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版4下音乐第一课上《我爱中华》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花城版4下音乐第二课《茉莉花》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花城版4下音乐第四课上(中国人)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花城版4下音乐 第四课下《小小少年》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花城版4下音乐第五课上(快乐的号手)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小学音乐花城版四年级下册欣赏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片段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名
音乐中的动和静
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这首乐曲以动人的旋律,巧妙的构思与手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声誉,曾多次在西方国家进行演奏,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内乐团媲美”的优秀曲目。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听、唱、动、奏、创的方式来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乐曲和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从图片,视频,音频中感受音乐带给人的动与静。
艺术表现:从音乐的速度,力度分析作品带给人的感受。
创意实践:回顾儿歌中的动与静,发现音乐。
文化理解:通过赏析中外作品,发现音乐中的动与静的处理相同点。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话面积音乐的欣赏与比较,了解和听辨音乐中的动与静。
通过音乐欣赏与对比,懂得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对改变音乐形象的作用。
通过练习巩固音乐 知识。
教学重点
音乐中的动与静。速度、力度可以改变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课件
学生准备:书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举例出2张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片哪一张表示动?哪一张表示静?。
学生:思考后填写。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引发同学们思考动与静的区别。
二、探索新知
1、欣赏《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片段,感受音乐中的动与静
老师:同学们听到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啊?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吧。
【设计意图】了解传统乐器。。
老师: 同学们知道《春江花月夜》背后的故事吗?
老师:同学们一定不知道关于《百鸟朝凤》的传说和创作故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再听一次,思考什么原因造成2首乐曲的不同。
讨论发言、师生交流。
把感受结果填写到课本的图表中。
从速度和力度这两种音乐要素,比较《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不同的动、静态。我们会发现,速度和力度在造成音乐中“动”和“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回顾课程
师:之前我们有学过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今天我们再次听一听,看看这两首歌曲都是什么风格的吧。(《小白船》、《洋娃娃与小熊跳舞》)
三、欣赏《匈牙利舞曲》
1、指导学生唱谱例,
2、指导学生对乐曲的力度、速度进行分析。
3: 介绍作品。
师:这首乐曲原为钢琴作品,改编成管弦乐曲后,使匈牙利民间音乐和吉卜赛音乐的风格更为突出,深受听众的喜爱。同学们看看管弦乐版和钢琴版的视频,试着分析这首歌曲的力度和速度吧。
四、课堂小结:
音乐中的动与静是由乐曲的速度、力度造成的。
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百鸟朝凤》
《匈牙利舞曲》
课后作业
寻找平时听的音乐中的东和静。
教学反思
亮点:赏析内容丰富。
不足:学生实践偏少
教学建议:可多开展音乐游戏。
小学音乐花城版四年级上册歌曲《秋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四年级上册<a href="/yiny/tb_c40478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歌曲《秋色》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新知,两首歌曲对比,音乐欣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a href="/yiny/tb_c11192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