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5生态脆弱区的治理
展开1.种植柽柳可以提高沙丘的土壤肥力,主要原因是( )
①促进有机质积累 ②提高表层土壤水分含量 ③抑制微生物活动 ④减弱物理风化作用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2.受“提水功能”的影响,沙丘上柽柳的生态功能中得到显著提升的是( )
A.净化地下水质
B.维持生物多样性
C.涵养地下水源
D.调节河流径流量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在沙丘种植柽柳后,沙丘的土壤成分逐渐由完全风沙沉积变为枯枝落叶与风沙沉积相结合,这说明柽柳产生的枯枝落叶能促进沙丘有机质的积累;而柽柳根系有“提水功能”,可以使表层土壤保持湿润,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需的水分条件,对土壤肥力提升有很大作用。种植柽柳不能抑制微生物活动,也不能改变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不能减弱物理风化作用。故选A项。第2题,净化地下水质和涵养地下水源一般通过将地表的水渗透进地下来实现,而柽柳的“提水功能”是将水分从地下往地上运输,这使得地表土壤由含水量低向含水量较高转变,而含水量的增大有利于更多物种的生存,故能够提高该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由题意可知,柽柳种植于沙丘地带,对调节河流径流量作用不大。故选B项。
(2023·江苏七市一模)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内陆封闭型小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392毫米。近年来,岱海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下图为岱海流域及其周边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
B.风沙危害导致湖泊退缩
C.过度用水导致水位下降
D.地壳运动导致湖床下沉
4.针对岱海面积变化的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B.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C.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
D.设草沙障,防止流沙侵袭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湖边耕地区域面积大大增加,居民区域面积也有所扩大,推断人们生产、生活过度用水导致了湖泊面积减小。由题干可知,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风沙活动与地壳运动均没有体现,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项。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湖泊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C项正确。此地水土流失并不严重,B项错误;湖泊面积减小不是围湖造田引起的,所以退耕还湖不是主要措施,A项错误;流沙侵袭并不是主要原因,不需要针对此问题采取措施,D项错误。
(2023·四川成都模拟)吕二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为典型黄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科研人员在该流域选取四个坡度近似的林地[灌木林、刺槐林(人工纯林)、油松林、针阔混交林]为径流小区研究植被覆盖对坡面径流的影响。下图示意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植被坡面径流产流过程。据此完成5~7题。
5.据材料推测,四种林地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
A.灌木林B.刺槐林
C.油松林D.针阔混交林
6.与其他林地相比,灌木林坡面径流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灌木林( )
A.地势起伏小
B.降水强度大
C.地表覆被少
D.土壤孔隙大
7.为提升刺槐林水土保持能力,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种植林下灌草植被
B.增大刺槐种植密度
C.清理林下枯枝落叶
D.发展林下家禽养殖
答案:5.D 6.C 7.A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针阔混交林出现地表径流的时间最短且地表径流量最小,说明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地表土壤冲刷最轻,水土保持效果最好,D项正确。第6题,地表植被密度越小,对降水的阻滞接纳作用越小,水分下渗越少,产生的地表径流越多。灌木林植被密度较小,阻滞接纳降水的能力差,坡面径流出现时间早,故选C项。第7题,种植林下灌草植被可以增加地表植被密度,增加水分下渗,提高水土保持能力;过度增加刺槐种植密度不利于植被生长,清理林下枯枝落叶和发展林下家禽养殖不会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2023·四川成都模拟)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以相同降雨强度(70毫米/时)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输沙速率的变化。下面图1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图2为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8~10题。
图1
图2
8.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是( )
①坡面地表径流量大 ②雨水下渗多 ③坡面地表径流流速快 ④降水强度变化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9.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 )
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小
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大
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小
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大
10.推测模拟实验中将降水强度增大到100毫米/时的结果可能是( )
A.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减小
B.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减小
C.大、小鱼鳞坑损毁时间提前
D.大鱼鳞坑坡面的径流量变化减小
答案:8.C 9.A 10.C
解析:第8题,由于平整坡面无鱼鳞坑,故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弱,所以前15分钟平整坡面地表径流量大,同时由于坡面平整无阻碍,坡面地表径流流速快,因此输沙速率增加较快,故选①③。第9题,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早是由于小鱼鳞坑先被损毁,且由于小鱼鳞坑蓄水量小,小鱼鳞坑被摧毁时坡面径流量小,故选A项。第10题,由于降水强度增大,故大、小鱼鳞坑对雨水截留的压力增大,损毁的时间会提前;由于降水强度增大,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会增大,鱼鳞坑损毁时,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增大,大鱼鳞坑坡面径流变化增大。故选C项。
11.(2023·山东泰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重点扶贫项目——沙棘种植做了一次调查。皇甫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年均降水量350~45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是鄂尔多斯高原暴雨中心区。在该地同学们看到沟深墚大,地形起伏较缓,坡面上是大片的沙棘林。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绘制了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拍摄了照片(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同学们观察到坡面是层层梯田,梯田上是成片的沙棘林。试分析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的原因。
(2)同学们在走访农户时了解到,沙棘属多年生耐旱落叶灌木,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且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分析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的自然原因。
(3)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该地近年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并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或沿等高线延伸方向分布),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幼株不易成活;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3)赞同: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扩大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等。或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等等。
解析:第(1)题,沙棘林沿等高线延伸方向种植,也就是沿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的方向种植。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可以降低坡面径流速度,截留大量水分,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第(2)题,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该地气候干旱,影响沙棘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所以应从春秋季节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来分析。该地区春季回温快,蒸发旺盛,但是降水少,干旱严重,沙棘幼株不易成活;而夏季多雨,秋季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沙棘幼株易成活。第(3)题,赞同的理由主要从经济和社会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俄罗斯大果沙棘质优高产,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经济效益明显;扩大沙棘种植规模有利于发展沙棘果实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沙棘产业规模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等等。不赞同的理由主要从生态环境方面回答。扩大沙棘种植规模必然占据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本地物种造成破坏,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盲目扩张有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等等。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14土壤与植被: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14土壤与植被,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土壤容重越大,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28区域与区域差异: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28区域与区域差异,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半岛早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为,3℃,最热月均温为18,该县最可能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建设有利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五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五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