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课件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0讲人文通达__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解放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1讲建国立制__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3讲独立自主__近现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4讲向阳而生__近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5讲走向共体__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国际法的发展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2讲跨跃发展__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2讲跨跃发展__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编世界史,北斗启剑时空定,鸿蒙操戈点向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二讲 跨跃发展——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线索一 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联系的加强伴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以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航行为代表,一系列海上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物种交流、人口的迁移、疫病的传播加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线索二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等国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
线索三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逐渐走上对外殖民侵略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线索四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国家干预和国际协调,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社区管理的强化和“福利国家”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各种社会运动一再高涨,也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
点向一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厂制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开始加速。城市的居住条件和服务设施迅速改进并走向完善,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交通拥堵等城市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格局的中心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变迁,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发展给世界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去认识本问题。
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1.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3.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下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2)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革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4)经济理论转型:自由主义成为工业革命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想。(5)生产组织形式转型: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先后成为生产组织形式。(6)社会形态转型:经济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4.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精神生活的变化:近代报刊以丰富的内容,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发挥了宣传教育、启迪民智的作用。(2)家庭关系与女权运动: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革,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欧美各国广泛展开,西方发达国家的妇女相继获得了普选权。
(3)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问题:出现了许多“血汗工厂”,人文主义缺失,工作环境恶劣,大量雇佣童工,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生产事故频发;城市贫困化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等。(4)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立法: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劳资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必须通过社会立法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5.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2023·浙江1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据[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在16—18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
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屋。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185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个新特许状法案,规定印度文官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印度人进入印度文官殿堂的大门非常狭窄。……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行政官等系统,并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制定了全印文官法。文官分为全印文官、邦文官和中央文官。——整理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写出马铃薯的洲际传播路径。结合所学,概括马铃薯成功跨洋传播的必备条件。(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和19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文明互鉴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 (1)路径: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等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2)举例:论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叶在西方的传播也得到逐渐加强。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其影响范围从17世纪的社会上层扩展至18世纪的几乎所有家庭,逐渐形成了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此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形成英国自身的茶文化特点。这说明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东方文化随之传播到西方,并逐渐与西方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呈现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局面。综上,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 (1)路径:根据材料一地图,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欧洲殖民者把马铃薯运输到欧洲,再带到亚洲。条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等角度分析。(2)此问是开放式问题。论题:综合材料分析,可从物质、思想文化和制度三个方面来论述东西方的交流。论述:史料举例:物质类:如马铃薯、茶叶等。思想文化类:如茶文化、印度风格等。制度类:如文官制度、《拿破仑法典》等。阐述角度:结合物质类史料、思想文化类史料和制度类史料来阐述文明互鉴。
点向二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各国历史与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发展具有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的体制模式。古今中外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调整,具有各自的特色。道路自信源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高考重视对中外经济发展不同模式、体制调整等相关知识的考查,旨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能力的加强。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各国的对策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罗斯福新政体现出的新趋势、新特点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特征
3.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演变(1)商业资本主义模式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基本特点是商业控制产业,资产阶级中势力最大的是拥有雄厚财富的商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重商主义是该时期的经济思潮。(2)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工业革命推动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潮。
(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和企业间竞争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万能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出现了新变化。如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各国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如美国80年代减少政府的干预、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1. (2023·湖南卷)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解析】 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10—1990年间,美国劳动力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由此可见,机械化、农业科技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B项正确;A项说法不严谨,排除A项;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单单是化学品造成的,排除C项;美国“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劳动力的减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2. (2023·山东卷)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长征揽空天地通__世界史整合提升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编世界史,通史百年穷目,万年特征尽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5讲走向共体__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国际法的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编世界史,北斗启剑时空定,鸿蒙操戈点向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双修纵横捭阖两史珠联璧合第3编第14讲向阳而生__近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编世界史,北斗启剑时空定,鸿蒙操戈点向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