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本试卷共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应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赞颂。
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转到自然山水,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华之后,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这就是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自然对象特别是山水风景,作为这批人数众多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居住、休息、游玩、观赏的环境,处在与他们现实生活亲切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他们生活的时代既不再是在门阀士族压迫下要求奋发进取的初盛唐时代,也不同于六朝贵族的掠夺开发。他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心情、思绪和观念。
门阀士族以其世袭的阶层地位为荣,世俗地主则以官爵为荣。这两个阶级对自然、农村、下层人民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这样,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的一种心理需要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从而对这个阶层具有某种普遍的意义。除去技术因素不计外,这也正是为何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这正如欧洲风景画不成熟于中世纪而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一样。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这个阶层不像门阀贵族与下层人民那样等级森严、隔绝严厉,这种社会阶层的特征也相当清晰地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父,这也依然只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懒洋洋、慢悠悠的自然经济下农村的理想图画。
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则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其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的态度有相近之处,它们都采取了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奢华,顺应自然胜过人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它们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发展成熟的思想条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
材料二
自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开始,中国画家就没打算规规矩矩地画山。中国画里的山,像佛塔,像蘑菇,像城堡,也像教堂。古人画山,表现出充分的任性,所以中国山水画,从来不是客观的地貌图像,即使作者为他的山水注明了地址,也几乎看不出是什么地方。
中国古人从来不以一种“客观”的精神对待山川河流、宇宙世界。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过“主”“客”二分,世界没有分裂成“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而外部世界(自然)也没有成为与主观世界(自我)相对(甚至对立)的概念,不是一个独立于自我之外的“他者”,因此也不仅仅是一个“看”的对象。自然就是自我,二者如身体发肤,分割不开,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一滴水、一粒沙、一片叶、一只鸟,其实都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几乎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和艺术的核心观念。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里说“中国的风景画较西方风景画早出现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相信这只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说法,实际上,古代中国没有风景画——在古代中国人的心里,山水不只是风景,山水画也不是风景画。风景是身体之外的事物,是“观看”的对象,山水则是心灵奔走的现场——山重水复中,既包含了痛苦的体验,也包含着愿望的实现。人不是外置于“风景”,而是内化于“风景”,身体是“风景”的一部分,“风景”也是身体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风景”就不再是“风景”,中国人将它命名为:山水。山水不是山和水的简单组合,或者说,它不只是一种纯物质形态,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正因如此,在千年之后,我们得以透过古人的画卷,看见形态各异的山水,比如董源的圆转流动,范宽的静穆高远,王希孟的青春浪漫,赵孟頫的明净高古。
(摘编自祝勇《故宫的古物之美》)
1.下列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表述,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唐前后,社会生活发生重要变化,宗教意识逐渐衰淡,人世景物日渐有了自己的现实品
格,山水也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
B.山水画契合了当时地主士大夫们的思绪和观念: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
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
C.在宋朝,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自然山水满足了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这是山水画成熟
于城市生活发达的宋代的全部原因。
D.审美趣味的变化是社会变异的反映,与现实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观因素。
禅宗的流行带来了山水画的成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门阀贵族不同于由乡村而城市的地主士大夫,他们与下层人民隔绝严厉,乡村并未成为这一
阶层普遍的情感寄托。
B.中国山水画追求主客一体,西方风景画主客二分,在西方画家眼中,风景只是他们观看的对
象,并不寄予主观感情。
C.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特色,画家的精神
内化于自然山水之中。
D.董源、范宽、王希孟、赵孟頫画作中的山水形态各异,画作风格不一,作品中的山水体现了
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
3.下列题画诗,与材料一画线句中的“基本音调”最契合的一项是(3分)
A.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
B.寒玉萧萧风满枝,新泉细火待茶迟。自惊岁暮频临镜,只恐红颜减旧时。
C.水影山光翠荡磨,春风波上听渔歌。垂垂烟柳笼南岸,好着轻舟一钓蓑。
D.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4.材料一提及“欧洲风景画”,材料二提及“西方风景画”,在文中各有何作用?(4分)
游客在故宫参观时,发现中国山水画与现实风景并不完全吻合。根据材料一、二,解释形成这一艺术特点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镇伤兵
石钟山
八路军包围了灰色城墙,攻打被日本人占领的小镇。喊杀声、枪炮声,镇内的人清晰可闻。日本人凭借着那条灰色城墙固守着小镇,但仍源源不断地有伤兵被抬下来,伤兵多了,日本医生照顾不过来,于是这些伤兵又被抬到镇内的人家,把药分散给每个伤兵,让镇内的人家伺候日本伤兵。
八路军攻城的第一天,翟二妈家就抬来一个伤兵。这个伤兵很年轻,十七八岁的年纪,唇上刚生出一层淡淡的茸毛。伤兵浑身上下被炮弹炸了足有六七处伤,被纱布缠着,血水浸出纱布。伤兵痛苦地呻吟着。伤兵被抬来时,还来了名日本军医,日本军医比画半天,意思是让翟二妈帮助照料。翟二妈望一眼伤兵,就想到了在外面攻城的八路军,那里面有她的丈夫和儿子。
日本伤兵躺在翟二妈家里。伤兵因流血过多脸色苍白,一双眼睛就显得又深又大。翟二妈在房间里进进出出,伤兵的一双眼睛也随着翟二妈转。翟二妈不看伤兵,似家里没有这么个人。
傍晚的时候,八路军开始攻城,枪炮声、喊杀声传来。这时,翟二妈就倚在门框上望着城外一闪一亮的炮火,盼着八路军快些打进来。这时,那个日本伤兵从敞开的门里望着翟二妈的背影,望着远方的炮火,浑身止不住一阵阵哆嗦,现出惊骇的目光。八路军攻打一阵就收兵了,喊杀声和枪炮声也隐去了,深夜的小镇便显得很安静。翟二妈从门外走回来,坐在床上仍望着窗外,窗外的夜色很好,这时又有丝丝缕缕的硝烟味从窗缝里浸来,翟二妈嗅着这味道就很兴奋,于是翟二妈就长时间地坐在床上思念城外的亲人。
白天时,八路军不攻城,日本医生就挨家挨户地给伤兵换药。医生每次来到翟二妈家里,换完药的日本医生总是要和日本伤兵说上几句日本话,然后日本医生给伤兵端来一碗水,伤兵接过去咕嘟嘟地喝下去。伤兵贪婪地喝水时,医生就望一眼坐在床上翟二妈的背影,皱一皱眉头。医生临走时,又为伤兵端了碗水,放在伤兵的床头,把一些药和干粮一并放在伤兵的床头。
那一夜,八路军又在攻城,枪炮声、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日本人护城的枪炮声也一阵紧似一阵,黑影里翟二妈看见从城墙上抬下的日本伤兵源源不断,她就想到在城外攻打日本人的丈夫和儿子。想到了那些呼啸着的炮弹,想着想着她的心就不再踏实了。追根求源,她就又想到了一切都是因为这些日本人,她就有了火气。一个念头便从心里生了出来,她浑身随着远处的枪炮声一起震颤着。她抓过了切菜的刀在手里握着,浑身就不再颤抖了。她这时出奇地竟希望窗外的枪炮声早些停下来。终于,枪炮声停歇了。翟二妈手握着菜刀躺下了,她在等待着那个伤兵早些睡熟。
夜深了,窗外很宁静,硝烟味也已散尽了。伤兵一点声响也没有,翟二妈轻轻下床,来到伤兵床前。这时窗外的月光依然很明亮,映到屋子里的一切都影影绰绰。翟二妈举起了菜刀,就在她举起菜刀的时候,望见了躺在床上的伤兵,望见了伤兵始终睁开的那双眼睛。伤兵的目光惊恐地望着翟二妈,那张消瘦的娃娃脸因惊惧在轻微地抽动着,伤兵仍一动不动地躺着。这是翟二妈第一次认真地望着这个伤兵,她第一次发现眼前的伤兵还是个孩子。翟二妈举起的菜刀就那么在半空悬着,伤兵仍望着翟二妈,翟二妈在那目光里看到了惊惧——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儿子那张娃娃脸,翟二妈一哆嗦,“咣当”一声,菜刀掉在了地上。翟二妈仍僵了般地立在伤兵的床头,①这时她看见伤兵的眼里滚出一串泪珠。翟二妈摇晃了一下,碰倒了立在伤兵床头的枪。
翟二妈那一夜坐在床上一宿未睡,伤兵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也一夜未睡。天亮时,翟二妈拾起了地上那把菜刀,又把伤兵的枪立在了原处。翟二妈做这些时,伤兵很温柔地望着翟二妈。
中午的时候,医生来了,翟二妈立在院子里等待着事情的结果。医生来时,伤兵闭上双眼,医生不动声色地检查完伤兵的伤口,放下几粒药走了。她走进屋时,②发现伤兵两眼仍紧紧地闭着,眼角却有泪痕。这时,翟二妈就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吃饭的时候,翟二妈把一碗滚热的粥放在了伤兵的床头。伤兵感激地望了望翟二妈。
那一夜,八路军攻城的喊杀声很激烈,而且那声音愈来愈近。倚在门旁的翟二妈清晰地看见有三三两两的日本兵溃退下来。八路军的枪炮声愈来愈近了,喊杀声也愈来愈真切了。翟二妈突然想起应该烧一锅开水,让进城来的丈夫和儿子先烫一烫脚。于是翟二妈就燃着了红红的灶火,翟二妈烧一会儿火,就走到门旁望一会儿愈来愈近的炮弹爆炸时的火光。这时,翟二妈看见伤兵挣扎着起来了,一跛一拐地下去走出门去,他走到翟二妈的身旁时,停了一下,望了一眼翟二妈,然后一跛一拐地走进了黑暗里。翟二妈望了一会儿又走回到灶膛旁,发现伤兵那支枪正熊熊地在灶里燃着。
翟二妈立起了身子向黑夜里望去。
八路军的喊杀声愈来愈近了。
锅里的水正在咕嘟嘟地滚开着。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日本军医来换药时,“伤兵贪婪地喝水”,侧面写出了翟二妈虽允许伤兵住在家里,但并没有听命好好照顾伤兵。
B. 翟二妈想到日军侵略而气愤到浑身发抖,计划在半夜伤兵熟睡时杀掉他,暗示出翟二妈是在敌后参与抗战的身份。
C. 翟二妈举起刀最后却又把刀扔到了地上,是因为年轻的日本伤兵让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表现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D. 结尾“锅里的水正在咕嘟嘟地滚开着”,既暗示了八路军夺回小镇的战火猛烈,也暗示翟二妈对亲人的盼归之切。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篇对日本伤兵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突出了他的年轻和伤重,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B. 小说以八路军的攻城为背景事件,展现了日本伤兵和翟二妈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变化中突出了人物性格。
C. 文章写伤兵拿枪参战到受伤放下枪再到最终烧掉枪默默离开,以“枪”为线索,贯穿全文,叙事脉络清晰。
D. 小说突破了传统战争小说的特点,选择了日本伤兵与中国农妇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有利于引发读者对于战争的反思。
8. 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城外的“喊杀声”“枪炮声”?请简要分析。(4分)
9. 文中画线处都写到了“日本伤兵”的“泪”,请简要分析两次流泪“日本伤兵”的内心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绰,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寺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利于官,上以为厌蛊[注],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颖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耶?”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
(选自《隋书•赵绰传》,有删改)
[注]厌蛊:用巫术致灾祸于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B. 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C. 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D. 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受禅,指的是古代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B. 大理,即大理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个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
C. 尧舜,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的君主,是我国远古部落联盟的两位首领。
D. 刑部,我国隋朝以后官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其最高长官为侍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赵绰品性正直,性格刚毅。在担任北周天官府史时,他恭敬勤恳,因此被提拔,担任夏官府下士。
B. 赵绰直谏君王,主张多存宽宥。因为盗贼猖獗,皇上想施以重刑,赵绰认为君王应推行尧、舜之治道,多存宽容饶恕的仁爱之心。
C. 赵绰坚守法律,秉持公正办事。辛亶因曾经穿红裤子要被皇帝处死,赵绰反对此事,虽被抓起来,但第二天就被释放并得到赏赐。
D. 赵绰忠诚正直,得到君王赏识。皇上认为赵绰忠诚正直,时常让他进入阁中评论朝政得失,前前后后赏赐他的财物数以万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
(2)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14. 文末皇帝用“撼树”和“喝汤”打比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漫书呈仲谋①
黄庭坚
漫来从官著青衫,秣马何尝解辔衔。
眼见人情如格五②,心知外物等朝三③。
经时道上冲风雨,几日樽前得笑谈。
赖有同僚慰羁旅,不然吾已过江南。
【注】 ①仲谋,黄庭坚的好友裴纶。作此诗时黄庭坚刚进士及第,担任官职。②格五:古代流行的棋类游戏。③朝三:出自《庄子》,指朝三暮四的故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写作者步入宦海,成为一名朝廷重臣,人生抱负得以实现。
B.作者担任官职,事务繁忙,甚至连喂马都没时间解开缰绳取下嚼子。
C.三、四两句借“格五”“朝三”两个典故,道出了对官场生活的感受。
D.作者为官以来经受了许多风雨,很难有几天能够举起酒杯,畅饮笑谈。
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 ”运用多个动词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 ”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沁园春・长沙》中,诗人回忆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文章的诗句是:“ ,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 ,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为代价。海内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
当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 。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具一格;( );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嘘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把具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楷,楷则近本。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 ,视为成名成家的 。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举足轻重。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
B. 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C. 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D. 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可非议 指桑骂槐 趋之若鹜 旁门左道
B. 无可厚非 指鹿为马 趋之若鹜 终南捷径
C. 无可非议 指鹿为马 争先恐后 终南捷径
D. 无可厚非 指桑骂槐 争先恐后 旁门左道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说成气韵生动
B. 把毫无章法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C. 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说成毫无章法
D. 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
21. 下面是-名同学在演讲比赛获奖后发表的感言有多处语言使用错误,请找找出五处并改正。
同学们,在下能荣幸地站在这个舞台上,首先要感谢给过我支持鼓励的老师。没有他们,很难想象我今天能一展才华。想起在我紧张的时候,一位老师对我说,你放心上吧,你需要参考书籍,需要资料复印,他一定会鼎力帮助。这些真让我没齿难忘。我务必会以更加优秀的成绩回报你们。
22.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
近来,一些“吃播”通过展示惊人的食量从而引发围观,以博取很高的点击量,不少“吃播”为此不惜采取造假手段,不仅是对受众的欺骗,也带来了大量食物的浪费,甚至有主播互相攀比食量,为此付出了身体健康受损乃至生命的代价,给个人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当然,对于“吃播”不能一概而论,还是有不少精心制作、强调口味、营养、卫生等各方面均衡的优质“吃播”作品,让受众感受到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那么,各地视频直播平台所需要做的,就是肩负起应有的平台责任,做好价值引导,推动“吃播”的优胜劣汰。如此方能让“吃播”成为中华优良饮食文化传统宣传载体。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列名言,根据要求写作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柏拉图
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情绪便控制了你。----大仲马
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黄石市重点高中2023-2024秋季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答案
1.B【A“中唐前后”,过于绝对;C还有技术因素;D老庄哲学也是原因之一。】
2. B【“并不寄予主观感情”无中生有。】
3. C【A.“乞求无得”是归的原因,“满面风霜尘土气”是归的状态,由此可知,应是失意而归,一生偃蹇的遭遇写照。不合要求。B.由“临镜”“红颜”可知,诗歌的主人公应为女子,“自惊岁暮频临镜,只恐红颜减旧时”展现的是时不我待、红颜易逝的担心。不合要求。C.“水影山光”“春风波上”“垂垂烟柳”展现画面美好的景物,“听渔歌”“好着轻舟一钓蓑”则体现了诗人对渔人寄情山水的快活、自由之情的向往。与“基本音调”的内涵相合。D.丑石半蹲如猛虎下山,长松倒卧如同水中游龙,是豪放的气概,与“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不合。】
4.将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类比,阐明两者的成熟都是社会变异的曲折反映;引出“风景”与“山水”的比较,指出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将自然与精神相结合的特点。
5. ①中国山水画反映的是士大夫阶层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图画,不是写实的风景;
②中国山水画受“天人合一”的哲学影响,是人的精神的体现,不是客观的地貌图像。
【答案】6. B 7. C
8.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随着“喊杀声”“枪炮声”的日益激烈,预示着八路军与日军的战斗日益激烈,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
②推动情节发展,翟二妈与日本伤兵的故事正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一点点展开的。
③有利于突出翟二妈爱憎分明的形象,“喊杀声”“枪炮声”引发翟二妈对亲人的思念,有利于突出她对亲人的爱和对敌人的恨。
④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喊杀声”“枪炮声”展现出战争的惨烈,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思考。
9. ①日本伤兵“眼里滚出一串泪珠”是在翟二妈准备杀他却放弃之后,是劫后余生情绪的释放,以及对翟二妈的感激。
②伤兵“两眼仍紧紧地闭着,眼角却有泪痕”,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悔恨;同时也表现出他怨恨这场战争。
【解析】
【6题详解】B.“暗示出翟二妈是在敌后参与抗战的身份”错误。选项无中生有,原文“黑影里翟二妈看见从城墙上抬下的日本伤兵源源不断,她就想到在城外攻打日本人的丈夫和儿子。想到了那些呼啸着的炮弹,想着想着她的心就不再踏实了。追根求源,她就又想到了一切都是因为这些日本人,她就有了火气。一个念头便从心里生了出来,她浑身随着远处的枪炮声一起震颤着。她抓过了切菜的刀在手里握着,浑身就不再颤抖了”,翟二妈是想到战争的原因而愤怒,计划杀掉日本伤兵,无法说明参与抗战的身份。
【7题详解】C.“以‘枪’为线索,贯穿全文”错误。本文的线索不是“枪”,而是以日本伤兵和翟二妈之间故事的发展为线索。
10. B 11. D 12. C
13. (1)赵绰坚决劝谏不能(赦免),皇上无法让他改变主意,想在赵绰走后赦免萧摩诃,坚持(坚决)让赵绰退朝回去吃饭。
(2)陛下不认为我愚昧不明事理,把我安排在司法任官,却又想要随意杀人,怎么能不关我的事呢!
14. 皇帝用“撼树”和“喝汤”想要警告赵绰:(1)如果君王非要处死用“恶钱”者,赵绰如不能改变,就应当主动退下;(2)如果有的事情烫手不能解决,就应当趁早放下,不要触犯君王的权威。想要警告赵绰有些事要适当放弃。(意思对即可)
【10题详解】句子大意是:命令左仆射高颍把赵绰斩首,赵绰说:“陛下宁可杀我,也不能杀辛亶。”到朝堂,脱去朝衣判罪斩首,皇上派人对赵绰说:“你到底想怎么样?”赵绰说:“一心按法律办事,不敢怜惜生命。”
“陛下宁可杀臣”,“陛下”作主语,“杀”作谓语,“我”作宾语,应在“臣”之后停顿,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执法一心”的意思(我)是一心按法律办事,省略主语“我”,“执法”作谓语,“一心”作“执法”的后置状语,不能断开,排除C。
【11题详解】“其最高长官为侍郎”错误。刑部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12题详解】“但第二天就被释放并得到赏赐”分析错误,原文是“良久乃释之。”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夺”,改变;“去”,离开;第二个“固”,坚决、坚持;“食”,吃饭。
(2)题得分点有:“以”,认为;“置”,安排;“妄”,随意;“岂得”,怎么能。
【14题详解】根据“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分析概括:皇上认为如果君王非要处死用“恶钱”者,赵绰如不能改变,就应当主动退下。根据“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耶’”分析概括:皇上认为如果有的事情烫手不能解决,就应当趁早放下,不要触犯君王的权威。综上分析,皇帝用“撼树”和“喝汤”打比方是想要警告赵绰有些事要适当放弃。
参考译文:
赵绰是河东人,品性正直刚毅。在北周时,起初任天官府史,凭着恭敬勤恳,被提拔为夏官府下士。高祖接.受禅让即位,授任赵绰大理丞。赵绰处理案件公正无偏,考察成绩连年最佳,提升做大理正。很快升迁为尚书都官侍郎,不久转为刑部侍郎。皇上因盗贼不能禁止,要加重刑法。赵绰进谏说:“陛下推行尧、舜之治道,多存宽容饶恕(的仁爱之心)。况且法律是天下的大信,难道可以失掉吗?”皇上高兴地采纳了赵绰的意见,于是告诉赵绰说:“如果还有建议,应当经常上奏。”(接着)提升(赵绰)为大理少卿。原陈国旧将萧摩诃,他的儿子萧世略在江南造反,萧摩诃应当因牵连定罪。皇上说:“世略年龄不到二十岁,又能干什么事!因他是名将的儿子,被人所逼迫而已。”于是要赦免萧摩诃。赵绰坚决劝谏不能(赦免),皇上无法让他改变主意,想在赵绰走后赦免萧摩诃,坚持(坚决)让赵绰退朝回去吃饭。赵绰说:“臣上奏的案件未做决断,不敢退朝。”皇上只得说:“大理已经特地为朕赦免了萧摩诃。”于是命左右的人释放了萧摩诃。刑部侍郎辛亶,曾经穿着红裤子,世俗说法认为这样做对做官有好处,皇上认为这是用巫术,将要杀辛亶。赵绰说:“依据法律不应当判死刑,我不敢接受诏命。”皇上大怒,对赵绰说:“你怜惜辛亶却不怜惜自己吗?”命令左仆射高颍把赵绰斩首,赵绰说:“陛下宁可杀我,也不能杀辛亶。”到朝堂,脱去朝衣判罪斩首,皇上派人对赵绰说:“你到底想怎么样?”赵绰说:“一心按法律办事,不敢怜惜生命。”皇上拂袖进入内室,过了很长时间才放了赵绰。第二天,皇上向赵绰道歉,慰问鼓励他,赐给各色杂锦三百段。当时,皇上禁止使用私人铸造的钱,有两个人在市场上,用私铸的劣质钱币换取国家铸造的好钱币,武侯抓住了他们并向皇上报告,皇上命令全杀掉。赵绰进谏说:“这个人应当受杖击之刑,杀掉他们不合法律。”皇上说:“这事和你无关。”赵绰说:“陛下不认为我愚昧不明事理,把我安排在司法任官,却又想要随意杀人,怎么能不关我的事呢!”皇上又说“摇不动大树的人,就应当退去。”赵绰回答说:“臣希望感动上天之心,还谈什么摇动树木!”皇上又说:“喝汤的人,太热了就应先放在一边,天子的权威,你要挫伤它吗?”赵绰拜了拜更加向前,皇上大声呵斥他,也不肯退。皇上于是回到内室去了。治书侍御史柳彧又上疏急切劝谏,皇上才作罢。皇上认为赵绰有忠诚正直之心,经常引入阁中,有时遇上皇上和皇后一起坐在卧榻,(皇上)就招呼赵绰坐下,一起评论政治得失。前前后后总共赏赐赵绰上万的钱物。
15.A “成为一名朝廷重臣,人生抱负得以实现”错,通过诗中的“著青衫”可知,担任的是低级官员,人生抱负没有得到实现。青衫,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宋代七品以下官服为青色。故A项错。
16.①表达对官场的厌倦。诗人勤勉辛劳,官微禄薄,看到官场勾心斗角,苦闷烦躁。
②表达对同僚的感激。在羁旅之苦中幸有同僚安慰,诗人为此感动。
③表达与友人的情意。若非同僚相慰,诗人早已去与友人相聚。
从诗歌首联“漫来从官著青衫,秣马何尝解辔衔”可以看出,作者一直担任一些小官职,但是公务却非常繁忙,喂马都来不及解夏马鞍辔头,可见作者抱负难以实现,而又公务缠身,厌倦官场生活;“几日樽前得笑谈” “不然吾已过江南”,作者与自己的朋友饮酒交谈,几天不辍,赖有同僚的劝慰,不然早已度过长江,去江南看望朋友,表现了对朋友的相思及二人的情意深切;“赖有同僚慰羁旅”,有赖于同僚的安慰才不至于让我感觉到羁旅他乡的孤独,表现了作者对同僚的感激与感动。
17.(1)轻拢慢捻抹复挑 ; 唯见江心秋月白
(2)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答案】18. D 19. B 20. D
【18题详解】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是多层定语排列不当,“目前”应放在“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前;二是搭配不当,“问题”与“关心”搭配不当,应把“关心”改成 “关注”。这样就可排除A项,主客颠倒,“对我们”主客颠倒。B项,语序不当。C项,搭配不当。故选D。
【19题详解】第一处,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此处是说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是时代使然的现象,所以填“无可厚非”。第二处,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根据语境“蓄意炒作,……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具一格”,所以填“指鹿为马”。第三处,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多用于贬义。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根据语境“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应选“趋之若鹜”。第四处,终南捷径:指求取官职或名利的最佳途径,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旁门左道:指非正统的学术派别和宗教派别。也泛指不正当的方法、途径等。根据语境“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视为成名成家的……”,应选“终南捷径”。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题干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题目要求补写的是第二段的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答题。根据语境,从语意表达的角度是把不好的说成好的,这样可排除C项;再从前后“吹捧”“吹嘘”的照应,可排除A项;最后从句子结构,又可排除B项。故选D。
21【答案】①“在下”旧时用作自称的谦辞.多用于戏曲中。此处改为“我”。②“一展才华”改为“取得成功”或 “获奖”。③“他”转述错误应改为“我”。④“鼎力”是敬辞,应改为“全力”或“尽力”。⑤“务必”改为“一定”。⑥“你们”使用不当,因是对同学说改为“他们”。
22【答案】①造假、攀比等劣质“吃播”作品给社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②部分优质作品让受众感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各直播平台当做好价值引导,推动“吃播优胜劣汰”。
23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多则材料首先要找到几则材料的共同话题和主旨。题目要求“体裁不限”,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写散文。考生要注意文体特征。
参考立意:
1.自律铸就成功。
2.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适当宣泄情绪,可以释放压力。
4. 自律的人生最美丽。
湖北省宜荆荆随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鄂东南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东南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