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原卷版doc、2024年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用(4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鯈鱼(tiáo) 濠梁(háo) 鲲(kūn) 选贤举能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教学相长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讲信修睦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两鬓苍苍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废疾者皆有所养(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都)C.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虽有至道(道理)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几千里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不独子其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C.是鱼之乐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策之不以其道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男有分,女有归 B.大道之行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虽有嘉肴7.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其此之谓乎 B.问所从来 C.马之千里者 D.全石以为底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大道之行也》中的“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B. 《北冥有鱼》文中用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意境广大。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D.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9.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骤然,A和勃鲁扎克听到了铁棍打碎德国兵头盖骨的短促而沉重的声音,这使他们像被火烧着了似的哆嗦了一下。那德国兵的身子像一条口袋似的倒在煤车和机车中间的过道上了。灰色的无遮呢帽立刻渗透了血。他的步枪也当啷一声撞到铁板上。“完了,”B低声说,把铁棍扔在一旁,他的脸痉挛地抽搐了一下,继续说:“现在,我们只能进不能退了!”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但是他立刻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喊着说:“快,赶快把调节器拧掉!”十分钟后,一切都做完了,没有人驾驶的机车缓缓地开动着。(1)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A是 ,B是 。(3分)(2)“窒息”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2分)(3)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5分)①文章中事件的起因是什么?(2分)② 勃鲁扎克三人是怎样做的?(3分)10.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知“和”】(1)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1分)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下联: 邻里相让传佳话(2)小金想写一篇《以和为贵》的演讲稿,列出了写作提纲。下面三句名言可作为分论点的论据,请你帮他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字母序号)(3分)A.亲仁善邻,社会和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C.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用“和”】(3)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两条。要求语言简明。(2分)11.默写。(7分)我们诵读经典,可以在“曲径通幽处,(1)____________”的清幽环境中,忘却尘世的喧嚣(《题破山寺后禅院》);可以在“可怜身上衣正单,(2)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中,体会老翁悲惨的境遇(《卖炭翁》);可以在“缺月挂疏桐,(3)____________”的环境描写中,看到寂静清冷的世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我们感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呼喊,抒发自己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感知《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石壕吏杜 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2.请赏析“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分)13.诗的题目是“石壕吏”,诗人却详写老妇,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2)去以六月息者也(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6.“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4分)17.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3分)(三)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3)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4)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____19.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0.甲、乙论述的内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语段论述的重点。(2分)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4题。(8分)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策之不以其道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4.小语读了下面的链接材料后,发现与《马说》有相似之处,于是做了如下笔记。请你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帮助小语把笔记补充完整。(4分)【链接材料】 魏文侯之时,子质①仕②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③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④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⑤,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⑥ ,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选自《择而后树》)【注】 ①子质:人名。②仕:做官。③简主:赵简子。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④树德:施以恩德。⑤恐我以法:用法律恐吓我。⑥蒺藜:有刺的植物。 《马说》把千里马比作被埋没的人才,讽刺了(3)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择而后树》将桃李、蒺藜比作要培养的人,表明(4) 。 三、写作(40分)25.卖炭翁从南山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他“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要求:(1)要有故事情节;(2)适当地加入合理的想象和必要的描写。班级议事规则1.要勇于为班集体献计献策,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2. 3. 4.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2024年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质量验收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用(4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鯈鱼(tiáo) 濠梁(háo) 鲲(kūn) 选贤举能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教学相长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讲信修睦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两鬓苍苍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废疾者皆有所养(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都)C.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虽有至道(道理)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几千里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不独子其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C.是鱼之乐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策之不以其道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男有分,女有归 B.大道之行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虽有嘉肴7.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其此之谓乎 B.问所从来 C.马之千里者 D.全石以为底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大道之行也》中的“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B. 《北冥有鱼》文中用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意境广大。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D.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9.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骤然,A和勃鲁扎克听到了铁棍打碎德国兵头盖骨的短促而沉重的声音,这使他们像被火烧着了似的哆嗦了一下。那德国兵的身子像一条口袋似的倒在煤车和机车中间的过道上了。灰色的无遮呢帽立刻渗透了血。他的步枪也当啷一声撞到铁板上。“完了,”B低声说,把铁棍扔在一旁,他的脸痉挛地抽搐了一下,继续说:“现在,我们只能进不能退了!”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但是他立刻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喊着说:“快,赶快把调节器拧掉!”十分钟后,一切都做完了,没有人驾驶的机车缓缓地开动着。(1)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A是 ,B是 。(3分)(2)“窒息”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2分)(3)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5分)①文章中事件的起因是什么?(2分)② 勃鲁扎克三人是怎样做的?(3分)10.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知“和”】(1)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1分)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下联: 邻里相让传佳话(2)小金想写一篇《以和为贵》的演讲稿,列出了写作提纲。下面三句名言可作为分论点的论据,请你帮他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字母序号)(3分)A.亲仁善邻,社会和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C.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用“和”】(3)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两条。要求语言简明。(2分)11.默写。(7分)我们诵读经典,可以在“曲径通幽处,(1)____________”的清幽环境中,忘却尘世的喧嚣(《题破山寺后禅院》);可以在“可怜身上衣正单,(2)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中,体会老翁悲惨的境遇(《卖炭翁》);可以在“缺月挂疏桐,(3)____________”的环境描写中,看到寂静清冷的世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我们感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呼喊,抒发自己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感知《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石壕吏杜 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2.请赏析“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分)13.诗的题目是“石壕吏”,诗人却详写老妇,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2)去以六月息者也(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6.“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4分)17.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3分)(三)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3)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4)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____19.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0.甲、乙论述的内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语段论述的重点。(2分)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4题。(8分)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策之不以其道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4.小语读了下面的链接材料后,发现与《马说》有相似之处,于是做了如下笔记。请你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帮助小语把笔记补充完整。(4分)【链接材料】 魏文侯之时,子质①仕②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③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④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⑤,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⑥ ,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选自《择而后树》)【注】 ①子质:人名。②仕:做官。③简主:赵简子。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④树德:施以恩德。⑤恐我以法:用法律恐吓我。⑥蒺藜:有刺的植物。 《马说》把千里马比作被埋没的人才,讽刺了(3)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择而后树》将桃李、蒺藜比作要培养的人,表明(4) 。 三、写作(40分)25.卖炭翁从南山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他“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要求:(1)要有故事情节;(2)适当地加入合理的想象和必要的描写。班级议事规则1.要勇于为班集体献计献策,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2. 3. 4.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