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答题,做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含2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相应的位置)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是中国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在冬季重返地球,着陆时气温低至零下14度,不过天气晴朗,风力小于3级,有利于安全精准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 )
A.一个蔚蓝色的球体B.陆地比例大的球体C.陆地与海洋一样大的球体D.圆柱体
2.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当地天气情况与下列哪个符号相符合( )
A.霾B.晴C.冰雹D.沙尘暴
3.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海南岛长夏无冬B.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C.北极地区终年严寒D.太原今天有小雪
4.宇航员着陆时气温低至零下14度,提醒大家应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相关( )
A.农业生产B.人们生活C.交通D.旅游
5.宇航员返回地面的时间是我国的什么季节(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关气温、降水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单位:毫升B.降水单位:毫米
C.气温工具:雨量器D.降水工具:温度计
7.一天中陆地最高温出现在( )
A.午后2点左右B.日落前后C.正午时分D.日出前
8.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D.12月、6月
9.太原7月平均气温是26℃,1月平均气温是-4.7℃,太原的气温年较差为( )
A.21.3℃B.30.7℃C.26℃D.-4.7℃
10.读图,说出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基本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图中a点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计算该国的自然增长率为( )
A.0.3%B.1%C.-0.3%D.-1.3%
12.该国不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就业困难B.国防兵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D.国家养老负担过重
1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B.非洲、欧洲C.欧洲、亚洲D.大洋洲、非洲
某中学从英国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他有浅白皮肤、波浪状的头发,高高的鼻子,胸前还带着一个小十字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教师所属人种主要分布在( )
A.亚洲东部B.非洲南部C.欧洲D.南极洲
15.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B.法语C.英语D.俄语
16.看到他胸前的十字架,你能推测他们宗教的活动场所是
A.基督教的教堂B.伊斯兰教的清真寺C.佛教的寺庙D.某学校
读“聚落形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A、B、C地聚落形成的共同影响因素是( )
A.资源B.人口C.河流D.气候
18.右图聚落形成分布图中的等高距是( )
A.100米B.200米C.50米D.1000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其重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小明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2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依据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生活水平
C.经济发展水平D.医学发展水平
二、非选择题
21.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图3为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观察图1中等温线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在 (海洋/陆地)上更加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 (升高/降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平均气温值约在 ℃以上,图2中赤道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大约在 毫米以上。
(2)图1中①②③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影响因素 。①②③地气候与图3中A、B两地中的 相符合,属于 气候。
(3)图1中甲、乙两地纬度大体相同,但气候迥异,与乙地相比,造成甲地气温低的原因(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洋流D.地形
(4)图3中A、B两地气候哪个与太原的气候特征相符 ?并说出太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
(5)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2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人口稀疏地区:A 地区、B 地区、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地地区人口稠密地区:C 和亚洲南部、欧洲、D 。
(2)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通常用 来表示。A、B地区的人口密度大约 人/平方千米以下,C、D两地的人口密度约在 人/平方千米以上。
(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人口的 率与死亡率。一般情况,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
(4)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与聚落密集分布地区大体一致,请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5)图中甲、乙民居建筑材料用冰块砌房的是哪个 ?并分析本区人口稀少的原因 。
2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资料一:2022年11月18-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开放、联通、平衡”。本次会议旨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各成员国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自由贸易和互联互通,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复苏。资料二:图1“世界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图”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1)全世界共有 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2)从图1中可得出,A代表 (发达/发展中)国家,B代表 (发达/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在 半球及北半球的 部。
(3)从图2中分析下列哪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体现的是南南合作( )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4)说出今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主题及世界上其他的两个区域组织。
(5)要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1.A 2.B 3.D 4.B 5.D
【解析】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球体,是一个海洋比例大的球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材料 “气温低至零下14度,不过天气晴朗,风力小于3级”说明返回舱着陆时天气晴朗,故选B。
3.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因此,太原今日小雪属于天气现象,D正确。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因此,“海南岛长夏无冬”、“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北极地区终年严寒”等属于气候现象,ABC错误。故选D。
4.“增添衣服,预防感冒”,属于生活现象。故选B。
5.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在北半球,宇航员返回地面的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此时我国是冬季。故选D。
【点睛】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6.B 7.A 8.B 9.B 10.C
【解析】6.气温的单位是℃,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AC错误;降水的单位是毫米,测量降水的仪器是雨量器,B正确、D错误。故选B。
7.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
8.世界气温年变化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故选B。
9.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因此,该地气温年较差=26- (-4.7)=30.7℃,故选B。
10.图中湿润气流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爬升”,甲地地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乙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基本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C。
【点睛】正午12点,太阳辐射最强,阳光垂直地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释放出去烘热空气,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气温升高。直到下午两、三点钟,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气温也才是最高,此时虽然太阳西斜但是高度角依旧很大,地表储存的热量依旧大于释放的热量,使得气温继续升高,当地表热量收支平衡,地表温度达到顶峰,在之后地表释放热量大于储存的热量使得地表温度降低。
11.C 12.A 13.B
【解析】1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人口出生率约为1.1%,死亡率约为1.4%,因此自然增长率为-0.3%。故选C。
12.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这类国家可能面临养老负担过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就业困难是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问题。故选A。
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非洲和欧洲。故选B。
【点睛】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14.C 15.C 16.A
【解析】14.根据外籍教师的外貌特征可知其属于白色人种,目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东南部,C正确;亚洲东部主要为黄种人,非洲南部主要为黑种人,南极洲没有人居住,ABD错误。故选C。
15.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外籍教师佩戴十字架,可知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活动场所为教堂,A正确;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为清真寺,佛教的活动场所为寺庙,学校不是宗教的活动场所,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大洋洲西北部。
17.C 18.A
【解析】17.读图可知,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C正确;图中信息,不能确定资源、人口和气候状况,排除ABD。故选C。
18.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依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计算等高距为100米。故选A。
【点睛】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9.B 20.C
【解析】19.题干说明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使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选:B。
20.世界上的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这些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选:C。
【点睛】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1.(1) 东西 海洋 降低 20 2000
(2) 全年高温多雨 纬度 A 热带雨林
(3)D
(4) B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开发新能源、鼓励乘坐公交车,植树造林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资料,涉及世界年平均气温规律,气候类型、特征、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图1中等温线的走向大致是东西方向,大体与纬线走向一致,海洋上更加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平均气温值约在20℃以上,温度较高。图2中赤道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大约在2000毫米以上,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读图可知,①②③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低,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与图3中A地的气候特征一致。
(3)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于同纬度的乙平原地区,故造成甲地气温低的原因是地形,D正确;甲乙两地纬度相同,A错误;与海陆分布、洋流无关,BC错误。故选D。
(4)太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B地气候特征一致。
(5)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滥砍滥伐,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我们应该采取开发新能源、鼓励乘坐公交车,植树造林等措施。
22.(1) 热带雨林 沙漠 亚洲东部 北美洲的东部
(2) 人口密度 10 100
(3) 出生 速度慢 速度快
(4)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这些人口稠密区,聚落密集分布。原因是这些地方一般处于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
(5) 乙 乙位于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聚落的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区,这些地区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确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南极洲则是无人定居区。据图可知,A热带雨林,B沙漠地区,C亚洲东部,D北美洲的东部。
(2)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这种差别。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据图可知,A、B地区的人口密度大约10人/平方千米以下,C、D两地的人口密度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
(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促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经济发张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从全球范围看,欧洲、北美洲,人口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人口增长率较高。
(4)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区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确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这些人口稠密区一般处于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的地方。
(5)据图可知,甲位于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区,民居特点是小窗、厚墙、平顶,乙位于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传统民居是用冰块砌成的冰屋。
23.(1) 200 俄罗斯 中国
(2) 发展中 发达 北 南 南
(3)C
(4)“开放、联通、平衡”;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5)振兴民族工业;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图”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为主要载体,涉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及经济发展措施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0%,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22%;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国内生产总值却占世界的78%。从图1中可得出,A代表发展中国家,B代表发达国家。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3)图中①是俄罗斯,②是中国,③是美国,④是巴西。美国为发达国家,与其他三国的合作为“南北对话”,俄罗斯、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合作是“南南合作”。故选C。
(4)2022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主题是“开放、联通、平衡”。世界上其他的区域组织有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
(5)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要想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应采取的措施的有:(1)抓住全球经济发展机遇,加强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振兴民族工业;(2)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即加强“南北对话”;(3)发展中国家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即加强“南南合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山西省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