(千米);
第三次距A地|-3+8-9|=4(千米);
第四次距A地|-3+8-9+10|=6(千米);
第五次距A地|-3+8-9+10+4|=10(千米);
而第六次、第七次是向相反的方向又行驶了共8千米,
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 考虑到最后还要回到A地,所以总路程|-3|+|+8|+|-9|+|+10|+|+4|+|-6|+|-2|=42(千米),42+2=44(千米),44×0.2×8=70.4 (元)
【点睛】本题特别要注意第三小问中,总路程一定要加上最后回到A地的那一段.
24.(2020·江苏·金丰初中七年级阶段练习)20筐白菜,以每筐1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
(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___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1.8元,则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答案】(1)6;(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5千克;(3)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549元.
【分析】(1)求出最重的一筐的重量和最轻的一筐的重量,相减即可得出答案;
(2)将20筐白菜的重量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3)将总重量乘以价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
最重的一筐重:15+2.5=17.5(千克)
最轻的一筐重:15-3.5=11.5(千克)
∴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17.5-11.5=6(千克);
(2)2×(-3.5)+4×(-2)+2×(-1.5)+1×0+3×1+8×2.5=5
答: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5千克;
(3)1.8×(15×20+5)=549(元)
答: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549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
25.(2020·江苏·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西城初中开展“读经典书,做儒雅人”活动,活动中某班流动图书角平均每天借出图书10本.如果某天借出13本,就记作+3;如果某天借出6本,就记作﹣4.国庆假前一周图书馆借出图书记录如下:
(1)该班级星期五借出图书本多少册;
(2)该班级星期二比星期五少借出图书多少册;
(3)该班级平均每天借出图书多少册?
【答案】(1)23;(2)5;(3)15.
【分析】(1)根据平均每天借出图书10册,根据星期五借出书为10+13即可解题;
(2)根据平均每天借出图书10册,可计算出星期五和星期二分别借出图书的数量即可解题;
(3)计算出5天一共借出图书多少册,即可计算平均每天借出图书的册数.
【详解】(1)∵超出10册记为“正”,少于10册记为“负”,∴星期五借出图书10+13=23册;
(2)∵超出10册记为“正”,少于10册记为“负”,∴上星期二借出图书为10+8=18册,上星期五借出图书为23册,∴上星期二比上星期五少借出图书23﹣18=5册;
(3)上星期一共借出图书5×10+(0+8+6﹣2+13)=75册,平均借出图书为75÷5=15册.
答:该班级平均每天借出图书15册.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明确超出10册记为“正”、少于10册记为“负”是解题的关键.
26.(2020·江苏·无锡市张泾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灯具厂计划一天生产300盏景观灯,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景观灯盏数与计划每天生产景观灯盏数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增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1)求该厂这周实际生产景观灯的盏数;
(2)求该厂这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景观灯的盏数;
(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盏景观灯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盏另奖20元,若未能完成任务,则少生产一盏扣25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
【答案】(1) 2107;(2)19;(3) 126560.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
(3)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可得答案.
【详解】(1)3−5−2+9−7+12−3=7盏,
300×7+7=2107盏,
求该厂本周实际生产景观灯的盏数是2107盏;
(2)根据图示产量最多的一天是312盏辆,
产量最少的一天是297盏,
312−287=19盏,
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景观灯的盏数是19盏;
(3)根据题意3−5−2+9−7+12−3=7盏,
300×7×60+(3−5−2+9−7+12−3)×(60+20)=126000+560=126560元,
答: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126560元.
【点睛】此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实际运用正数与负数的运算.
27.(2021·江苏连云港·七年级期中)出租车司机老姚某天上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解放路上进行.如 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上午行车里程(单位:km)如下:
+8,+6,﹣10,﹣3,+6,﹣5,﹣2,﹣7,+4,+8,﹣9,﹣12.
(1)将第几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老姚刚好回到上午出发点?
(2)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老姚距上午出发点多远?在出发点的东面 还是西面?
(3)若汽车耗油量为0.075L/km,这天上午老姚的出租车耗油多少L?
【答案】(1)将第7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老姚刚好回到出发点;(2)出发点的西边16km处;(3)这天上午老姚的出租车油耗为6L.
【分析】(1)老姚刚好回到上午出发点,就是说正负相加为0,估算后发现是前六个数相加.
(2)把所有的行车里程相加,即为所求;
(3)耗油总量=行走的总路程×单位耗油量.
【详解】(1)因为+8+6﹣10﹣3+6﹣5﹣2=0,所以将第7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老姚刚好回到出发点.
(2)+8+6﹣10﹣3+6﹣5﹣2﹣7+4+8﹣9﹣12=﹣16,所以老姚距上午出发点16km.
因为﹣16是负的,所以在出发点的西边16km处.
(3)|+8|+|+6|+|﹣10|+|﹣3|+|+6|+|﹣5|+|﹣2|+|﹣7|+|+4|+|+8|+|﹣9|+|﹣12|=80,80×0.075=6(L),所以这天上午老姚的出租车油耗为6L.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8.(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某游泳池的标准水位记为0米,如果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那么:
(1)+0.05米和-0.8米各表示什么?
(2)水位高于标准水位0.45米怎样表示?
【答案】(1)+0.05米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0.05米,-0.8米表示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8米(2)+0.45米.
【分析】(1)游泳池的标准水位记为0米,如果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则水面低于标准水位记为“-”,判断出+0.05米和-0.8米各表示什么即可.
(2)根据水面高于标准水位记为“+”,可得结论.
【详解】(1)因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记为“+”,水面低于标准水位记为“-”,所以+0.05米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0.05米,-0.8米表示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8米.
答:+0.05米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0.05米,-0.8米表示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8米.
(2)因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记为“+”,所以水位高于标准水位0.45米表示为:+0.45米.
答:水位高于标准水位0.45米表示为:+0.45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水面高于标准水位记为“+”,则水面低于标准水位记为“-”.
29.(2019·江苏·句容市崇明中学七年级期中)某厂计划每天生产零件a个,但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 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数量记为正、减产数量记为负):
(1)由表可知该厂星期四生产零件 个,这周实际生产零件 个.(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 产量最高日比最低日多生产零件 个.
(3) 若该周厂计划每天生产零件数是60,每个零件应支付工资30元,且每天超计划数的零件每个另奖5元,那这周实际应支付工资多少元?
【答案】(1)a+4;7a+5(2)9(3)12810
【分析】(1)根据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可得星期四生产零件a+4个,这周实际生产零件为7a+5;
(2) 产量最多的一天是a+5,产量最少的一天是a-4,可得答案;
(3) 根据图示这周实际应支付工资为:计划每天生产零件数的工资+每天超计划数的零件的工资,可得答案.
【详解】解:(1)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所以星期四生产零件a+4个,
根据题意知,一周的超产、减产数量为5+3-1+4+0-2-4=5,
∴这周实际生产零件为7a+5,
(2) 产量最多的一天是a+5,产量最少的一天是a-4,a+5-(a-4)=9,
产量最高日比最低日多生产零件9个;
(3)根据图示这周实际应支付工资
=(7×60+5)×30+5×(5+3+4)=12810元,
故这周实际应支付工资12810元.
【点睛】本土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因而此类问题比较常见, 极为重要, 要特别注意.
30.(2018·江苏·江阴市云亭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筐胡萝卜以每筐 25 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 记录如表:
(1)20 筐胡萝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 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 筐胡萝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胡萝卜每千克售价 2 元,则出售这 20 筐胡萝卜可卖多少元?
【答案】(1)5;(2) 3 千克;(3) 1006 元.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多少千克;(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 20 筐胡萝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根据(2)中的答案和题意,可以求得出售这 20 筐胡萝卜的钱数.
【详解】(1)由表格可知,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2﹣(﹣3)=5(千克),
故答案为5;
(2)由表格可得,(﹣3)×1+(﹣2)×4+(﹣1.5)×2+0×4+1×1+2×8=(﹣3)+(﹣8)+(﹣3)+0+1+16=3(千克),
即与标准重量比较,20 筐胡萝卜总计超过 3 千克;
(3)由题意可得,(20×25+3)×2=1006(元),即出售这 20 筐胡萝卜可卖 1006 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数和负数在题目中的实际意义.
售出数量(件)
4
9
3
5
4
5
售价(元)
+5
+2
+1
﹣2
﹣3
﹣6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5
+7
-3
+4
+10
-9
-2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3
+8
﹣9
+10
+4
﹣6
﹣2
质量/kg
−0.7
−0.5
−0.2
0
+0.4
+0.5
+0.7
袋数
1
3
4
5
3
3
1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克)
-5
-2
0
1
3
6
袋数
1
4
3
4
5
3
日期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1.6
+0.8
+0.4
﹣0.4
﹣0.8
+0.2
﹣1.2
﹣0.8
+1
﹣1.2
0
﹣0.7
+0.6
﹣0.4
﹣0.1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3
+8
-9
+10
+4
-6
-2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千克)
−3.5
−2
−1.5
0
1
2.5
筐数
2
4
2
1
3
8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0
+8
+6
﹣2
+13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生产情况
+3
-5
-2
+9
-7
+12
-3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5
+3
−1
+4
0
−2
−4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
(单位:千克)
﹣3
﹣2
﹣1.5
0
1
2
筐数
1
4
2
4
1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15角的有关综合计算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215角的有关综合计算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15角的有关综合计算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14线段的有关综合计算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214线段的有关综合计算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14线段的有关综合计算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1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高效复习秘籍(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21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1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大题专练培优强化30题题-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备考高分秘籍苏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