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展开1.该日常州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10分
B.10小时50分
C.13小时10分
D.13小时50分
2.该日当珀斯(31.5°S,115.5°E)日出时,莫斯科的区时为( )
A.0:25B.5:25
C.6:35D.1:35
3.下列选项所示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与此时最接近的是( )
答案:1.B 2.A 3.D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常州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同,该日常州日出的时间为6:35,则昼长=(12-6:35)×2,约为10小时50分。B项正确。第2题,据材料可知,常州位于31.5°N,珀斯位于31.5°S,珀斯夜长与常州昼长相等,约为10小时50分,则珀斯日出时间约为5:25。珀斯与北京时间相同,莫斯科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珀斯日出时,莫斯科时间应是0:25,A项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A、C两项错误。此时常州正值日出,即120°E接近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60°W接近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B项错误,D项正确。
(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俄罗斯摩尔曼斯克(69°N,33°E)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23年1月10日,当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次黎明,居民纷纷涌向开阔的地方迎接太阳的升起,日照时间不到27分钟。当太阳出现在地平线时,一位细心的居民看了下自己的腕表,记下了这一时刻。据此完成4~5题。
4.这位细心的居民记下的时刻是( )
A.11:47
B.12:48
C.12:35
D.11:48
5.摩尔曼斯克冬半年极夜持续的时间大约为( )
A.20天B.30天
C.40天D.50天
答案:4.C 5.C
解析:第4题,根据“日照时间不到27分钟”,按日照时间26分钟计算,当地时间11:47太阳升起,又因“摩尔曼斯克(69°N,33°E)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33°E与45°E之间相差12°,时间相差48分钟,故当太阳刚刚升起时,这位细心的居民的腕表时刻为12:35。C项正确。第5题,据材料可知,“1月10日,当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次黎明”,摩尔曼斯克极夜结束的日期为1月10日,约为北半球冬至日后的第19天,则极夜开始为冬至日前的第19天。由此得出,摩尔曼斯克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40天。C项正确。
(2023·天津一模)日出、日落方位角皆以目标物正北方向为起始方向,以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为终止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所测量的角度,其取值范围是0°到360°。下表为天津和上海部分节气日出方位角统计表。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图。读图表,完成6~7题。
6.推测立春时,天津的日落方位角是( )
A.68°B.112°
C.248°D.292°
7.影响天津和上海非春、秋分日日出方位角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海拔
C.正午太阳高度角
D.纬度位置
答案:6.C 7.D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正北方向为0°,因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日出方向为正东方,因此可知正东方向为90°,以此类推,正南为180°,正西为270°。根据图片可知立春节气为冬半年,天津日落方向应为西偏南,因此方位角应不足且接近270°。选项中只有248°最符合这一条件,故选C项。第7题,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位置偏离正东的角度也就越大。天津、上海纬度位置不同,因此非春、秋分日日出方位角不相同。故选D项。
(2023·北京西城一模)某校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所用素材之一是某周北京市天气预报的手机截屏。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时段最接近( )
A.立春B.惊蛰
C.芒种D.寒露
9.该周( )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东北地区多雷雨天气
C.黄淮海平原开始春耕
D.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立春为2月3日到5日,惊蛰为3月5日到7日,芒种为6月5日到7日,寒露为10月8日到9日。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该日北京昼长不到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排除芒种,C项错误。根据图中气温越来越高,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应向北移,可排除寒露,D项错误。根据图中的最低气温大多已经在0℃以上,可判断出可能为3月,2月北京为冬季,最低气温应低于0℃,A项错误,B项正确。第9题,由上题可判断出此时为3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A项错误。东北地区夏季多雷雨天气,B项错误。黄淮海平原开始春耕,C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夏季进入伏旱,D项错误。
(2023·广东深圳调研)下图为一中学生根据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绘制的甲、乙、丙三个地点一年的昼夜变化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乙、丙三地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A.乙、甲、丙B.乙、丙、甲
C.甲、乙、丙D.丙、甲、乙
11.甲地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大约出现在( )
A.冬至日的第二天
B.冬至日的前一天
C.夏至日的第二天
D.夏至日的前一天
12.与甲、丙两地相比,乙地( )
A.昼夜变化幅度大于12小时
B.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天文四季交替明显
D.地方时早于甲、丙两地
答案:10.B 11.C 12.C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甲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夜,冬至日刚好出现极昼,因此甲地处于南极圈上。乙地春分日到秋分日昼长大于12小时,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昼长小于12小时,应位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纬度较低。丙地全年昼长为12小时,应位于赤道。因此三地由北向南排列顺序为乙、丙、甲,B项正确。第11题,甲地地处南极圈上,夏至日出现极夜,极夜之后的第一次日出应出现在夏至日的第二天,故选C项。第12题,甲地终年较为寒冷,丙地终年炎热,因此乙地的天文四季交替较为明显,C项正确。
(2023·山东泰安模拟)2020年12月30日,山东省某中学的徐老师在北京时间7:22开车出门上班的路上,正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如下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已知徐老师家经度约为116°30'E,则当地当天的昼长约为( )
A.9小时44分B.8小时48分
C.8小时38分D.9小时16分
14.这段时间徐老师在上班路上总会受到阳光直射,非常刺眼,遮阳板放下来也不管用。推测该中学在徐老师家的方向以及徐老师傍晚下班途中也会感到阳光刺眼的月份( )
A.东北 3月B.东南 6月
C.东北 9月D.东南 12月
答案:13.A 14.B
解析:第13题,由题意知,该地经度为116°30'E,于北京时间7:22日出,日出地方时=7:22-3.5°×4min=7:08,昼长=2×(12-日出时间),为9小时44分钟,A项正确。第14题,由题干知,此时为12月30日,日出东南,徐老师在上班路上阳光总会直射眼睛,说明学校在徐老师家的东南方向,排除A、C两项。徐老师傍晚下班途中感到阳光刺眼,说明日落在西北方向,应该是北半球夏季,B项正确。
(2023·江西五市联考)小明在元旦沿下图中的箭头方向出行,在十字路口向左行驶之后迎着朝阳前行。据此完成15~16题。
15.箭头所在的街道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6.某节日,小明从原路返回到箭头所在街道也迎着太阳前行,该节日可能为( )
A.元旦B.春节
C.端午D.国庆
答案:15.D 16.C
解析:第15题,元旦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而小明在十字路口向左行驶之后迎着朝阳前行,说明上方为东南方向,下方为西北方向,左边为东北方向,右边为西南方向,所以箭头所在的街道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D项正确。第16题,由第15题分析可知,从原路返回到箭头所在街道时面向东北方向,说明此时日出东北,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所以可能为端午,C项正确。
(2023·山东枣庄质检)我国某城市居民小区环境优美,楼房采光条件好,楼间距对采光影响不大。小区内一栋楼房,北京时间夏至日(晴天)14:40时,太阳光线从南偏西30°方向射向阳台,该日阳台日照时间是10小时40分钟。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城市的经度是( )
A.100°EB.105°E
C.110°ED.115°E
18.此日该城市的昼长是( )
A.13小时
B.14小时40分钟
C.16小时
D.15小时20分钟
答案:17.C 18.B
解析:第17题,太阳视运动从正南(12时)向西偏移30°,用时约2小时,所以北京时间14:40时,该地地方时为14时。该地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两地经度差为10°,所以该地经度为110°E,C项正确。第18题,从图中小区东侧围墙与南北方向夹角为40°分析可知,阳台延伸方向与南北方向夹角为50°,当太阳从南偏东50°照射时开始,阳台就可以获得光照,到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即该地正午12时时,经过了3小时20分钟的照射,因该日阳台全天日照为10小时40分钟,所以下午经过了7小时20分钟日照,即正午到日落的昼长为7小时20分钟,故此日该城市的昼长是14小时40分钟,B项正确。
城市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天津
90°
68°
58°
68°
90°
上海
90°
70°
62°
70°
90°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8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8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中国能源生产结构图可知,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③省级行政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为,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原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省界,浙赣运河修通后,将会,祁连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小老树”反映了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29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29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图示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